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我军新来乍到,不熟悉地形,万一中了埋伏,后果更不堪设想。
  主公的目的是取庐江,如今孙策不战而退,庐江已是主公的囊中之物,又何必与孙策一般计较?
  派大将守庐江,迫使孙策不敢上岸,然后大军转往寿春,取九江郡,才是正道。
  为了防止袁绍一时冲动,张郃又补了一句。
  区区孙策,何必主公亲自迎战?堪为主公之敌者,唯袁公路耳。
  袁绍心情稍缓,也觉得和孙策一个小辈较劲没什么意思,有失身份。
  随行的逢纪也赞同张郃的意见,并推荐韩猛为将,镇守庐江。韩猛是颍川人,作战骁勇,在袁绍麾下立过不少战功。
  张郃表示反对。韩猛的确骁勇,但他为人轻锐,不够稳健。周瑜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如果激韩猛交战,韩猛很可能会落入他的诡计,将庐江拱手让给孙策。
  袁绍不以为然。
  他知道渡河之后,冀州人就非常敏感,担心汝颍人会威胁到他们在军中的位置。张郃反对韩猛,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思。
  他任命韩猛为横江中郎将,统兵两千,协助刘勋留守舒城,自己则率部赶往寿春。
  张郃也无可奈何。
  袁绍再次宴请庐江大族、名流,宣布孙策、周瑜望风而遁,撤走舒口,不敢登岸。他将留下精兵猛将,镇守舒城,保庐江太平,必不使孙策、周瑜再为祸庐江。
  这些人不知内情,个个欢欣鼓舞,歌功颂德声不绝。
  袁绍飘飘然,又一次喝醉了。
  次日,袁绍率部北行,赶往寿春。
  孙策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立刻率兵急行,只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赶到了舒县。
  结果正如张郃预料,韩猛立功心切,拒绝了刘勋守城的建议,率兵出城,迎战孙策,结果大败。
  韩猛匹马而逃,孙策趁势进攻舒城。
  一时间,舒城内外,人心惶惶,都怕孙策报复他们,大肆杀戮。
  刘勋自知不敌,坚守城池的同时,派人向袁绍求援。
  袁绍收到消息,恼羞成怒,拒绝了张郃的建议,亲率主力,驰援刘勋。
  孙策闻讯,再次撤回舒口。
  袁绍追至舒口,看着江面上的战船,气得胸口发闷,嗓子眼发甜。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降大功
  彭城西,萧山。
  淳于琼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气喘吁吁的咒骂了几句。
  “这老天,真是热死人。”
  亲卫送上一壶水,淳于琼接过,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口,咂了咂嘴,眉头紧皱。
  “怎么不是蜜水?”
  亲卫苦笑道:“将军,蜜用完了,新的还没送到。”
  淳于琼骂道:“肯定又是审配从中作梗,等主公回来,看我不告他一状。”他越想越烦躁,看看四周,策马离开队伍,来到山坡上的一片树荫下,翻身下马。
  “休息一会儿再走。”
  传令兵随即发出命令。将士们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一路,又累又饿,又热得满头大汗,早就想休息了。一听到休息的战鼓声,他们就全坐下了,再无队形可言。
  淳于琼看在眼里,本想骂两句,让部下精神点,不要太大意。喊了两嗓子,发现没人听,自己却累得嗓子疼,也就放弃了。要来一壶洒,自斟自饮起来。
  半壶酒下肚,淳于琼长出一口气,伸长了酸胀的双腿,直呼痛快。
  就在这时,激烈的战鼓声响起,大道两侧的山坡上涌现出无数战旗,紧接着箭如雨下。
  在路边休息的将士顿时乱作一团,四散奔逃,被乱箭射得一片哀嚎,伤亡惨重。
  淳于琼大惊失色,连声大呼亲卫。亲卫赶了过来,用手中的盾牌遮护淳于琼。
  天气炎热,他们都没有披甲,身上只有薄薄的单衣,在密集的箭雨面前毫无防护可言。不少人被箭射中,倒在地上,发出凄厉的惨叫。
  淳于琼躲在盾牌下面,瑟瑟发抖。
  密集的箭雨过后,淳于琼的人马已经七零八落,不成形状。
  两侧山坡上的将士冲了下来,轻而易举的控制了局面。
  张飞率部收拾战场,清点俘虏,刘备带着几个亲卫,来到淳于琼的面前。
  看着面无人色的淳于琼,刘备心中说不出的鄙夷。这样的人也能官居西园八校尉,受到袁绍重用?由此可见,袁绍的确徒有虚名,难成大事。
  他所倚仗的只是四世三公的名声和积累的人脉,人多势众而已。
  再好的名声,还能比朝廷有号召力?在大汉四百年的基业面前,四世三公算个屁。
  在那一刻,刘备做出了选择。
  “淳于将军?”刘备露出灿烂的笑容。
  “在……在下淳于琼。”淳于琼惊魂未定,挤出一丝笑容。“足下想必就是徐州牧刘玄德?”
  刘备俯视着淳于琼,觉得淳于琼的那张脸真是难看到了极点,尤其是那个红红的酒糟鼻子,怎么看怎么恶心。“我与袁盟主是盟友,曾派兵助他取东武阳,你为何率兵犯我徐州?”
  淳于琼无话可说。
  明知刘备说的是歪理,可是他打败了,只能听刘备胡说八道。
  “烦劳将军为我带句话,我是朝廷封的徐州牧,守土有责。任何人犯境,我都不能接受。可乎?”
  “愿为使君效劳,愿为使君效劳。”见刘备有意放自己回去,淳于琼连声答应。
  “多谢将军。”刘备说着,冲着亲卫使了个眼色。“言语如风过耳,难留痕迹。为使袁盟主记住我的话,还要向将军借个东西。”
  没等淳于琼反应过来,刘备上前一步,伸手揪住了淳于琼的鼻子,拔出了拍髀短刀。
  淳于琼大惊失色,拼命挣扎,却被刘备的亲卫摁住,动弹不得。
  刘备缓缓用力,割下了淳于琼的鼻子,扔在地上,又在淳于琼华丽的丝衣上擦了擦手和刀。
  淳于琼捂着脸,嘶声惨叫,血和泪混在一起,滴得到处都是。
  听到淳于琼的惨叫声,张飞不放声,策马过来查看。见淳于琼捂着脸,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备指了指地上的红鼻头,说道:“翼德,你若是不改掉贪杯的毛病,将来说不定会和他一样因酒误事,身名俱毁。”
  张飞看看地上的鼻头,又看看刘备,撇了撇嘴,无言以对。
  他将刘备拉到一边。“使君,你这是要与袁绍决裂么?”
  刘备回着瞥了一眼一身血的淳于琼。“我觉得云长、子龙说得对,袁绍就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纵然一时得势,亦终将为朝廷所灭,不值得你我效力。”
  张飞如释重负。“你能这么想,那是最好了。”
  “好不好,现在还很难说。”刘备叹了一口气。“虽说袁绍麾下大多是庸材,毕竟人力势众,钱粮充足。万一他亲率主力前来,敌众我寡,我们未必守得住徐州。”
  张飞拍拍胸口。“使君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待袁绍来,我为前锋,当为使君破之。”
  刘备没理张飞,命令部下迅速收拾战场,尤其是战马,尽可能的全部收起来。
  他现在急需战马。
  曹操派人送信来,说愿意送他四百匹马,但需要他派人去接。他当然知道曹操心存不良,这四百匹马能不能到手且两说,曹操肯定会将这个消息透露给袁绍,让袁绍与他反目。
  不过现在无所谓了,他已经决定与袁绍反目,自然不怕曹操从中挑拨。
  加上淳于琼部的战马,他现在有将近两千匹战马,又可以装备千骑了。
  可惜没有赵云那样的骑将,骑兵只能由他亲自指挥。兵力少的时候还可以应付,兵力多了,他也未必有这样的精力。
  刘备有些后悔,应该早点向朝廷称臣,这样关羽、赵云就不会弃他而去了。
  眼下身边只有张飞一个大将,捉襟见肘。
  ——
  淳于琼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睢阳,审配惊骇的同时又有些得意。
  这些汝颍人不行啊。
  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不仅被刘备打败,还割了鼻子,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审配将消息送往庐江,请求袁绍指示。
  袁绍收到消息,气急败坏,留下大将颜良驻守庐江,亲率主力,杀奔彭城。
  刘备反复,不仅击败了淳于琼,还割了他的鼻子,欺人太甚。
  袁术一开始还不知道刘备的所作所为,见袁绍由庐江挥兵东向,以为是来进攻自己的,很是紧张。后来发现袁绍并没有进攻寿春的意思,直奔彭城去了,这才意识到袁绍的目标是刘备。
  紧接着,他收到了刘备的消息。
  刘备表示,身为汉室宗亲,他可以接受袁绍作为关东盟主,却不能接受袁绍不臣,所以决定与袁绍决裂,愿奉袁术为盟主,对抗袁绍,响应朝廷。
  袁术喜出望外,随即以关东盟主的身份上书奏凯,并表孙策为豫州刺史。


第四百一十三章 润物无声
  建安元年十月,金城。
  船刚刚靠岸,金城侯、镇西大将军韩遂便迎上了来,作势撩起衣摆。
  “金城侯,镇西大将军臣遂,拜见陛下。”
  按理说,刘协这时候应该主动伸手扶住韩遂,让他不要行跪拜礼,以示恩庞。但刘协却没有任何举动,看着韩遂下拜的动作僵住,身体不再下沉,嘴角才挑起一抹浅笑。
  “韩卿,你这腰和腿还……拜得下去吗?”
  韩遂的额头顿时沁出了冷汗。
  天子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成是关心他的身体,也可以理解成关心他的心意。
  天子面前,你还愿意拜吗?
  上次在五原,他与天子最近时只隔三百里,却托辞未曾见驾,直接回了金城。
  看来天子是记在心上了,今天在众人面前特意问他一句。
  迟疑了片刻之后,韩遂笑道:“臣虽老,筋骨尚强。跪拜虽然难些,还是能拜的,只是起身的时候不稳,可能会失礼。”说着,再次作势要拜。
  刘协也笑了,伸手托住韩遂。“韩卿心中有朕与朝廷,朕便心满意足了。拜与不拜,又有何妨?相比之下,朕更愿意韩卿指挥千军万马,驰聘沙场,如在五原时一般摧锋破敌,斩将夺旗。如此,朕才能在天下人面前站直身体。”
  韩遂顺势站起身,拱手施礼。“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两人相视而笑。
  一旁的众人看得真切,也不禁松了一口气。天子与韩遂一见面就如此激烈,让他们很紧张。真要撕破脸,对他们都没好处。
  寒喧了几句,韩遂请天子上船。大河是郡界,河对岸的金城郡才是他的辖区。虽说平时他根本没把这规矩当回事,将大半个武威郡都纳入控制之中,在天子面前,却还是要收敛一些。
  这里的河水很清,也很浅,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刘协与韩遂说些闲话,感慨着金城的人杰地灵。
  韩遂等人心情大好,谦虚不迭。
  贾诩一旁听得清楚,暗自发笑。韩遂虽是人老成精,可是在看似少年的天子面前,却没占到一点便宜,反而不知不觉被天子掌握了主动权。
  论斗心眼,凉州人是真不行。
  当然,韩遂现在还不知道他遇到的对手究竟有多高明,因为真正的较量并不在他的眼前。
  船只体量有限,一次只能载几十人。刘协等人渡河的时候,其他人分渡不同的船只,陆续渡河。马云禄带着五十骑,分乘两艘船,将人马一起载过大河。到了岸边,立刻清点人数,重新列队。
  韩遂的女儿韩少英赶了过来,见马云禄一身戎装,威风凛凛,顿时羡慕不已。
  “云禄,听说你当将军了。”
  看到韩少英眼中的光芒,马云禄心中得意,连忙说道:“别胡说,我只是一个常侍,手下就这么几个人,还不及你家夫君一成。”
  韩少英咯咯一笑,挤挤眼睛。“我凉州统领千军万马的男子多如牛毛,女子却是你第一。云禄,还缺人么?”
  马云禄连连摇头。“你别拿我开玩笑了,这哪是我能定的事。再说了,你堂堂镇西大将军的女儿,散骑右部督的夫人,入我麾下,我怎么承受得起?”
  “不仅是我哦。”韩少英拉长了声音,充满了诱惑。
  马云禄却早有准备,不为所动。她知道,只要她带着这些女骑士在金城转一圈,想加入的人就会蜂拥而来。原因很简单,这些女骑士的服饰太好看了。不仅有特地的甲胄,还有大氅、军靴,全套的军械,既不失女子之美,又能将凉州女子的英气张扬到极致。
  说来说去,最好看的还是军服。
  “能有多少人?”
  “现在知道的就有一百多,不算那些没成年的小丫头。”
  “我们要求很高,不是什么人都能入职的。”
  “要求有多高?连我都不行?”
  “这可不好说。”马云禄调侃道:“你已为人妇,谁知道你还能不能骑马射箭。”
  “嘿,敢小瞧我?”韩少英笑了起来。“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