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腾还准备再说,刘协抬起手。“韩卿,太医署是医者汇聚之地,本就有为百姓治病的责任,更何况是军中将士。这样吧,既然你军中的医者只有二十三人,不如由太医署来接管伤员救治的事务,如何?包括令丞在内,太医署共有医者一百五十余人,应该能帮点忙。”
  不等韩遂作答,诸将已经喜上眉梢。
  天子不仅同意调拨太医协助治疗,而且将整个太医署都安排了过来,医者的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六七倍,对攻城的将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伤亡人数。
  韩遂、韩银父子也吃了一惊。“太医署有这么多人?”
  刘协笑道:“还不够,朕打算每个队都有一名专业的医者,每个将士都能略懂战场救治的基本方法,携带最起码的药物,受了伤可以及时自疗。”
  他环顾一周,语重心长的说道:“每一个将士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虽说作战难免伤亡,但尽可能的减少伤亡,让每一个牺牲都有价值,却是为将者必须牢记心头的原则。”
  众将轰然应诺。“愿承陛下教诲。”
  刘协将目光收回韩遂、韩银父子的脸上,郑重地说道:“韩卿,攻取小小的枹罕城,就要付出一万到一万五千人的伤亡,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些?关东每一个城都比枹罕大,比枹罕坚固。若是不惜伤亡,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韩遂面红耳赤,躬身应诺。
  刘协又指了指用米堆成的沙盘。“你这撮米为山很好,山川地理,一目了然。要说缺憾,就是移动不便,若能做成固定的,方便移动,那就更好了。”
  韩遂心中一动,连连点头。“臣一定遵照陛下所言,加以改进。”
  “韩卿用心就好。”刘协笑道:“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们父子今天迈出了第一步,可喜可贺。努力!”
  韩遂激动不已,大声领命。
  刘协再次看向诸将,笑道:“每一个人初学走路时,都不免步履蹒跚,踉踉跄跄。但只要敢迈开步子向前走,总有一天可以健步如飞。今天镇西大将军父子走出了第一步,望诸君也能跟上,畅所欲言,迈开你们自己的第一步。枹罕形势在此,有没有人愿意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诸将互相看看,神情激动,个个跃跃欲试。
  能在天子面前说话,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万一说得不错,给天子留下了印象,甚至得到一两句夸奖,将来仕途就会顺畅很多。
  几乎在瞬间,一个年轻人挺身而出。“陛下,汉阳假尉,臣冏有言。”
  “汉阳人?”
  贾诩附耳过来。“此子姓姜,天水四姓之一。不久前刚被镇西大将军委任为假尉,接替郡丞王唯留下的空缺。”
  刘协笑笑。他不仅知道姜冏是谁,还知道姜冏的儿子是谁。
  “说来听听。”
  “唯。”姜冏兴奋的应了一声,走到韩银面前,伸出双手。
  韩银愣了一下,将手里的荆条递了过去。姜冏接在手中,同时直视着韩遂的眼睛。
  韩遂很无奈。他准备了那么多,只想着能让韩银露脸,没想到被天子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变成了所有人都可以表演的舞台,而且是对韩银的方案说三道四。
  可是此时此刻,他又不好表示反对,否则就会让人觉得他嫉贤妒能,刻意压制麾下的将领,只想着让韩银一个人露脸。一旦留下这样的印象,他这队伍就不好带了。
  姜冏既然已经站了起来,自然不会轻易再坐回去。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只能顺势而行,附和天子的意见,让这些人畅所欲言。
  韩遂强笑了两声,鼓励地拍拍姜冏的肩膀。
  “仲奕,努力。”
  “喏,多谢大将军。”姜冏手持荆条,走到米山前,在枹罕城旁的山坡上点了几点。“臣以为,可以这几处设立高台、箭楼,以强弩进行压制,掩护攻城……”
  刘协盯着姜冏指点的看了看。“山坡陡峭,能在这里建高台、箭楼吗?”
  “可以的。”姜冏信心满满。“可以用建栈道的办法,在崖壁上开洞立木。”他转身一指。“这一点,武都郡丞田成最有经验,陛下不妨问问他。”
  刘协顺着姜冏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人群中站起一个面色愁苦的中年人。
  “武都郡丞,臣成,见过陛下。姜尉所言,的确可行。臣营中有通晓技术的士卒,给臣半个月时间,就可以在这一片山坡上建起五六个箭楼,以供十余弓弩手立足。若是求快,还有更简便的办法,就是做几个木笼,从上面吊下去,只是易被山风吹动,危险一些。”


第四百四十章 见贤思齐
  韩银又惊又喜,转头看向韩遂。“阿翁,还可以这么干?”
  攻城时,杀伤力最大的就是城头的弓弩手。
  借助城墙的掩护,弓弩手可以对攻城的士卒进行精准射击,有效杀伤。如果是在平地上,攻城一方会建起大量比城墙还要高的高台、箭楼,派弓弩手进行压制。可是在枹罕这种建在山谷中的城池,两边都是陡坡悬崖,建高台、箭楼的难度太大,韩银刚刚讲述的方案中便没有提及。
  如果姜冏、田成的方案可行,能在山崖上建起箭楼,攻城时的战损会有明显下降。
  韩遂很尴尬。
  姜冏是他特地提拔的青年才俊,但姜冏却没将这样的好办法告诉他,反而在天子面前提了出来。
  可是仔细想想,这又怪不得姜冏,因为他根本就没向姜冏问计,反倒是天子给了这些郡尉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一着不慎,弄巧成拙了。
  此时此刻,他哪里有心思回答韩银的疑问。
  刘协详细询问了姜冏、田成的计划,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转而又问其他人有没有补充意见。
  见天子平易近人,其他人也积极起来,献计献策。
  有人提到,听说在益州有一个夷族,被称为僰人,他们能将沉重的棺木吊到悬岸绝壁上。如果有这样的技术,几个箭楼肯定不成问题。
  随即就有人说,其实僰人的办法并不复杂,营里可能就有工匠会,让他们试试就知道了。
  你一言,我一语,看似不可解的问题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见气氛已成,刘协及时控制了局面,将被冷落在一旁的韩遂父子重新拉回视野中心。
  “镇西大将军麾下人才济济,这个方案还可以做得更细一些。”
  韩遂如释重负,连忙起身表示,一定召开诸将再议,集取所有人的意见,做一个更完整的方案出来,将伤亡降到最低。
  会议气氛很热烈,君臣之间也增加了了解。韩遂设宴接驾,各郡的郡丞、郡尉都有幸参与宴会,君臣觥筹交错,亲切交谈。
  酒酣耳热之际,韩遂命歌舞伎表演。几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歌舞之后,韩少英起身,表示这些靡靡之音不太适合军营,她要和几个女骑士表演一段。
  韩遂很不高兴,却又不好直接阻止,只得强笑着应了。
  韩少英叫来两个金发碧眼的女骑士,表演起了掷矛术。
  看着这些长相特殊的女骑士,席中文武已经大开眼界,再看到这些柔弱的女骑士奋力掷出手中的短矛,准确的击中十步外的大盾,将大盾击出一个大洞,忍不住大声叫好。
  就连刘协看到这一幕,也不禁连连点头,拍手叫好。
  果然有力量的美最吸引人,这可比那些歌女的表演精彩多了。
  趁着热烈的气氛,韩少英与另外一个女骑士表演起了矛法。
  一丈二尺长的长矛在手,两人你来我往,格拦击刺,招招惊险。一点也不像是表演,倒像是以命相搏,看得人心惊肉跳,生怕下一刻就会出现鲜血飞溅。
  韩遂也吓得不轻,但他随即意识到,韩少英的武艺有了质的飞跃。与入女骑前相比,她如今的武艺堪称精绝,每一矛刺出都虎虎生威,令人不敢小觑。
  围观的将领们也吃了一惊。
  他们都知道羽林女骑,但几乎没有人真把那些女骑士当回事,都觉得不过是摆设而已,最多算是天子的仪仗。看了韩少英等人的表演,他们忽然意识到,这些女骑士或许算不是真正的高手,但绝对是合格的骑士。真上了阵,不弱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
  如果女营中的每一个女骑士都有这样的武艺,那他们就不能将女营当作摆设看了。
  韩遂也很惊讶。“陛下真是练兵有方啊,女子亦能为军。”
  刘协多少也有些意外。“韩卿言重了,这可不是朕的成绩,而是马云禄与令爱的功劳。是她们每日苦练武艺,还向其他人请教,博采众长,提炼出适合她们自身的武艺。”
  “云禄,以前韩叔小看了你。”韩遂对着马云禄挑起大拇指。
  马云禄欠身施礼,云淡风轻。“韩叔言重了。其实并非女营如此,羽林、虎贲都一样。白天习武,晚上读书,人人自觉。就算是陛下日理万机,每天也是要晨练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精熟,才能熟能生巧。”
  马腾得意地抚着胡须,对马云禄的应答十分满意。
  韩遂却心中暗惊。天子麾下的将士都要读书?这未免太夸张了吧。可是有韩少英等人的表演在前,又不由得他不相信。
  如果是真的,那天子身边这三四千人的实力绝非人数可以体现。
  怪不得他能在华阴之战中击败李傕、郭汜,力挽狂澜。
  如果自己也照法施为,将来统数万精兵出关,还愁袁绍不破?
  一时间,韩遂心潮澎湃。
  ——
  送走天子一行,韩遂回到大帐,来回踱步。
  过了一会儿,阎行、韩少英夫妻联袂而至。韩遂立刻堆出一脸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彦明,少英,你们来啦。”
  韩少英撇了撇嘴。“阿翁,你有什么事就赶紧说吧,我们回去还有事。”
  “你看你,阿翁特地请你来,自然有重要的事。”韩银对妹妹的态度很不满。“你当真是嫁了人,心里就没韩家了?”
  “我心里有韩家有什么用,你把我们当韩家的人吗?”韩少英没好气的反唇相讥。“你决定在天子面前表现之前,怎么不问问我们的意见?现在丢脸了,才来找我们,太迟了。”
  阎行阻止了韩少英,问道:“阿舅有何指教?”
  韩遂叹了一口气,将阎行夫妇请到上座。“彦明,少英,你们说得对。之前我的确没有足够的重视,珠玉在前,我却视而不见。今天请你们来,就是想问问御营里的练兵方法,看看能不能有学习一二。”
  “你是说真的?”韩少英说道。
  “这还能有假吗?”韩遂苦笑。“少英,我难道不想像天子一样以少胜多,打出华阴之战那样的战绩,青史留名?你阿兄难道不想和彦明、孟起一样,成为后起之秀,为天子器重?”
  韩少英没有再反驳,脸上的神情也缓和了些。
  阎行思索片刻,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这也没什么秘诀可言。只要阿舅能够重视士卒,将他们的经验集中起来,去芜存精,就能获得很多兵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就这么简单?”韩遂眉心微皱,觉得阎行在敷衍自己。
  阎行点点头,接着说道:“至于具体的战役,就比如说眼前的枹罕,是我们经验不多的攻城战,更需要向那些有攻城经验的老卒讨教。收集建议的过程也是了解各人优劣的过程,届时安排擅长攻城的人去攻城,擅长弓弩的人去掩护,各尽其职,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韩遂抚着胡须,沉吟不语。


第四百四十一章 教化为先
  “韩遂能学会吗?”刘协随口问道。
  御帐之内,刘协与贾诩对面而坐,饮着茶,交流着今天在韩遂营中的所见所闻。
  阎行、韩少英接到韩遂的邀请,自然要来请假,刘协也能猜得到韩遂大致会有什么想法。他不怕韩遂学他的练兵之道,他只担心韩遂学不会。
  同道不怕多。相反,同道越多,他的根基越坚固,越厚实。
  “学得会,是他的造化。学不会,也是他的命数。”贾诩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言传身教,仁义尽至,总不能再耳提面命吧。”
  刘协轻声笑道:“朕年少,经历的事少,韩遂未必拉得下这个脸。可是先生就不同了,他可能会向你请教几招屠龙术,建一番丰功伟业。”
  “大道至简,哪有什么一学就能决胜千里的屠龙术。”贾诩淡淡地说道:“就像陛下说的那样,拔发登山,一飞冲天,那是不现实的。埋下头,踏实走路,积跬步而致千里,才是真正的问道之法。”
  刘协大笑。片刻之后,他说道:“就怕他没这样的耐心。”
  “岂止是他,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耐心。”贾诩提起火堆上的茶壶,为刘协添了一点水,又将自己的杯子加满。“臣当年举孝廉,入朝为郎,也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