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兵,也能击败最强的王昌。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所有人都去除了恐惧,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他们之所以被挑出来,是因为他们都有亲人被西凉人杀害、家园被西凉人烧毁的惨痛经历。如果给他们报仇的机会,绝大多数人都愿意试一试。
  刘协向他们保证,只是让他们做预备队,给主力一个补充体力的机会,不会让他们做无谓的牺牲。
  这样的事对于很多将领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既能消耗对方的体力,又能减少粮食消耗。换董承来说,是没人会相信的,但刘协是皇帝,金口玉言。他的亲口承诺还有一定的公信力。
  “你们辛苦了,去吃饭吧。”刘协对王昌等人说道:“一人加一升酒,多休息半个时辰。”
  刚刚还累得像死狗一样的王昌等人顿时满血复活,一跃而起,大声致谢,争先恐后地向吃饭的大营奔去。
  那些偷懒怕累,不肯参加演练的虎贲侍郎们互相看看,眼红不已。
  多休息半个时辰没什么,一升酒可太难得了。跟着陛下吃了几天的麦饭,嘴里能淡出鸟来。如果能喝上几口酒,那多舒坦啊。
  可惜,这个机会错过了。
  “陛下,该用膳了。”董宛提醒道。
  “朕不急,等他们都吃完,朕再吃不迟。”
  董宛“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自从刘协到营中,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不仅与普通将士一起吃粗糙的麦饭,还要最后一个吃。只要有一个将士还没吃,他就不肯吃。
  身为贵人,董宛也只能陪着,一边看着将士们吃饭,一边捂着咕咕叫的肚子,想着麦饭滑过嗓子时的难受,犹豫着要不要申请回御营去。
  御营虽然每天只有一顿饭,毕竟要精细些,不至于如此难以下咽。
  刘协看在眼里,也有些不忍,却只能装没看见。
  要想得到将士们的拥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全力以赴,他不得不以身作则。
  就算是做秀,也要将这场秀坚持到底。
  这关系到他能不能在军中站稳脚跟,能不能重树朝廷的尊严,能不能让所有人——包括贾诩——相信他是天命之子、中兴之主。
  不成功,便成仁。
  “陛下,你看。”王越突然伸手一指远处,低声叫道。
  刘协转头看去,只见地平线上,两名骑兵狂奔而来,战马四蹄腾空,拉起两道烟尘。
  不一会儿,骑兵奔到坡下,没等战马停稳,他们就跳下马,向前冲了几步,一人扑倒在黄土中,挣扎了几下都没爬起来,另一人跌跌撞撞地奔上山坡。
  “陛下……”骑兵气喘吁吁,伸手指着远处。“飞……飞熊军来了。”
  “总共多少人马?”
  “骑兵两千余,步卒三千左右,统兵的将领一个姓李,一个姓胡。”
  刘协点点头,命人铺开地图。骑兵在地图上指明飞熊军的位置,与郭汜的大营相隔十里左右。
  “接敌了吗?”
  “没有,我等谨记陛下吩咐,尽可能不与他们接触。”骑兵抬起袖子,抹了一把脸,被汗水沾湿的黄土被拉出一道杠。“他们远远射过几箭,不过我们都有铁甲防身,不碍事。”
  “好,去吃点东西。”
  “唯!”骑兵兴奋地应了一声,与刚刚爬上山坡的伙伴一道,去吃东西。
  刘协规定,斥候的体力消耗大,每次得到有用的信息,就可以额外得到一份食物。如果得到重要的信息,还可以给家人挣一份赏赐,通常是一碗麦饭。
  没饿过肚子的人不知道食物的珍贵,这些人大多体验过挨饿,有的人甚至吃过人,或者险些被人吃,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打探消息。
  为此,刘协不得不再三吩咐他们,不得过于接近西凉军的大营,更不要轻易与西凉游骑接触,以否不必要的伤亡。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而冒险,几乎每天都会有伤亡报告。
  但没人报怨,这都是他们自愿的。
  从中午到晚上,先后有十几道的消息传来,气氛渐渐紧张。
  刘协下令,各营演习结束,全军转为实战状态。


第五十七章 人菜瘾大
  一灯如豆。
  刘协与董承对面而坐,董宛靠在一旁打瞌睡,头一点一点的,像小鸡啄米。
  刘协看着地图,脑子里回忆着实际地形和负责的都尉、司马的性格、优劣,甚至包括直接指挥战斗的曲军侯,预估临战时他们可能的反应,以及该如何调度才能避免溃败。
  郭汜与李傕扯皮的这几天,他可没闲着,用心记下了董承麾下曲军侯以上的所有将领,还包括一部分队率、屯长,甚至认识了不少普通士卒。
  韩非子说,猛将必发乎卒伍。
  他虽然没有发现徐晃那样的猛将,却恶补了不少基本常识。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良民,他对冷兵器战争没什么概念,大多数印象都来自于影视剧。
  然而,众所周知,影视剧的冷兵器战争大多不靠谱,包括以制作精良著称的央视版《三国演义》在内。
  比如,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绝对是传奇战绩,不管关羽有没有诛文丑,仅凭斩颜良这一项,他就是三国时代数一数二的猛将兄。
  相比之下,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却没能临阵斩将郭汜,只是伤了郭汜而已。
  他原本以为,自己应该苦练武艺,以便将来亲临战阵。
  后来才知道,别说是他这样的一军统帅,就连统领五百人的都尉都不会轻易到一线参战,更多的是在后面指挥,身边还有五十名全副武装的亲卫保证安全。
  与普通将士打成一片,不仅弥补了常识,也让他获得了将士们的信任,更极大的激励了士气。
  如今的董承部士气如虹,斗志昂扬,已经可以和郭汜一战。
  董承本人也这么想,话里话外的暗示刘协,不用刘协亲自出手,他可以代劳,有足够的把握击退郭汜,守住阵地。
  刘协没理他。
  董承忠诚无虞,能力堪忧,他绝不会让董承首战。
  首战关系到军心士气,非胜不可,容不得半点闪失。
  “陛下毋须多虑,此战必胜。”董承幽幽说道,眼巴巴地看着刘协。
  刘协抬起头。“阿舅,此战过后,我打算转你为执金吾,你意下如何?”
  董承眼神闪烁。
  执金吾是九卿之一,负责皇城巡逻。眼下没有皇城,执金吾就是一个虚名,连麾下的缇骑和执戟都被并入卫尉麾下了。
  但现任执金吾是皇后之父伏完。
  如果能压伏完一头,他不反对。
  “陛下打算将伏君调任何职?”
  “他本是书生,不知兵,做什么都可以,唯独不适合担任执金吾。”刘协打量着董承,咧嘴一笑。“阿舅知兵,又是国戚,我信得过你。”
  董承眉梢轻扬,心里美滋滋的,却还是有点不甘心。
  “可惜臣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可言。”
  “还有什么功劳比救驾更大?”刘协放下手中的笔。“若无阿舅,我岂能从新丰学舍全身而退。阿舅为执金吾,名至实归。你已经击败过郭汜一次,再多一次并无意义,万一打得不好,反倒惹人非议。”
  董承哈哈一笑,欣慰地点点头。
  天子说得有理,而且是真心为他着想。
  毕竟是自己人。
  “就依陛下。”董承大包大揽。“臣为陛下掠阵,若有不谐,臣愿以身捍卫陛下。”
  刘协点头答应。
  对付这种人菜瘾大的,他有足够的经验。
  反倒是贾诩那种老狐狸,必须小心应付,不能被他的表面文章骗了。
  “阿舅,有一件事……”刘协皱着眉,叹了一口气。“我现在不知如何应付。”
  “陛下,你说。”董承拍着胸脯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郭汜围而不攻,杨定部的粮食很快就要耗尽。如何才能将第二批粮食送进去,我一直没有找到稳妥的办法。”
  董承忽然觉得刚才拍得有点重,胸口有点闷,喘不上气来。
  主动出击,打破郭汜的阻截,将粮食送到杨定的大营里去,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而是一个可能要命的任务。
  更要命的是,李式率领的飞熊军已经赶到华阴,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那可是真正的精锐,董承想不出有谁能够承受飞熊军的连番冲击。
  “这……郭汜也就罢了,飞熊军可不是易与的,陛下当三思而行。”董承呐呐地说道。
  刘协苦笑。
  他是真的头疼。
  挑起李傕与郭汜内讧是好事,但飞熊军这么快就到达战场,却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李式可能很弱,但飞熊军却是真的强,他目前还找不到能和飞熊军正面硬撼的骑兵。
  “如果吕布在,就好了。”刘协说道。
  董承附和地点了点头。
  论骑兵之强,也许只有并州骑兵能和凉州骑兵对抗。
  可惜吕布不在这里,他去了徐州,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早点睡吧。”刘协起身。“我回一趟御营。”
  董承一句话也没说,起身告辞。
  刘协又坐了片刻,起身叫来王越,让他叫起其他人,回御营一趟。
  ——
  御营很安静。
  每天只能吃一顿,而且只有麦饭,没有一丝荤腥,所有人都默契地选择了早点休息,尽可能减少消耗。
  刘协走进御营里,除了巡逻的士卒,看不到一个人,绝大多数帐篷里都是漆黑一片,有人说梦话,有人翻身,还有孩子被饿醒了,正在哭闹。
  刘协尽可能的放慢脚步,快速通过,免得惊动其他人。
  贾诩的帐篷还亮着灯,隐约能看到一个身影映在帐篷上。
  刘协挥手示意王越等人站得远些,轻轻咳嗽了一声。
  “先生,你睡了吗?”
  “陛下?”
  “是朕。”
  帐中一阵轻响,帐门掀开,露出贾诩清瘦的面容。他看了刘协一眼,拱手施礼。
  “陛下,请。”
  刘协进了帐,环顾四周,见案上一灯一书,还有一杯清水。
  “先生在读书?”
  “《老子想尔注》。”贾诩走过去,将书简翻了过来,递给刘协。“战场上捡来的,颇有新意,一直留在身边。陛下有空闲,不妨一读。”
  刘协接过书简,大致扫了一眼。
  他知道《老子想尔注》,也知道《老子想尔注》是五斗道推崇的经典,只是没想到贾诩会读这样的东西。不过也可以理解,贾诩好阴谋,这本来就是道家的看家本领。


第五十八章 夜谈
  “这应该是五斗米道的经典吧,先生也奉道?”刘协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道术本一体,只是术易显而道难见罢了。”贾诩苦笑。他请刘协入座,又取过一张席,靠在案边。“陛下深夜回营,是有事有垂询?”
  刘协也没掩饰,把自己面临的困境说了一遍。
  郭汜进攻在即,董承的大营能不能守住,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可是相比于防守的阵地战,他更头疼如何给杨定送第二批粮。
  “飞熊军在侧,送粮的风险大增,不能不有所准备。”
  贾诩也有点意外。“李傕派来了飞熊军?”
  刘协同样意外。“先生……没料到?”
  贾诩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协,哑然失笑。“陛下,臣应当料到吗?”
  刘协没吭声,只是盯着贾诩多看了两眼。
  他的确以为这是贾诩计划之中的事。
  不是说算无遗策吗?
  贾诩这副无辜的表情,是演戏,还是无奈?
  贾诩收回目光,出了一会儿神。“陛下对张良、陈平如何看?”
  刘协虽然不明白贾诩为什么突然岔开话题,提起张良和陈平,却想起一件事。
  凉州的另一个谋士阎忠,也可以算是贾诩的伯乐之一,对贾诩的评价便是良平之奇。
  阎忠在历史上留名,除了这件事,就是劝皇甫嵩造反,却被皇甫嵩拒绝了。
  奇怪的是,当阎忠自己有造反的机会时,他却拒绝与韩遂、马腾合作,愤懑而死。
  贾诩此刻提起张良、陈平,或许与阎忠对他的评价有关?
  刘协不明白,决定藏拙。以他的人生经历,知道这时候大多不需要自己回答,耐心倾听就行了。
  “张良与陈平并为高祖智囊,但两人的身后名却大不相同。人人皆谓张良为神仙,却谓陈平为阴谋家。就连陈平也说自己多阴谋,道家之所禁,难以善终。”
  贾诩抬头看着刘协,嘴角噙着苦涩的浅笑。
  “可是有谁相信,陈平并非天生阴谋家,他也想如张良一样行大道,用阳谋,奈何身份悬殊,他只能行小术,用阴谋。”
  刘协静静地看着贾诩。
  他从贾诩对陈平的感慨中听到了同情,感受到了他想为张良,却不得不为陈平的无奈,却还是不知道贾诩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提起张良、陈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