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戟士培养不易,他非常珍惜,不作无谓牺牲。
只是当时没想到真遇上了张飞。
听到张郃的提醒,大戟士立刻行动,与张飞保持距离,进行游击。
张飞往来冲突,看似无人可挡,斩获却非常有限。大戟士不是和他保持距离,用弓箭进行攻击,就是三四人一起上,逼得他只能自保,无暇进攻。
张郃结成圆阵,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敌人,不给那些迂回的骑兵突袭的机会。
双方缠斗在一起。张飞虽然拥有兵力优势,却始终无法咬住张郃。
除了他的坐骑体力足够,其他骑兵的坐骑有一半已经过了最佳时期,平时骑乘没什么问题,对面冲锋时难免力有不逮。为了保持阵型,以免被对方各个击败,他们不得不保持一个较慢的速度。
相比之下,张郃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大戟士拥有足够的战马资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张郃利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优势,让张飞无计可施,无法完成致命一击,取得最终的胜利。
转眼间,双方冲杀数合。
张飞勒住坐骑,不安地看向远处。
最佳的机会已经错过,再战下去,一旦张郃的援军赶到,他有可能被围住。
略作思索后,张飞决定诱敌,让在芦苇丛中埋伏的许耽发挥一些作用。
“撤!”张飞大声厉喝,命令部下撤退,自己提矛断后。
见张飞未败而走,张郃心中冷笑。他没有追进芦苇丛,静静地等待了一会儿,这才拨转马头,撤离战场。
张飞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张郃没有追进来,非常失望,却无可奈何,只得率部撤退。
行踪已经暴露,再留在城外很危险,有被张郃包围的可能。
刚走出芦苇荡,他就发现形势不对。远处出现了袁军强弩兵的影子,还有不少骑兵在游弋,更远的地方还有步骑行进的烟尘。
没等他反应过来,示警的战鼓声响起。一会儿功夫,张郃率领大戟士飞奔而来。
张飞大惊失色。从眼前的形势来看,张郃对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很可能在他能选择的路口都设下了埋伏,要将他困死在这片芦苇丛中。
张飞不敢怠慢,率部强行突围。
骑兵们摘下骑盾,护住要害,冒着强弩兵的集射猛冲。
在扔下数十具尸体,付出百余人的伤亡后,张飞突破了强弩兵的阵地,再次与张郃对阵。这一次,他没有恋战,稍一接触就脱离战场,直奔沛县。
张郃穷追不舍,紧紧地咬住张飞不放。
张飞虽然有足够的能力突围,但他的部下不行,几次被张郃追上,张飞不得不撤回来解围。来来回回,不仅耽误了时间,也让他的马力消耗过大,渐渐有些撑不住了。
好容易赶到沛县,才发现沛县城外全是袁军,回城的道路已经被袁军控制。
张飞这才反应过来,却无计可施,只得带着仅剩的一百多骑,向彭城而去。
许耽率领的丹阳兵见形势不妙,早早的降了。
得知张飞出城伏击失败,准备好了美酒,准备灌醉张飞的曹豹也无可奈何,只得献城投降。他准备的美酒也成了张郃、高览的庆功酒。
沛县失守。
——
张飞赶到彭城,向刘备请罪。
刘备大惊失色,方寸大乱。
沛县失守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中。张飞的失误不仅葬送了沛县,更葬送了他本就不多的精锐。五百骑兵仅剩百余人,近万丹阳兵投降,成了袁绍的部下。
刘备详细询问了作战经过,感觉很无奈。
张飞没有错,但张郃更高明,充分体现了河北四庭柱的真正实力。
相比之下,关羽阵斩文丑终究只是运气使然,双方的实力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们之前都有些轻敌了,以为还能像上次一样轻松击退袁绍。
刘备紧急召麋竺等人议事。
沛县失守,徐州西北的门户大开,袁绍很快就会进攻彭城,或者进入腹地东海、下邳。如果郯县、下邳被袁绍控制,彭城就成了孤城。
经过紧急商议后,麋竺提议,放弃沛国,调陈登守下邳。
沛县失守,彭城已经成了直面袁绍的重镇,龙亢太远,起不到掩护的作用,反倒是下邳更为重要。陈登就是下邳人,又有精兵一万,守住下邳没什么问题。
至于郯县,由麋芳负责就行。有王朗等郯县人的支持,就算袁绍率主力来攻,郯县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刘备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接受麋竺的建议。
考虑到形势的艰难,他意识到即使有徐州人的支持,仅凭徐州的力量也很难坚守太长时间。最终解决还要依靠外力,请朝廷出兵,攻击冀州,迫使袁绍撤退是最理想的结果。
刘备写了一封奏疏,言明形势,抢在袁军到达之前送出。
刘备的反应很快,判断也很准确,但他却低估了审配。
早在出兵之初,审配就估计到刘备一旦受挫,很可能会求援。刘备既与曹操不和,又与袁术有怨,只能向朝廷求援。彭城向西的大道就是经过睢阳的驰道,必然会经过他的辖区。
所以他设下重重关卡,截获了刘备的使者,也了解了刘备的部署,也知道了刘备的恐惧所在。
审配随即率部进逼彭城,迫使刘备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派快马,将刘备的奏疏送给袁绍,提议袁绍不用理会彭城,以最快的速度进攻下邳。
陈登在龙亢,想撤回下邳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能抢在陈登之间围住下邳,在城外野战中击败陈登,甚至迫降陈登,彭城就成了孤城,徐州可速定。
第五百九十一章 穷途末路
袁绍接到审配书信的时候,刚刚接到张郃的捷报。
首战告捷,而且是拿下了本以为要费一番手脚的沛县,让袁绍心情大好。
看完刘备写给朝廷的奏疏,感受到刘备发自内心的慌乱,袁绍更是眉开眼笑,召集田丰等人议事。
田丰旗帜鲜明的支持审配的意见,建议由张郃、高览率骑兵赶往下邳,阻止陈登回援。至于郯县,不足为虑。麋芳本非将才,郯县也不是什么坚城,大军一围,指日可破。
相比之下,陈登一旦进入下邳,再想击破下邳就难了。将他挡在下邳城外,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在野战中击败他,甚至逼降他,下邳唾手可得。
徐州人之所以愿意支持刘备,坚守徐州,并非是刘备能得人心,而是徐州人觉得朝廷有中兴的希望。如果能迅速攻取东海、下邳,将彭城变成一座孤城,徐州人还相信朝廷能中兴吗?
他们会像兖州人一样望风而降。
如此,就可用徐州的人力、物力来攻彭城,就算朝廷出兵进攻冀州,袁绍也有足够的兵力回援,不至于前功尽弃。
更大的可能是在袁军的强大压力下,彭城里的徐州人放弃刘备,举城投降。
如果一来,从出兵到平定徐州不过半年时间,谁还敢怀疑主公的用兵能力?
袁绍被田丰描绘的前景所激励,欣然答应。
他将亲卫骑以外的四千骑兵交给张郃、高览指挥,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下邳,截击陈登。然后亲率大军,赶往郯县,同时发布檄文,希望徐州大族不要负隅顽抗,亲者痛,仇者快。
他叫来陈琳,让陈琳再去一趟彭城,希望刘备认清形势,放弃抵抗,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刘备现在投城,他还可以以礼相待。等兵临城下,刘备再想投降可就迟了。
——
张郃、高览接受命令后,大感惊讶的同时,又倍受鼓舞。
袁绍此次出征,亲率主力五万余人,骑兵也就是五六千人。将四千骑兵集中起来,由他们指挥,这是莫大的信任,也意味着对此次任务的势在必得。
他们不敢怠慢,立刻率部起程,火速赶往下邳。
在半路上,他们收到了田丰的私信。
田丰要求他们重创陈登。除了不能杀陈登本人之外,要最大限度的摧毁陈登的部下。如果能全歼,那就最好了。
与刘备的部下不同,陈登的部下以徐州人为主,其中有一半是下邳陈氏的私人部曲。如果不能予以重创,就算陈登投降,将来也会凭借手中的兵力发挥影响力,成为不可控因素。
重创他,甚至全歼他,不仅能重挫徐州人的士气,还能让陈登俯首听命,不敢有二心。
战场上的胜利最有威慑力。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相信中兴还有中兴的机会,就是因为天子的几次大捷。袁绍想控制住徐州,也只有通过战场上的胜利来实现。
张郃、高览心领神会。
这不仅是袁绍的胜利,更是冀州人的胜利。田丰不希望袁绍麾下出现冀州人以后的派系拥有强悍的武力,影响到冀州人的话语权。
——
陈琳再次站在了刘备的面前,取出截获的奏疏,双手递给刘备。
一开始,刘备莫名其妙,等他看清陈琳递过来的东西,顿时变了脸色。
奏疏里写了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这封奏疏落在袁绍手中,他的底细也就暴露无疑,想虚张声势都不可能。
“使君,这是天意。”陈琳面带微笑,语气温和。“使君为豫州牧,举显思为茂才,袁公甚是感激。如今袁显思镇幽州,愿投桃报李,举使君为茂才,如何?”
刘备苦笑,不知说什么才好。
袁绍要让袁谭举他为茂才,与其说是报恩,不如说是威胁。
他对袁绍父子的恩惠只有这一件,一旦袁谭举他为茂才,就算还了人情。再有冲突,大家就不用留情面了。
当然,主要是袁绍不会给他留情面了。
刘备想了一会儿,抬起头,向陈琳拱拱手。“敢问孔璋,袁公将如何待我?”
“若使君不弃,袁公愿表使君为豫州牧,临其本州。”
“我奔波数年,心力皆疲,恐怕不堪当此重任。”刘备感慨道:“我想回家乡,可否?”
“回涿郡?”陈琳微怔,有些意外。
“是啊,袁显思临鄙州,想必能念在旧情上,有所照拂。我自知才浅德薄,不是争霸天下的英雄,愿就此解甲,回家织履。”刘备说着,举起手边还没织好的草鞋,面带苦涩。
陈琳想了想,还是摇头拒绝了。
他心里清楚,袁谭根本没有控制幽州,那只是他骗刘备的。真让刘备回到涿郡,无异于放虎归山。
“使君太谦虚了。你只是遇人不明,这才没有用武之地。若有袁公支持,为豫州牧绰绰有余。还请使君不要推辞。”
刘备又道:“事关前程,能否容我与诸将商议,再予回复。”
陈琳痛快的答应了。
他不觉得刘备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张郃、高览正在奔袭陈登的路上,数日内必有捷报传来。到了那时候,刘备别无他念,只能投降。
命人送陈琳去驿舍休息,刘备召集张飞、麋竺等人商议。
得知送往朝廷的奏疏被审配截获,众人都变了脸色,半天没说话,气氛压抑得让人无法呼吸。
“诸君,生死在此一搏,还望诸君畅所欲言。”刘备说道。
张飞后悔莫及。
如果不是他丢了沛县,形势不至于如此崩坏。
“主公,我……”
刘备摆摆手,示意张飞不要说了。
“要说错,是我有错在先。”刘备叹息道:“我早就知道曹豹、许耽等人想为陶应兄弟发声,却担心他们尾大不掉,不敢任用。若能安排妥当,曹豹辈能安心坚守,也不至于如此。”
麋竺等人面面相觑。
刘备的话是没错,但现在不是检讨的时候,还是想办法守住彭城最重要。
“主公,往者已逝,不必挂怀。当务之急,还是决定战守之策。”简雍拱手道。
“宪和所言甚是。”刘备转向麋竺。“子仲,你的意见呢?”
麋竺不假思索的说道:“臣既与主公结婚姻,便是一体,当与主公共进退。”
刘备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与否,想与你商量。”
“主公请讲。”
“彭城有兵万余,若能人人死战,未必不能坚守。我想行子龙之计,以田宅为悬赏,鼓舞士气,坚守彭城。”刘备说道:“你家的田宅还没卖掉,能否借给我,赏赐将士?”
麋竺略作思索,便一口答应。
第五百九十二章 赶尽杀绝
得到了麋竺的支持,刘备有了信心,随即公布了悬赏。
只要能守住彭城,凡是参战的将士人人有赏,最少五十亩良田。如果本人战死了,也可以由父母或者子弟继承。不想要土地的,可以折成现钱,每亩折千钱。
每亩千钱是上等良田的价格,五十亩田值五金,即使是对最精锐的丹阳兵来说,这也是一笔巨资。
如果不是刘备身后有东海巨富麋竺支持,估计没几个人相信刘备的承诺。
有了麋竺的财力支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