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丰说完,收回目光,一言不发。
  袁绍吸了一口气,反倒有些为难起来。
  田丰当初说过,天子三年内不会出师山东,如何韩银、黄猗虽然率部赶到睢阳,但兵力有限,并不足以改变战场形势。镇西大将军韩遂转为抚军大将军,进驻洛阳,但目前来看,大举东出的可能性并不大。加上张喜的态度,田丰的判断基本还是成立的。
  既然如此,是战是和,就不是田丰能决定的。
  “元皓,若战,还有多久才能拿下彭城?”
  “百日之期将满,主公随时可以发起攻击。正南(审配)或许无法解睢阳之围,却能为主公护住身后。援兵不至,刘备又有坚持到几时?”
  袁绍抚着胡须,权衡良久。“兵力不够,奈何?”
  “兵力不是不够,只是他们不肯为主公所用罢了。”田丰淡淡地说道:“汝南是主公本郡,那些大族都首鼠两端,不肯为主公效力。如此看来,或许退守冀州也不失为一计。”
  袁绍恼羞成怒。“这么说,元皓还是主张接受天子的条件,退守冀州?”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道之争
  田丰面不改色,从容说道:“主公幼承家教,熟读诗书,通晓史事,想必知道历代开国都有一番磨难。夏有殛鲧之难,商有夏台之囚,周有羑里之拘。至于汉,挫折更是数不胜数,彭城之败,荥阳之逃,皆为人所熟知。与此相比,主公为山东百姓计,忍一时之辱,又有何不可?”
  袁绍一时语塞,倒不好再说什么。
  与三代的开国之君所受的屈辱相比,他这点委屈的确不算什么。如果因此责备田丰,未免有失明君气度。
  逢纪见状,主动发言道:“退守冀州之后,又待如何?”
  田丰看了逢纪一眼,微微一笑。“元图以为,主公退守冀州,天下能太平吗?”
  逢纪不安地看了袁绍一眼,反问道:“难道不能?”
  田丰笑了起来,毫不掩饰眼中的轻蔑。
  “元图以为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主公吗?非也。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朝廷与士人的争夺,是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还是一人之天下的争夺。这个问题不解决,天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太平。纵使一时太平,也不过是恶斗之后的喘息。一旦双方缓过劲来,必然再起争斗,不死不休。”
  逢纪眉头微皱,眼神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跟随袁绍多年,接触过很多党人,自然清楚田丰所言不差。
  党人前仆后继,为的可不是袁氏一族的兴衰,而是天下人的利益。
  这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人之天下。皇帝只是奉承天意治理百姓,并不是天意,不能独断专行,视他人为臣仆。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士大夫汲汲以求的是对朝堂的控制权。
  “主公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不仅是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更是因为主公继承了先贤遗志,为天下人争利。只是庸人见利忘义,迫于并凉虎狼之师,宁愿苟且偷生,不敢奋起反击。这是他们的耻辱,不是主公之错。”
  袁绍深有同感,不免戚戚,大有被天下人辜负的感觉。
  “然,大势所趋,岂是一时挫折可以改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不过十六年,二世而亡,而汉勃兴。王莽辜负天下人,也不过十五年,便身败国灭,而光武据河北,一统天下。如今天子欲以并凉精兵鞭笞天下,纵能盛极一时,又岂能长久?”
  田丰须发贲张,目光如炬,环顾四周,威势逼人。
  “一时挫折,于庸人是泰山压顶,于君子则为磨刀砺石。庸人只配为奴仆,唯君子能百折不挠,建功立业。豫州士大夫苟且,我冀州士大夫却不肯。”
  他转向袁绍,大声说道:“退守冀州之后,主公若进,不论是入朝主政,还是起兵止暴,丰当为主公执鞭。主公若退,丰或退隐乡里,或伏斧钺,皆如主公所愿。”
  袁绍被田丰的气势镇住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逢纪面红耳赤,神情尴尬,也不敢再追问。
  大帐里的气氛变得极为尴尬。
  陈琳见状,强笑道:“元皓是说,就算主公愿意忍辱负重,接受议和,天下也不能太平?”
  田丰回头看了一眼,冷笑一声。“河东、关中的王道是什么样子,你不清楚吗?卫固、范先虽然死里逃生,但河东大族却被冷落一旁,无缘朝堂。关中度田,多少大族世代积累的财富被夺,与庶民无异。这样的王道,是你们想要的王道吗?是中原士大夫想要的王道吗?”
  陈琳倒吸一口凉气。
  袁绍却如梦初醒,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眼神也恢复了神采。
  田丰说得对啊,天子的新政以度田为基础。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是王道。
  对大族来说,这就是暴政。
  谁愿意将自家的土地分给百姓?
  别看汝南大族现在高呼万岁,等天子要在山东度田,你看他们还愿不愿意接受。
  退守冀州,养精蓄锐,坐待中原大乱,再卷土重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田丰就是田丰,虽然脾气臭,眼光却是一流。
  也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容忍他。
  袁绍转怒为喜,看看其他人。“诸君以为如何?”
  听到袁绍这个语气,大家都清楚,袁绍已经接受了田丰的计划,愿意忍辱负重了。接下来要讨论的只是拿下彭城再退,还是直接退。
  反正秋收已经结束,各郡的粮食也送到了营中,现在撤走也不亏。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庐江还守不守?
  田丰建议,既然要撤,就撤得干脆一些,既能表态议和的诚意,也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颜良据守庐江近两年,多次击退孙策、周瑜的进攻,熟悉淮南的形势,将来可以大用,战死太可惜了。
  撤回颜良,将庐江送给袁术,以换取袁术撤回驱逐袁绍出宗族的声明。
  袁术虽然是扬州牧,但他能控制的区域只有九江,如果能“收复”庐江,也是功劳一件。相信他应该会接受这个交易。
  袁绍觉得有理,让逢纪去一趟寿春。
  逢纪和袁术是旧相识,和张喜、宗承都有数面之缘,由他出面,更好说话。
  袁绍愿意让步,也是给张喜面子,自然不能白白让步,张喜应该有所回报。
  与此同时,袁绍命陈琳作公告,宣布为山东百姓计,他愿意接受朝廷带有羞辱性的条件,撤军回冀州。但他不赞同朝廷度田的决定,也不会在冀州推行度田。如果山东士大夫与他有相同的理念,可以和他一起去冀州,共襄盛举,实现真正的王道。
  消息一出,山东舆论风向立刻又变了。
  之前对袁绍表示失望的那些人纷纷改口,称赞袁绍识大体,有坚持,既能忍辱负重,又能不畏强权,不愧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后人。
  相比之下,袁术简直是无耻,根本不配做袁氏家主。
  虽然没多少人愿意抛弃产业,跟着袁绍去冀州,但他们都非常慷慨,捐助了大量的钱粮,为袁绍送行。更有人表示要联名上书,要求朝廷请袁绍入朝主政,停止度田,不可与民争利。
  有这些人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刚从豫章赶回来的许劭许子将。
  他带着一群乡绅士大夫,将张喜堵在了寿春城门口,义正辞严的要求张喜表态。


第六百四十三章 悍鬼本色
  看着人群中的许劭,张喜觉得心累。
  他很想撒手不管,让这些人见识一下天子的雷霆手段。
  但这种念头也只是在脑海里一闪就消失了。他见识过西凉军杀良冒功,他见识过洛阳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他见识过洛阳百姓被迫西迁,露骨沟壑,他见识过无数关东妇女被西凉军肆意凌辱、尊严扫地,最后还保不住性命。
  他老了,不忍看着山东再一次遭受劫难。
  “叔至,你能护着我冲过去吗?”
  陈到回头看了一眼张喜,又看看群情激奋的士大夫,心中不安。“张公,这些可都是……”
  “一群书生。”张喜说道:“他们没见过真正的西凉军,无知者无畏。”
  陈到的眼角抽了抽,看向张喜的眼神有些异样。
  他跟着张喜也有几日,只看到张喜温文尔雅,从来想过张喜也会说出如此杀气腾腾的话来。
  “你如果没把握,就自己进城,拿着我的名刺去找袁公路,问问他,是不是已经出不了寿春城门。”
  陈到想了想,点头答应。
  让他硬冲这些读书人,他的确没这勇气。通知袁术,让袁术出面,他还是做得到的。
  陈到拿了张喜的名刺,抽身出了人群,悄悄地进了城门。
  许劭看到了陈到离开,但没在意。一个随从而已,不足挂齿。无非是去向袁术求助,但袁术这个扬州牧有名无实,整天连府门都不敢出。这种场合,就更不露面了。
  他只盯着张喜,要逼着张喜表态的反对度田。
  张喜是汝南士大夫在朝官员中官职最高的、资格最老的。他如果不坚定的反对度田,其他人很难表明态度,就算表明了态度,影响也不大。
  更虽说荀攸、刘巴那样的少壮派还支持天子的乱政,大力推行度田。
  看着陈到离开,张喜放了心,推开车窗,伏在窗边,对许劭招了招手。
  人群向两侧分开,许劭昂然来到张喜面前,拱手施礼。
  “张公,别来无恙。”
  张喜摇摇头。“我还好,就是累了点。你怎么样,看起来脸色不太好,病了?”
  许劭心中一暖,语气缓和了不少。“多谢张公关心,我前一段时间在豫章,水土不服,病了一段时间。如今回到江北,已经好多了。”
  “是么?”张喜神情淡淡,伸手指指许劭的额头。“可是我怎么感觉你病得更深,渐入膏肓。”
  许劭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
  他直勾勾地看着张喜。“张公以为我冥顽不灵?”
  “冥顽不灵是蠢,不是病。”
  “我……”许劭勃然大怒,几乎要爆粗口。脏话已经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憋得脸色潮红。
  张喜不是普通人,又有这么多人看着,他不能失礼,丢了名士身份。
  “还请张公指教。”许劭大声说道。
  张喜抬起头,看向远处,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子将,你离开汝南几年了?”
  许劭屈指一算,神情有些黯然。“五年有余。”
  “你可知汝南如今危如累卵?”张嘉抬起手,横在脖子边。“就像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
  许劭冷笑。“张公说的是西凉兵吧?”
  张喜点点头,毫不掩饰对许劭的愤怒。“韩遂即将进驻洛阳,如果大军东出,你敢回汝南吗?还是说,你打算接着流浪江湖,做孤魂野鬼,埋骨异乡?”
  许劭的脸抽动了两下。“夫子有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大丈夫誓不与虎狼并立。”
  张喜瞥了一眼许劭。“你乘桴浮于海,其他人呢?”
  “什么?”
  “你可知道董卓乱政时,有多少山东百姓被西凉兵劫走,沦落敌营?”张喜的声音大了起来,带着无法抑制的愤怒。“太平时,你大言不惭。大乱来临,你只会乘桴浮于海,置妇孺于不顾,使衣冠之家沦为虎狼之手。你算什么大丈夫?大难临头,虽千万人,吾逃矣的大丈夫吗?”
  许劭愣住了,瞪圆了双眼,看着须发贲张的张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说得好。”城头响起清脆的掌声,一个声音城头传来。“许子将,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只是懒得理你。今天你胆大包天,居然敢聚众闹事,阻拦天子使者,真是无法无天。我身为扬州牧,不能坐视不管。来人,将他们围住,不要走脱了一个。”
  “喏!”随着一声响应的应诺,两队甲士从城门中涌出,向两翼展开,将许劭等人围住。刀出鞘,弓上弦,杀气腾腾。
  许劭吓了一跳,涨得通红的脸瞬间就白了。
  其他人也慌了,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喊着。
  张喜皱起了眉头,心中不快。陈到这是办的什么事,我让他叫袁术来解围,怎么成了抓人?这不是把事情搞复杂了么。
  抓人好抓,放人就难放了。
  一会儿功夫,大部分人都被控制住了,只剩下许劭孤零零的站在张喜的车前。袁术全副武装,大步流星地从城中走出,来到张喜车前,躬身一拜。
  “安国亭侯,扬州牧术,见过张公,敢问天子安好。”
  陈到跟着赶了过来,神情尴尬。
  见袁术如此正式,张喜不好不答,起身下了车,正式回礼。“天子安好。”
  “张公受惊了,是我治理不力。待我先处理了这些乱党,再向张公请罪,向朝廷请罪。”袁术转身,挥挥手。“将乱党许劭拿下。”
  两个甲士上前,按住了许劭。
  “袁公路,你……”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