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马云禄轻声提醒道。
  刘协回过神来,转头看了马云禄一眼。“传赵云、鲁肃来。”
  马云禄愣了一下。“要比武吗?臣妾可以的。”
  刘协哑然失笑,摇摇头。“他们不配。再说了,你现在是贵人,他们不敢放手一战,就算是胜了,也只当是客气,体现不出真本事。”
  马云禄撅起了嘴。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如今的她还是有些高手寂寞,再也没人敢和她比试武艺了,她只能和吕小环等女骑游戏一番。
  果然是有得有失。
  马云禄转身吩咐,两名女骑士应了一声,分头奔去。
  时间不长,周忠等人来到孙策面前。
  刘协端坐在马背上,向周忠微微欠身。“周卿辛苦了。”
  周忠正纠结着见了天子如何解释,见天子主动打招呼,感激不尽,连忙还礼,又向刘协介绍众人。
  孙策、周瑜依次上前,向刘协行大礼。
  刘协一动不动,不咸不淡的点点头,只有介绍到虞翻时,他才提起精神,打量了虞翻两眼。
  “听说先生不仅学问好,而且有两项奇技,一是善使长矛,二是通晓神行术,能日行二百里,可是真的?”
  虞翻傲然道:“诚如陛下所言。”
  刘协点点头。“矛法就不用试了,我身边善使长矛的很多,你的矛法想必不会比他们更强。我想看看你的神行术,可否?”
  虞翻眉头一皱,随即说道:“臣的神行术虽奇妙,却不及臣的易学。臣五世传易,易学与中原大有不同,陛下欲求其最,不如与臣论论易学。”
  刘协莞尔一笑。“路上有的是时间。你远来辛苦,体力怕是不足,要不要休息几日再试?”
  虞翻愣住了,周忠等人也愣住了。
  听刘协这意思,不仅是要见识一下虞翻的神行术,而且要亲自验证,并在半路上和虞翻讨论易学?
  “有问题吗?”刘协带着些许不解的问道。
  周忠连忙上前。“陛下,臣以为,陛下日理万机,似乎不必亲自……”
  刘协摇摇头,打断了周忠。“朕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的名士,大多令人失望。难得看到一位真性情的人,很想亲近亲近。”
  周忠还要再劝,虞翻说道:“既然如此,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天色还早,日落之前,应该能走二百里。臣这就准备一下。”
  刘协很满意,转头看向孙策。
  “听说你见张子纲时,曾有桓文之志,现在还有吗?”
  孙策眼中露出一丝讶色。
  他与张纮见面的事,知道的人不少,并不是什么秘闻,但天子能知道他有齐桓、晋文之志,可见对他并不陌生,很可能是派人搜集过与他相关的信息。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考虑到三年前,天子第一次有意征召他时,刚刚脱离李傕、郭汜的控制不久,这就有点诡异了。
  他不觉得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天子还有关心他的闲心。
  那么,天子是从何得知的?
  孙策迅速考虑了一下,拱手说道:“陛下,臣少年丧父,未蒙教育,除了一身武艺略可一观之外,学问、道德一无所长。如今天下太平,大汉复兴,臣欲为陛下效力而不可得。若能得陛下信任,桓文之志不敢望,但为一万人将尔。”
  “卿虽少年,其志可嘉。”刘协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天下虽初定,四夷未平。西北、东北都有了安排,东南、西南却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若你有心,万人将何足道哉,当以乘长风,破万里浪为念。”
  孙策长出一口气,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天子一见面就会付他以重任,比他想象的要顺利多了。
  刘协转头看向周瑜。“你也有志于征伐吗?”
  周瑜不动声色地上前一步。“臣智浅德薄,向无大志,蒙陛下错爱,愿为陛下效劳。至于官职,臣无所计较,唯陛下所愿。”
  孙策眉梢轻颤,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甚至有些释然。
  周瑜与他出身不同,又有周忠这样的长辈提携,本不必像他一样刀头舔血,去争战功。
  朝廷对他们也有忌惮,不太可能还让他们并肩作战,分而治之才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刘协点点头。“稍候会有两个人来,一个是散骑左部督赵云,一个是侍中鲁肃,都是朕身边的高手。你们挑一个做对手,试一下武艺,论一下兵法,然后再说。”
  周瑜与孙策异口同声的说道:“唯。”
  他们在路上听周忠说过,天子不太容易相信人,但凡录用,都会经过某种形式的考虑。对他们这些为将者来说,武艺、兵法是必考的。
  时间不长,赵云、鲁肃都赶来了。
  看到周瑜,鲁肃放声大笑,大步迎了过去,紧紧握住周瑜的手臂。“公瑾,你怎么现在才到?”
  周瑜打量着鲁肃,脸色很平静,心中却惊讶无比。
  他知道鲁肃虽然豪爽,却不是一个放肆的人,在天子面前如此张扬,是天子为人如此,还是鲁肃得天子信任,不必拘谨?
  “子敬只说送葬故里,却没说要来面圣。我在江东翘首以盼,哪知道要到这里才能再见?”
  鲁肃哈哈大笑。“不管如何,你我终究是再见了。如何,试一试身手,看看分别之外,有没有进步?”
  “求之不得。”周瑜欣然答应,转身请示了刘协后,脱去外衣,露出里面的武士服,又从马鞍上取下一柄长剑。
  刘协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这有点像史书中的周瑜了,到哪儿都放不下风度,依然保留着用剑的习惯。


第七百章 器不合道
  常言道,剑是君子器。
  剑除了作为武器之外,还有礼器的作用。在先秦,不论文武都会佩剑。秦汉之后,剑渐渐脱离了战场,礼器的作用更大,不再是防身利器,却成了身份的象征。
  尤其是那些在意身份的世家子弟、读书人。
  不管武艺怎么样,一定要带柄华丽的剑,表示自己遵守古礼,与一般人不同。就连朝堂之上,都要佩一柄木剑,以合乎礼仪。
  刘协对此很不以为然。
  一群拉不得弓,见不得血,看到战马都吓得两腿战栗的读书人,就算浑身挂满剑,也没什么卵用。
  对这种表面文章,他一向没什么好感,视为必须去除的思想痼疾之一。
  周瑜这柄剑显然不仅仅是装饰物,但要说他的武艺有多高,说实在的,刘协也不信。
  武艺固然要有传承,更要持之以恒的苦练,尤其是对抗性练习。
  一个人练武,很容易变成练舞。
  周瑜的运作很潇洒,但每天坚持练武的刘协一眼看出,他的武艺虽不能说华而不实,但战斗力肯定不及鲁肃。
  鲁肃入朝之后,每天与高手为伴,又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足以跻身一流高手。
  他主动邀战周瑜,或许就是知道周瑜的武艺深浅,肯定不是赵云的对手。由自己应战,多少还能控制一下节奏,给周瑜留点面子。
  刘协很想看看,鲁肃要怎么为周瑜留这个面子。
  如果鲁肃当着他的面打假比赛,那就有问题了。
  鲁肃拔出四尺长的战刀,耍了个刀花。“公瑾,我这刀可是河东铁官打造的战刀,长四尺,重四斤七两,比你的剑重得多,也坚韧得多。”
  周瑜单手握剑,摆开架势。“子敬,我这剑也是江东名匠所制,真正的百炼名器,长四尺三寸,要比普通的剑长一些,重二斤一两。”
  周瑜拔剑时,刘协就注意到了他的剑比一般的剑长。这倒也没什么,周瑜身高八尺多,比普通高一头,用长几寸的剑没什么问题。
  但是剑越长,配重越难,而且大部分的重量都在配重上,对臂力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以周瑜这柄剑的长度,二斤一两显然轻了。
  这说明周瑜这口剑并不是战剑,礼仪的成份更多一些,所以对平衡的要求并不高。
  用这样的剑来比武,如果武艺上有碾压的优势,当然没什么问题。可若是旗鼓相当,甚至技不如人,那就难了。
  高手较技,差之毫厘便是胜负之别,何况用不趁手的兵器。
  一旁的几个散骑听了周瑜的话,已经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相视而笑。
  周瑜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但他装作没看见,示意鲁肃进攻。
  鲁肃挥刀上前,战刀斜撩。
  周瑜展臂,挺剑便刺,希望利用自己臂长、剑长的优势,一举击中鲁肃,速战速决。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刘协看了这一眼,便知周瑜必败无疑。
  他的战术是对的,但他的实力无法充分发挥出他的战术。
  他的速度不够快,出剑的速度无法对鲁肃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果然,鲁肃轻松的拨开了周瑜的剑,抢入圈中,长刀接连劈砍,攻势凌厉。
  即使他并没有全力以赴。
  周瑜失了先机,便陷入了窘境,忙于应付鲁肃的进攻,再无还手之力。
  几个回合一过,周瑜便有些气息不稳,手上的运作越来越慢,长剑再也无法挥洒自如。
  鲁肃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又和周瑜战了几合,这才抽身而退。
  周瑜已经有些气喘,白皙如玉的脸上也泛起了潮红,也不知是急的还是臊的,也许是兼而有之。
  “子敬武艺进步喜人,佩服佩服。”周瑜倒持长剑,心悦诚服地说道。
  鲁肃拱手还礼。“公瑾,你一路辛苦,体力不足。休息几天,再行试过。”
  周瑜岂能不知鲁肃的意思,心中感激,却还是摇了摇头。“多谢子敬。不过就算我休息好了,再练上一段时间,也不是你的对手。”
  他转身又向刘协行了一礼。“惭愧,臣献丑了,不是子敬对手。”
  刘协微微颌首。“知道为何而败吗?”
  周瑜愣了一下,抬起头,打量着刘协。
  他技不如人,拒绝了鲁肃的谦让,主动认输,只是他不想自欺欺人,丢了风度。可是天子并没有就此放过,反而追问他战败的原因,这可有些欺人太甚了。
  而且很显然,天子并不认为体力不支是他失败的原因。
  一刹那间,他很想反唇相讥两句。
  可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因为他看到了天子的眼神。
  从天子的眼神中,他看不到调侃或者戏弄这些情绪,只有期望。
  就像一个长辈,带着热切的希望,希望他能够自省,找到失败的原因。
  虽然知道天子比自己年少,但那一刻,周瑜还是顺从地接受了。
  他打量了一下手中的剑,沉吟片刻。
  “器不合道,手不称心,受挫在所必然。”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周瑜的武艺不能让他满意,但周瑜的态度却让他有意外之喜。
  能当众认输,可能只是风度。
  能当众剖析自己战败的原因,而且直指是引以为傲的佩剑有问题,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换个称手合道的剑,过几天再试试吧。”刘协诚恳地说道。
  在这一刻,他接受了周瑜。
  周瑜轻轻地咬了咬嘴唇,躬身而拜。
  “唯。”
  刘协转头看向孙策。“看来,你只好选子龙了。你最擅长的武艺是什么?骑射?还是步战?不管是什么,尽情施展吧,让我看看乌程侯后人的英姿,能不能有撑起你封侯拜将的雄心壮志。”
  孙策听了,热血上涌。
  他的父亲孙坚以战功封乌程侯,孙坚战死之后,他本当嗣侯,但他将侯爵让给了弟弟孙匡。
  这个意思很明白,他不想承父荫,要凭自己的本事封侯。现在天子说这句话,不仅表示了对他父亲孙坚的尊敬,更是对他的殷切希望。
  此时此景,他岂能藏拙,错过这千载难延的机会。
  “谢陛下,臣当尽力而为。”孙策大声说道。
  刘协转身,对赵云说道:“子龙,小心些,此非寻常对手也。”
  赵云不紧不慢,从容领命。
  “唯。”


第七百零一章 虞翻论易
  赵云命人取来弓箭、比武用的长矛,由孙策挑选。
  他还依据孙策的体型,为孙策准备了一套甲胄。
  即使长矛的矛头没有开锋,在战马的冲击下,依然可能造成重伤。有甲胄保护,能够提高安全性。
  两人先比射箭。
  箭要射得准,不仅需要平时的训练,更要看心态。如果不能调整好心诚,不管是骑射还是步骑,都很难拿到理想的成绩。
  先比射箭,就是要看孙策的自我调节能力,看看能不能在兴奋、紧张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态。
  换好了衣服的虞翻有些紧张,他清楚孙策并不是一个冷静的人。能不能经受住考验,谁也没把握。
  不出所料,孙策第一番射(四枝箭)的成绩惨不忍睹,甚至有一箭脱靶了。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成绩迅速提高,第三番射时,不仅总成绩不错,还有两箭连续中的。
  中的(相当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