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喝了一声。“来人,放火。”
田丰坐了起来,大骂道:“审正南,你自己寻死,自去寻死便是了,何必一定要拉着我殉葬?你做个人吧。”
审配不理他,连声招呼亲卫举火。田丰的家人听到消息,赶出来阻止,也被审配命人擒下。
“反正他们也不会耕种,迟早要饿死,不如我帮你杀了他们,然后好好安葬,免得抛尸荒野。”
“放屁!”田丰气得直哆嗦。“放开他们,我跟你走就是了。审正南,将来你死无葬身之地,可不要怨我。”
“我不怨你。”审配笑了。“我燕赵烈士,宁可斗而死,不可跪而生。就算身受蚕室之苦,也要毁了仇人。”
“你疯了。”田丰拍着额头,无力地呻吟道。
审配哈哈大笑。
田丰被迫无奈,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审配出了门,上了车,余怒未消,犹自僵着脸,不肯和审配说话。
审配也不着急,拿起一只胡桃,捏碎外壳,取出其中的桃仁,送到田丰面前。
“元皓,你耳目灵通,想必知道中原度田不顺,各州郡都有叛乱发生。”
田丰吁了一口气。“疥癣小疾而已,影响不了大局。中原士大夫好坐而论道,不擅用兵。地又平旷,能成什么大事?朝廷下诏,准备年末在太学论讲,必然有很多人会赶往长安,希望能通过辩论说服朝廷,放弃度田。”
审配笑了一声。“一群书生。就算论讲,除了再出一部《盐铁论》之外,屁用也没有。所以我说,要想让朝廷让步,只能要用强弓硬弩。想当年,光武度田,最后不就不了了之?”
“你的话是没错,但光武度田时,冀州人尚未与天子反目,恩情尤在。如今冀州奉袁绍为主,已是逆臣,再与朝廷做对,朝廷又岂能轻易放过?正南,你这么做不是为冀州鸣不平,而是葬送冀州。”
“真有那一天,我自诣廷尉领罪,不连累你便是。”审配将手中的胡桃仁放在案上,拍拍手。“现在你先告诉我,我应该如何做,才能杀掉袁谭和那些汝颍人,救出主公。”
田丰无奈地摇摇头,捏起一颗胡桃仁,放入口中,慢慢地嚼着。
审配也不说话,静静地等着。
田丰将胡桃仁全部吃完,又喝了一口水,漱了口。
“撤回袁熙吧。冀州内乱,再攻徐州已经没有意义了。”
审配点点头。“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他了,此刻应该已经在撤兵的路上。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汝颍人互相勾结,引钟繇、荀攸侵我冀州,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怕是应付不来,最后只能困守孤城。”
“不会。”田丰胸有成竹。“朝廷有诏书在先,不会轻易出兵征讨。荀氏木秀于林,不会主动请求参战。冀州内乱,朝廷当作壁上观。”
第七百二十七章 心病难医
刘备伏在山坡上,透过茂密的草丛,看向远处的袁军大营。
“不对劲啊。”他又一次发出感慨。
“有何不对劲?”伏在一旁的法正说道。
刘备咂咂嘴,却没说话。他与法正一起来查看敌情,却看不出个所以为然。袁熙的大营严整,一切正常。他试探着说了几句,想引法正发表意见,法正却不接他的话题,反问他有什么不对劲。
这就有点尴尬了。
他比法正大十几岁,几乎长一辈。在法正这么大的时候,他已经讨黄巾,大小数十战了。如今却被法正考校用兵之道,偏偏他还答不出来。
如果不是法正来了之后,几次建议都恰到好处,帮他挡住了袁熙的进攻,稳住了阵线,他几乎要翻脸,赶法正滚蛋。
你以为你是朝廷派来的军谋,就可以不把老子放在眼里?
法正仰面躺在草地上,嘴里叼了一根草茎,目光透过头顶的树叶,看向湛蓝的天空。
“使君,如果你是袁熙,你会如何打算?”
刘备沉吟着,不说话。
“袁熙的优势是什么?”
刘备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骑兵。”
他与袁熙交战多次,双方在步卒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袁熙有近三千骑兵,而且大多是乌桓、鲜卑人,能突能射,攻击力很强。
他没有足够的骑兵迎战,每次都吃亏。
好在陈到骁勇,几次阵前杀将,遏制住了袁军骑兵的冲击势头,为步卒争取了重整阵型的时间,才没有出现崩溃。
“骑兵的优势是攻,还是守?”
“当然是攻。”
“既然如此,那袁熙为什么不攻,反倒据险而守。”法正转过头,打量着刘备。
刘备一愣,豁然开朗。
他知道哪儿不对劲了。
袁熙进攻琅琊如此顺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的士大夫支持他,不仅给他提供钱粮,还出兵助阵,为他引路。
可是这么做是赌博,赌袁绍能控制琅琊,进而控制徐州,与朝廷对峙。
因此,袁熙要不断的展现自己的强大实力,让更多的人对他有信心。如果他进攻不利,无法让人相信他有占领整个琅琊的实力,那些人就会犹豫,支持的力度就会骤减。
几次小挫之后,袁熙依然有足够的兵力优势,本该重振旗鼓,继续进攻,而不是据险而守,保持一种对峙的状态。
对袁熙来说,对峙就是输。
他兴师动众而来,绝不是为了半个琅琊,而是整个徐州。
“他打不动了?”
“也许吧。”法正收回目光,眯起了眼睛。“不战,是不能。不走,是不舍。使君,我们不妨试他一试。”
“怎么试?”
“佯攻,然后撤退,诱其追击。”
刘备想了想,觉得有理,一口答应。
——
两人回到大营,随即召集诸将商议。
对法正的建议,陈登表示了委婉的反对。
他觉得保持对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僵持得越久,对袁熙越是不利,对刘备却没有坏处。
刘备麾下兵力不少,但大多是去年才招募的新兵。他们坚守彭城,立下了战功,却只熟悉守城的战术,对野战并不在行,尤其缺乏对付骑兵的信心和手段。
这也是刘备初期作战不利的根本原因。
经过几次作战,这一点已经有了提高,但是还不够。击退袁熙之后,刘备将进军辽东,与公孙度作战。辽东骑兵更多,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刘备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与其如此,不如将袁熙当作砺石,磨炼将士,让他们掌握迎战骑兵的方法,树立信心。
这时候主动进攻袁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野战的难度大,主动进攻的难度更大。急于求成,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对此,法正不以为然。
“想要战胜骑兵,首先要克服对骑兵的恐惧心理。”法正挥舞着手臂说道:“骑兵虽强,却也不是没有缺点。眼下正是夏季,水草丰茂,可以找到充足的草料。休息几个月,战马就能摆脱马力不足的窘境,届时袁熙的实力会更强。现在进攻,看似冒险,其实风险更小。”
“持重是一回事,怯战是另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不敢面对心中的恐惧,一再失去战机,如何能克敌制胜?”
陈登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刘备连忙示意诸葛瑾去追陈登,解释几句,免得陈登想多了。
不得不说,法正虽然尖刻,却说中了陈登的症结所在。
陈登对骑兵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益德、子叔、君义,你说呢?”
张飞、麋芳、士仁意见倒是比较统一,他们赞成法正的看法。就算是以战代练,也比按兵不动好。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陈登别的都好,就是太怕骑兵了,迟迟走不出战败的阴影。
取得了一致意见后,刘备随即开始做主动进攻的安排,并将主攻的任务交给了张飞。
陈登不想出战,就让他守营好了。
——
诸葛瑾追上了陈登。
“将军息怒。军议而已,争议在所难免,将军不必往心里去。”
“不是我要往心里去。”陈登余怒未消。“实在是那关中小儿欺人太甚,屡屡中伤于我。”
“少年得志,难免如此。”诸葛瑾笑道:“将军不必与他一般见识。人嘛,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他虽是玄德先生后人,底蕴终究不能与下邳陈氏相提并论。”
陈登叹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子瑜,令弟孔明也在天子身边,却不像他一样张扬。这人与人啊,终究还是有别的。若是朝堂上以后都是这类人,成何体统。”
诸葛瑾笑而不语,换了一个话题。“将军,上次我经过下邳的时候,拜谒了伯真公(陈球),在碑阴上看到了审配的名字。是那个审配吗?”
陈登停住脚步,转头看着诸葛瑾,嘴角抽了抽。
“你看得倒是仔细。”
“我一直景仰伯真公为人,只恨生得迟,未能瞻仰其风采。”
“伯真公泉下有知,当为卿言一笑。”陈登仰起了头。“审配是他繁阳令时的故吏。”
“原来如此。”诸葛瑾点点头。“现在还有联络吗?”
陈登疑惑地打量着诸葛瑾。“子瑜,你究竟想说什么?”
诸葛瑾笑了。“大汉中兴,冀州必破,将来若能说降审配,也是大功一件。”
陈登哈哈大笑,连连摇手。“那你就别想了。审配可不是能轻易说动的人。”
他顿了顿,又叹了一口气。“他心中的执念太深。”
第七百二十八章 同声相应
诸葛瑾却不气馁。“至少可以试一试嘛。纵使不成,也没什么损失。再不济,也可以打听一些冀州的情况。”
陈登心中一动。“若是子瑜不辞劳苦,我不介意试试。”
诸葛瑾拱拱手。“愿为将军效劳。”
陈登面色稍缓,心中郁闷散去大半。他回头看了一眼中军大帐,缓缓说道:“子瑜,再等几年,令弟也该到军中历练了吧?”
“应该是吧。”
“有没有可能来使君军中?”
诸葛瑾立刻明白了陈登的意思。“这个可不好说。不过若是能来,届时还要请将军多多指点。”
“指点不敢说,都是徐州人,理当互相帮衬。”陈登负手而立。“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淮阴人步骘,现在何处?”
“我回来的时候,听说他还在会稽,现在在哪里,我也不太清楚。”
“我帐下缺一个称职的司马,你问问他是否愿意屈就。”
诸葛瑾心领神会,立刻答应。
他之前就对陈登提起过步骘,但陈登没放在心上。如今刘备麾下来了不少新人,既有汝南的陈到,又有广阳的士仁,还有关中的法正,陈登感受到了压力,终于想到招揽徐州乡党,增强自己的实力了。
徐州不缺名士,但是缺有统兵之能的将才。
步骘文武双全,可以为将。陈登以前看不上这样的人,现在迫于形势,不得不改变态度。
“将军,步骘远在会稽,一时难至。我倒是有另外一个人可以推荐给将军。将军若是有兴趣,不妨抽空见一见。”
“谁啊?”
“莒县人徐盛。我在吴县见过他,勇气过人,善使长矛,是不多得的虎将。”
“在哪儿?”
“几天前听说他回了彭城,现在也许在返乡的路上,为战事所阻,滞留开阳的可能性不小。”
“烦请子瑜修书,为我致意。”
“喏。”
——
气消之后,陈登返回中军大帐。
刘备最终还是接受了法正的建议,打算主动进攻,试探一下袁熙的底气。他向陈登征求意见,陈登表示赞同,并主动请缨,要承担主攻的任务。
刘备很满意陈登的态度,却还是委婉的表示,进攻只是试探,成败并不重要。相比之下,大营的安危更关键,希望陈登能够固守大营,进攻的任务由张飞承担即可。
陈登本来也只是表个态,并非真想出击。在他看来,刘备的实力并不占上风,主动进攻很难有成效,守营更安稳。
既然刘备有这想法,他也就顺水推舟的应了。
刘备随即做出安排,拟定了进攻的日期,命诸将各自准备。
散会之后,诸将散去,大帐里只剩下刘备和法正两人。
刘备命人取来酒食,与法正对饮。
法正想了一会,突然问道:“使君,诸葛子瑜为何甘为陈元龙主记,却不为使君吏?”
刘备瞥了法正一眼,无奈地笑道:“他们是乡党嘛,谈得来。”
法正哼了一声。“乡党。他们眼中只有这么徐州,哪有大汉。关东、关西,他们何时才能等量齐观,不再有所偏见?”
刘备哈哈一笑。“孝直,你又何尝不是对关东人有所偏见?”他抬起手,示意法正不必争论。“我是边地人,也觉得中原人傲慢自负,但大汉疆域辽阔,南人北人,关东关西,差别太大,难以混同,这也是事实,不必强求一致。”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