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瑾愣了一下。“这么说,就看着他被张郃击败?”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都无法击败张郃,将来如何能担负起海外征伐的重任?”诸葛亮摆摆手。“兄长,你不要着急。依我看,刘使君就算失误,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最危险的是陈登。”
  “陈登?”诸葛瑾一愣,不解地看着诸葛亮。
  陈登的实力虽然最弱,但是他离张郃最远。张郃会在大营受到刘备、张飞威胁的情况下舍近求远,去攻陈登?
  这听起来并不合乎兵法常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诸葛亮一声叹息。“况且陈登背后有徐州大族,他如果被击败,甚至像上次一样被俘,下邳陈氏能无动于衷吗?如果我猜得不错,下邳陈氏必然会出面,请求议和,甚至可能以度田作为条件,换取陈登不死。”
  诸葛瑾反应过来了。“果真如此,天子倒不能不答应。”
  诸葛亮纠正道:“天子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
  诸葛瑾吸了一口冷气,半晌才道:“所以……”
  诸葛亮没有接他的话题,接着又道:“天子有心让诸将一显身手,主动进攻邺城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陈登部又如上次一样全军覆没,刘使君兵力不足,就无法进攻邺城。如此一来,原本计划的四面合围就缺了一面。审配、田丰可以将集中兵力,对付其他人。”
  “下一个会是谁?”
  “不好说。按理来说,孙策实力最弱,又缺少骑兵,最有可能被击破。但北军新成,诸部之间合作不够默契,也有被击破的可能。”
  诸葛亮皱起了眉头。“北军八校新增的将领都是难得的将才,但这么多将才聚集在一起,非等闲人所能控制。万一受挫,士孙君荣接任太尉的希望落空,朝中难免又起波澜。”
  诸葛瑾眼中露出惊讶,他觉得诸葛亮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兄长,你且在营中休息,我去讲武堂看看。”
  “好。”诸葛瑾应了一声,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对了,孔明,三弟的事,你打算怎么安排?”
  诸葛亮皱了皱眉。“不是让他去考讲武堂吗?”
  “你觉得他是能统兵作战的人吗?”
  “讲武堂又不全是统兵作战的将领,能做军吏也行啊。天子有意征伐,立功机会最多的就是从军了。”
  “你为什么不从军?”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遗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诸葛亮到讲武堂,找到了黄猗送来的文书。
  不出所料,讲武堂的留守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份文书的重要性,还放在一边。见诸葛亮来取,他们还以为是天子吩咐的,吓出一身冷汗。
  诸葛亮也没多说什么,拿了文书,立刻返回御帐。
  履行了相关的手续后,诸葛亮拆开了文书,看了一遍,越发不安,匆匆来到刘协面前。
  刘协正和华佗说话,见诸葛亮进来,华佗便起身告辞。
  刘协看了一眼诸葛亮。“出了什么事?”
  诸葛亮在刘协对面坐下,将手里的文书递了过去,随即说明了情况,连诸葛瑾来见的事都没有漏过。
  刘协眨了眨眼睛,脸色平静地接过文书,看了一遍,又放下了。
  “就算陈登遇袭,又能如何?”
  “陛下,如果陈登被俘,下邳陈氏以接受度田为条件,请陛下与审配议和,换取陈登不死呢?”
  “他说换就换?审配能答应?”
  “审配是陈登叔祖陈球故吏,之前就和陈登有过联络。”
  “是么?”刘协的眼神微缩。
  陈登私下里和审配还有过联络?这倒是他不知道的事。
  怪不得上次陈登被俘,有底气坚决不降,原来是知道自己不仅会死啊。
  “审配答应,不代表我就会答应啊。”刘协笑笑。“我若不答应,他又能如何?反正陈登又不会死,让他在邺城等几个月又何妨。”
  诸葛亮没有再劝。
  他听出了天子的不快,再劝也没用。
  “陛下,法正这么做,怕是有借刀杀人的嫌疑,怕是会影响诸将之间的信任。万一……”
  刘协轻轻哼了一声。
  陈登死不死,他可以不在乎,但法正这次做得有点过火了。刘备麾下将士以徐州人为主,如果徐州人觉得他借刀杀人,相互之间的信任必然受到影响。
  将领与谋士之间互不信任,还怎么作战?法正又好行险,诸将如果以为他又是借刀杀人,恐怕会第一时间保存实力。
  “等结果出来吧。”刘协说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通知一下前将军段煨,让他小心戒备,不要被张郃、高览钻了空子,随时准备增援刘备。”
  “唯。”诸葛亮应了一声,转身准备出帐。
  “陛下……”一个散骑快步走了进来。“徐州牧刘备紧急军报。”
  诸葛亮下意识地住了脚步。
  刘协接过军报,瞅了一眼,眉头便皱了起来。
  军报上有三道朱砂,是最紧急的军报,刘备怕是遭受重大挫折。
  他打开军报,读了一遍,然后摇了摇头,吁了一口气。
  “孔明,陈登阵亡。”
  “阵亡?”诸葛亮吃了一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虽说临阵斩将这种事并非罕见,可是以陈登的身份,临阵斩杀似乎太狠了。
  审配这是想干啥?


第九百零一章 因地制宜
  张郃临阵击杀陈登,不仅出乎诸葛亮意外,也让刘协松了一口气。
  虽说他不会和陈珪做任何交易,但没事才是最佳选择。
  陈登死了,陈珪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
  不过这也让他警惕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审配、田丰还敢主动出击,必取取得如此战果,将来围攻邺城必是一场硬仗,伤亡不会小。
  指望他们投降可能有点天真。
  还有,张郃是真能打,居然在刘备、张飞的眼皮子底下偷袭陈登得手。
  不愧是五子良将之一,能让刘备、诸葛亮都高看一眼的人。
  张飞还没成熟,无法踩着张郃成名,只有被张郃踩的份。
  “召黄猗回来,命讲武堂复盘此战,分析得失。”
  “唯。”诸葛亮躬身而退。
  出了御帐,安排好相关的事务,诸葛亮找到了诸葛瑾,传达了相关的消息。
  得知陈登阵亡,诸葛瑾心情很沮丧,半天没说话。
  虽然他已经不再是陈登的幕僚,对陈登还是有些感情的。听说陈登就这么死了,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他再次问诸葛亮,你真觉得三弟适合从军吗?
  诸葛亮说,如果他和陈登一样,放不下他的士大夫习气,不能从内心深处认可四民皆士,别说从军,干啥都不行。
  诸葛瑾听了,脸有些发烫。
  嘴上认可四民皆士,心里却还是不自觉的鄙视普通将士的,又岂是陈登一人。
  ——
  张郃临阵击杀陈登,冀州军士气大涨,审配兴奋的同时,又有些说不出的郁闷。
  陈登是陈球的从孙。按理说,他有照顾陈登的义务。可是陈登两次败于张郃之手,这次更是送了性命,可谓是身败名灭。
  将来九泉之下再见,他如何有面目再见陈球?
  死后的事,可以再说,眼下的麻烦更让人头疼。
  陈群收到消息后,就当着很多人的面对审配说,此举有违君臣之义,审配应该向下邳陈氏致歉,并为陈登厚葬。
  审配也觉得田丰这件事做得不妥,事先应该和他商量一下。不过向下邳陈氏致歉就算了。
  两军交战之际,伤亡在所难免。再说了,陈登是率兵来攻,我们不反击,难道束手就缚?
  陈登阵亡,的确有些可惜,不过这是意外,不是刻意为之。
  对审配的态度,陈群非常不满,宣布闭门谢客,不与不义之人为伍。
  审配勃然大怒,恨不得要将陈群关起来,让他和那些汝颍人为伍。
  田丰劝住了他。
  田丰说,陈群就是个书生,成不了什么事。但是他是陈寔的孙子、陈纪的儿子,享父祖遗荫,在士大夫、游侠儿中颇有声望。你将他关起来,只会让那些原本就心有疑惑的士大夫、游侠儿心生反感,横生事端。
  士大夫也就罢了,游侠儿在军中的影响很大,这时候不宜自乱阵脚。
  审配无奈,只得忍了。
  但他也不想再见陈群。私下里,他对儿子审英、审俊说,天子虽有诸般不是,但不待见士大夫这一点还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读书人,就不能把他们当人。
  ——
  邺城中议论纷纷的时候,刘备与法正、黄猗一起赶到行在,向刘协当面汇报作战经过,并请求天子责罚。
  他揽过了所有的责任,并对黄猗的提醒表示了感谢。
  黄猗不仅帮他们打造军械,还及时提醒了张飞。如果不是黄猗拦着,或许损失会更大。
  至于法正,根据当时的情况,法正的建议合情合理。陈登阵亡,部下溃败,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无可厚非。
  对刘备的担当,刘协很满意。
  法正感激不尽。
  刘备扛过了主要责任,就算天子要追究他的责任,也不能不考虑刘备的脸面,不会无限扩大。
  寒暄了几句后,刘协随即问起了交战经过。
  刘备之前有过书面汇报,当着面再说一遍,便多了一些不方便写在纸上的内容。
  比如骑兵。
  刘备一直缺少骑兵。十年前带到中原的一千杂胡骑经过多年征战,所剩无几,只能充作亲卫骑,没有独立的骑兵编制。
  这次被张郃偷袭得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陈登没有足够的亲卫骑。仅有的百十骑为了掩护步卒列阵,迎战对方的游骑,陈登身边没有几个骑士,被张郃父子以骑兵突击,一击得手。
  张飞之所以没有及时增援,也是因为他麾下的骑兵有限。就算勉强派出去,也不是张郃的对手,徒增伤亡。
  有能力与张郃一战的是陈到指挥的亲卫骑,但他被高览派出的骑兵缠住了,脱不开身。
  如果张飞有一千骑兵,及时增援,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刘协听完,当即表示,要给刘备拨付一批战马,供刘备组建骑兵。
  刘备感激不尽。
  刘协随即问了一个问题:陈登虽说没有足够的骑兵迎战张郃,但他有五六千步卒,面前还有宽达百步的漳水,怎么会让张郃轻易冲到了中军?
  他又不是骑兵将领,需要身先士卒。
  刘备说,关于这个问题,他一开始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回营,收集溃兵,详细了解情况,这才知道其中原委。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陈登没想到张郃会亲率骑兵突袭,准备不足。二是上次进攻魏县时损失太大,将士们还没缓过来,战斗力不足。
  这两个原因导致陈登列了阵,但心理上并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陈登本人为了督促步卒渡河,中军位置过于靠前,已经到了河岸。
  当张郃的骑兵来袭时,步卒惊慌失措,没能及时用弓弩进行有效阻击,使骑兵轻而易举的冲进了阵中。
  刘备一边说,一边根据他了解到的信息画出示意图,标出当时双方的位置。
  看完示意图,刘协就摇了摇头。
  陈登太轻敌了,完全没有做好应有的防范。
  或者说,他虽然曾败过一次,却没有吸取教训,又一次败给了骑兵突袭的战术。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冀州与中原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这里更适合骑兵奔驰。谁能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出来,谁就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三十里,对步卒来说是极限,对骑兵来说却是有效杀伤距离。陈登以为他离张郃三十里很安全,对张郃来说,这却最舒服的位置,不打简直对不住自己。
  刘协立刻想到了孙策。
  缺少骑兵,对骑兵威胁认识不足的不仅是陈登,还可能有孙策。


第九百零二章 新战法
  “说一下你的意见。”刘协摆摆手,看向黄猗。
  黄猗躬身致意。
  “臣以为,此战虽意外受挫,却不影响整个战局,相反倒是个提醒。”黄猗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军围城,兵力十倍于敌,诸军都有轻敌之意,以为唾手可得,是以人人争先。但我军其实并没有如此优势,或者说,我这的优势并不在于兵力悬殊。”
  刘备疑惑地看着黄猗,就连法正都有些不解。
  刘协却听懂了黄猗的言外之意,不禁露出一丝浅笑。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脑子灵活,思路开阔,悟性也比一般人强。只要他们肯用心,收获将远远超过普通人。
  “我军的兵力虽有十余万众,但近半是骑兵。”黄猗解释道:“攻城时,骑兵是起不到太多作用的,所以兵力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度田的诏书公布之后,不少冀州大族入城,城中的兵力比之前预期的更多,估计总兵力当在三万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