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名骑士策马向前奔去。
  一会儿功夫,前面来了十几名骑士,簇拥着一人,年纪不大,却英气勃勃。
  “使者蒋君何在?颍川荀恽在此恭候多时了。”


第九百七十章 欲速则不达
  蒋干与荀恽见礼,一见如故。
  两人倚马而言,谈笑风生。
  杨丰带着骑士们护在一旁,身上还沾着敌人的鲜血。虽然没说一句话,却自有逼人气势。保护荀恽来的鲜卑人莫名紧张,悄悄地退到一旁。
  更远处,鲜卑人正在追杀残敌。
  刚刚看过汉骑一往无前的气势,蒋干对这些鲜卑人的战斗力很是看不上眼。他心生疑惑,这些鲜卑人真是当年曾经逼得孝桓皇帝主动和亲,还被他们拒绝的鲜卑人吗?
  又或者是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内讧不止,实力大损所致?
  荀恽看出了蒋干的疑惑,解释道:“我军新败,士气不振,人马、装备的损失也很大。这次追击北方来的蛮夷十余日,人困马乏。”
  蒋干上下打量了荀恽两眼,嘴角轻挑。“看来长史已经重振旗鼓,天子不用担心了。”
  荀恽笑笑。“没有天子,我也等不到今天。不管我走多远,天子和大汉永远都是我的后盾。只要不把鲜卑人逼到穷途末路,他们是不会杀我的。”
  蒋干深以为然。
  荀恽又和杨丰等人打了招呼。早在凉州时,他就和杨丰认识,最近又是杨丰给他传递消息,早就成了战友。
  等鲜卑人打扫完战场,荀恽重新上马,带着蒋干去见轲比能。
  他给蒋干介绍了情况。
  轲比能被天子逐出故地,一路西行,来到两河之间后,与贵霜王胡毗色伽相见。是时贵霜内乱,贵霜王为平内乱,疲于奔命,无力对付鲜卑人,就想将两河之间送给轲比能,换取轲比能助他平叛。
  但轲比能却另有想法,他想趁机拿下贵霜,取而代之。
  荀恽反对这个决定,与轲比能有了分歧。轲比能无法说服荀恽,就改用武力,软禁了荀恽。
  但事实正如荀恽所料,贵霜虽然内乱,毕竟经营三百余年,实力非鲜卑人可比。在亡国的威胁面前,原本互相争斗的贵霜诸部结盟,与轲比能连番大战。
  轲比能进不能克,退不能舍,正两难之际,不知道从哪儿跑过来一群蛮夷,抄了他的后路。
  经此一役,轲比能再也无力应对贵霜人的反击。无奈之下,只得放出荀恽,由荀恽与贵霜人交涉。
  贵霜打得也很辛苦,再加上对汉人深入骨髓的畏惧,爽快的接受了荀恽的建议,与轲比能议和。
  但两河之间的牧场没有了,鲜卑人只能一路东撤,一边与蛮夷作战,一边寻找新的牧场。
  好在康居、大宛也与贵霜翻了脸,生怕贵霜人的报复,希望鲜卑人能冲在前面,吸引贵霜人的注意,提供了一些物资,让他们暂时居住在这里,这才获得了一些喘息之机。
  蒋干听完,对贵霜兴趣大增。“他们为什么会内讧?”
  “立国太久,积弊丛生。”荀恽简明扼要的说道,微黑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仔细说起来,贵霜和我大汉有些相似,只是他们既没有天子那样的英主,也没有儒门这样的学术,土崩在即。”
  “贵霜要亡?”
  “可能性很大。”荀恽吁了一口气。“贵霜王胡毗色伽去年积劳成疾,已经驾崩了。如今五部翕侯争位,若不是鲜卑人逼得太紧,或许他们早就大打出手了。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轲比能才觉得可以趁虚而入。”
  蒋干笑了。“轲比能也算是鲜卑人中的豪杰,怎么会如此轻敌?初来乍到,就想鸠占鹊巢。”
  荀恽沉默了片刻。“欲速则不达。不说他了,说说中原的情况,天子平定冀州了吗?”
  蒋干随即将自己了解的信息说了一遍。
  得知邺城不攻自破时,荀恽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既然没有开战,城中的汝颍人就不会有危险,汝颍元气得以保全,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听说张昭在渤海行德政,他又忍不住直摇头。“张昭真是读书读傻了。治国当礼法并重,岂能纯任德教。世族资财半在土地,半在宅院。就算渤海能补偿土地,宅院怎么办?我估计没几个人会愿意迁入渤海。”
  蒋干也觉得如此,两人谈得更投机。
  前行了十余里,他们就遇到了轲比能率领的主力。
  大军已经在扎营,帐篷连绵数里,围成一个大圈。
  一些鲜卑骑士在四周巡逻,保持警戒,一些骑士也不解甲,正忙着立营。女人、老人、孩子忙里忙外,挤奶的挤奶,取水的取水,没有一个闲着。
  一些半大的孩子带着武器,正忙着打扫战场,拾起蛮夷留下的战利品,并检查落地伤员。能救的就带回去,不能救的干脆一刀杀了,集中挖坑埋了。
  轲比能带着一些骑士在营外等候。
  他满面风霜,就连胡须、头发都有些花白,很难让人相信他还没到不惑之年。
  见到蒋干,他非常客气,老远就下了马,抚胸施礼。
  “臣鲜卑帅轲比能,见过天子使者,敢问天子安好。”
  蒋干连忙下马,欠身还礼。“天子安好,问大帅消息。”
  “天子挂念,臣感激不尽。”轲比能向着东方,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见完礼,轲比能引蒋干入营,来到营地中央的大帐。
  这个帐篷格外大,看起来也精致得多,能容得下百人。帐篷里已经铺好了地毯,生起了火,火上吊着铁壶,煮着羊奶。几个妇人在帐里帐外的忙碌,烤肉、切肉,摆满了一桌子。
  “使者请。”轲比能热情的相邀,请蒋干等人入座。
  蒋干在右手首席就座,杨丰等人陪坐。荀恽在左手首席就坐,几个鲜卑将领依次落座。
  轲比能拍了拍手,几个乐师在帐门口坐下,开始演奏。几个深鼻高目、金发碧眼的胡姬走了过来,脱去厚重的外衣,露出轻薄的舞衣,踢去脚上的皮靴,白皙的脚掌踩在厚厚的地毯上,踮着脚尖,翩翩起舞。
  听着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看着胡姬柔若无骨的腰肢,蒋干笑着举杯。
  “多谢大帅盛情款待,感激不尽。”
  轲比能也哈哈大笑。“使者不远万里而来,我岂敢怠慢。只是新败之后,物资有限,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些了。等天子的援军赶来,助我击破贵霜,届时再厚礼相酬。”
  蒋干和荀恽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一笑。“大帅何必争一时意气。贵霜虽好,又怎么比得上天子许你的大片草原?”


第九百七十一章 一荣俱荣
  轲比能叹了一口气。“天子的一片心意,我岂能不知。只是我军新败,损失惨重,如今已经无力西进,只能就近休整。等元气恢复,再为天子冲锋陷阵。”
  蒋干哈哈大笑。
  轲比能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复杂。
  “大帅,你似乎忘了一件事。”蒋干收起笑声,依然含笑看着轲比能。
  “请使者指教。”
  “你现在不只是鲜卑大帅,还是我大汉天子麾下的大将,你背后站着天子,站着整个大汉。只要你遵循天子诏书,采纳荀长史建议,何敌不克?”
  轲比能面红耳赤,几次欲言又止。
  蒋干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眼下虽然遭受了一些挫折,却不必气馁。西域都护府的援军已经在路上,天子也已经平定了冀州,用不了多久就会挥师西进,届时精兵良将数不数胜,兵器甲胄用之不竭,大帅可无后顾之忧,勇往直前。”
  轲比能神色稍缓。“天子已经平定了冀州?”
  “是的,不战而胜。”蒋干云淡风轻的说道:“如此冀州诸将正随幽燕都护荀公达征讨辽东,今冬明春,必有好消息传来。”
  听到“幽燕都护”四个字,轲比能的脸颊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两下。
  坐在荀恽身边的鲜卑将领也变了脸色,其中一人拿不稳手里的切肉刀,磕得装肉的盘子丁当作响。
  轲比能缓了一口气,又笑道:“既是天子将至,那我们更应该拿下贵霜,作为天子行宫。”
  “大帅的想法甚好。”蒋干满意地点点头。“但没必要。”
  “为什么?”
  “大帅可知,所谓贵霜本是大月氏?”
  “听长史说过。”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大月氏本是西域诸国之一,就算他们到了葱岭以西,依然是我大汉属国之一。天子驾临,他们岂能不接驾?真有不臣,也不必大帅分心,自有西域都护府出手平叛。再者,天子身边精锐也不少,用贵霜来活动活动手脚也是好的。”
  轲比能脸上的笑容有些僵,心情也有些复杂。
  从蒋干看似轻松的话语中,他听出了汉人的野心,以及强大的自信。
  什么贵霜,那只是一道开胃菜而已,汉家天子要的是整个天下。
  其他人,都将臣服于大汉,臣服于汉家天子,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汉家铁骑。
  幸亏自己已经降了。
  “使者刚才说到兵器甲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请大帅给我一个准确的数据,我立刻上报朝廷,请天子按例拨付。”蒋干顿了顿,又道:“我刚刚粗略地看了一下,那些蛮夷甲胄甚少,武器也很粗劣,远远不如大帅。大帅似乎更应该调整思路、战法,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兵器、甲胄上。若是人不行,再好的兵器、甲胄也只是资敌而已。大帅以为然否?”
  轲比能窘得无地自容,连连点头称是。
  荀恽面色平静,恍然未闻。
  几名鲜卑将领不约而同的撇撇嘴,摇头叹息。
  ——
  宴会之后,轲比能请蒋干饮茶。
  就着这个机会,蒋干再次向轲比能重申了天子诏书。
  天子要求他继续西进,直到被胡商成为好客之海的黑海。
  经过同文馆多方收集资料,目前已经可以确定,黑海以北有大片平原,可耕可牧。轲比能可以在那里定居,为大汉守边。
  天气渐寒,遥远的北方越来越冷,蛮夷南下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与其放他们南下,进入更为温暖的腹地,不如将他们挡在黑海以北。
  轲比能守住黑海以北,大汉天子就可以集中兵力镇压平定诸国,然后用这些地方的物产来支援轲比能作战。
  “到了那时,你就和守护中原的幽燕都护一样,是大汉的守边勇士。”蒋干信誓旦旦地说道:“大汉不会忘记你,天子不会忘记你。等你解甲归田的时候,你一定会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富贵。你会像孝武朝的名臣金日磾一样,成为朝廷重臣,子子孙孙,富贵未央。”
  轲比能心动了。
  他可以这一辈子都在草原上,但他不希望子孙也在草原上。
  草原太苦了。
  他希望子孙后代能去中原,像汉人一样生活在肥沃的土地上,安居乐业,不用像在草原上一样随时有性命危险,随时会遇到凶残的蛮夷,随时准备着战斗。
  如果能像金日磾一样,成为大汉名臣,他当然求之不得。
  轲比能不再犹豫,向蒋干问计,我现在该怎么做?
  蒋干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大帅,你和荀长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轲比能也是个聪明人,没有再问。
  因为成公英率援军将至,轲比能没有继续东撤,留在原地整兵备战。
  他先与荀恽开诚布公地谈了一回,正式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希望与荀恽精诚合作,扭转形势,一雪前耻。
  荀恽也自我批评了几句,与轲比能尽释前嫌。
  紧接着,根据蒋干带来的新地图,他们重新确定了作战计划。
  他们的目标是黑海以北的草原,而不是贵霜,所以他们应该西进,西进,不断的西进。
  至于贵霜,将由蒋干接手,进行接洽,争取还能回到最初的局面,即他们借住两河之间,休整一个冬天,明年继续西进。
  如果贵霜不肯,西域都护府会让他们再次见识一下汉军的战斗力。
  虽然放弃贵霜这块啃了一半的肉有些可惜,但鲜卑人也清楚,贵霜这块肉虽然肥嫩,却不是他们能啃得下来的。如果不是畏惧汉人,贵霜人早就将他们赶尽杀绝了。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能够对付北方来的蛮夷就已经很吃力了,根本无法两线作战。
  由汉人对付贵霜,他们可以集中兵力,迎战北方来的蛮夷,局面肯定会比现在强得多。
  商量已定,轲比能、荀恽就地休整,蒋干则在杨丰的保护下继续前进,赶往贵霜。
  为了保证蒋干的安全,荀恽将自己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对蒋干说了,还给他安排了两个向导,方便他到贵霜都城后,和之前联络过的贵霜贵族联络。
  贵霜诸部虽然结盟,但矛盾并没有消除。一旦鲜卑人的压力没了,他们必然会再次内乱。蒋干此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