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奉摇摇头。“上半夜还在,下半夜就走了,一直没回来。斥候找不到他的踪迹,估计至少有十里以外。”他随即明白了刘协的意思。“他是被陛下赶走的?”
  “大战在即,不能让他在一侧游弋,是以朕命王越取了他的战旗来。”
  杨奉敬佩不已,接连说了几声“陛下英明”。
  他正担心张绣呢,没想到天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若李傕进攻,你就将这面战旗悬在阵前。”刘协云淡风轻的挥挥手。
  “唯!”杨奉求之不得,叠好战旗,抱在怀中,出去了。
  站在一旁的杨修不解。“陛下,李傕来攻,未必就是攻兴义将军的大营,也可能是卫尉的大营啊。相比之下,卫尉营的战斗力显然不如兴义将军麾下将士。且李式又是被卫尉击败的,要报仇,自然去攻卫尉的阵地更佳。”
  刘协笑笑,却没有解释。
  杨修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但他还是将张绣的战旗给了杨奉。
  论实力,杨奉麾下将士的确强于士孙瑞统领的卫尉营。
  可是论战斗意志,杨奉恐怕连士孙瑞的一半都没有。
  他派王越取张绣战旗,不仅是要威慑张绣,将张绣赶远些,还要给杨奉信心。
  这一管鸡血打进去,至少能让杨奉迎战李傕时有一定的勇气,不至于三心二意,随时想着逃跑。
  具体到李傕会进攻谁的阵地,他同样有着自己的判断,只是这个判断还不是十分地有把握,为了避免被打脸,还是谦虚一点,神秘一点。
  信心如同人设,建立起来很难,崩塌起来却很容易,过于高调的大多不得善终。
  杨修见天子不答,正迟疑着要不要再谏,外面响起了战鼓声。
  李傕来了。
  刘协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杨修看着平静如水的刘协,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天子明明比他小六岁,可是看起来,他却是幼稚可笑的那一个。
  父亲说得对,我只是小聪明,陛下才是大智慧,真正的天生英主。


第一百零六章 见机而作
  担任进攻任务的主将是李傕的从弟李应、李维,兵力约一万,以步卒为主。
  李傕本人率领两万步骑居后,大概在郭汜、杨定之间,同时监视着两人。
  李式率部在士孙瑞的阵前游弋。
  他不敢再冒险进攻,却像一只饿狼一样死死盯着士孙瑞。只要士孙瑞再敢出击,他一定让士孙瑞有来无回,以雪前耻。
  与此同时,李傕命人与郭汜协商,要求他进攻董承的阵地,威胁士孙瑞的左翼,让士孙瑞无力支援杨奉。
  郭汜答应了,派部将伍习率千人进攻,最善战的副将谢广却留守大营,而且正对着李傕。
  用意不言自明。
  ——
  站在塬上,看着伍习儿戏般的进攻,战鼓敲得山响,却半天没放一箭,沮俊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以伍习这样的进攻力度,暂时不太可能发现右翼的虚实。
  胜负的关键在杨奉的大营。
  想到杨奉大营,沮俊的心情有些复杂。
  杨彪以冒犯天子为代价,极力举荐士孙瑞为太尉,为三公重掌朝政开先河。天子迫于形势,勉强答应了,亲口中向士孙瑞承诺,只要他能击退李傕,就让他做掌兵权的太尉。
  万事俱备,只待李傕来攻。
  万万没想到,李傕却没有进攻士孙瑞的阵地,反而选择了天子所在的杨奉大营。
  这就是天意吗?
  ——
  刘协站在高处,俯瞰李应、李维的阵地,心脏呯呯直跳。
  这是他第一次亲临前线,观敌料阵。
  成败关乎到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更加高大,还是彻底崩塌。
  虽然表现上很平静,但他自己的紧张自己清楚,连手指末端都有些发麻。
  盯着塬下的阵地看了一会儿,他对一旁王越、郭武说道:“李应、李维的阵地之间相隔有多远?”
  郭武扫了一眼。“约三百步。”
  刘协迅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三百步就是一里地,大概有四百多米,超出了正常距离一倍。
  通常来说,前阵、后阵的间隔略超出一箭之地,大概是一百五六十步,两百米左右。这样的距离既方便人马调动,又能及时增援。
  万一有敌军插入两阵之间,己方用弓弩阻击时,也不用担心射到对面的同伴。
  太远了,不仅会造成消息传递的滞后,造成战机延误,还可能导致增援的难度。
  李应与李维之间的距离太大了,负责进攻的李维部三千人与李应率领的中军有脱节。
  “他为什么离得这么远?”
  郭武犹豫一瞬。“是有点远,或许是觉得李维有三千人,足以应付了吧。只要不是突然崩溃,增援还是来得及的。”
  刘协又看了一眼前阵的两端,没看到提供掩护的骑兵,心中一喜。
  为什么不能突然崩溃?
  这么好的机会,不搞他一下太可惜了。
  “郭武,若是由你率五十骑出击,能够击穿李维的阵地么?”
  郭武略稍看了一眼。“有七成的把握。”
  刘协点点头。
  临阵交战,有七成就够了。
  更何况以郭武的性格,他说有七成,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刘协带着郭武等人赶到阵前,找到正在指挥迎战的杨奉。
  “将军,想先发制人吗?”
  杨奉诧异地看着刘协,心中有些不安。
  天子这是要临阵夺权?
  一看杨奉那眼神,刘协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他以指划地,将自己的计划解说了一遍。
  刘协还没说完,杨奉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时犹豫。
  他征战多年,或许在谋略上没什么成就,在临阵把握战机这种事上却有些天赋。
  天子所言,的确是个机会,但风险也的确不小。
  他们现在面对的可是李傕的主力,李维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不是李式那种愣头青。一旦不能及时啃下这块骨头,很可能会崩了牙。
  最后,刘协说道:“将军以为可行否?”
  杨奉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所言,确是好计,只是机会一瞬即逝,非高手不能为。臣若离开,万一有变,恐怕无人能指挥这些将士。”
  刘协早有准备。“将军不可轻离,先由郭武率虎贲侍郎去试探一下,若是有机可趁,将军再决定是否出击。若是不行,退回来也不难。”
  杨奉笑了。“就依陛下,臣这就召集人马。”
  ——
  李维立马阵前,手搭凉棚,向远处的阵地瞭望。
  一名都尉站在他的马旁,神情不安。
  他奉命进攻杨奉的阵地,阵地已经准备好了,却发现杨奉的阵地上挂着一面战旗。
  一面应该属于张绣的战旗。
  他搞不清状况,立刻向李维汇报。
  李维看了半天,不是太确定。离得太远了,又逆着光,他分不清战旗上的徽识。
  “将军,要进攻吗?”都尉问道。
  李维琢磨了一会儿,点头说道:“当然要进攻,一面战旗能说明什么?张绣真要是和小皇帝暗里勾结,他们就不会将他的战旗挂出来了。”
  都尉觉得有理,下令进攻。
  步卒、弓弩手依次上前,逐步向杨奉的大营逼近。
  杨奉的大营里很安静,战鼓一声接着一声,不紧不慢,在壕沟后立阵的将士也很安静,连动都没动一下,静静地等待着西凉军的到来。
  随着一声长啸,西凉军的弓弩手开始射击。
  壕沟后的白波军将士举起盾牌,连还击的意思都没有。
  看到这一切,李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预感。
  眼前的白波军不像是他之前了解的白波军,他们太冷静了,冷静得让人害怕。
  或许张绣不是与小皇帝勾结,而是被杨奉击退了。以眼前这些白波军表现出来的能力,击败张绣也并非不可能。
  西凉军步卒在弓弩手的掩护下,一步步地向白波军的阵地逼近。
  他们手里不仅有长刀、矛戟,还有装满了土的袋子。
  要想进攻顺利,他们必须在壕沟中填出几条通道。
  李维看了一下上,估计真正的战斗至少要下午才能展开,便吩咐阵前指挥的都尉小心,自己赶回中军去了。他派人向李傕汇报,要求李傕与张绣联络,弄清那面战旗的由来。
  那面战旗就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让他心神不宁。
  传令兵刚刚离开,李维还在思考张绣可能的位置,前面忽然传来惊天动地的战鼓声。没等李维反应过来,前方又响起急促的报警战鼓声。
  骑兵来袭。


第一百零七章 先发制人
  李维大吃一惊,在马背上直起身,眯着眼睛,向前眺望。
  刺目的阳光下,烟尘大起,正向中军延伸而来。
  李维征战多年,自然熟悉这种烟尘,这是少量骑兵奔驰时的烟尘特征。
  杨奉麾下骑兵数量有限,最多也就是百骑。
  这些骑兵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数量在三十到五十之间。
  对李维来说,击败这些骑兵没什么难度,他有近两百亲卫骑,都是骑术精良,武艺出众的勇士,有十成的把握击败杨奉。
  如果是杨奉亲自出击,那就更好了。
  听胡封说,杨奉的亲卫骑训练有素,上次曾与他交手,实力不弱。
  杨奉很可能是看到他没有骑兵掩护,想和上次迎战胡封一样,再凭他个人的勇力决胜。
  如果真是这么想,那可就太好了。
  李维一边想,一边招呼亲卫骑出阵迎战,同时下令其他各部守好阵地,不要乱了方寸。
  亲卫骑翻身上马,跟着李维冲出了中军方阵,迎向来敌。
  转眼之间,两军对垒。
  李维眯起眼睛,看向对面的骑兵,寻找杨奉的身影。
  他没找到杨奉,却看到了一个身穿精甲的身影。
  没等他认出是谁,他身边的亲卫将突然大叫。“将军小心,那是杨定义子。”
  李维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
  是那个以一敌五,杀死三名飞熊军游骑,还夺走了飞熊军战旗的勇士。
  一阵冷汗透体而出。
  仓促之间,李维就算想转向也来不及了。对方冲着他而来,如果他避开正面,任由对方杀入阵中,这一战还没真正开始就败了,李傕一定饶不了他。
  李维怒吼一声,握紧手中长矛,硬着头皮冲了过去。
  双方错马而过,两杆长矛一触即分,李维落马,随即被纷乱的马蹄踩中,当场气绝。
  “突击!突击!”一击得手,郭武大喜,一边举矛迎击连续冲来的西凉骑兵,一边命令传令兵发出消息。
  传令兵举起牛角号,用力吹响,将李维阵亡的消息送回后阵。
  掌旗兵抱紧手中的战旗,向前倾倒,连续摇晃。
  后阵观望的杨奉收到消息,立刻下达了出击的命令,率领亲卫骑一马当先,冲出了阵地。
  两支骑兵,虽然人数不多,却瞬间将李维的阵地撕破。
  面对左右冲突的骑兵,西凉军各营纷纷发出请示,却迟迟没收到李维的回复。
  很快,有人发现李维的亲卫骑开始脱离战场。
  几乎在同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其中的寓义。
  李维要么是死了,要么是重伤,无法继续指挥战斗,只能抛下大军撤退。
  这是西凉军约定俗成的规矩。
  刹那间,前阵的三千多人崩溃,纷纷掉头逃跑,谁也顾不上谁。
  后阵的李应刚刚发现前阵有变,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前阵就乱了,骑兵率先出现,从阵地两侧狂奔而过,步卒接踵而来,有的绕阵而走,有的直接冲击李应的阵地。
  李应大怒,下令弓弩手射击,凡是敢冲击阵地的格杀勿论。
  “嗡”的一声响,数百枝羽箭腾空而起,又飞驰而下,将溃败的西凉军步卒射倒一片。
  看到前面密集的阵雨,郭武、杨奉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放弃。
  以总数不足两百的骑兵冲击数千步卒组成的大阵,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击溃李维率领的前阵,取得初战告捷的战果,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没必要再冒险。
  两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沿着李应的大阵向前,追杀已经溃不成军的李维部,扩大战果。
  在他们的身后,一千多步卒以百人为单位,对溃败的西凉军痛下杀手。
  他们曾经同属李傕,但从来没有获得同等的地位,经常被西凉军欺负,敢怒不敢言。如今初战告捷,第一次追着西凉军杀,心里别提多爽了,一个个脚下生风,身轻如燕。
  反倒是队长、屯长们不敢掉以轻心,一边指挥部下向前,一边还要维持队形,同时密切注意前方的动静,紧张得满头是汗。
  李维、李应之间相隔三四百步,如果冲过了头,撞到李应的阵前,很可能乐极生悲。
  这些都在战前反复推演过,他们甚至算好了向前冲击多少步是安全的,又如何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