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粮食,刘协终于可以犒赏三军了。
虽然只是一顿饱饭,连人人都肉都无法满足,却还是让人很多人欢欣鼓舞,翘首以盼。
被俘的将士饿了一天一夜,终于吃上了饭,人心安定了许多。
紧接着,赦免诏书宣布,包括李式在内的人都得到赦免,口碑相对较好的李应甚至还保住了官职,其他人自然不用担心性命安全,安心等待进一步的处理结果。
战争的恐惧渐渐散去,虽然将士们还不能与家人团聚,气氛却轻松起来,塬上塬下,都能听到小儿们的欢笑声,将军家眷也喜笑颜开,互相庆贺声不绝于耳。
刘协一夜没睡好,上午又忙了半天,到中午时实在撑不住了,小憩了片刻。
等他醒来时,正好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听声音,像是杨奉与唐姬。
刘协披衣而起,出了帐,见杨奉站在帐外,神情惶恐,拱着手,与唐姬说话。唐姬手里拿着一件衣服,神情清冷,不卑不亢。
见刘协出帐,杨奉闭上了嘴巴,讪讪地站在一旁。
唐姬迎了上来,将手里的衣服递给一旁的宫女。“这是亡夫之年的遗物,也没穿过几次,一直藏在衣箱下面。陛下若是不嫌弃,不妨用来替换。”
刘协从宫女手中接过衣服,抖开一看,在身上比划了一下。
大小正合适。
他又看了一下,发现衣服被改过,顿时心中恍然。
少帝刘辩虽然智商一般,身材却遗传了他的母亲何太后,长得高大健壮。如果不改,他现在是穿不了的。
他在长安几年,日子过得辛苦。即使贵为皇帝,也做不过时时有新衣。这两年身体长得快,原来的衣服本就不太合身。昨天一战,几件衣服都破了,沾上了血污,无法再穿,今天只能换上一件略小的旧衣服。
“嫂嫂好针线。”刘协赞了一声。“若是有空,帮我补补昨天破损的那几件衣服吧。”
唐姬点点头。“陛下着人送来就是。”欠身施礼,转身走了。
刘协这才转头打量着杨奉。
杨奉脸色通红,眼神畏缩。“陛……陛下。”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真有你的。”刘协哼了一声,甩甩袖子。“进来吧。”
“唯。”杨奉如逢大赦,连忙跟了上来。“陛下,臣帮你拿着。”
刘协瞅了他一眼,将手中的衣服递给杨奉,一边走,一边解开身上的旧衣。
杨奉喜上眉梢,双手捧着衣服,亦步亦趋。
来到帐中,刘协脱了旧衣,换上新衣,上下一打量,感觉处处服贴,竟像是为自己做的一般。
嫂嫂是个有心人。
刘协就坐,又示意杨奉入座,问起昨天的经过。
杨奉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一开口,眼泪就下来了。
他是真委屈。
辛苦了那么久,却错过了最后的大战。眼睁睁地看着段煨带兵赶到,抢走了逼降李应的机会。等他打听到李傕的部下将被分割,诸将都能分到一些,他就更难过了。
“陛下,臣虽不敏,却也曾与李应大战数合,损失数百精锐。”杨奉眼巴巴地看着刘协。“如今连一箭未发的段煨都有补充,臣却无人提起,这是公卿大臣排挤臣,请陛下为臣做主。”
刘协忍不住笑了。“亏得你还算聪明,只提段煨,不提张济和杨定。”
杨奉茫然的眨着眼睛,佯装听不懂。
他当然只能提段煨。
张济虽然没出兵,但张绣斩杀了胡封,功劳却不亚于他。
李维毕竟不是他杀的,那是郭武的功劳。
杨定也没得到兵力增补。但杨定违抗诏书,不肯出兵,现在龟缩在大营里不动,不受惩处就不错了。他自然不会傻到和杨定相提并论。
只能和段煨比。
“你想要谁的人马?”刘协问道。
杨奉心中一喜。“臣岂敢讨要人马,只是心中不忿。陛下愿意为臣做主,臣便心满意足了,谁的人马都无所谓。”
刘协忍住爆粗口的冲动,又问了一句。“你敢要谁的人马?李傕的,还是郭汜的?”
杨奉愣了半晌,几次欲言又止。
天子的话提醒了他,天子可以给,他却未必敢要。
李傕虽死,其旧部被分割,但要说仇恨就此两清,恐怕也没那么简单。
士孙瑞等人是奉诏讨贼,有朝廷为倚仗,那些人划归南北军是归顺朝廷,不是士孙瑞等人的私军。那些人恨也不敢恨朝廷,更不会将仇记在士孙瑞等人的头上。
段煨、张济等人都是西凉人,而且没有直接参战,他们接收李傕的旧部也没什么隐患。
唯独他,既不是朝廷的南北军,又不是西凉人,反倒是李傕旧部,又曾在新丰大破郭汜,杀伤无数。那些人肯定恨他入骨,真要被划归过来,是福是祸,还真说不定。
杨奉很无语,做了半天戏,结果还是一场空?
刘协一言不发,让杨奉好好反思反思。
他对杨奉是有意见的,有便宜就占,关键时刻退缩,这种作风不能惯着。
杨奉不来找他,他也会找机会处理杨奉。
不过杨奉与杨定又不同。杨定是死是活无关大局,杨奉却是潜力股,需要耐心打磨。
杨奉的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黄巾旧部,是真正的劳苦大众。
将这些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中兴大汉才有可能,才有意义。
“陛下,我……”杨奉无言以对,连敬语都忘了。
“好啦,谁能无过?”刘协摆摆手,安慰道:“有过而改,善莫大焉。李傕旧部虽多,也不过两万人。就算分给你,又能分几千?不要因为这点蝇头小利垂头丧气。”
“唉。”杨奉垂头丧气,连说话的精神都没有了。
刘协看得生气,曲指敲了敲案几。“朕上次让你联系白波谷,请几个通晓道义的人来,可有消息?”
杨奉眨了半天眼睛,才想起来这回事,连忙说道:“陛下交待的当天,臣就派人去请了。只是……没人敢来。”
“为何?”
杨奉神情尴尬,眼神退缩,不敢与刘协对视。“他们……不敢与天子论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驱虎吞狼
刘协哭笑不得。
白波军终究只是一群平头百姓,就算有几个读书人,也是一些半桶水。忽悠不识字的庶民还行,真让他们与天子坐而论道,没人有这样的底气。
现在有了天命加成,他们就更不敢了。
刘协想了一会儿。“你推荐两个通晓道经的人来,朕任其为郎中,顾问应对。”
“好的,好的。”杨奉求之不得。
能推荐人为郎中,可比分到几百随时可能反杀的人马有意义多了。
当初他离开白波谷,依附李傕,被不少人视为叛徒。如今得天子宠幸,不仅自己加官晋爵,还可以推荐人入仕,可谓扬眉吐气。
不管那些公卿大臣怎么想,陛下还是向着我的。
刘协劝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西凉兵就是西凉兵,给你也未必能用得上,哪里比得上曾并肩作战的袍泽可信?且兵在精,不在多。只要你用心操练,将来还怕无兵可用?别的且不说,白波军就有数万之众吧?”
“陛下所言极是。”杨奉心中欢喜。“论兵力,这几万西凉俘虏,我还真是看不上。他们训练既不精,军纪也差,只会欺负百姓,真遇到精锐,跑起来比谁都快。”
见杨奉有些收不住嘴,刘协连忙打断了他,拿起案上的文书,示意杨奉可以退了。
“你既身列朝堂,请人取个字吧,以后称呼起来也方便。”
“唉,唉。”杨奉连声答应,起身告辞。走到两步,转念一想,自己找谁求字,也不如眼前的陛下合适啊。
倒不是没人能给他赐字,公卿中不乏名臣宿儒,年龄也算是他的长辈。可那些人根本看不上他,热脸去贴冷屁股,不如直接请天子赐字。
将来说出去,也有面子。
“陛下?”杨奉目光炙热,小心翼翼的看着刘协。
“还有事?”刘协抬起眼皮,不解地看着杨奉。
“臣出身寒微,家中长辈皆不知书,也不认识什么名士大儒,这字……没法求啊。”
刘协想了想,觉得有理。“你希望哪位名士大儒为你赐字?朕或许可以出面,为你搓合。太尉杨公如何?他与你同姓,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又比你年长,赐字也说得过去。”
杨奉心中失望,却又不好意思直说。看天子神情,他应该是真诚的,并无推脱之意,便鼓声勇气说道:“若能得杨公赐字,自然再好不过。只怕杨公嫌弃,臣是粗鄙之人,倒不怕丢脸,连累了陛下,如何过意得去。依臣之意,不如陛下为臣赐字,也让臣门楣有光。”
“朕?”刘协笑了起来,手指轻叩案几。“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不行,等你下次立功吧。”
“为何?”
刘协伸出手指,指指杨奉。“回去想。给你两天时间,想不明白,再来问朕。”
杨奉不好意思地笑笑,躬身退出。
其实他已经猜到了天子的意思,只是不好意思说。
刚刚违诏,还好意思求字?
不过没关系,来日方长,下次一定不会错过。
杨奉挺起胸膛,龙行虎步的走了。
杨修迎面走来,见杨奉这般模样,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杨奉有点尴尬,不愿意和杨修说话,故作矜持地点点头,傲然去了。
杨修愣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问一旁的郎官。“兴义将军这是怎么了?”
郎官茫然地摇摇头。
刘协听到杨修的声音,大声叫道:“是德祖吗?快进帐来。”
杨修赶紧报名请见,行完礼,拱手笑道:“臣闻陛下大破李傕,欣喜莫名,本想连夜赶来致贺,奈何骠骑将军心中不安。臣与皇甫郦多方安抚,直到今天中午才算结束。”
“哦,你们是怎么安抚骠骑将军的?”
杨修面带得色。
收到段煨和张绣的消息后,张济很不安。
大司马李傕、车骑将军郭汜阵亡,他这个骠骑将军就成了最刺眼的那个。虽说天子履行了诺言,征张绣为羽林中郎将,焉知不是为了对付他而做铺垫。
毕竟他率部来华阴就是为了策应李傕、郭汜,郭汜最后以身赎罪,他却作壁上观。若不是张绣捡了胡封的首级,他一无所获,有过无功。
既然如此,天子完全可能以赏功罚过为由,征张绣为羽林中郎将的同时,罢免他这个骠骑将军。
就算不罢免,贬官三级,让他做一个杂号将军,也是名正言顺的。
毕竟段煨、杨奉等有功之臣也不过是杂号将军,这次因功升职,也就是偏将军一级。
张济盛宴款待皇甫郦和杨修,拐弯抹角的说出了这个意思,请他们向天子进言,保住他的脸面。
“你们如何解说的?”刘协忍不住问道。
他的确想过罢免张济的事,但考虑到那样做有可能逼反张济,只能放弃。现在听杨修这么一说,好像张济也很心虚,未必有反叛的勇气,或许是个机会。
张济这个骠骑将军太刺眼了。
他甚至在想,贾诩一石二鸟之技,搞掉了李傕和郭汜,却没有顺带搞掉张济,会不会是和张济关系更好?
历史上的贾诩离开段煨之后,可是随张济去了荆州。若是交情不好,他不可能这么做。
杨修没有回答,反问道:“陛下有意借此机会罢免张济的骠骑将军吗?”
刘协略作思索。“想过,只是担心张济铤而走险。”
“陛下能有此心,臣佩服。不瞒陛下说,臣当时也想过劝张济主动上书自免,却被皇甫郦劝阻了。”
“皇甫郦怎么说?”
“皇甫郦说,张济与李傕、郭傕一般,无德而居高位,必有祸殃。此次引兵前来,本是助李傕、郭汜威逼陛下,只是为段煨所阻,恶迹未显。陛下罢免他,他逃脱责任,安享富贵,反倒让人以为陛下寡恩。不如顺水推舟,暂保其虚名,使其讨贼,自取灭亡。”
刘协听完,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果然最擅长对付西凉人的,还是西凉人。
皇甫郦这一计,比罢免张济高明多了。
“陛下以为可行否?”
刘协看了杨修两眼,欣然点头。“可行,岂止是可行,简直是可行。”
杨修嘿嘿笑了两声,掩饰不住眼中的得意。“陛下觉得可行,臣就放心了。骠骑将军还在等诏书,没有诏书,他可不敢来参加今晚的庆功宴。”
刘协眉梢轻扬。“必须让他来。”
第一百四十五章 教化为先
说完了张济,杨修又说起了杨定。
一提杨定,杨修的心情就变得极差,连连摇头。
刘协的心情也不好。
到目前为止,杨定还没有派人来见,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另有想法。
“人各有命,不可强求。”刘协说道:“就按你与皇甫郦商定的方案拟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