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清末之中法战争-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德诺阴沉着脸道,“冯,我此次来是来谈判的,为什么李中堂不肯见我?难道你们对于谈判一点诚意都没有吗?”

    冯相荣摇了摇头,“公使阁下,你应该知道的此次的谈判我方是由我全权负责的,什么事情我能都能决定的。你和我谈于和李中堂谈一样,因此李中堂见不见你并不重要。公使阁下,你此次来是准备答应我的条件了吗?”

    听了冯相荣的话后巴德诺的脸色变得更加的阴沉了,“冯,你的大部分条件我都能答应,包括你提得想要共和国世界一流的造船设备。但是我也有几个要求希望你能答应:一是共和国可以退出南越,但是为了保护共和国在南越的利益,共和国将会把手中的权利交给南越当地的老百姓。大清和北越对南越任何的挑衅行为都将视为对共和国的挑衅,如果大清和北越于南越爆发战争,共和国势必将会出手帮助南越;二是你们必须为获得共和国先进的造船设备,除了答应释放被俘的共和国人员,还要付出一千万两白银的经费。如果你同意我的这两个条件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签下合约。”

    巴德诺所提的第一条冯相荣并没有多大的意见,现在的中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根本就没有多大的精力能够照顾到他身边的小弟,能够保住北越算是不错了,至于南越的话冯相荣相信只要给自己二十年的时间,自己肯定能够做到实现当初对越南公主阮凤珠的承若。

    不过巴德诺所提的第二条冯相荣就有了很大的意见,虽然冯相荣对于巴德诺的开价有了大出血的心里准备,但是他还是被巴德诺所提的天价给吓到了。他当即指出巴德诺指出的这些先进的造船设备对于法国人来说根本就是已经过时的,而且他的手中还有几千名法军俘虏,法国人以过时的造船设备赎回被俘的几千名法军,已经占了十分大的便宜,怎么可以还要求他为此付出一千万两的白银呢?

    接下来的二人犹如菜市场上的泼妇般,为每一两白银而争得面红耳赤,最终两人同意以两百万两白银的价格成交,

    当两国之间唯一的分歧解决后,冯相荣和巴德诺当即在直隶总督府法人客厅里签下了合约。合约的主要内容为

    :一双方为同时发表一个申明,表示两国都对此次两国之间错误的武装冲突深感遗憾。

    二是法国海军完全退出中国的台湾澎湖

    三中国无条件释放被俘的法军人员

    四中国必须为购买法国的造船设备付出两百万两白银。

    五两国各自退出南越北越,并且两国以红河为分界线,隔河相处,互不侵犯。

    签完合约后,冯相荣和巴德诺两人当即了一口气。冯相荣是因为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法国造船设备,并且为此只付出了两百万两的白银,同时也终于在和李鸿章的约定之前和巴德诺签下了合约。

    而巴德诺则是为保住了法国在南越的势利而感到高兴,而且自己成功的让愚蠢的中国人为了得到过时的造船设备而答应释放被俘的法军人员,并且为此付出两百万两白银。

    ps:对于读者模拟蛤蟆的支持汉唐会努力码字回报的希望读者模拟蛤蟆能每天把票留给我哈(*^__^*)嘻嘻还有不知道哪位热心的读者可以告诉我下从1886年开始中国对外的贸易呢?知道的话在这个章节评论里告诉我吧我把奖励给第一位读者

    还有这章可是今天和昨天的连在一起发的票啊大家多砸店票吧
………………………………

第七十章 兰芳共和国的代表刘名

    当冯相荣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直隶总督府里签订的条约传开后,整个中国顿时沸腾了。多少年了,自从1840年以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每次和西方列强签得和约有哪一次不是承认战败的,又有哪一次没有赔款,哪一次没有割地,哪一次没有出卖国家主权。

    这次冯相荣和法国公使巴德诺所签的和约是第一份没有出卖任何国家利益的条约,只不过让仍旧怀有天朝大国思想的百姓感到遗憾的是,这次合约中法国人并没有承认战败,只不过发了个不痛不痒的遗憾申明。

    在开明的读书人解释下,老百姓对于和法国的差距有了一点认识的,知道大清和法国人相比实力上还是有巨大的差距的。要是把真的把法国人逼急了,来场全面战争的话,那么遭殃的可不是只有越南的百姓了,遭殃的还有砸大清的小老百姓了。(海战方面,因为法国并不愿意挑起和中国的全面战争,因此除了打击福建水师之外,并没有进攻中国的沿海城市。当然台湾除外,因为法国人是准备以台湾为筹码,要挟清政府承认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

    当清廷得知条约已经签订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打了两年的战,已经耗费了千万两以上的白银,这时候的国库早已空空如也。各省的枪炮局都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发工钱了,不过让各个封疆大吏感到奇怪的是,这次这么久枪炮局没有发下工钱,却没有一个工人出来闹事。要是在以往,在封疆大吏眼中的这些刁民早就闹着罢工了。

    自从辛酉政变以来慈禧就在满人中寻找能够挑起大清顶梁柱的奴才,可惜慈禧忽然间发现满人中除了一个能够危及自己权势的奕訢之外,根本就没有一个能够让自己放心且有能够挑起大清顶梁柱的满人,于是慈禧就把目光转向了汉臣之中。在所有的汉臣之中,只有三个人能够进入慈禧的眼中——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

    在慈禧的眼里左宗棠是整个大清的军人中最能征善战的,也能够和洋人打交道,不过左宗棠性格太强硬了,整个大清的奴才里面就只有他一人敢在万寿圣节不参加行礼,因此慈禧非常的讨厌左宗棠;曾国藩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能力也不错,可惜曾国藩一看到洋人腿就软,现在也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最后剩下一个李鸿章,李鸿章打战不怎么样,但是还是可以勉强的和西洋人打交道,不过李鸿章每一次和洋人打交道,最后大清都得吃亏——不是赔款,割地就是开骨(注一),对于这些慈禧虽然并不在乎,但是每次看到这样的和约,慈禧会为此心烦上好几天。

    因此这三人都不是慈禧的心目中的人选,不过《中法和约》的签订也让冯相荣这个人进入了大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的眼中。这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奴才,这个奴才不像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几个奴才,这个奴才才是真正能够挑起大清顶梁柱的汉臣。

    这个奴才不但能够在战场上打败不可一世的洋人,还能够在谈判桌上不吃洋人的亏,甚至还能够让洋人吃亏。这个叫冯相荣的奴才,才是自己所要寻找的人才——这就是《中法合约》签订后慈禧对冯相荣的初步看法。

    慈禧一人静静的望着看来得让老七奕譞好好的抓住这个叫冯相荣的奴才的心了,让他好好的为爱新觉罗家效力。

    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

    此时早已病入膏肓的左宗棠正躺在床上静静的等会着胡雪岩的到来。此时的左宗棠神色惨白,人也显得十分的瘦弱,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十分的困难。不过左宗棠身上那坚毅不可一世的眼神,仍旧在表达着一名强者的骄傲。

    自从左宗棠得知冯相荣的勇军在镇南关前取得大捷的消息后,就顾不上病体,亲自挑选精锐士兵组成“恪靖援台军”准备东渡台湾。只不过当左宗棠突然接到清廷的停战和谈诏令后整个人顿时就焖住了,左宗棠完全不知道慈禧为何要在达到了目的之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和法国人和谈。

    不过当左宗棠知道负责此次议和的大臣乃和自己斗了三十年的政敌李鸿章后,就猜想这次将士们的出生入死,可能要白费了。和李鸿章斗了大半辈子,左宗棠很了解李鸿章的为人。

    李鸿章的眼中有的只有自己的权势,他只会拼命的做官,至于国家利益李鸿章从未真正的放在他心中过。同时左宗棠也对李鸿章对于洋人的惧怕,卑躬屈膝极尽鄙视。左宗棠不用想也知道此次议和李鸿章肯定又得要出卖国家利益了,又得在洋人的恐吓之下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不过当左宗棠知道此次议和中的人也包括了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冯子材之子冯相荣之后,悲观的心中升起了一丝的希望。自从通过冯子材的口中了解了冯相荣的事情后,左宗棠就把素未谋面的冯相荣看成了知己,同时左宗棠也对冯相荣的才华十分的欣赏。

    左宗棠可以感觉得到冯相荣同自己一样感到十分的孤独,之所与感到孤独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看的太远,走的太快,环顾四周却发现空无一人;想的太深,以至旁人难以企及。

    “真相在走前亲眼看看被自己认可的冯相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左宗棠出神的望着北方心中默默的想到。

    “左大人,大清和法国人的和约已经签订下来了,这是我刚刚接到的电报,。”走进左宗棠卧室的是一个一眼望去就能人明此人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此人就是胡光墉。

    胡光墉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哦,是雪岩兄啊。”左宗棠回过神后赶紧接过胡雪岩的手中的电报看了起来。看完《中法和约》后左宗棠惨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啊!真的是太好了。元符兄(林则徐)我左季高终于找到托付终身大事的人了,吾之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

    直隶总督府,包大廷手中拿着刚刚接到手下传来的情报后,急匆匆的去见冯相荣了。

    “大廷,你这是怎么了?”冯相荣见包大廷神色十分的匆忙,奇怪的问道。

    “相荣,你前几天不是叫我监视那个被你认为是日本人的可疑人物吗?现在我已经查清楚了那个人的真实身份了,和他背后的实力了。”包大廷回了口气后道。

    “哦,怎么这么快?大廷,我不是说过不要打草惊蛇吗?你怎么没有通知我下,这么快就动手了!难道你这么快就挖出他背后的势力,他有没有其他同伙”冯相荣的脸色有点不自然,他曾让包大廷等人顺藤摸瓜的查出那个日本间谍的,按理说就这么几天,以包大廷手下的情报局的实力是不可能那么快就把一切查清楚的。除非是包大廷违背了自己的命令,偷偷的将那个人控制了起来,逼供出了这些情报。不过这也代表着冯相荣对手下势力的失控。

    “相荣这次我并没有动手抓他的,而是他亲自来见我向我求助的,是他把所有的一起都告诉我的。”包大廷此时注意到了冯相荣的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赶紧解释道。

    “这是怎么回事?”冯相荣被包大廷的话搞糊涂了,这个日本人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告诉包大廷呢?

    “相荣,原来是我们搞错了。这个人并不是日本人,而是我们天朝的弃民。他叫刘名,祖籍在广东,是广东梅县石扇堡人。他是兰芳共和国的代表,这次来大清是因为去年荷兰人入侵了兰芳共和国,他是来向大清寻求帮助的,希望大清能够出兵帮助他赶走荷兰人。

    他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花了不小的钱见了李鸿章一面,可惜李鸿章知道他是弃民并且此行的目的后就马上把他赶了出去。他这几天守候在直隶总督府门口,就是希望能够再次见到李鸿章,希望能够让李鸿章回心转意,让朝廷派兵帮助兰芳共和国赶走荷兰人。

    他这次主动找我,就是因为他知道你就是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将军后,看到我这几天一直和你进进出出的,希望我能够代为引荐,安排你见他一面。”包大廷把刚才遇到刘啊名的情形告诉了冯相荣。

    听了包大廷的解释后,冯相荣的脸色这才变得正常,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包大廷,同时注意到冯相荣脸色变化的包大廷心底也松了一口气。

    ps:yangxuan4183读者你是否知道我们中国的纺织产业基地福建长乐呢?不过还是很感谢你提出的建议这章来的比较迟各位见谅还有你指出的错误之处已经改了,

    注一是那个开‘谷’字我用酷狗输入找不到额抱歉哪位读者能告诉我吗
………………………………

第七十一章 兰芳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冯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