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战后又最是事多,所以才一时间将婚约之事抛在脑后罢了。
  如今听母亲的意思,显然是要在幽州找什么青年才俊,这差点把赵苞给吓出个好歹。
  赵苞早已下定主意,等回府后,定要好好劝谏母亲一番。
  “不行!”
  却不料赵老夫人把手中的拐杖往地上一杵,直接拒绝了赵苞的提议;
  “我都说了,此番要不把此事敲定,我心难安!”
  “这……”
  见母亲态度如此决绝,身为大孝子的赵苞实在没了办法,只能退让道。
  “那母亲有何示下?”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又哪里能不明白。
  显然是赵太守的独女此前与那什么王家有了婚约,却被赵老夫人嫌弃。
  老夫人打算悔婚,且很有可能已经在辽西相中了某位青年才俊,欲将孙女许配给此人!
  一念及此,众人纷纷心思各异。
  已婚的那些吏员虽然表面上神色不变,心中却对赵家满是鄙夷。
  要知道大汉最重承诺,一个承诺甚至比生死还重要。
  大家族间一旦互相定了婚约,哪怕男方死了,女方为了守诺也要将女儿嫁过去,就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颜面。
  如今赵家居然因为嫌弃对方就打算悔婚,这实在与当今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也难怪这些吏员们心生鄙夷。
  也就是赵苞在朝堂上有个牛逼的中常侍与他互为表里,所以行事才如此肆无忌惮。
  要是换了个人,一旦此事被朝廷诸公得知,莫说马上封侯了,直接就给你来个革职查办。
  而与那些已婚吏员不同的是,那些年轻的吏员则单纯多了,他们满脑子只是在猜度赵老夫人看上的是不是自己。
  这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啊!
  想到几年前那个公孙伯圭,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好例子吗?
  此人明明只是一个小妾生的,此前也只是在县里做个升斗小吏,却因为被上一任的侯太守相中,招为女婿。
  结果先是被岳父推荐去洛阳求学,拜入两位名师门下,回来没过多久就被郡里举了孝廉,更是短短几年间就混到了渔阳长史,得了那秩1000石的高官。
  面对此等大机缘,试问有谁能不动心?
  而就在众年轻郡吏想入非非之际,这边赵老夫人见儿子终于退让了,这才满意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便随为母走一趟吧!”
  “母亲要带孩儿去哪?”
  赵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母亲又想干嘛。
  “为娘方才不是说了吗?我一刻都等不及了!”
  赵夫人再次把拐杖往地上一杵,溅起少许土屑,不耐烦地说道;
  “我方才已派人探知,那王家三子王安今日就在客栈里,我儿速速回去脱下官服,随为娘去上门提亲!”
  “何须如此操切?”
  赵苞听说原来母亲不是要在辽西找什么英才,而是要履行与王家的婚约,心里便是一松。
  却又看到母亲如此着急,下意识觉得不妥,便要反对。
  这王安都亲自来辽西了,那肯定是要主动上门提亲的。
  既然如此,我等又何须着急要送上门去。
  这也太没有矜持了,我这堂堂两千石的面子,不要了吗?
  赵苞又哪里知道,赵老夫人此前也存了与他一般心思,可连续几日下来,简直就是望眼欲穿了,如今更是成了惊弓之鸟,早已失了耐心。
  “为何不能如此着急?”
  ——赵老夫人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别以为王家与我等定了婚约便能如何,这婚约之事终究不保险。”
  “我先不说太原王家的家世如何显赫,就说王安此子,此番以区区5人潜入敌营,先是策反了鲜卑部落救出我等,又击杀了鲜卑首领引得两万大军自溃,最后还以区区六人击溃了整整五千鲜卑留守,此等人物,难道用一句有勇有谋就能形容其万一吗?
  “如此人才,封侯拜相就在明日,有哪家不会看中?保不准隔几日随朝廷前来宣旨的,就有洛中的哪家重臣派出的使者来说媒呢。”
  “而且再说了,你又怎知对方此番是前来求亲,而不是退婚的?要知道咱赵家……这个不说也罢。
  “总之你速速随我去敲定此事,以免夜长梦多!”
  说到这里,众人终于听懂了。
  原来赵老夫人敢情不是想退婚,反倒是怕那什么王家悔婚,所以才着急上火地要拉着赵太守去敲定这婚约。
  一念及此,赵太守目瞪口呆,众多郡吏也是纷纷侧目,而此前自以为有机会的数名年轻郡吏更是面如死灰。
  也难怪众人此番反应,实在是此事过于荒诞。
  这婚姻之事,从来都是男方去女方家提亲,却从未听过女方反倒要去男方家提亲的说法。
  而且你赵太守堂堂两千石,又是马上要封侯的人了,何须如此自降身份?
  而很显然,赵苞也存了与众人差不多的心思,只见他努力劝道:“母亲,孩儿还是以为无需如此急切。且让我找人去透个风,让那王安前来提亲便是了。”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赵苞也不再顾及什么公众场合了,索性便和母亲说开了。
  却不料赵老夫人第三次把手中拐杖往地上一杵,溅起无数泥巴碎石,弄得她裙子下摆脏兮兮的,却是理也不理,只是死死地盯着赵苞喝道;
  “赵威豪!此事非同小可!要是因为你一时抹不下面子,让芸儿错失一个好夫君,让为娘错失了一个好孙女婿,让赵家错失了一个崛起的希望,那你便是赵家的千古罪人,死后也对不起赵家的列祖列宗!”


第183章 招婿3
  赵老夫人这番话实在太重了,说得赵苞冷汗涔涔,差点就要跪倒在亲娘跟前认错。
  只是碍于身边人实在太多,终究不是地方,所以才勉力支撑住身体,却早已泄去了所有的矜持,只好诺诺地拱手言道;
  “既然如此,孩儿谨遵母亲之命,这就回去换衣服。”
  就这样,等赵太守一家走下高台后,台上众人依旧是面面相觑。
  “这位赵老夫人真乃女中豪杰!”
  良久后,还是此前那位耿直的都尉先开口,只听他幽幽叹道;
  “只是这王安,真如此神异?当初在中军大帐中见到此人,也无甚稀奇……”
  众人听罢默然无语,却是早已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
  阳乐城,某处民宅内;
  “莫护苟,东西可准备好了?”
  这日王安早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还梳洗打扮了一番。
  “主公吩咐的东西早已备齐。”一旁的莫护苟极为恭敬地回道。
  话说这厮在大战后数日,便被兄长莫护跋给送了过来,说要让他作为仆从跟随王安。
  王安当然明白对方的心思,无非是这货此前阵前失节,便琢磨着将亲弟送过来,以安他的心而已。
  这在汉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为了稳住莫护部,王安也必须要收下此人。
  更别说此前就与这莫护苟相处过一些时日,深知此人的品行。
  除了胆小怕死,容易变节外,也没啥太大的缺点,还挺会来事的。
  于是到了最后,居然让这莫护苟给认了主。
  “那些敲锣打鼓的,还有媒婆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吗?”
  ——王安接着追问道——
  “早已候在门外了,就等主公的号令。”
  “好!”
  王安一拍大腿,眼中迸发出决然之色。
  其实这也难怪王安如此紧张,话说自从那日在柳城击溃了鲜卑留守大军后,王安便领着几人折返回到了军营,更是在中军帐内受到了赵苞和一众高层郡吏的接见,并详细叙述了一番当时交战的经过。
  这也是题中之意,毕竟这么一场大仗打下来,虽说终究是打赢了,可在赵苞等人看来,却是赢得有点稀里糊涂的。
  等幽州郭刺史到来后,赵苞是必须要以太守府的名义给出一份合理解释的。
  而且再怎么说,届时往中枢上报功劳时,也得有个说法不是。
  其实这些都没问题,王安也乐得配合,毕竟这也是露脸的事情。
  可问题是那赵苞在见面时对王安却是一直不冷不热,丝毫没有老丈人见女婿的喜悦姿态。
  本来王安还觉得很正常,毕竟当时大帐内人多,赵苞刻意地自己冷淡乃是为了要避嫌,以免引起其他人的流言蜚语。
  可往后数日,王安每天都在军帐中等候赵苞的接见,却一直没等来消息。
  这就显然不是避嫌能解释得了的,于是王安思索良久后,索性领着关羽等人,直接去了阳乐城。
  王安早已想好了,只要那赵苞处理完军务,定然要回阳乐的。
  届时他直接来个破壶沉舟,把声势做大,敲锣打鼓地去上门提亲,就看看对方是怎样的一个态度,敢不敢当着天下人之面悔婚!
  就在王安心意已决,打算行那破壶沉舟之事时,只听到门外动静不小,然后关羽、胡车儿、吕布、张辽纷纷拍门不及。
  开门后一问才知,竟是赵太守一家便服来访,已经在客栈外头的街口等着呢。
  “好机会!”
  王安一拍大腿,心下一喜,便有了决断。
  这全家便服而来,显然是想当众感谢我的救命之恩。
  到时候我也不说别的,等他们感谢完后便直接挟恩图报,当街求婚,且看你赵家能如何!”
  就这样,心意已决的王安推门而出,昂然朝街口走去,关羽几人紧随其后,双方就在客栈外的街口见了面。
  此时正是清晨,街上人流如织,见此地有贵人相遇,便纷纷驻足观望。
  瞅着领头之人居然是赵老夫人,王安微微一怔,心生疑惑,只好上前假惺惺地问候对方一番后,便偷眼往后面的赵芸瞧去。
  只见对方正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只是脸蛋红扑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中了暑。
  就在王安心里七上八下时,赵老夫人也在打量着他身后几人,正暗暗心惊。
  芸儿说的果然没错,此人身边果然是猛士如云。
  特别是这个头戴绿帽的和那个长得特别帅气的,一看便知是万人敌。
  另外那满身肌肉的胡人和面相稚嫩的少年,看样子也不凡。
  至于最后那个矮胖子胡人,虽然其貌不扬,但既然能跟随此人,也定有过人之处。
  能让如此多英杰心甘情愿为其效死,此子绝不简单!
  这样看来,芸儿应该没说大话,此子能以区区6人破5000鲜卑之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既然如此,我必须要速速将两人的婚事敲定!
  一念及此,赵老夫人便忽然上前拉住了王安的手,笑着说道;
  “长庚啊,早在清河时,老身便闻得你在洛阳求学时拜入刘太尉门下,学得一身好本领。
  “可谓是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兵法战策无一不晓,更兼素有勇力,乃是一等一的文武全才。
  “后又听闻你在河东杨县执政时颇有清名,无论当地豪绅大户还是黎民百姓都对你赞誉有加,乃至于离任时全城百姓自发相送。
  “当时老身还有些不相信,不曾今日见到你,方知道什么叫人中龙凤,不错,不错!”
  “不敢当老夫人谬赞!”
  被赵老夫人当众这么一番吹捧,心里还装着事的王安却没有一丝动容,依然维持着一副淡然的表情,看得赵老夫人暗自点头。
  此子能胜不骄败不馁,面对吹捧之词依然能淡然处之,心性果然非比寻常,是个做大事之人!
  其实赵老夫人又哪里知道,面对这些商业互吹,王安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经历多了,早已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事实上赵老夫人方才那些个长篇大论,在王安听来跟“您吃了吗?”差不了多少。
  不过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既然对方给了自己一顶高帽,那自己说什么也要恭维几下的。
  ——于是王安便淡淡地说道——
  “跟赵太守相比,小子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可不一样!”
  ——不料赵老夫人当即摇头笑道——
  “我儿如你般岁数时,可没有你这般出息,能做出此等大事!”
  王安:“??”


第184章 招婿4
  王安当即怔住了,这老太婆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这不是说好的商业互吹吗?
  怎么看样子有点像是捧杀的味道!
  要知道现在大街上人头涌涌,何止千百双眼睛盯着这里,你跟我说这些,难道就没看到你身后那赵苞脸色已经由青变黑了吗?
  就在王安惊疑不定,还没搞清楚对方是何用意时,却只见赵老夫人扭头朝赵苞喝道;
  “我儿,你还杵在这干什么?”
  “这……”
  被母亲点到,赵苞尴尬不已,唯有呐呐言道;
  “此事,不如进屋里再详谈如何?”
  “没那必要!”
  赵老夫人大手一挥,一拐杖杵在了地上。
  “此乃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