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济说得朗朗上口,还就势行了个礼。
“不怪不怪。”
东叔笑眯眯地拍了拍小济脑袋,心里熨帖极了,自己要是有这么个乖孙,该多好啊。
这孩子,家教不错,就是这一兄一姐有些混账,把小孩子给教坏了。
“太公,您老身子骨还不错吧?”
小济接着表示关心。
苏幼蓉不解小济何意,横了一眼周秦川,周秦川微微摇头,示意他俩不用干涉,让这小子自由发挥。
他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小济的图谋,不过这小子向来鬼点子不少,且由得他,会有惊喜也说不定。
“嘿嘿,吃得饱睡得香,还行。”
东叔乐呵呵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那就怪不得了。”
小济摇头晃脑地接着说道:
“这么大间客栈,就您一个人里外打点,要是身子差些,肯定应付不过来的。”
东叔脸色有些不自然了,这话不好接,要是应了,有点背后说自家公子坏话的意思。
可这小子的话确实没错啊,自今日起,往后不都是自己一人打理客栈了么,幸好自己身子还利索,要不然,就凭公子那脾性,这客栈哪还开得下去哟。
“没错,太公,您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苏幼蓉看出了小济的企图,赶紧开始拍东叔马屁,还用手肘拐了一下周秦川,示意他也跟上来。
周秦川稍微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姐弟二人到底想做甚。
他们吃白食的根本目的,不就是想留下来做工赚钱嘛。
如今这客栈诺大个地方,却没个帮工,就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掌柜,虽然不知是何缘由,但这岂不正是最好的机会么。
想明白了这一点,周秦川正要就势跟进,不想小济没给他机会,直接了当地把他们的目的给说了出来:
“太公,今晚东家给我们免了单,我们兄妹三人都是感激不尽的。
不过,能帮人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明早我们出门,仍然是身无分文。
您身子骨虽好,可若有几个帮手,客栈打理起来也方便不是?
要不然,我们留下来,给您帮帮忙,您看可好?”
小济这小子心气颇高,他觉得自己刚才把事儿搞砸了,那就要为此负责。
若没机会倒也罢了,如今有了机会弥补,自是要全力以赴地达成目的。
是以他全力游说东叔,极力想要留下来做工干活。
“就是就是,太公,我们兄妹都挺能干的,绝不偷懒,要不您试试?”
苏幼蓉又及时地跟进了。
“唉!”
东叔叹了口气,断了周秦川想紧跟着说奉承话的念头,苦笑道:
“不是小老儿不想要帮工啊,可这客栈不赚钱,连工钱都开不了,你们看!”
说罢指指那桌酒席:
“今晚就是给堂倌和厨子饯行的,俺们这儿,可没钱雇人了。”
怪不得吃食如此糟糕,原来是厨子走了啊。
既然开不了工钱,那还要留下来做工吗?
苏幼蓉看看周秦川,等他拿主意。
周秦川有些犹豫,按理说,既然拿不到工钱,那自然是没有留下来的理由。
可他不知道这老头儿的话有几分可信,看东家那佛性大气的样子,不像没钱啊。
要再找个地段、生意等等都符合他们吃白食标准的店面,可不容易,过了这个店,或许就没那个村了。
老掌柜没有理会这两个在他心里是无赖子的兄姐,继续头前带路,抚着小济的头道:
“今晚将就住下,明早出门向北,最多大半日的脚程,就能到济宁,那里人多机遇也多,只要不偷奸耍滑,总能找到赚钱的路子。”
周秦川知道,这是老人家在借机教训自己等人,无法还嘴,只能听着。
“嗒嗒嗒。。。。。。”
一阵细碎的马蹄声轻轻从夜幕中传来,随后动静越来越大,随着蹄声的逼近,还有“咯吱咯吱”的车轮滚动声,和车轮碾压地面的“嘎嘎”声。
东叔虽然已是近知天命的年纪,不过耳朵还挺好使,和周秦川等人差不多同时听到了动静,再加上经年经营客栈养成的习惯,率先反应过来。
“嗯,有马车冲着咱们这儿来了,这个时候,多半是来投宿的,我得去迎迎,你们。。。稍等会儿吧。”
说罢返身朝门口去了。
“怎么办,秦川哥,咱们要不要留下来?”
趁此机会,苏幼蓉赶紧问道。
“留,怎么不留。”
周秦川斜眼看看她,最终下了决定。
“工钱都没有,留下来能有甚用?”
苏幼蓉不解。
“这老丈的话未必能尽信,咱们留下来观望观望再说。”
周秦川解释道:
“这些天我看你清减了不少,不如在此将养一段时日,他们不开工钱,但总要管饭罢,也能给咱们省下不少不是?”
苏幼蓉心头一甜,这傻大个儿心好细,人好暖哦,他。。。他居然看出我瘦了。
“那。。。那咱们就留下。。。”
边说着话,苏幼蓉边扭头,方觉周秦川已然不在她身边。
往前一看,兄弟二人追着老掌柜去了。
对啊,客栈无人帮衬,此时有客人来投宿,去帮忙不正解了人家的燃眉之急么,对留下来做工大有帮助。
“秦川哥,小济,等等我。”
苏幼蓉也跟着去了。
第87章 路引
东叔用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汗,又顺了顺有些凌乱的胡须,忙活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把客人都安顿好,这才有空喘息。
见那兄妹三人规规矩矩地守在自己身边,东叔年老成精,哪里还不知道他们所图的是什么,想想刚才他们的表现尚算满意。
说实话,要是没有这三人帮忙,自己孤身一人,年纪又大,多半不能这么快的就把上门的客人服侍妥贴。
虽然上手生疏,该做什么事儿不太清楚,不过架不住三兄妹机敏,只要自己说上一嘴,很快就能心领神会,把事儿做得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有了今晚的经历,东叔清楚,仅凭自己一人,仅凭自己这把老骨头,是撑不起客栈来的,若无人帮衬,不但客栈要倒闭,就是自己的身体也要垮。
这兄妹三人倒是合适,只不过有些话得提前分说清楚,免得事后闹出什么幺蛾子。
“嗯,你三人手脚倒是挺勤快的,若想留下,倒也不是不行。”
见周秦川他们喜形于色,东叔板着脸接着道:
“不过,咱们事先可说好了,一文工钱都没有,就管饭,成就留下,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强留,你们还是明日一早就去罢。”
周秦川一听,果然不出他所料,不发工钱,那怎么都得管饭,不过,这饭是管两顿还是三顿,也得问明才行。
三顿饭才能吃饱,即便不发工钱,也可以在此逗留一段时日,稍作休整。
两顿嘛,还得自己倒贴一顿饭钱,就有些不太划算,即便迫不得已留下来,也决计呆不了多久。
当下周秦川小心翼翼地把这个疑虑向东叔问了,没想到东叔像看白痴一样地看了他一眼后,不屑地回答说,自然是一天管三顿饭。
还说他们虽然付不起工钱,但只要客栈存在一天,就不会在吃食上面亏待伙计,让周秦川放宽心就是。
周秦川抓抓脑袋,有些疑惑。
滇南的农村,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是有不少保持一天两顿饭的传统。
初临大明景泰年间,在关阳镇的百姓,也都是以两餐为主。
弄得周秦川就此认为,整个大明都是一日两顿饭,而后世的滇南也是承袭的这种传统。
不过仔细想想,到了运河边上之后,那些酒楼饭铺,似乎大部分都是一日供应三顿饭菜,只是之前他和小济没有窘迫到计较一日几餐的地步,也就不太留意。
再看苏幼蓉,这个江南妹子,自从同他和小济搅和到一起后,对一日三餐这种事儿是坦然受之,显而易见,她以往也是这么吃的。
看来是自己缺乏常识,以偏概全了,周秦川自嘲。
其实一日几餐这种事情,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与否有关,关阳、毛阳两镇,同运河边自是无法相比,吃两顿也合情合理。
像客栈这种行业,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要是只吃两顿饭,恐怕没几人能全天撑下来。
东叔见周秦川不表态留还是不留,忍不住重重一咳,提示自己的存在,心中对小济的说辞却是信了几分。
原来是小地方出来的人,难怪要问一日能吃几顿饭,看那样子,不会是因为能多吃一餐欢喜傻了罢。
嗯,看来即便没有工钱,这事儿多半也能成。
周秦川回过神来,赶紧作揖回复:
“既如此,我兄妹三人就留下了,多谢东叔收留,对了,不知东家那儿需不需要知会一声?”
刚才帮着忙里忙外的时候,四人相互间通报过称呼,都喊得顺口了。
听了前半句,东叔暗自得意自己的先见之明,等后半句听完,脸却有点丧。
问公子?
公子连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只要不付工钱,他肯定没有意见。
眼下他们虽然有些窘迫,但是让这兄妹三人吃上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公子那儿我自会去说,不用你等操心。”
东叔答道,随后觉得除了小济他还看得上眼外,这一男一女有过吃白食的前科,需得好好敲打敲打才是,脸一板:
“今后把心思用在客栈上就成,其他歪门邪道,少动脑筋的好,听到没有?”
最后四个字声色俱厉,须发戟张,颇有不怒自威的样子。
“是,东叔!”
三人乖乖点头答应,周秦川心里却不以为然,仓禀实自然能知礼节,要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该动什么脑筋,还是得动什么脑筋。
看着几人低头受教的样子,东叔心里很是受用,打定主意以后要好好教化这几个从小地方来的人,免得他们走上歧路。
“对了,还有,东叔。。。”
周秦川突然又想到一个至关紧要之事。
“还有什么,一并说了,老朽但凡能做主的,都可以应你。”
“这个。。。”
周秦川吞吞吐吐的,也不知该不该将路引一事主动说出来。
要是对方本来没有意识到,反而被提及后想了起来,从而不敢再将自己三人留下的话,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提的话,若有官府来查,自己三人大可一走了之,但这主仆二人岂不是就遭殃了。
不得不说,事到如今,周秦川仍然守住了心中的那条底线,不愿因为一己之私而连累他人。
小济因为年幼,对于路引一事自始自终都浑不在意,知道东叔已然同意收留他们,心思早不在这儿了,自顾自地东张西望。
刚才只顾忙乱,还没好好打量过客栈呢。
苏幼蓉倒是心知肚明周秦川的顾虑,不过她同样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个两难处境,自然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东叔初时疑惑,不过左右打量了几下这一男一女的表情之后,忽地笑了:
“是不是路引之事啊?”
“东叔,你。。。你如何得知?”
周秦川大吃一惊,这老狐狸还真不是盖的,自己什么都没说呢,居然就猜出来了?
苏幼蓉同样被骇了一跳,相比周秦川,她更为担心一些,毕竟被追杀过,一路逃亡,若是不小心漏了形迹,再被仇家慑上,想想都不寒而栗。
第88章 留做伙计
硬生生忍住了拔脚就跑的冲动,苏幼蓉两只手左右一伸,紧紧扣住周秦川的胳膊和小济的衣领。
她打定主意,只要眼前这老者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赶紧拖着这兄弟二人逃跑为上。
“嘁。。。”
东叔嗤了口气,随即不屑道:
“不就是流民么,老朽我见的还少了?”
凡是没有纳入官府户籍,或是遇上灾害流离失所的百姓,此时都被称作流民,同明末的流民含义并不太一致。
虽然仁宣之治结束不久,税赋并不算高,但不愿落籍,以逃避纳粮的百姓并不鲜见。
加之此时黄河南夺淮河入海,时不时就泛滥一回,由此受灾的难民不少。
两相叠加,鲁、苏一带的流民数量就很可观了。
东叔做为客栈掌柜,见识是有的,周秦川的这番忸怩作态落到他眼里,自然而然就想到流民上面去了,不足为奇。
一句话表示自己也是见多识广之辈后,东叔接下来的话又表现出他们很有办法:
“放心,只要你们不作奸犯科,官府是不会来查的。”
苏幼蓉闻言,知道这老者不会拿他们怎样,松了口气,这才把两只手放开。
“东叔,您就把心稳稳放回肚子里好了,今日所为也是迫不得已,平素里我们可是什么劣行都没有的。”
尽管否认身份没用,但苏幼蓉也不承认,就表了一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