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泉水全部流向大青石,则意味着皇室之福正在被其他力量吸收,地震、御所大火、皇子夭折这都是应验……如今幕府势力日渐强大,相国(指太政大臣,代指秀保)今日之威势近千年无出其右,殿下觉得两者没有关系么?”

    “你说这大青石代表清和源氏?”后花山天皇惊惶不已,“幕府如今却是如日中天,但对朝廷还算忠诚……怎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就是症结所在了,皇室强则源氏乱,源氏强则皇室弱,近千年来都是遵循这个循环,可现在不同了,短期内臣看不到源氏衰弱的可能,这就意味着……”

    “意味着皇室要遭逢大难?!”后花山天皇大惊道:“可有破解之法?”

    “有是有,不过陛下不一定准允。”久修回答道。

    “说说看,能做到的朕绝不推脱。”后花山天皇回答坚决。

    “陛下可知‘皇籍复归’?”说到这,久修眼神似乎变得复杂起来。


………………………………

第四五三章 伏见宫保仁亲王

    “当然,不过最近一次也要追溯到三百年前忠房亲王时候了,而且原因很是复杂,在此之前皇籍复归的多是宇多天皇兄弟子嗣,其他想要复归谈何容易?”

    “但在臣看来这是唯一办法,”久修说道:“若是准许相国作为源氏嫡流回归皇籍,则幕府之势就是朝廷之势,幕府之福就是皇室之福,危机便可解除。且当初朝廷一度追赠足利义满‘鹿苑院太上法皇’,也算是有过先例,这些不过是虚名,给他又如何,此举可化解纠缠皇室千年之患,还请陛下仔细思量。”

    “你说的有道理,”后花山天皇微微颔首,“可是即便朕愿意,相国会愿意么,皇籍复归便是跟其他武家产生隔阂,这点想必……况且以何名义复归?”

    “陛下多虑了,相国在成为源氏长者前,可是凭借丰臣氏起家的,当时便与其他武家不同,如今已然开幕,又岂会在意这些?至于以何名义,这个要请公卿们商议了,臣不便多言。”

    “言之有理。”后花山天皇深以为是,于是连夜请来关白菊亭晴季商议。

    商讨良久,考虑秀保与后花山天皇同年出生,为密切联系,也为了更好地顺应天意,菊亭晴季和土御门久修等多建议将其认作皇弟,纳入“正亲町天皇——诚仁亲王”一脉。

    后花山思忖多时,最终在众人劝说下同意了这一想法。

    四月十二日,后花山天皇回銮,秀保举行了盛大地仪式进行欢送。

    看着修缮一新、气派非凡的新御所,后花山天皇甚为感动。三天后,正式亲王宣下,秀保三番婉拒,终接受敕令,并于十八日正式更名保仁,其子也分别改名贤仁、满仁、清仁、兴仁、高仁(秀虎)、晴仁、孝仁。

    后花山天皇将伏见御所赏赐予之,并赐宫号“伏见宫”,是为伏见宫保仁亲王,秀保终于以源氏嫡流的身份回归皇族。

    此后,他仍以亲王身份兼任太政大臣,唯在奏请朝廷批准后,将征夷大将军之位让予嫡子满仁亲王。同时,奏请后花山天皇,为满仁迎娶其嫡女贞子内亲王为正室,天皇欣然应允。

    次月,后花山天皇听从阴阳寮建议,并征求伏见宫及幕府意见,决定次年改年号为“开源”,秀保则增献山城四万石为天皇御料地。

    开源元年(1623年)三月到八月间,上杉景胜、黑田长政相继去世,均按照《武家诸法度》《推恩令》等幕府制度平稳过渡,算是外样大名里的表率,受到了幕府的嘉奖。

    开源二年(1624年)六月,因为台风和暴雨的影响,高松藩主福岛正则向幕府提出申请修缮高松城,同时擅自紧急维修损毁部分。

    但幕府却认为他在申请获准前擅自修复,违反了《武家诸法度》,福岛正则赶紧赴郡山向幕府谢罪,并表示会把擅自修改的部分破坏。

    但事后幕府派遣专人暗中调查,发现他并未如实破坏擅修处,认为其无视朝廷和幕府权威,决定将其所领备中、美作两国四十五万四千石全部没收。

    福岛正则惊恐不已,几次奔赴大坂和和歌山向高台院和秀赖求助。两人念及旧情,特别是秀赖也不过多计较当年的背叛,还是一同向秀保请求减免惩罚。

    秀保最终决定,将福岛正则转封至筑前夜须、上座二郡五万四千石,并免去武卫司司判之职。月余后,高台院病逝,享年七十七岁,征求秀赖意见后,秀保将其与丰臣秀吉合葬。

    次年四月,秀保姐夫、广岛藩主毛利秀元病逝,因无子嗣,家中陷入危机。为保毛利氏周全,秀保姐姐大善院力求秀保过继一子嗣继承广岛藩。

    最终,秀保决定将高仁亲王次子过继毛利氏,六月,由岛清兴至广岛为之元服,名为毛利元虎,毛利氏的家格也由外样提升为谱代。

    这年深秋,在位五十三年的万历帝殡天,大明帝国这艘浴火重生的战船,交到了泰昌帝手中。

    可以说,福王就藩为泰昌帝最终即位扫清了最大障碍,而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秀保。

    虽然不知道那天晚上万历帝和他聊了些什么,但从后续发展来看,无疑是有利于泰昌帝践祚的,加之后来万历帝对秀保的态度,使他格外重视与秀保的关系。

    得知万历驾崩、新帝即位,秀保亲往京师祭奠并朝贺,奏请由满仁亲王继任日本国王,泰昌帝当即恩准,并赐其名朱敦熠。

    秀保在京师居住三月有余,甚得大明君臣信赖,期间频繁奉诏进出大内,拜访王公大臣,进一步密切了两国联系。

    开源四年(1626年)六月,菊亭晴季以年老力衰致仕,关白之位空缺,秀保直接奏请以秀赖为关白。

    秀赖坚辞不就,但秀保觉得这是秀吉、淀姬乃至石田三成等人的心愿,还是多次劝说,最终迫使其应允。

    这其中固然有秀保记恩念旧的关系,更多的却是如今秀保的身份和幕府的地位已不同往日,一个徒有虚名的关白,送出去不仅做个顺水人情,也能赚个好名声,算是有利无害。

    这是自文禄四年(1595年)秀次免去关白后,时隔三十年再一次由丰臣氏担任关白之职,秀吉旧臣最终得偿所愿,秀赖也就此将家督之位让予嫡子秀光。不久,亲王加身的秀保辞去了太政大臣之职,让予菊亭晴季之孙近卫经季(过继近卫家)。

    此后数年时间里,秀保着力于提高以伏见宫为首的朝廷权威,满仁亲王也有意以朝廷的权威代替幕府的权威,力图从形式上到实质上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虽然后花山天皇等一众皇族对此感到欣慰,但不少公卿却因为秀保对其掌控力日渐加强而惴惴不安。如今,年近五十的后花山天皇没有子嗣,更是让他们对秀保是否会干涉皇位继承产生了担忧。

    开源九年(1631年)十月,后花山天皇应秀保邀请赴伏见御所乘舟游玩,竟失足跌入湖中,虽然及时营救上岸,但水呛入肺,加之惶恐惊悸,秋日着凉,引发肺炎。

    虽经名医精心诊治,状况仍每况愈下,月余后甚至难以言语,对此,各方都打起了自己的算盘。最先出击的便是那些公卿,他们援引之前皇室旧例,要求后花山天皇尽早甄选宗室子弟为嗣,立为东宫。

    但秀保却向后花山天皇表达了对公卿这一做法的疑虑,后花山天皇自己也认为身体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糟糕,尚能应付日常事务,因此拒绝了公卿的提议。并且委托秀保向众人颁旨,认为皇室的问题应当由皇室来解决,上至公卿,下至大名不可参与。这无疑是引发了公卿的不满。


………………………………

第四五四章 公家整治

    也许是上天庇佑,恰如后花山天皇所料,经过后续治疗,病情竟稍有好转。于是他于开源十年(1632年)正月,命秀保为摄政,适时寻觅宗室过继为嗣。

    这是自藤原良房贞观八年(866年)正式称摄政后,时隔近八百年再一次由皇室宗亲担任摄政,名义上与担任关白的丰臣秀赖一并主持朝局,排挤以摄关家为首的公卿,公卿仅存的权力和地位也受到挤压。

    自摄关家以下,包括清华家、大臣家、羽林家、名家、半家,由以上各家组成的门第被称为公家,各家的当主也按照门第给予相应的官职。

    其实自会津之战后,秀保就开始延续秀吉时代的做法,给予谱代和强力外样大名“清华成”(即“武家清华家”)的家格,等同公家的“清华家”家格,完善武家与公家的对等体系。

    且庆长十八年(1613年)菊亭晴季以清华家家格担任关白开始,秀保就在有意打乱公家内部的等级秩序,进而削弱公家的势力和地位。

    幕府成立后,更是通过拉拢、威压、联姻等手段强化与公卿的联系,将公家与幕府捆绑。

    特别是“大坂之阵”结束后,秀保更是将武家大名强行提拔入公卿的行列,虽然还停留在较低级的“名家”“半家”,但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三月中,藤氏长者、右大臣近卫信寻(后阳成天皇四子、后花山天皇之侄,近卫信尹养子),大纳言一条兼遐(后阳成天皇六子、后花山天皇之侄,一条内基养子),九条家当主九条忠荣等不堪伏见宫及幕府威压,意图拥立后阳成天皇七子、后花山天皇子之侄高松宫好仁亲王为皇太子,并争取了部分公家支持。

    但好仁亲王本就只想做个太平王爷,暗中也与满仁、秀赖等交好,加之畏惧伏见宫威势,因此,表面上对于公卿们的拥立表示赞赏,暗地里却密报伏见宫,秀保遂与诸子及重臣商议行动。

    四月初六,好仁亲王以商谈要务为由将一干公卿召至高松殿,随即贤仁、清仁亲王率领亲卫赶到,以密谋弑君、擅决废立等罪名进行逮捕。

    这些公卿哪曾见过这种阵势,慌忙四散,近卫信寻甚至仓惶躲进内殿,也被贤仁亲王带领兵士进去捉拿;有少许尝试反抗者,则被清仁亲王就地格杀,一时间高松殿内刀光剑影、哀嚎遍野。

    好仁亲王见此情景,既庆幸又害怕,不用他人言语,他次日便宣布于仁和寺出家,也就是后来的明觉法亲王。

    秀保则奏请后花山天皇,特赐法院号,称常德院。同时,责令后阳成天皇另一子政仁亲王于南禅寺出家,是为宪良法亲王。自此,后阳成一脉再无践祚可能。

    五日后的六条河原上,近卫信寻、九条忠荣等十八名公家贵胄被斩首,一条兼遐等九十余人被流放各地。这场变故因发生在四月(别称“卯月”),被称为“卯月之变”。

    至此,公家根基被彻底摧毁,秀保也以摄政的名义对公家进行改革,史称“公家整治”。

    在此之前,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藤原氏通过联姻、过继等手段,借助“二神约诺神话”,即天孙降临之时,藤原氏祖神天儿屋根命受天照大神之命随迩迩艺尊下国时,天照大神与天儿屋根命定下诺言,以后者为太神宫辅佐第一神之事,近乎垄断了公家。

    在六大公家家格中,尤以垄断太政大臣和关白的摄关家和清华家为尊。

    摄关家包括近卫、九条、鹰司、二条、一条五家,皆是藤原北家御堂流,其中鹰司是近卫分支,二条、一条是九条分支,因此以近卫、九条为尊。

    清华家包括三条、西园寺、德大寺、久我、花山院、大炊御门、今出川七家,其中三条、西园寺、德大寺是藤原北家闲院流,花山院、大炊御门是藤原北家师实流(御堂流分支),久我是村上源氏,祖上源师房是藤原师通养子,与藤原北家御堂流关系紧密;今出川是西园寺分支,因此排在末位。

    所谓二神约诺神话,实际上是十一世纪中期,因由摄关家辅弼皇室之现实而诞生的,藤原氏借助神话的再构建,对自身的通知合法性进行强调。秀保此番改革,重点就是削弱上述两大家格公家的正统性,进而将这个寄生在皇室之上的权门彻底剥离出去。

    首先便是例数历代藤原氏对皇权的蔑视和架空,指责其违背祖神之承诺;紧接着便以参与此次谋反为由,将朱器台盘(藤氏长者的信物)、藤氏长者印、渡庄券文(摄关家所领之地券)等器物和摄关家的正邸东三条殿从近卫家接管过来。

    不仅如此,还直接将近卫、九条、二条、一条贬为民籍,但对未参与谋反的鹰司氏网开一面,仍准予保留摄关家格,并且贬为民籍的公家成员中来自鹰司氏的也可以复归,但位次上只能排在末位;

    随后,令近卫经季复归今出川氏,仍为太政大臣,提拔今出川氏为摄关家格,并由今出川经季接任藤氏长者,位在鹰司氏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