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洛阳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不过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难题,是唯一一个让李柷、让群臣、让百姓高兴的难题。
那就是粮食太多了,粮仓不够用。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水稻,逆天的产量使得百姓们瞠目结舌。
他们挥着锄头、镰刀、铁锹,一切能用的上的农具在田间挥舞着汗水。他们第一次尝到了吃饱的滋味,不,是吃好的滋味。
相比以前种植的那些粟米,这些食物堪称人间美味,龙肝凤髓也不外如此。
白天挥舞着锄头去田间收获,晚上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造人。
粮食堆在院子里,百姓们有着莫名的心安。粮食,吃不完的粮食,太多了!
赋税又低,要命的是服徭役朝廷管吃管住还发饷钱。
百姓们觉得这是做梦,这一定是做梦。这不是人间,他们在天堂。
苦了一辈子,饿了一辈子。草根树皮吃过,野菜粟米家常便饭。
尤其是粟米,世代百姓们的口粮,又粗又难下咽。吃下去嗓子辣辣的,就这些东西能吃饱都是奢望。开春还得配着野菜才能勉强混个温饱。
如今呢,粟米?猪都不吃的玩意儿。我们吃白面,我们吃玉米饼、我们吃大米饭、我们吃花生油豆油炒菜。
我们还吃嫩豆腐,又滑又嫩的嫩豆腐,好比嫩羔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以前朝廷是禁止私自酿酒的,浪费粮食啊。现在朝廷下旨,鼓励民间酿酒,粮食多了吃不完,可劲造吧。
“陛下,粮仓爆满,许多存粮无处安放,工部理应加快进度。”宰相孔林嘚瑟的在含元殿提出了这个建议。
群臣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独孤损跟着道:“是极,是极,还有户部尽快拨款,征集百姓修建粮仓。”
户部张文蔚和工部尚书纷纷表示尽快提上日程,李柷满意的不住点头:“好好好,这些事你们看着办,没事退朝吧。”
李柷急着想走,因为他要去后宫,找他媳妇张婉兮。
结了婚,虽然没有了恋爱中的甜蜜,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责任。
李柷着急的不是这个,他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
群臣却并没有想让他走的意思,裴枢站出来道:“陛下,这魏博军上书让朝廷册封朱友文为魏博节度使一事,陛下该如何决断?”
“压着,此时明日再议,朕还有事。”李柷想溜。
“陛下……”裴枢还想再说,李柷早就起身遁了。
李柷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张婉兮病了,太医正在给她诊脉。
至于什么病,恶心呕吐,喜欢吃酸的。
傻子也猜出来这是怀孕了,所以李柷怎能不急。
一路风风火火,李柷踩着风火轮一样的速度往立政殿赶。有为小跑的速度才能跟上,其他的宫女太监更是急匆匆的跟在后面。
到了立政殿的时候,太医正在给张婉兮把脉。李柷风风火火的闯了进去,没头没脑的问道:“怎样了?”
太医慌忙站起来,拱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
李柷只感觉天旋地转,有喜了,朕要做爹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监和小宫女们齐刷刷的跪了一地。
“哈哈哈!……”李柷哈哈大笑,抱起张婉兮兴奋的转了一个圈,吓得众人把头压的更低了。
张婉兮也是满脸喜悦,嗔怒的捶着李柷:“堂堂天子体统何在,若是被太后知道了,免不得又将你一顿骂。”
一想到太后,李柷慌忙放下张婉兮,转头对福全道:“福全,快去积善宫,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太后!”
福全早就美得飘起来了,皇帝有龙子了,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啊!
虽然李柷年轻,可群臣和何太后最惦记的就是皇帝子嗣的事。群臣不止一次谏言李柷,让李柷纳妃,李柷均不答应。如今皇后有喜,终于可以堵住这些大臣们的嘴了。
第二百三十章 辱骂先祖
“皇后有喜了!”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更能让何太后兴奋的了,皇帝有子嗣了,大唐江山后继有人。
不纳妃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李柷不想做这样的好皇帝。虽然他的内心想过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可他的良心告诉自己,一生只爱一个人。
有时候讲良心,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可当他下了朝,来到立政殿和皇后说上句话,说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他觉得值。
爱情,不过是夫妻之间和和睦睦,携手共度一生。纳妃,那只是做传宗接代的大仲马。
男女都是人,说的难听一点,如果张婉兮在外面包了个男的,李柷作何感想?他会杀人他会疯。
你都接受不了的事,凭什么去伤害自己的女人。虽然深受万恶的封建思想毒害,张婉兮并不十分反对李柷纳妃,她甚至委婉的表示过,陛下你该纳妃了。
李柷回答的干脆利落,绝不!
坦白说,李柷不是一个好人,他也不想做一个好人。可当了皇帝,肩膀上的责任就大了。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百姓的死活,这本就压的李柷喘不过气。
纳妃,虽然是正常不过的事,张婉兮也总有容颜老去的那一天。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多子多福才是正道。
可李柷偏偏就不这么干,他虽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内心却一直渴望平民式的爱情。
他与张婉兮相敬如宾,如果纳妃,那么夫妻之间的感情必然会有间隙,恐怕再也找不到现在这种恩爱的感觉了。
福全这个狗腿子没做什么值得夸赞的事,可就是因为皇后有喜了这一句话,被何太后大肆赏赐了一番。
何太后焚香沐浴,准备去宗庙祭祀祖先,告知这个大好的消息。
昭宗江山玩的不怎么样,却很能生,一口气生了这么多儿子女儿。李柷大概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结婚没多久,皇后终于怀上了。
立政殿,张婉兮却有些担心:“陛下,万一是个公主怎么办?”
“公主啊,那就和你一样漂亮,倾国倾城。”
“可是,臣妾万一生不出皇子呢?”
女人总是多愁善感,张婉兮的小脑袋里总喜欢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女人是需要哄的,二人成亲以后,一直相敬如宾。李柷觉得,相比含元殿那龙庭宝座,这才是人生:“怎么会生不出皇子,你看,朕不到二十,你也豆蔻芳华,咱们俩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至少,嗯,朕算算啊,两年生一个吧,生到四十岁,也有十几个了。”
张婉兮微微一笑:“若是,若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呢,陛下还是早些纳妃吧。”
李柷皱起了眉头,他不喜欢她说这个:“朕说过多少次了,朕此生绝不纳妃。”
“可、可江山社稷为重啊。陛下怎能为了臣妾舍弃江山,臣妾不想做杨贵妃。”张婉兮虽然心痛,可她还是希望李柷纳妃。
李柷生气了,他第一次对张婉兮生气:“你们为什么总把错误归咎到女人身上,以朕看,明明是玄宗他自己昏庸无道,关一个女人什么事!大好的江山,李隆基只知道莺歌燕舞,藩镇割据,他自己眼瞎,怪谁了?”
立政殿的宫女太监们吓得瑟瑟发抖,纷纷跪地求饶。皇帝疯了么,竟然敢忤逆不道辱骂先祖,张婉兮也是吓得面如土色:“陛下!”
“皇帝,你好大的胆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何太后突然来到了立政殿。
完了,辱骂先祖,哪怕你是皇帝,这也是在作死。若是传到前朝,李柷皇帝的宝座怕都会不稳。
何太后是来找李柷去太庙告祭的,她没有通传,谁知道一进来便听到了李柷这番大逆不道之言。
张婉兮吓得也跪了下来,何太后脸现杀机。把立政殿所有宫女太监都杀了,李柷的这番话才不会泄露。
李柷擦了擦汗,叫了声:“阿娘。”
“我不是你娘!”何太后难得如此生气:“你连祖宗都不认了,还叫什么阿娘!”
别说是皇帝,就算是在家族中敢辱骂先祖,被人知道了也会从族谱上除名。李柷竟然敢骂唐玄宗,还直呼其名李隆基。
反正骂也骂了,李柷一咬牙:“阿娘,孩儿认为李隆基就是该骂。别说是孩儿现在骂,就算是能当着先祖的面,孩儿一样也敢骂他。”
“放肆!”何太后大怒:“柷儿,你疯了!”
“孩儿没疯,玄宗皇帝本可以大有作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推上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可他晚年耽于美色、昏庸糊涂,又宠信奸臣、肆意挑起边关战事,搞得边关怨声载道,纵容藩镇拥兵自重。大唐有此昏君,难道不该骂么!”
一席话,竟然说的何太后无言以对。何太后虽然生气,可对李柷这番话心中却是颇为赞赏,他能看出玄宗弊政,那么以后便不会走上这条老路。
“听说你提了张文蔚为户部尚书,又给加封了护国公,可有此事?”何太后又问。
何太后当着张婉兮的面问这个,吓得张婉兮也跪下道:“陛下,家父难堪大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没想到李柷却道:“阿娘,张文蔚为国为民,体恤天下百姓。孩儿修缮宫廷,略兴铺张他便百般阻挠,数次在朝中向孩儿谏言轻徭薄赋。而对将士出征却大力支持,倾其之力支持平川。孩儿提拔他并非是为了他是婉兮的父亲,而是因为他是个贤臣。况且他堂堂国丈,不过是个国公尚且未加品阶,还是个二品。远不如孔林独孤损,皇后两个兄长至今还是个无品小官,孩儿不敢徇私。”
这倒是大出何太后意料之外,她看着张婉兮。张婉兮于是道:“太后,兄长在殿前展云鹏部任职偏校,二哥也只是工部一刀笔小吏。德王尚且不从政,臣妾不敢逾越。”
何太后脸色顿缓:“你兄长怎地只是一区区偏校,这、这也太低了。德王他们不从政,是哀家与皇帝之意,而你家的兄长若有真才实学,不妨提拔提拔,朝廷量才而用,却也不能让人寒了心。”
张婉兮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是,家兄愚钝,功名利禄还是靠他自己去闯。家父也谆谆告诫,不可蒙荫。”
“嗯,”何太后对张婉兮是没什么意见,对李柷却气不打一处来:“皇帝,你辱骂先祖,实为大逆不道!而为君者,当为天下先。既然为天下先,就应该多留子嗣,柷儿是否该考虑考虑选妃之事了?”
何太后一般的心思,多纳妃,多生儿子大唐才后继有人。
“孩儿不会纳妃。”李柷说的很淡然,却不容置疑。
何太后一愣:“为何?”说着她又看向张婉兮,难道是皇后阻拦?
李柷看出了她的心思“皇后也数次跟孩儿说过,让孩儿纳妃。可孩儿羡慕民间夫妻,夫妻恩爱,从一而终。”
“可、可皇嗣毕竟是国本,柷儿你可想好了。”何太后知道李柷脾气执拗,再劝也是无用。
“孩儿知道,孩儿与皇后都还年轻,皇后现在又有喜。即便是个公主,孩儿以后二人不再有儿子,大不了从兄长那里过继一个储君,孩儿万不会纳妃!”
“你!”何太后又愤怒起来:“你知不知道你这番话会害死你兄弟。裕儿生性胆小,若是听到你这番话怕惶惶不可终日。过继一事,万不可再提半句!”
皇权争斗,李柷这话要是传到德王李裕那里,怕还真是会掀起惊天巨浪。李裕比他争气的多,不在权力中心的李裕大生特生,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若是有人知道李柷这番话,难免不会牵强附会,有人会极力巴结李裕,搞党争。
“是是是,孩儿也就是在这里私与阿娘说说,对外人是万不敢提起的。”李柷低着头,如同做错了事的孩子。
皇帝至高无上,可你再至高无上也是儿子。
“今日立政殿之事,若是有人敢多嘴泄露半个字,哀家夷你们九族!”
那些个宫女太监们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那里敢说出半个字来。
何太后很生气的走了,她气的是李柷不肯纳妃。张婉兮是很漂亮,可也不至于被迷的如此神魂颠倒。
若说李柷沉迷美色却又说不过去,他并没有留恋后宫,每日早朝议政还是兢兢业业。那他为什么不肯纳妃,何太后有些凌乱了。
“陛下,你为何宁肯忤逆太后也不肯纳妃?”张婉兮眼泪汪汪的看着李柷。
每个人受的教育不同,观念的差异使得张婉兮认为皇帝纳妃无可厚非。可李柷是真的做不到,他不是装什么柳下惠,是真的走不出心里的这个坎。
“皇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朕此生有你足矣,女子不易,朕只想给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而且,朕不想把对你的爱与她人分享,想必你心中也是如此吧。”
张婉兮感动的无以复加,她感觉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一个人。母仪天下已经让她措手不及,如今李柷又坦诚相待,誓死不娶。自己的上辈子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