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疯王-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这会儿藩王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朱器圾就算带着一家人进山避暑也不用遮遮掩掩了。
  这一次他带着家人进山可不是避暑这么简单,他主要是带着郑成功去看看他安置的流民。
  这会儿大巴山中的流民可不得了了,栽红薯,种土豆,养兔子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很多家中有人当兵的那更是富得流油,甚至还有些人家里购买了蒸汽织机,做起了织布的行当。
  蒸汽织机那织布速度着实吓人,一个月下来一台机子赚个几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郑成功看到山中流民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更坚定了随义父靖难的信念。
  朱器圾还有意无意让自己的宝贝幺儿婉芳天天跟在郑成功身边。
  他们是两小无猜,玩得不亦乐乎,压根就没意识到联姻这回事。
  朱器圾却已经让郑鸿逵给郑芝龙写信,说明自己的身份,并提出定亲的想法。
  至于郑芝龙会不会答应,这点,他根本就不担心。
  因为这会儿郑芝龙已经被他拿捏的死死的了。
  比如,大明的对外贸易,走私的海商只能把货物送到东番的鸡笼又或者大员,戚元辅和戚元弼兄弟等于是垄断了货源,郑芝龙要不听话,一文钱都没得分。
  又比如,郑芝龙手里头的火炮,大半都是从他这里买的,他如果不提供炮弹,郑芝龙实力就会一落千丈。
  这门亲事郑芝龙如果不同意,后果可想而知。
  他相信,郑芝龙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再说了,这会儿大明正堕向灭亡的深渊,等郑芝龙从南洋回来便会发现,崇祯已然无力回天,唯有跟着他造反靖难才有出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是这两年农民军正在发生蜕变,变得越来越厉害,以前他们在官兵跟前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过了这两年,他们便能跟官兵打得有来有回了。
  崇祯其实也意识到了让农民军这么闹下去不行,为此,他甚至采纳了朝臣的已经,准备集合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省的兵力,一举将反贼主力三十六营剿灭。
  只可惜,他再次被阉党给误了。
  这会儿兵部尚书张凤翼就是阉党,崇祯都知道他曾给魏忠贤建过生祠,他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兵备爬到兵部尚书的高位靠得就是献媚魏忠贤,从而不断获得提拔。
  孙承宗就曾评价,张凤翼才鄙而怯,识暗而狡,工于趋利,巧于避患。
  可惜,崇祯不但没有听孙承宗的,反而听了温体仁的,将这家伙起复为兵部尚书。
  因为张凤翼太能吹了,论起吹牛来,他甚至比袁崇焕都强,他论起辽东的防务和西南的形势来那简直是头头是道,唬得崇祯一愣一愣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家伙在天启朝当兵部尚书的时候曾去过辽东,甚至还在西南暂代一阵五省总督之职,虽说他什么都没干,但他能吹啊,吹得崇祯都以为他是个人才。
  这家伙在某些方面的确是个人才,比如朋比为奸。
  他不但跟温体仁打得火热,还趁机联合朝中阉党同僚向崇祯推举自己的姻亲,延绥巡抚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军务,负责围剿三十六营。
  他以为凭借这几省的兵力,还有卢象升,练国事,左良玉、贺人龙等猛人,剿灭三十六营,那简直是手到擒来,这唾手可得的奇功自然不能便宜了别人。
  事实上也是这样,凭借五省大军和卢象升,练国事,左良玉、贺人龙等猛人,剿灭三十六营并不难,很快,卢象升和练国事等猛人便把三十六营追到兴安府平利境内的车厢峡,眼看就要将其消灭了。
  结果,义军里面一个读书人顾君恩出了条奇计,让高迎祥把这些年劫掠来的金银财宝全部送给陈奇瑜,以求朝廷招抚。
  陈奇瑜收了贿赂,竟然真的上奏朝廷,请求改剿为抚。
  崇祯被兵部尚书张凤翼一忽悠,还真同意了改剿为抚的策略,他哪里知道,这两人是亲家,他们正狼狈为奸拼命捞钱呢!
  这一招抚,出事了,三十六营义军从车厢峡脱险之后立马杀了监督他们的招抚官,从汉中一路窜到关中,攻陷了灵台、崇信、白水、泾州,扶风等地,一下又发展到二十多万人马。
  陈奇瑜闯下大祸之后竟然还玩起了甩锅推责的把戏,想把责任全推到卢象升、练国事等人的身上,结果,在张凤翼的帮助下,崇祯竟然真的把练国事给办了。
  可惜,纸终究保不住火,这个时候的农民军已然开始蜕变,战力是越来越强,再加上陈奇瑜为脱罪陷害有功之臣,各路官兵也开始畏首畏尾,生怕被这家伙给坑了,结果,农民军是一发不可收拾,各地官员和巡按御史的奏折是雪片般的飞向京城。
  崇祯终于明白,上陈奇瑜恶当了,依他的性子,不把陈奇瑜给活剐了才怪。
  这个时候阉党颠倒黑白忽悠崇祯的能耐又体现出来了,温体仁和张凤翼那是一个劲的给陈奇瑜说好话,帮陈奇瑜推卸责任,陈奇瑜闯下如此大祸,罪责却从问斩慢慢降到流放,而后又降到革职查办,释放归乡。
  不得不说,袁崇焕是真的冤,这祸要是他闯下的,估计活剐十次都不够!
  紧接着,崇祯又听信温体仁和张凤翼忽悠,提拔洪承畴接替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
  洪承畴借故三边有外敌入侵,迟迟未曾上任,农民军更是纵横陕西、河南等地,如入无人之境。
  就是这段时间,农民军完成了蜕变,聚首荥阳,共议推翻明廷的大计。
  随后,农民军便兵分三路,一路西进陕西,一路北上山西,一路东进凤阳。
  也正是这时候,八大王张献忠终于崛起了,他率数万大军一举攻下中都凤阳,把老朱家的那个啥坟都刨了!
第244章 欺天
  反贼攻陷中都凤阳府,焚毁皇陵,中都留守朱国相、凤阳指挥使程永宁等四十余员文臣武将以身殉国!
  温体仁收到消息,着实吓了一大跳。
  他倒不是害怕崇祯会因此治他的罪,他有的是办法推卸责任,问题,他的亲家吴振缨就是凤阳巡按啊!
  这消息也是吴振缨传过来的。
  原本,他将亲家吴振缨提为凤阳巡按只是为了混混资历,然后在找机会举荐擢升,谁能想的到,中都凤阳这么重要的地方都会被反贼攻陷!
  中都留守朱国相、凤阳指挥使程永宁等皆战死了,作为凤阳巡按的吴振缨竟然贪生怕死,跑了,崇祯如果知道了,那还得了!
  温体仁考虑了一阵,还是决定,想办法为亲家吴振缨隐瞒,脱罪。
  这会儿,他们就是敢这么欺天!
  就好像当初他和张凤翼为陈奇瑜脱罪一般,虽然最后陈奇瑜没救下了,他和张凤翼也没什么事。
  当然,要想瞒住崇祯,他一个人还不够,为此,他专门找来了自己的亲信兼知交好友王应熊。
  王应熊这会儿已经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了,而且深的崇祯宠信,如果两人合谋,肯定能把崇祯忽悠的云里雾里。
  他为什么不找其他浙党亲信而找上王应熊呢?
  很简单,因为王应熊的恩师杨一鹏这会儿正是兵部左侍郎兼户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漕运总督兼江北四府巡抚。
  凤阳府就是江北四府之一,以崇祯的性子,暴怒起来肯定要拿这个巡抚开刀。
  王应熊听温体仁这么一说,也吓坏了。
  这年头尊师重道可是读书人最为重要也最为基本的品德,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恩师去死啊!
  两人一合计,便决定,先压住凤阳失陷的消息,再想办法为杨一鹏和吴振缨脱罪。
  说实话,如此欺君,着实有点荒唐,老朱家那啥坟都被反贼给刨了,他们竟然敢隐瞒不报!
  王应熊也感觉这事有点不靠谱,这一次,想要救自己的恩师貌似很难,历史上他正因为这事被牵连,失去了崇祯的恩宠,罢官返乡。
  问题,恩师不能不救啊,就算知道会自毁前程,他也得救啊。
  怎么办呢?
  他苦思无法,却想起了一个人。
  这人就是南阳疯王朱器圾!
  如果疯王肯出手,或许能保住恩师的性命。
  他跟温体仁商议完之后,便写了封密信,命人八百里加急发往南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下,希望疯王朱器圾能帮忙想办法救救他的恩师。
  其实,杨一鹏真有点冤,因为他这个兵部左侍郎兼户部尚书主要责任是筹集粮草,也就是在江北四府筹集粮草然后转运到京城,要不,他也不会兼个什么漕运总督了。
  至于凤阳的防务,其实不是由他具体负责的,按理来说,负责凤阳防务的应该是他手下的凤阳巡按吴振缨。
  要知道,反贼突袭凤阳的时候,他还在淮安筹集粮草呢,根本就不在凤阳,而吴振缨却是一直在凤阳坐镇的。
  问题,崇祯可不会管这些。
  当初建奴是偷袭蓟州镇才打到京城的,而且,在关宁锦防线坐镇的蓟辽督师袁崇焕还率军及时赶到京城,将建奴给打跑了,崇祯还是将袁崇焕给活剐了。
  这一次反贼将老朱家那啥坟都刨了,崇祯能放过统管江北四府军民事务的杨一鹏吗?
  显然不可能。
  就算明知是错杀,崇祯也得杀,而且得大开杀戒,把相关官员全杀了,要不然,就没法向列祖列宗交待!
  那么,疯王朱器圾会不会救杨一鹏呢?
  如果杨一鹏是个贪官污吏,朱器圾估计理都不会理。
  不过,这杨一鹏还真不是贪官污吏,与王应熊不同,杨一鹏是个干吏,而且,天启朝的时候,他还因忤逆魏忠贤而被阉党陷害罢官削籍,是个相当正直的人。
  他之所以能当兵部左侍郎兼户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漕运总督兼江北四府巡抚,也不是凭的王应熊的关系,而是凭的自己的真本事。
  这么一个能臣干吏,朱器圾当然要救。
  而且王应熊还是他在朝中最为重要的一颗棋子,为了让这颗棋子对他感恩戴德,他说什么都要救下其恩师。
  问题,这会儿他还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藩王而已,怎么去救杨一鹏这样的封疆大吏呢?
  如果要他保住杨一鹏的官位,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光是保住杨一鹏的命,他却有很多办法。
  他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便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
  很快,一队密卫便坐上车轮舸直奔南都金陵而去,在南都金陵汇合了当地的密卫之后,他们又坐上车轮舸通过运河,直抵淮安。
  这个时候,温体仁和王应熊还在想办法拖延,杨一鹏还没被治罪。
  不过,杨一鹏貌似已经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所以,一直老老实实待在淮安,等着崇祯来取他项上人头呢。
  他着实没想到,他的得意门生王应熊竟然会托南阳疯王来救他。
  而且,疯王朱器圾的方法着实有点太疯狂了。
  不过,最后,他还是接受了疯王朱器圾的提议。
  因为朱器圾在王应熊的密信后面附了一句,不要牵连了这个一心为了救他的弟子,留待有用之身,为国效力。
  他是不怕死,但是,他也不想牵连自己的得意门生。
  于是乎,这天早上,他早早便爬起来沐浴更衣,好好收拾了一番,命人在府邸大堂前摆上了香案,又命人大堂、书房和卧房四周摆满了柴火,然后又命人将手下所有官吏全部召集了过来一一道别之后,便开始表演了。
  他先是朝着京城方向三叩九拜,行了一番大礼,又忏悔了一番自己的罪责,然后便遣散家丁仆役,亲手点燃了大堂、书房和卧房四周的柴火,纵身跃进大火之中。
  他这是典型的自焚殉国,崇祯知道了,应该不会再追究他失职之罪了,更不会去追究王应熊了。
  这就是疯王朱器圾想出来的办法,假死脱身!
  他纵身跃进火海之后,早已隐藏在卧房中的密卫便偷偷围上来,捂灭了他身上的大火,掀开地上的石板,带着他从临时挖出来的密道爬了出去。
  然后,又有密卫在里面将石板盖好,并将挖出来的临时密道又用土慢慢填满。
  杨一鹏就这样逃出了生天,当然,以后他是不可能再在崇祯手底下任职了,他只能跟着疯王朱器圾造反靖难,等朱器圾当上皇帝,他才能再次出仕。
第245章 疑人不用
  兵部左侍郎兼户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漕运总督兼江北四府巡抚杨一鹏自焚殉国!
  消息传回京城,王应熊直接瘫坐在椅子,半天不曾言语。
  他知道,如果他继续为恩师隐瞒,为恩师开脱,罢官削籍那都算是轻的了,皇上一怒,很有可能连他一起都宰了。
  这事是瞒不了多久的,他也没这个能力力保恩师不死。
  但是,他就是这样重情重义,明知不可为,他还是在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