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是瞒不了多久的,他也没这个能力力保恩师不死。
但是,他就是这样重情重义,明知不可为,他还是在尽力想办法。
历史上,他就是因为包庇自己的恩师被罢官的。
现在看来,他这官是不会被罢了,因为他的恩师都已经死了,他没必要再包庇了。
恩师这完全是为了他啊,为了保住他的前程,恩师竟然选择自焚而死!
他的心真的很痛。
第二天,他便卧病在床,起不来了。
朝堂之上,大部分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崇祯也很快便收到了凤阳失陷的消息。
这一次,崇祯没再责备杨一鹏,也没有治杨一鹏的罪。
因为他收到的消息是,中都凤阳失陷,中都留守朱国相、凤阳指挥使程永宁等战死,贼骤至,路远不及救,兵部左侍郎兼户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漕运总督兼江北四府巡抚杨一鹏自知失责,在淮安自焚殉国!
人家都不在凤阳,而且人家都知罪了,都自焚殉国了,还有什么好追究的?
他只能素服避殿,亲祭告太庙,然后以陵寝失守重罪逮凤阳巡按吴振缨等处斩。
这事貌似就这样过去了。
没想到,才过了两天,唐王朱器圾派驻在京城的密卫又偷偷找上门来了。
王应熊还以为人家是来转达慰问之意的呢。
毕竟,他曾求唐王出手救恩师,结果,没过几天恩师便自焚殉国了,人家没来得及救,派人来表达一下慰问之意也正常。
他虽然卧病在床,却也没有避而不见,人家一片好意而来,给人吃个闭门羹可不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密卫进到卧房之后竟然神神秘秘的掏出一个信封,递了上来。
这唐王还亲自写了封信以示慰问吗,没这个必要吧?
他抽出信纸展开一看,顿时泪流满面。
信上总共就八个字,一切安好,非熊勿念。
如果其他人拿到这封信,估计会莫名其妙,这什么意思?
他却是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恩师的字迹啊!
他愣了半晌,这才指着信上的字哽咽道:“这,没死?”
那密卫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主上已派人将其救出。”
真的假的?
这可能吗?
淮安那边传来的消息,很多人都亲眼看到恩师纵身火海,恩师自焚殉国之前还跟手下官员一一道别了,如果是假的,能瞒过那些人吗?
而且,后面还有人去收敛了恩师的骸骨。
这一切都证明,恩师已经葬身火海了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不是看到恩师的亲笔信,他真不相信恩师还活着。
这南阳唐王的手段,真令人匪夷所思啊!
杨一鹏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以这种方式逃命,他假假也算是个六部尚书了,而且一向廉洁奉公,勤勉任仕,如果不是中都凤阳突然间失陷,他何至于此!
唉,吴振缨、陈奇瑜、洪承畴,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他当然知道吴振缨是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姻亲,他也知道陈奇瑜是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姻亲,至于洪承畴这个老油子,跟他的得意门生王应熊差不多,就知道钻营官场,攀附当朝权贵,论真本事,洪承畴可能还不如他的得意门生王应熊呢。
唉,可惜啊可惜,皇上都被这帮人给骗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长此以往,大明必亡啊!
或许,自己真应该就此自焚殉国,省得国破家亡之时生不如死。
他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带着青铜面具,坐着马车,在一帮密卫的严密保护下来到码头,坐上了车轮舸,直奔金陵而去。
这一刻,他真的是失魂落魄,就如同死了一般。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凤阳失守,罪责难逃,他只能死啊!
他甚至连家都回不去了,回去绝对会牵连家人。
唉,前程尽毁,报国无门,有家不能回,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咦,不对啊!
他正长吁短叹之时,猛然间发现,这车轮舸太不对劲了。
这会儿他正坐在船舱之中呢,压根就没看到什么人在踩动水轮,但是,这车轮舸却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在水面上疯驰!
怎么会这样?
他可是漕运总督,对各类船只自然了若指掌,这车轮舸完全不应该有这种速度啊!
很快,他便发现中间的桌子下面不对劲了,因为里面正发出奇怪的声响。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直接请密卫打开了桌板,想要一探究竟。
密卫也不含糊,当即便按他要求,把桌板给拆了。
这是什么东西?
看到鬼斧神工般的蒸汽机和齿轮,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一路,他钻研了好几天还没弄明白,这套东西为何会如此神奇。
接下来,令他意想不到的还有很多。
他在郧阳下了船之后便在密卫的簇拥下骑着骏马直奔浙川而去。
到了浙川县城,他也如同郑成功一般,被眼前的繁华给惊呆了。
他是湖广人士,而且不止一次坐船往返于长江之上,自然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这会儿西北早已民不聊生,灾民都饿得生不如死,纷纷造反了,怎么可能还有如此繁华之地呢?
穿过浙川商街,来到唐王府,他倒是没有多吃惊。
因为他知道,救他的就是南阳唐王,而且,浙川唐王府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应该说,跟其他藩王府邸比起来,唐王府应该算是比较寒碜的了。
不过,唐王朱器圾这个人倒是相当的特别。
此人一看就不是什么池中之物,不但英气逼人,言谈举止间也透露出一种难得的睿智。
人家只是随意跟他聊了几句,他便看出来了,这位唐王着实不简单。
接下来,朱器圾也不隐瞒,他设宴款待了一番杨一鹏之后,他便直接带着杨一鹏进了大巴山,并且带着他参观了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和平北军的营地,还命各军集结,操练了一番。
这时候杨一鹏才反应过来,这位唐王是想造反啊!
要不然,暗中操练这么多人马干什么。
朱器圾带着他转了一圈之后,便直言不讳道:“杨大人,不瞒你说,本王手下人马已然将近十万,而且,你看到的还只是普通的青壮,真正的精锐并不在这里,你觉得,本王靖难有几成胜算?”
就这还只是普通青壮!
这已经堪比明军精锐了好不?
还有,你竟然带着我看这些,这不是摆明了让我跟着你造反吗?
唉,罢了,现在的朝廷,真没什么指望了。
因为中都凤阳失守,他已然不容于朝廷,报国无门。
或许,跟着这位唐王造反靖难还能让大明延续下去。
这年头很多官员都是这样,要让他们跟着什么反贼造反,他们绝对会不屑一顾,要让他们跟着皇室宗亲靖难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这也是延续大明朝的一种办法不是。
杨一鹏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喟然长叹道:“王爷如果真有如此多的精锐,靖难应该是有希望的。”
那好,朱器圾毫不犹豫道:“杨大人,你在朝廷就是负责筹集和调拨大军粮草的,以后,本王手下的十万大军粮饷就交给你来调拨,你看如何?”
这!
我们才见面多久,你就把如此重任交给我?
那可是十万大军的粮饷啊,一个月就是数十万两,一年就是数百万两!
杨一鹏不由目瞪口呆道:“王爷,您信得过下官吗?”
当今朝堂贪官污吏横行你都能不贪,你能贪我的粮饷吗?
朱器圾微微笑道:“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杨大人,我相信你。”
杨一鹏不由感动道:“多谢王爷信任,下官必定尽心竭力为王爷效命。”
第246章 明末第一猛将
朱器圾有了杨一鹏相助整个人瞬间轻松了大半。
要知道,这会儿他已然坐拥南阳、重庆、播州、叙州、泸州、水西、东番等州府,地盘之大堪比大明的一个行省,军队之强,更是超过了大明、建奴、反贼任何一股势力。
原本,民政方面,他还可以让毕懋康、王徵、宋应星、宋应昇等分担,军政方面,他却得自己统筹,尤其粮饷的调拨,不知道耗费了他多少精力。
杨一鹏把调拨粮饷的事情接下来之后,他终于不用走到哪都操心分布在四处的大军能不能按时拿到粮饷了。
将近十万大军,而且还是分布在南阳、重庆、东番等相隔千里都不止的广袤之地,粮饷的调拨的确相当之繁琐。
不过,这点事对杨一鹏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因为他原本在朝廷就是干这个的,而且当今大明朝廷是粮饷奇缺,他筹集粮草都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而唐王朱器圾这里就不一样了,这位疯王简直有钱的令人咋舌,将近十万大军的粮饷根本就不需要他去筹集。
银子和粮草完全无需操心,他只需计算定额并安排车马船舶运按时运送到各地便成,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轻松。
这个时候,朱器圾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开始扩军,准备靖难了,他直接把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手下大军都补满一万,并定下名号,分别是镇东军、镇西军、镇南军和镇北军。
这样一来他手底下光是正规军就达到了十万,就这还不包括马千乘手下的白杆兵和戚元辅、戚元弼兄弟手下的水军,如果再算上郑芝龙手下的人马和西南土司手下的人马,他如果拼起命来,足可聚集四五十万大军!
朱器圾这会儿是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兵强马壮,气势如虹,崇祯这会儿却是晕头转向,不知所谓,兵马羸弱,士气皆无。
为什么呢?
因为他挑了个好统帅,看上了洪承畴这个一无是处的饭桶!
洪承畴这个人,在历史上好像很光鲜,很有能耐的样子,就算投降螨清那也是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搞得他好像本事通天一样。
其实,他有个屁的本事,他在明朝当官的履历之所以那么光鲜,就因为螨清《明史》的主编和副主编是阉党冯铨和他这个大叛徒!
至于后面的总裁张廷玉,只是负责按螨清朝廷的要求修改了一番,《明史》中关于他这个“大能人”的描述那还是相当光鲜的,毕竟,他可是投降螨清的明朝大臣里面职位最高的,螨清必须给他树立伟大光正的形象,以示表彰。
所以,《明史》里面,凡是关于洪承畴的记载基本都是正面的,凡是坏事,好像给他都没关系。
除了他被俘的最后一战,他率十余万明军主力与皇太极决战,结果一仗都没打便崩溃了实在没法洗,他过往经历,基本都被他自己篡改的一塌糊涂。
比如这一次,反贼都把中都凤阳拿下了,老朱家那啥坟都被人刨了,真正负责的应该是杨一鹏吗?
杨一鹏只是负责筹集粮草的,真正负责剿贼的是他洪承畴!
陈奇瑜下台之后,接任五省总督的就是他,但是,他却借口三边有外敌入侵,迟迟没有上任。
结果,好了,农民军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把中都凤阳都拿下了。
这下,他再也不敢窝在陕西三边了,要再窝着,崇祯估计就要拿他开刀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率手下边军主力一路直奔河南,而后在信阳召集大军,做出西进凤阳,与农民军主力拼命的架势。
说实话,他这举动,真不像是个合格的统帅,就好比他在松锦之战中的表现一样,连最根本的粮道都不知道安排人去守,他当什么统帅?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像他这样胡搞瞎搞。
要知道,农民军的主力可是出了名的流寇,他这样集结大军,作势欲扑,人家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跑啊!
所以,他率明军主力扑向凤阳的时候,张献忠都已经一路狂飙,窜回关中跟高迎祥和李自成汇合了。
洪承畴集结明军主力,摆出姿态,进入南直隶与农民军主力决战,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却已经集结二十余万大军,狂攻凤翔,直逼西安!
关中的明军几乎都被洪承畴全拉去南直隶了,这下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洪承畴竟然还有脸向朝廷告急,请朝廷调集人马救援西安!
明军主力差不多全在他手里,朝廷从哪里调集人马去救援西安?
他其实也知道朝廷已经没有什么人马可调派了,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后面的失败做铺垫而已。
他之所以向朝廷告急,只是想告诉崇祯,皇上,你也看到了,我现在正率军直扑南直隶,准备与反贼主力决战呢,陕西出了什么事可跟我没关系啊!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直接八百里加急传讯,令正在汉中剿贼的曹文诏速速率军回援关中。
他这简直是让人去送死啊!
曹文诏是明末第一猛将没错,但人家手里头总共才五千人马,洪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