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疯王-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简直是让人去送死啊!
  曹文诏是明末第一猛将没错,但人家手里头总共才五千人马,洪承畴竟然让他去阻击二十余万农民军主力!
  这个时候,形势已然相当危急,曹文诏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直接就率军直扑关中,以五千之众去阻挡二十余万大军。
  结果可想而知,他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敌不过这么多的叛军啊!
  此战曹文诏率五千之众与二十余万反贼战于关中,一路势如破竹,直扑农民军主力,最终被农民军埋伏的数万骑兵团团包围。
  曹文诏在乱军丛中左突右冲,杀敌数百,血战竟日,最终体力不支,拔刀自刎!
  不久,副将艾万年和柳国镇亦力战而亡,唯有游击将军曹变蛟拼死突围。
  当世公认的第一猛将就这么被洪承畴给坑死了,洪承畴却在《明史》中编出了什么一个小兵被俘后心急,大声呼叫“将军救我”,结果害得曹文诏身陷重围的故事,搞得好像曹文诏的死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那个小兵的错一样!
  这种谎言,亏他编得出来!
  他要不把明军主力全部带去南直隶,曹文诏能孤军奋战,身陷重围吗?
  围剿流寇却摆出一副集中兵力跟人决战的架势,他这么装模作样也就能骗骗崇祯而已,流寇根本就不可能跟他决战。
  他就是这么个垃圾,只会在《明史》中美化自己,要真论实力,他甚至连陈奇瑜都不如。
  陈奇瑜好歹指挥各路大军把农民军主力逼进了车厢峡,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只能通过行贿逃脱,他却是损兵折将,把个当世第一猛将都给害死了。
第247章 大明最后的希望
  曹文诏战死,艾万年、柳国镇战死,二十余万反贼直扑西安,皇太极趁机在辽东称帝,崇祯是寝食难安,连续好几天都没睡觉。
  精神恍惚之下,他竟然做出个英明的决定。
  他直接下旨,令洪承畴经略辽东,守住关宁锦防线,洪承畴马上顺水推舟,言统辖太广,难以兼顾,于是,崇祯命卢象升总理江北、河南、山陕、川湖军务,统管关内明军,而洪承畴专管关外兵务。
  应该说,崇祯这是歪打正着,稀里糊涂之下把卢象升卢阎王给摆到了应有的位置。
  但是,陕西的形势已然岌岌可危,二十余万反贼啊,陕西根本就没有正规明军了,如何抵挡?
  要知道,南直隶距离陕西足有两千余里,以大军行进的速度,一天能奔行百里就算是极限了,卢象升就算是神也不可能把远在江南的明军短时间内调回陕西啊!
  陕西巡抚甘学阔无力抵挡贼寇,直接被崇祯罢官削籍,陕西的形势更加糜烂不堪。
  这个时候,神经错乱的崇祯竟然命朝臣荐贤举能,推举贤能去收拾陕西的残局!
  说实话,他这纯属失了智,陕西已然没有正规明军,如何收拾残局?
  谁去了也不行啊!
  陕西的形势可以说是谁去谁死,明军主力不到,二十余万贼寇根本就无法收拾。
  这个时候,作为阉党余孽的浙党又开始坑人了。
  孙传庭,代州振武卫军户,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因不满阉党专权,告假还乡。
  这家伙典型看不起他们阉党,一躲就是好几年,天启朝根本就没有出仕,而且,这家伙还有真本事,崇祯朝出仕之后很快便以才能越级提升为顺天府丞,成了地方督抚的候选人。
  也就是说,朝中清流看中了孙传庭的才能,把他当总督巡抚在培养。
  好啊,你们把孙传庭当总督巡抚在培养是吧?
  那就让他去陕西收拾残局!
  内阁首辅温体仁授意,浙党骨干,吏部尚书谢升直接举荐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
  他们这纯粹就是为了坑人,为了把清流培养的人才丢火炕里去烧死。
  崇祯可不知道这里面的阴谋诡计,吏部尚书推举,行啊,那就看看人家有没有本事呗。
  他直接召见孙传庭,询问如何平定陕西反贼。
  孙传庭直言不讳,只要朝廷提供足够的粮饷,定能剿灭肆虐陕西反贼。
  崇祯表示,措兵难,措饷更难,朝廷只能出六万两饷银。
  六万两饷银,能干什么?
  以西北现在的粮价,六万两连一万石粮都买不到。
  也就是说,崇祯连一万人马一个月的粮饷都给不了。
  一万人马一个月的粮饷都没有,如何平定二十余万反贼?
  如果换做一般人,哪里敢去接这烂摊子。
  但是,孙传庭却接了。
  他二话不说,直接快马加鞭赶到陕西,在榆林镇征召了三千边军精锐。
  这三千边军精锐就是明末三大劲旅之一,秦军的主力了。
  紧接着,他便开始整顿陕西军政,严令各地屯卫配合地方官员严防死守,保住西安周边所有城池,同时亲率秦军前往支援。
  这一招着实把高迎祥给整懵了,他手下人马战力虽然已经直追明军,但攻城照样不行啊!
  同等实力的情况下,要想攻破一座城池,兵力最少得是人家的五倍以上,而且还旷日持久。
  陕西屯卫可不少,而且大多集中在三个边镇和西安周边,西安周边各个城池附近基本都有数千屯卫,他们进驻各个城池之后,再加上地方官员征召的乡勇,人数轻轻松松就能过万。
  这种情况下,他能攻下几座城池?
  如果按兵力来算,他能在短时间内攻下五座城池就顶天了。
  问题孙传庭还带着秦军精锐到处支援呢。
  高迎祥直接被孙传庭这招给整得焦头烂额,不得不率军往关中方向退却。
  没办法,攻城本就艰难,还有孙传庭率秦军精锐在后方骚扰,他根本就没法往西安推进了啊!
  或许,他向关中方向退却就是个调虎离山之计。
  他可能是想将秦军精锐引到关中,然后再出其不意率军突袭西安。
  可惜,他退到关中的时候卢象升也率军赶过来了。
  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孙传庭的秦军都是明末三大精锐,农民军怎么可能干的过。
  在卢象升和孙传庭的围追堵截之下,高迎祥被逼进入子午谷。
  子午谷,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长安西南秦岭山中,南至汉中石泉境内,乃秦岭八道之一。
  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时,大将魏延曾提出子午谷之计,向诸葛亮建议引兵一万,走子午谷奇袭长安,但诸葛亮认为太过冒险而拒绝了。
  这个时候,高迎祥已然被逼的走投无路,只能试试魏延这子午谷之计了。
  如果能通过子午谷奇袭拿下西安,他便可据城而守,抵御官兵,如果拿不下西安,他也可以向陕北和宁夏方向逃窜,官兵想要围堵基本是不可能的。
  他的想法是不错,可惜,早已被孙传庭给识破了。
  如此奇袭之策,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这就是去送死啊!
  子午谷两边悬崖绝壁无数,人家随便在哪里设伏都能让你全军覆没啊!
  高迎祥是被逼无奈,不得不率军走子午谷奇袭西安,孙传庭却是以逸待劳,直接在子午谷的出口附近设下埋伏等着他。
  结果,高迎祥率部行至子午谷黑水峪,直接就被孙传庭给堵住了。
  翌日,双方开始大战,孙传庭率秦军与高迎祥鏖战四天三夜终于全歼农民军主力,俘获高迎祥。
  崇祯大喜过望,降旨褒奖,并令孙传庭将高迎祥押解进京。
  他真的是大喜过望,原本,他只是命孙传庭去守住西安,他哪里能想的到,孙传庭不仅守住了西安,还将反贼主力给歼灭了,而且直接俘虏了反贼首领高迎祥!
  如此大捷过后,崇祯但凡有点脑子都应该明白,卢象升和孙传庭才是大明的希望,只要重用这两人,大明绝对不会灭亡。
  可惜,崇祯的脑回路太过清奇,或者说,天启朝和崇祯朝,但凡功勋卓著之辈都逃不过阉党的算计。
  此战过后,孙传庭和卢象升不但没有得到崇祯的重用,反而因为阉党的算计,不容于崇祯之眼!
第248章 星陨
  卢象升和孙传庭到底有多厉害,这个不能听朝中阉党的评价,得听贼寇也就是各路义军的评价。
  各路义军对卢象升的评价是: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
  这个卢阎王那是出了名的可怕,各路义军那是真的如同怕阎王一样怕他。
  至于孙传庭,那更可怕,他第一次出任巡抚便消灭了义军主力,活捉了义军首领高迎祥。
  可惜,崇祯听不到各路义军的评论,也看不到真实的战果,他能听到的,只有身边宠臣的谗言,他能看到的,都是加了料的战果。
  卢象升和孙传庭第一次合作便打得各路义军望风而逃,抱头鼠窜。
  如果让他们继续合作下去,各路义军估计也没几年奔头了。
  可惜,他们第一次合作便成了绝唱。
  正当他们打得各路义军惶惶不可终日之时,皇太极再次派兵入寇,京城告急,崇祯连忙调卢象升救援。
  按理来说,卢象升去了,接替他的应该是孙传庭。
  因为孙传庭才是义军的克星,各路义军都不是他的对手。
  可惜,这个时候崇祯信任的是杨嗣昌、薛国观和高起潜,而不是卢象升和孙传庭。
  三人继承了张凤翼、温体仁和魏忠贤的衣钵,为了争权夺利,不惜陷害忠良,诋毁有功之臣,以致黑白颠倒,乾坤倒置。
  卢象升率军回京将建奴打跑之后不但没有获得升迁反而莫名其妙的被贬去形同虚设的宣府镇和大同镇当什么宣大总督。
  孙传庭消灭反贼主力活捉反贼首领高迎祥之后也没有获得升迁,杨嗣昌反而推举熊文灿接替卢象升出任五省总督。
  说实话,熊文灿并非什么酒囊饭袋,不过,他最大的能耐就是招抚,正是因为他在福建巡抚任上招抚了最大的海盗头子郑芝龙,才使得肆虐东南沿海的海盗逐渐被剿灭。
  要论实战,他真不行,他跟卢象升和孙传庭根本就没法比,出任五省总督之后,他还是那一招,招抚!
  这时候各路义军都已经被卢象升和孙传庭给打得受不了了,正想喘口气呢,熊文灿招抚,正和他们的胃口。
  于是乎,八大王张献忠、闯塌天刘国能,赛曹操罗汝才等相继接受朝廷招抚,十三路义军主力,除李自成外其他十二路全被招降。
  而李自成在孙传庭的穷追猛打之下亦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被打得只剩下十余骑遁入商洛附近的秦岭之中。
  形势貌似一片大好,崇祯对杨嗣昌更是信任有佳,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杨嗣昌提出向建奴求和,崇祯竟然都答应了!
  要知道,袁崇焕当初只是被污蔑向建奴求和便被活剐了,现在,杨嗣昌竟然主动提出向建奴求和,崇祯竟然还对他言听计从!
  不得不说,崇祯这脑回路那真是相当的清奇。
  建奴会同意议和吗?
  开玩笑呢,他们为什么要同意议和,他们要的是大明的江山!
  杨嗣昌这刚提出议和的想法,皇太极又派兵来入寇了。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统左翼军自青山关突入京畿,和硕贝勒岳托为统右翼军自密云北面的墙子岭突入关内,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京城北郊的通州。
  崇祯吓得连忙招卢象升进京勤王。
  这个时候,崇祯如果能同上次一般将各路勤王大军全部交给卢象升统领,击退建奴应该是很简单的事。
  可惜,杨嗣昌却伙同薛国观和高起潜暗中搞鬼,将大部分兵力的划归监军高起潜麾下,卢象升名为总督天下兵马,实际上却根本调不动其他兵马,他手中能用的唯有数千天雄军。
  杨嗣昌这是要向建奴求和,所以架空卢象升,令卢象升无法和建奴开战。
  卢象升被他这一手整得,着实束手无策,他手下就几千人马,怎么去跟十余万建奴主力打?
  原本,在杨嗣昌的算计下,这一仗真打不起来,卢象升就算是再猛,也不可能率几千人马去跟建奴主力死磕。
  但是,正是这个时候,一个消息却把卢象升逼上了绝路。
  因为建奴突然挥兵跑去围攻高阳!
  高阳并非什么重镇,按理来说,丢了就丢了,对战局影响并不大。
  问题,原内阁大学士,蓟辽督师,屡次击败建奴的孙承宗老家就是高阳的啊!
  建奴想干什么?
  这个不用问啊!
  他们肯定是去找孙承宗报仇啊!
  卢象升连忙率军前去救援。
  结果,他刚进军至巨鹿便被十余万建奴主力包围,而此时,高起潜率十余万明军主力就在离巨鹿不到五十里的鸡泽。
  按理来说,就算是再大的仇怨高起潜也得率军去救啊,毕竟卢象升是明军主帅,如若战死,对明军的士气那绝对是致命打击。
  但是,高起潜就是按兵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