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千年不死-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再让那些无德无能的人篡位成功,天知道这个乱世还要持续多久!
  天下从来都不缺少野心家,这种情况在未来是一定会发生的,既然无法阻止,那为何不让一个合适的人登上那个位置,继续柴荣未竟的事业?
  可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
  江晓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小寺庙,那位老方丈说,这就是赵匡胤的天命,他是注定要来终结乱世的。
  而这几年,赵匡胤也确实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回到家里手不释卷,注重情义,心有孝道,不爱奢华,不贪不腐……
  至少,现在的赵匡胤就是这样的,江晓找不出比他更合适那个位置的人。
  江晓记得以前杜老夫人和她讲过一件赵匡胤青年时候的事,那时候的赵匡胤很皮,完全就是一副“街头小霸王”的模样,很多人都说他以后长大了成不了什么气候。
  然而就是这样的他,在和贺氏成亲以后,便忽然端正了态度,不再整天鬼混,开始认真读书、工作努力,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个人似的。
  这是江晓很欣赏赵匡胤的一点,赵匡胤知道自己成家了,是男人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了,或许这也是他在那之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而离家出走,闯荡天下的原因。
  这样的人,哪怕是走上皇位,也会在最大的程度上约束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他同样是一个有雄心的人,只不过之前他将自己的雄心都放到了柴荣身上。
  可现在,他应该拿回来了。
  “我赞成。”沉默许久,赵普忽然出声道。
  当初他就是因为欣赏赵匡胤,所以才来到了他身边,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我也赞成。”赵匡义随即也点头道,这种事他同样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这件事还是得让我哥同意才行。”
  “放心,他一定会同意的。”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打闹闹中的改朝换代

  梁王柴宗训继位。
  新皇帝登基以后,赵匡胤又获得了两个新的头衔——检校太尉和归德军节度使,这个节度使的治所就在宋州。
  人被欲望所驱动,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有些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有些人却是被欲望操控。
  赵匡胤也是凡人。
  柴荣的忽然离去,让整个帝国都陷入了短暂的震撼之中,等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等尘埃落下之后,人们才终于从这震撼中苏醒。
  赵匡胤也醒了,他愕然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站在了这舞台的正中央,他成为了那个最为万众瞩目的存在。
  上天也在这时候,在他面前打开了两条路。
  一条路很难,但另一条路更难。
  他恍然间又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小寺庙。
  我可以做一个小校吗?
  下签。
  可以成为军将吗?
  下签。
  那可以成为刺史吗?
  下签。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不成要我做天子吗?!
  上上签!
  这段记忆,他差点就忘了。
  但是现在……他又想起来了!
  阳光明媚的午后,赵匡胤一家人正在家里吃着午饭。
  圆圆的大桌上,是已显老态、神情和蔼的杜老夫人,脸色苍白、面带微笑的贺氏,正在桌下斗去斗来的赵匡义和霞,时不时打闹一下的赵匡美和他的新婚妻子符氏,一直在给江晓飞眼色的赵琳、脸色淡然的江晓、面无表情的赵普还有一个小屁孩,这个小屁孩是赵匡胤的儿子,两年前由贺氏所生,名为赵德昭。
  赵匡胤环视一周,看着众人,忽然放下了碗筷。
  “娘,我想说一件事。”
  杜老夫人闻言看了过来,其他人也放下了碗筷。
  “匡胤,什么事啊?”杜老夫人笑着问道。
  “我……”赵匡胤欲言又止,咂巴了下嘴,尽量用平淡和随意的语气说道:“我想做皇帝。”
  屋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江晓、赵普和赵匡义同时一愣,都看向了有点小紧张的赵匡胤,他们有些惊讶,而其他人就是震惊了。
  “匡、匡胤,你刚刚和娘说什么?”杜老夫人的耳朵好像有些不好使。
  “娘,我说,儿子想做皇帝。”反正话已经说出来了,赵匡胤很是淡定地又重复了一遍。
  “哦,皇、皇帝啊……”杜老夫人愣愣地点着头,她儿子要做皇帝了?她儿子能做皇帝?皇帝是她儿子?她头好晕啊……
  赵匡美一手按在桌上,有些着急地道:“哥你说你要做皇帝,可是现在的皇帝不是……”
  “没错。”赵匡胤点头了,“我想了很久才终于下了这个决定,你们都是我最亲的人,现在把它说出来,我就是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杜老夫人有点懵,老人家反应可能慢了点,现在都还没回过神,贺氏仍然是一脸微笑的看着他,那柔和的眼神似乎在说“我永远支持你”,赵匡美的脸上仍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而江晓、赵普、赵匡义就很直接了,三人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惊讶了一小下,就非常淡定地拿起筷子继续吃饭了,仿佛他刚才说的就是和上街买菜一样平常的小事。
  喂,给我点面子啊,我可是认真的!
  “做皇帝好啊。”江晓夹了片菜叶,塞住了赵琳想要询问的小嘴,无视小姑娘一脸的怨念。
  “确实不错。”赵普附和,点了下头。
  “不就是个皇帝嘛,别大惊小怪的,哥,我挺你!来,娘,霞,大家都别愣着,继续吃饭、继续吃饭……”赵匡义的反应让赵匡胤更是目瞪口呆。
  拜托!我说的是要做皇帝啊!这可是要改朝换代的大事!要是一不小心失败了更是要杀头的!
  你们、你们能不能别这么淡定,尊重我一下好不好?
  “三人组”心里有数,所以异常淡定,之前的小惊讶也只是惊讶赵匡胤竟然比他们更先提出了这件事。
  这样也好,省得他们多费口舌。
  “不是!”然而赵匡美就不淡定了,他直接站起身道:“三哥、守心兄、则平兄你们别这么平淡好不好?二哥说的可是要改朝换代的大事!娘你先别忙着吃,把筷子放下,咱们先把事说完,等会儿再吃……”赵匡美拦住了懵懵懂懂就拿起筷子的杜老夫人。
  “老四,你不同意吗?”赵匡胤问道。
  “不是的哥。”赵匡美不知为何有点点小激动,他平复了一下解释道:“我是觉得,哥你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这种事我们应该从长计议,不能说出来后一句‘哦,知道了’就完事了,毕竟这可是要杀头的!小符你先去把门关一下……”
  “确实。”江晓点点头,表示赞同:“这种事就应该从长计议。”
  “匡胤,你有没有想过具体的计划?”赵普接上江晓的话。
  “就是过程要怎么做,成功了后怎么做,失败了后又要怎么做……”赵匡义又接上赵普的话。
  淡定三人组瞬间上道,这倒是让赵匡胤有些手足无措了。
  他略显尴尬地回道:“其实我就是刚刚有这个想法而已,还没想到这么多……”
  就在这时,坐在江晓旁边的赵琳忽然起身,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走到厨房里抽出了一根棍子,向赵匡胤走来。
  “小妹,你、你想做什么?有话我们慢慢说,别激动……”赵匡胤下意识地站起身离开座位。
  只见赵琳忽然举起棍子,张牙舞爪地朝赵匡胤扑过来,吓得他转身就溜到院子里。
  没办法,妹妹是自己的,不能打。
  两人在院子里跑个不停,赵琳在后面穷追不舍,口中还大声喊道。
  “二哥你一个大男人的,你说你要做什么就去做啊!拿到家里吓唬我们这些妇道人家算什么本事?还是不是个男人了?你给我站住!别跑!”
  “小妹你先把棍子放下!你哥肉比较厚,弹到你的手会很疼……”
  “快让他们俩回来!”杜老夫人终于回过神,急忙喊道:“这要是让别人家听见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哥,小妹,娘喊你们回来吃饭了。”
  就这样,一件即将改朝换代的大事,就在一场打打闹闹中被确定了下来。
  三人组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各自沉思。
  ……


第三百三十四章 点检做天子

  “哎,张娘们,那件事你听说了吗?”
  开封城的某条小巷里,几个大妈正蹲坐在树下摆龙门阵。
  “啥事啊?”
  “就是那个……皇帝的事。”某个大妈遮着嘴,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
  “哦,我听过了,前天那个老张还在那里讲呢!”另一个大妈有些兴奋地插嘴交道:“好像就是说、说什么点检……点检做天子!对!就是这个!”
  “嘘!你小声点,别让其他人听到……”一个大妈怕怕地捂住她的嘴。
  “怕什么啊?”大妈不以为然地丢开了她的手,“现在大街上都在说这件事,我这几天上街买菜都听到好几次了,你害怕谁啊……”
  “现在的点检是谁啊?”又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妈询问道。
  “嘿,这你都不知道?是赵匡胤,赵太尉呢!”
  “赵太尉要做天子了?我滴亲娘哎!这开封城是不是、是不是又要变天了?”
  “不就是换个皇帝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这几十年见的皇帝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
  “老娘们你忘了?换皇帝可都是要洗城的!不行!我得赶紧走了!”
  改朝换代可是大事,自唐末以来,只要是摊上这种事,城中的百姓必定会遭受一番劫掠,就连当初郭威也曾许诺士兵在进城后允许劫掠十天,虽然最后只过了一天他就制止了……
  “是了是了!我也得赶紧走了,我闺女还年轻呢……”
  眨眼之间,一股“点检做天子”的浪潮瞬间席卷了开封城的大街小巷,在短短数天之内,赵匡胤要成为天子这件事变得人尽皆知,并且以讹传讹,越传越神。
  然而,就在开封城的百姓们沸沸扬扬的时候,后周的皇宫竟然对这些“谣言”一无所知!
  “……”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开封城正弥漫在一片节日的祥和欢乐中,后周的文武大臣一大早就来上朝,向八岁的小皇帝柴宗训跪拜朝贺。
  “又是一个新年到……”
  江晓负手站在开封的北城墙上,低头看着远处奔驰而来的一匹战马,低声喃喃道。
  “你似乎有些紧张。”婉儿的声音也不由得有一些低沉。
  “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在事情真正发生以前,任何的纰漏都会导致我们功败垂成。”
  “尽人事听天命,我相信我们会成功。”
  那匹战马由远及近,带着满身的风尘,踏入了开封城内。
  “报!”
  皇宫内的朝贺还没结束,北部边境的定州、镇州二地便送来了一份紧急军情:辽国举兵南侵,北汉从土门引兵东下,两军联合直奔开封而来!
  这份突如其来的紧急军情让小皇帝不知所措,而刚刚二十岁的符太后也还涉世未深,毫无政治经验。
  关键时刻,宰相王溥、范质二人立即商议,由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宿卫前往迎敌。
  赵匡胤临危受命,立即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出征。
  正月初二,担任殿前副都点检的慕容延钊率兵先行北上,而在这之前,赵匡胤的儿时玩伴,担任侍卫司第三把手的韩令坤已经在一个月前率兵北上巡边。
  正月初三,赵匡胤从侍卫司和殿前司中分别挑出了一些人随军北上,留守京都的有他的结拜兄弟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
  大军从北门浩浩荡荡出发,刚走出城门,军中一个平日里喜欢观看星象的小军校苗训便忽然停下脚步。
  只见他抬起头,死死地盯着天上的太阳看了一会儿后,气沉丹田,平地一声吼。
  “看!天上有两个太阳!一前一后,黑光激荡,真是奇怪啊!”
  “哪呢哪呢?哪有两个太阳?”
  “我咋没看到?”
  “好像是有点……”
  就在苗训宣布自己的新天文发现,一群大兵围过来将信将疑地欣赏着这新奇的天文奇观时,一个叫楚昭辅的人正好路过。
  他也是赵匡胤的幕僚之一,善于管财。
  只见他抬头望天,摸着胡子,煞有介事地开口道:“后面的太阳正在取代前面的太阳,正所谓‘一日克一日’,这是在预示江山易主,点检要做天子了!”
  “哗!”
  这两人的表演很卖力,转瞬之间,点检做天子的传言也开始在军中蔓延开来。
  一时间,军中人心思变。
  正月初三,大军抵达开封东北二十里处的陈桥驿驻扎。
  因为之前苗训和楚昭辅的表演,此时的禁军之中议论纷纷,各种谣言不断此起彼伏。
  赵匡胤喝多了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