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时分,远远已经可以看见“益州界”的石碑!我去!这才刚刚跨过一个州啊,益州之后的山路更险!得把晚上慢下来的时间给补上去!贺齐舟的眼前总算出现了大片平原,益州是四川的省府,入蜀后,也只有这里会经过一段平地。而此时,贺齐舟已经经过了六个县城;掠过了九条铁索;刚从第十七个驿站接过马匹;自己也不知道跑了多少里路。
……
江陵府,将军县。柳家在三个月前的霉运现在又降临到了杨家头上。
“二婶,都两个多月了,爷爷建议还是尽快把丧事办了吧。另外杨山的师父说,他会安排按最高的规仪帮舟儿举办法事,也好让舟儿早日升天。”杨峙在贺莲的小宅中劝道。
“他不会死的,不用麻烦了。”贺莲双眼红肿,冷冷地说道。
“可——唉!那您把这个收下吧。”杨峙叹了口气,递了一个包袱过来。
“这是什么?”
“柳家老祖宗还是走了,临走前说柳晋安对不起杨征,硬是吩咐家人将这个包袱给你。里面是七千亩的田契和两万两银票。”杨峙道。
柳晋安的死因在官面上至今仍未公开,但杨柳两家自是清楚其中缘由。据说在陕西的柳系舟一夜白头,不到半月,人暴瘦了十余斤,还亲自手书一封向杨家陪罪,愿意奉上江陵府的产业,只是赈济过榆州百姓后,并无多少余财了。柳老太太得知自己儿子、孙子暴毙的真相后,一病不起,终究还是郁郁而去。
贺莲道:“这么好一个老太太,为何生出一个如此畜牲不如的东西!包袱我收下了,麻烦你转交一下张路遥吧,他县里的百姓这两年也太苦了。”
“好。二婶,俗话说入土为安,就算没有找到尸身,也还是先建个衣冠冢吧,我已经向县里备案,让舟儿恢复杨家身份。”杨峙继续劝道。
“别说了,舟儿不会死的!没找到尸身就是没死。没事你就回去吧,改天我会去看看老太爷的。”贺莲不信什么入土为安,也不信升天不升天什么的,其实在心中只是不愿也不敢相信贺齐舟的死讯。
……
7017k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叛军围城
萧寄怀的婚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举办婚礼的地点就在规模宏大的冀南候府中,这几天前来送贺礼的人快要踏破门槛了,很多人送出上千两的礼物,只为获得一张婚礼当日的请柬。据说一份两人成行的普通宾客请柬已经被叫价到了六百两。
连一向冷清的许府,这些天也都热闹里来。许轻寒不得不在大门上贴下布告:婚事由男方承办,女方除亲戚外,一律不收礼,不发请柬。这才让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扫兴而归。
许暮雪的嫁衣由宫中尚服局的人亲自上门定制,全都按郡王嫡女的规制,凤冠冠顶的明珠还是萧妃特意相赠,小苹还听到了尚服局的人私下议论,那颗珠子至少就值三千两,这套嫁衣全都用上了最好的材料,算下来,足足要万两以上,已经远超皇太孙娶妃时那套嫁衣的花销了。
这话传到小雪耳中,未起一丝波澜,连看都没看那套赶工定制好的奢华嫁衣,平素仍是成天一身缟素。
……
“八百里加急!”烈日当空,贺齐舟大喊大叫地冲入省城锦城,城中大道,游人如织,那匹快要咽气的驿马仍在被马上的骑手催命。
“让开,快让开!”贺齐舟凭着叫喊和日益精湛的骑术在人流中疾行,走出两三里后,不禁暗暗担心起来,这锦城还真是大啊,不知道有没有错过驿站?
“让开,让开,快闪开!”贺齐舟发现路中间迎面走来并行的几骑,个个鲜衣怒马,对自己的叫喊充耳不闻。
“三少爷,要不要让一下?好像是加急的驿骑。
“你是不是傻啊?要我们给一个驿卒让道?”三少爷气道。
“不让那驿卒下跪行礼就已经是开恩了,还要让路?”三少爷身边的公子哥也说道。
“啊呀,那家伙怎么还在冲过来?快把他弄停,撞上我的大宛马,我要他小命!”三少爷惊叫道,那驿骑正直冲自己而来。
“是!”左右扈从正准备扬鞭去抽击贺齐舟的快马。
“啊——”三少爷发出了一声惊叫,一眨眼自己便飞到了半空,然后看到那名驿卒坐到了自己马上,一脚又将身边的公子哥踢下马去,骑一匹,牵一匹,掉转马头后扬长而去。
本以为要摔个半死,没想到落立居然无恙,庆幸了一下之后,猛然醒悟,开始哭叫起来:“日你仙人板板,快追,你奶奶快把劳资地马给追回来!”
几名扈从立即追去,但哪里比得上两匹骏马的速度,转眼便丢得无影无踪。
贺齐舟恼恨对方无礼加无知,阻碍军驿,不就是延误军机吗?怎么教训都不为过,抢两匹马还算是好的!嗯,这两匹马还真不错,咦,前面就是驿站!不用了,下一驿再换马吧。贺齐舟低头自驿旗下驰过,那红白相间的旗子一下子狂摆起来。
贺齐舟不再数自己经过了几个驿站,不是不想数,只是太多,记不起来了。傍晚时分,益中平原上乌云密布,不时有闪电如金龙般自云中蹿出,又狠狠地刺入大地,随后发出震耳欲聋的雷鸣。
没人敢在空旷的原野停留。大江边,直直的驿路上,只见一个黑影,孤独地奔跑在乌云之下,缓缓地向东方移动。转瞬之后,雨水倾倒了下来,滂沱的雨水在狂风鼓动下,半空中就激起无数的水汽,如同一团烟雾,将那个黑影完全笼罩其中。
贺齐舟顽强地钻出水雾,但转眼又被包裹,胯下的马再也无力前冲,双腿一屈仆倒下去。早已对此习以为常的贺齐舟双脚迅速离开马镫,一点马鞍,飞身而去,算算距离,最多还有两三里就到下一个驿站了。
贺齐舟仰头又喝了一口雨水,这雨虽然阻了马速,好歹还是节省下喝水的时间。眼前又是无尽的群山,渝州快到了!
贺齐舟回望一眼身后,水泊中驿马已经一动不动了,黄梅时节的大雨好像是有意在刁难自己,除了头顶一片乌黑,远方的天际已经现出了金光,只是周围狂风依旧,拼命地阻截过自己后,又猛烈地刮起落叶败草,夹杂着水汽和柳絮,卷向远方的城池……
娘地还是顶风!时间都快没了!看着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齐舟只觉一腔愁绪凭空涌起,堪比那梅子黄时雨……
这些日子萧寄怀很忙,后天就是大婚的日子了,翰林院、武备馆;军中、朝中;京畿的、外来的;无论品级不管官衔,只觉得自己天天在请客,不是在白云楼,就是在玉门小筑,看来朋友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要维持住自己虚怀若谷、知己遍天下的形象还真是非常累。
“萧郎,这么快就走了?”长榻上斜躺着媚眼如丝的上官秋荻。
“嗯,我太累了,要早点回去。明早你就去邯郸吧。”送走几位好友的萧寄怀说道。
“怎么,都到这份上了,你还怕我惹事?”上官秋荻其实一直就在玉门小筑,只是被贺齐舟拒绝后就再也没有露面。
“听我一句,去吧。”萧寄怀走向门口,顿了一顿,仍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冀南候府修葺一新,到处张灯结彩,为了使婚仪更加符合郡王大婚的规制,太子殿下居然指派礼部尚书卜杭亲自前来帮忙设定仪程;
婚房中的全套紫檀家具是用安南国进贡的木料由御作监为后宫所制,这是皇帝给的贺礼之一;
大婚当天的餐饮由御膳房派出的七十余名厨师、厨工负责;
大婚当日,从内城的许轻寒府到皇城的翼南候府,三里多的道路两边,每隔三丈就会有一对御林军士兵站岗;
宫中五位贵妃,在京的十余位皇子、公主都将莅临婚宴……
萧蓟雄看着长长的仪程,禁不住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连原本想喝骂一通萧寄怀的话也收回了腹中:“再有什么朋友过来就推了吧,就算推不掉,也别放到玉门小筑了。”
“好。”萧寄怀点头应允。
……
西宁内城城下,尸体堆积如山,土玉浑王李浩站在城头,看着远处的海郡王与北周赤焰等人,心中百感交集。
“当初不该放他一条生路的。”李浩左侧,一身戎装的乌赞说道。他是土玉浑的禁军统领,也是乌尔汉兄妹的父亲。海郡王所在的部落是土玉浑仅次于王族的第二大部落,三十年前曾勾结北周反叛过一次,害得李浩一家死伤惨重。平叛后期,败局已定的海郡王亲手诛杀了族中几位长老重新归降朝廷,三十年来一直安分守己,驻守在土玉浑西境。
“当时已经死太多人了,唉……没想到还连累了天山派。”李浩叹道。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眼下想想怎么多守些时日吧。”浑身浴血的天山派施骥站在李浩的另一边,正是他的及时通报,才让李浩有了布防的时间。
原来海郡王与北周一直暗通款曲,去年北周不惜血本狂攻嘉峪关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调离驻守陇南的土玉浑精锐。西域的康车国本就在齐国和周国间首鼠两端,经不起北周的利诱与海郡王的威胁,发全国之兵,助海郡王反叛。
三方凑足三万人马,想一举拿下齐国孤悬在外的天山派,再进军东南,直取西宁。海郡王设下诡计,说是康车国率兵偷袭,请天山派派人相助。
因为确实收到康车国进军的消息,天山派不疑有假,派出了二百余名高手,没想到一去不返,中毒后又被两国大军围杀。
海郡王第二次派人上天山求援时,被老掌门识破诡计,便派了一万余人强攻。天山派虽然强悍,可一半高手损失在先,如何架得住对方人多,更何况赤焰还带着北周羽林卫加入战团。
已经看出端倪的老掌门白洛让副掌门施骥带着十二名帮中高手,突出重围,向西宁方向报警,涌泉上境的施骥最终还是带着幸存的三人,早了叛军大军两日赶到西宁。留守在山上的二百来人,估计无一幸免。连掌门也是凶多吉少,正是老掌门奋力挡住对方高手的群起攻之,才让施骥等人有了冲出重围的机会。
预先两天得知反叛的消息,也给了李浩一线自救的机会,因为兵力太少,而外城又太大,李浩泽索性抛弃外城的防守,让所有百姓席卷财物和粮草,全都躲进内城,并在通往内城的主要道路上拆毁房屋,阻滞对方骑兵;
所有青壮年男子都必须加入到防守的队伍中来,所以除了收拢京城周围的五千兵马外,一天之内又从城中十万百姓中征得一万男丁;
两日里不断加固城墙,坚壁清野,待叛军兵临城下时,几乎已经收刮不到什么粮食、牲畜了。
叛军当然也没闲着,大军过处,势如破竹,又派人劝降与齐国陇南交界的边城将领,几天之内便控制了土玉浑北境。
李浩自知难以对敌人数众多、士气正旺的叛军,乘叛军还未形成合围之势时派人追上赴齐国观礼的队伍,只是没想到已经出不了陇南边境了,反倒是招来了一路追杀。
7017k
第四百三十七章 翻山越岭
包围王城的叛军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五万人,但三日来的强攻没有丝毫进展,海郡王已经暴怒起来,一日里连斩两名不愿带头强攻的朝廷叛将,但仍是没有多大成效。
赤焰劝道:“大王,士兵十几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康车国的士兵更是劳累,而那些反叛过来的官兵不过是见我们势大而已,没几人愿意真心拼命的,你就算全杀了他们也无济于事。”
“国师有何高见?”海郡王问道。
“你部落里还能出多少军队?”赤焰问道。
“最多还能凑一万人。”
“那好,就地休整几日,围而不打。用五天时间,你从部落里再调一万人过来,让那些留守各地的士兵多筹些粮草也都赶过来,再把各地投降的官兵带来,应该可以凑到八万人,再准备好足够的攻城器械,到时,一举攻破李浩的城池。”赤焰建议道。
“万一齐国增援来了怎么办?那三万王师精锐回来怎么办?”海郡王问道。
赤焰道:“你们的那三万精锐目前连两万都不到了,就算马上从嘉峪关赶过来,也要十天半月的,从洛阳方向过来也一样,只会花更长时间。况且这里的消息传到洛阳到少还要十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
“那如果从他们从灵州、榆州经兰州进兵呢?四五日就能到陇南了。”海郡王道。
“那里都是步军!不可能这么快,来了也不顶用。再说,当我们北周大军是假的吗?统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