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入大唐-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伍刚走出一个时辰而已,身后突然传来马蹄的隆隆声,一个小马队急驶而来。

    这马队可是刚从长安城出来的,谁敢在长安城里驰马?这必须是有军国大事啊。小帅连忙率众人立于道旁,让开大路。

    谁知马蹄声到小帅身边戛然而止,马队竟然是来追小帅的。为首的赫然是李治身边的大太监瑞安。

    瑞安跳下马来,喘着粗气,顾不得擦额头上的汗珠,走到小帅近前,“圣人口谕,苏小帅的婚事有变,请立刻回驸马府等候消息。”

 第二百一十五章 爸爸哥哥真伟大

    李治要联络苏小帅,打个电话就行。特意派大太监瑞安领着骑兵来追,说明这个事情很重大,担心小帅不奉旨,或者产生什么其他不好的想法儿。

    小帅深感莫名其妙。自己娶公主的事情,从骆公子到达长安开始安排算起,这都一年多了,筹备得足够充分。出了什么情况,这就剩十天就要举行婚礼了,圣人又突然改主意了呢?

    本来无论自己、公主李瑶、皇上李治、老丈人李凤,所有相关人士对这件事都没有任何意见。

    老丈人这聘礼都收了,对自己印象也非常好。李治是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脑袋一热突然改主意。这种政治联姻,李瑶公主自己更是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本来哪个环节都不可能出问题,结果问题当真就出了,小帅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小帅立即给白斯文打了电话,康居城并没有任何问题发生,也没有和萧嗣业的濛池都护府发生什么冲突。

    小帅又联络了关开闰,逻些方面也一切正常,王玄策已经快到逻些了。

    虽然应该不是朝廷和大月氏之间有什么问题发生,白斯文还是马上联系了吴军师、骆公子,大月氏国全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常备军取消休假,预备役随时等候征召。

    小帅又跟高摩和王晓芸通了电话,叫他们立即打探消息,用到大月氏在长安的情报系统的时刻这么快就到了。

    看小帅背着自己不停地打电话,瑞安急得直转圈儿。等小帅终于打完,瑞安赶紧上前,“节帅啊,出了什么岔头儿,老奴不能说,现在圣人正在紧急解决。

    不过节帅啊,这婚礼肯定会如期举行,跟节帅你的地盘儿什么的,没有任何关系,不会影响圣人对你的看重,节帅你尽管放心。”

    瑞安越这么说,说明越不是小事。能让皇帝亲自紧急解决的事情会是小事么?

    小帅考虑了一下,还是跟着瑞安回了驸马府。这事儿不是自己这方面出了问题,最终一定会水落石出。

    就是万一李治要抓自己,凭手里的武力,随时可以杀出城去,小帅什么也不怕,况且李治应该不会突然地失心疯。

    回到驸马府已经是中午,小帅突然又回来了,府中众人都感奇怪。随即有一百名千牛备身出现在驸马府外,说是奉圣名护卫驸马府。

    李治都紧张到派了自己的贴身护卫来保护苏小帅,这出的问题肯定不小。

    小帅干脆静观其变,只是嘱咐缪拉,让手下护卫们严加戒备。李绩给的五十亲兵被派到了外围,小帅还不是很信任他们。

    晚上的时候,王晓芸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小帅的卧房,小帅总算是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个事情竟然是衡山公主闹出来的。

    衡山公主叫李麟儿,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李治的亲妹子,和李治是长孙皇后一母所出。

    本来大唐有规定,名山大川不得作为封号,而且一般来讲,公主要出嫁的时候才能得封汤沐邑。

    可能是因为兕子公主早亡,李世民加倍地疼爱这个最小的女儿。李麟儿八岁上,李世民就封了她为衡山公主,还给了实封,可见对她的喜爱。

    贞观十七年,九岁的衡山公主曾被李世民许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又悔婚了。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将李麟儿许给了长孙诠,结果因为李世民驾崩,公主服丧,这婚就没结成。

    去年服丧一年期满,李治曾想给她们完婚,被老顽固帝师于志宁阻止,认为公主应该守孝三年。因此如今衡山公主都十七岁,虚岁都十八了,还没有嫁出去。

    这女大不中留,衡山公主十七岁没嫁人,在闺中待得腻歪,经常穿着男装四处游玩。李治疼爱这个妹子,也不管。最近公主和李瑶交往甚密,喜欢上了追棒剧。

    因为追剧催更,公主去了小帅的驸马府两次,今天上午,公主突然找到李治,声称要嫁给苏小帅。

    李治这一惊可非同小可,难道公主去了两次小帅的驸马府,就发生了什么丑闻?马上叫来了公主的随身侍卫赵嬷嬷询问,待得知这里面并无私情,小帅甚至完全不清楚,才放下了心。

    李治当时就火儿了,这不是胡来么?苏小帅已经和李瑶确定了婚约,马上要成婚了。你已经许给了长孙诠,只是没有成婚而已。

    皇家嫁公主哪能这么随便乱改的?你这一改主意,不是乱套了?一下子涉及到长孙家、皇叔李凤、节度使苏小帅,这三股势力哪个是好得罪的?

    李治不允,自省自己对这个妹子平时太放纵了,当即下了禁足令,不许公主再出门。

    有首歌叫《爸爸哥哥真伟大》,如果说谁最适合唱,那就非衡山公主莫属了。爸爸哥哥都是皇帝,都一直对她疼爱有加,除了于志宁那个老顽固,其他人对她的要求几乎无有不允。

    衡山公主一直是众人宠爱的焦点,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看现代的电视剧,对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一下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追剧受挫,公主觉得人生都黯淡了。想起剧中女子可以自由地谈恋爱,那是何等快意的人生。

    自己将来要嫁长孙诠那个纨绔,那家伙除了蒙祖荫当官,一无所长。以后自己就要整日闷在家中,担心丈夫又去哪儿跟人鬼混去了么?这和电视剧里的人生差距实在太大了。

    这整个儿大唐,能让自己过上和剧中差不多生活的,恐怕只有光明神使苏小帅一个而已,公主一下子萌生了个大胆的念头儿。

    苏小帅不就是要娶公主么?我是公主啊,还是大唐现在最尊贵的公主,嫁了他,这剧不就可以一直追下去了么?

    念头一起,就不可遏制,公主当时就找皇兄去商量。结果怎么着?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皇兄这次居然训了自己一顿,还把自己禁足了。

    公主回到自己的房间,越想越窝火,这是完全无法忍受的。

    李治打发走了妹妹,正在烦恼,瑞安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大家,不好了,公主拿了把刀子,吵吵着要自戕呢。”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人盈盈笑

    李治气急败坏地赶到的时候,公主手里的刀子已经被抢下来了。

    话说公主本来也不可能自杀的,她就是想闹出点儿动静来,吸引皇兄的注意而已。

    李治气得发抖,正想骂不懂事的妹子几句,衡山公主嘴一扁,哭了。

    “我就知道耶耶驾崩后,就没人疼我了。哥哥你把阿娘的嘱咐都忘了,就知道在朝廷上搞什么势力平衡,一点儿也不关心妹子的终身幸福。

    我要去昭陵找阿娘去哭。阿娘啊,你和耶耶走了,撇下我这没爹没娘的孩子,受人欺负。女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喜欢的、有本事的,哥哥他非要我嫁给一个没本事的纨绔,呜呜呜……”

    妹妹一哭,李治立刻慌了。妹子一提到母后,李治的眼圈儿也红了,内心一下子柔软起来。

    母后的七个子女,现在就剩下自己和二哥李泰,妹妹城阳公主和衡山公主四个。二哥现在均州病重,不得相见。这个妹子自己不给做主,谁还能帮她?

    李治说到底不过是个二十三岁的小青年而已,掌握大唐这么一个大盘子,身负家国重任,平时压力太大了,对妹子就关心得少。

    现在妹子提到爹娘,李治也想大哭一场啊,你们谁知道我这个皇帝每天过的都是什么战战兢兢的日子?爹娘确实走得太早了啊。

    李治陪着衡山公主哭了一阵,突然下定了决心。他娘的,如果自己亲妹子还要委曲求全的话,我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去他娘的长孙无忌,我就要顺着妹子的心意了。

    “妹子你别哭了,朕答应你。”

    衡山公主立刻破涕为笑,“我就知道皇帝哥哥最疼妹子了。”

    李治走了,公主心愿达成,唱着歌儿回了卧室,竟然破天荒地换上了女装。

    打扮了一番,对着小帅进贡的大镜子挺了挺胸,盈盈一笑,“我长得也不比瑶妹子差嘛,还有那小丫头没有的优势,便宜苏小帅那个混蛋了,哼!”

    李治一旦下了决断,重新一思考,觉得妹子嫁给苏小帅不错啊。苏小帅这个军阀现在治下四百多万人,超过大唐实控人口的三分之一,手下大部分都是番兵,这离心倾向很严重啊。

    好在他本人看起来心向大唐,连新式战舰和火车、铁路技术都愿意献上,这得尽可能地把他绑在大唐的战车上,越牢靠越好。

    苏小帅的后宫又有罗马帝国的长公主,又有波斯公主,要是年幼的李瑶去当正房,未必压得住这些侧妃。

    妹子衡山公主已经成年,有主意得多,母仪大月氏王国,也更有信心。她在大月氏后宫里,显然能更有发言权,加大大唐对大月氏的影响力,这可是关系到大唐的江山社稷。

    亲妹子嫁了他,两人的郎舅关系就妥妥的了。以后妹子生了儿子,这大月氏的继承人可就是有李家最正宗血统的了。

    而且苏小帅年纪轻轻,能独自打出大月氏国这个势力,显然是真有本事的,在大唐的官儿也做到了顶峰。从妹子的角度看,嫁这么个英雄人物,显然比嫁长孙诠那个小孩子强。

    原来给苏小帅找公主没考虑妹子,是因为她已经许了人家了。如今妹子自己愿意,我顺水推舟,这可是为了大唐的江山考虑,说到哪儿我都是有理的。

    苏小帅那边,娶的公主由皇上的堂妹变成了亲妹子,显然应该是愿意的,大概不需要做工作。想到这里,李治叫来了瑞安,“听说苏卿去终南山了,你赶紧带人亲自去把他追回来。

    他去终南山不定多长时间,还是等公主的事情定下来再说,叫他在驸马府等消息。待朕解决了其他人的问题,尘埃落定,他愿意走再走。”

    瑞安应命而去。这其他人就不大好办了,不论长孙家还是皇叔李凤,都不大可能顺利同意。李治随即派了一百千牛备身去保护驸马府,免得这两家谁一时冲动,去找苏小帅的麻烦。

    千牛备身是皇帝的亲军,编制只有五百人,全员由公卿贵族的子弟构成。这种情况和苏小帅的吐火罗亲卫一样,小帅的亲卫也是由昭武九姓和大夏的贵族子弟组成的。

    这一方面起到质子的作用,牵制贵族们。另一方面,这种亲军确实在护卫要人方面很管用。

    不是说他们的战斗力强。这帮贵族子弟尽管装备极品,武装到牙齿,打仗不一定打得过正规军。但是他们摆在那里,没有人敢轻易攻击。

    谁要是敢攻击千牛备身,那就是和全天下的贵族作对。任何人,哪管你权势熏天,包括李治自己,都不敢干这个事情。

    除非是碰到黄巢那样造反的农民军,不认贵族的帐。否则在千牛备身的护卫下,基本是安如磐石,这就是皇帝这个最大的贵族头子的特权。

    安排好了苏小帅那边,李治招来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

    长孙操是长孙无忌的叔叔,李治的爷爷辈儿。他本人没啥大功劳,老来得子沾了光儿,因为儿子长孙诠被李世民选为了驸马,当上了岐州刺史。

    老头子刺史工作倒是干得挺不错,岐州城内无井,老头子领人修了著名的广济渠,有恩德于百姓。如今这老头子身体不好,好几次请求致仕退休。

    前些日子李治启用程咬金当岐州刺史,长孙操就被调回了长安,升为了金紫光禄大夫,干着这个不用干活儿光领钱的职位养老,因此恰巧在长安。

    李治跟长孙操说了悔婚的事情,这对长孙操这个靠儿子长得帅升官的老人打击可不小。老头子一下子如凉水浇头,连晃了好几下才勉强站住。

    李治温言相劝,晓以大义,说这是国家利益的需求,皇室一定会照顾好长孙诠,给他另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长孙操哪里敢违抗皇帝的旨意?唯唯诺诺,迷迷糊糊地退了出去,回府了,心里窝火得不得了。

    暂时搞定了长孙家这边,天色已晚。李治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叔叔李凤,干脆决定沉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