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入大唐-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操哪里敢违抗皇帝的旨意?唯唯诺诺,迷迷糊糊地退了出去,回府了,心里窝火得不得了。

    暂时搞定了长孙家这边,天色已晚。李治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叔叔李凤,干脆决定沉淀沉淀,明天再找叔叔说这件事。

 第二百一十七章 乱开锅的朝堂

    驸马府里,王晓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小帅讲了一遍,除了李治的心理活动猜不出来,其他的事情都是讲得活灵活现。

    小帅对王晓芸主持的波斯玫瑰的渗透能力表示了赞赏,这么短的时间,皇宫里已经有了己方的探子,恐怕还不止一个。王晓芸的功夫不怎么靠谱,间谍活动还是专业的。

    “爸爸,听说李瑶公主貌若天仙,如今要给你换成了衡山公主这个假小子,你有没后悔啊?”

    “李瑶我都没见过,衡山公主我好歹见过几面。这皇帝要把哪个公主嫁给我,我也没权力挑拣啊,这事儿跟咱们没关系。

    而且,衡山公主毕竟成年了,李瑶我可下不去手啊,只能先养着,所以换人不一定是坏事。”

    “爸爸你就口是心非吧,以爸爸的好色程度,肯定是后悔得不得了。”

    “你个丫头片子,反了你了,看我打你的屁股。”随即是“刺啦”一声。

    “只有我自己不行啊爸爸,我还要工作,可不想现在怀孩子……喀丽丝,你们四个快进来一个帮忙……”

    公主换人事件里,小帅作为旁观者,暂时是做不了什么的,只能在驸马府等着。小帅第二天睡了个大懒觉,连开门鼓都没有吵醒他。

    小帅在千牛备身们的保卫下,在驸马府里逍遥自在,朝堂里此刻可是乱开了锅。

    这天是永徽二年九月十二,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可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大堆老臣不约而同地在大兴宫门口求见。

    李治就知道这事儿不能这么容易善了,长孙操好解决,长孙无忌这个当事人的堂兄可不好糊弄。因此李治悲壮地上朝了,准备为了妹子的幸福舌战群臣。

    谁知一到太极殿,发现情况比预想还要糟糕。长孙无忌穿了一身白色孝服,一见李治进来,也不下拜,右手戟指着李治,“昏君你胡作非为,老夫跟你拼了。”

    帝师于志宁本来也是来教训李治的,结果一看到长孙无忌的做派,立刻不干了,上前拦住,“圣人或者做事操切了些,不过昏君的称呼太过了,赵国公你要注意臣子的身份。”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燕国公你知道什么?陛下昨日倒行逆施,无故悔婚,某家叔父回去后火气上涌,昨夜已经过世了。”

    出了人命,这下群臣都不做声了。李治也是万万想不到,长孙操老头子本来就风烛残年,竟然禁不住打击,一命呜呼了。

    李治赶紧对长孙无忌深施一礼,“舅公,此朕之过也。朕愿意为老爷子戴孝,亲自去拜祭,一定要让老爷子死后哀荣。”

    长孙无忌不依不饶,“陛下你把叔父气死了,岂是拜祭就能了事的?你得下罪己诏,同时收回成命,重新承认公主和长孙诠的亲事。”

    本来群臣听说圣人悔婚,都是来问罪的。但长孙无忌如此不给圣人面子,大家都觉得不成体统。

    圣人认错,去拜祭长孙操老爷子,作为皇帝,这做得已经够到位的了。要是下罪己诏,就要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未免太过了。

    户部尚书高履行赶紧上来打圆场,“圣人既已认错,只要重续婚约即可,罪己诏就免了吧?”

    高履行的姑姑是长孙无忌的娘,两家一直关系甚好,高履行又是世袭的申国公,他的面子长孙无忌得给。长孙无忌当时退了下来,等着李治的反应。

    李治很尴尬,“这个,强扭的瓜不甜,衡山公主既然无意长孙诠,朕下旨勉强,昨日公主险些自戕。朕看……这续婚之事……”

    李治手下也是有孤臣的,见皇帝被长孙无忌逼得话都说不连贯了,郑国公魏叔玉站了出来,“赵国公,不要欺人太甚。你长孙家已经娶了三个公主,人要知足,何逼迫圣人至此?

    况且苏节帅有大功于国,为江山社稷计,衡山公主下嫁乃是英明的决策。长孙家为国之柱石,做事当为国家计,何私心如此乎?”

    魏叔玉是魏征的儿子,传承了老子的一身正气,当庭指出长孙无忌的不是,这是冒了杀头罢官的风险。

    李治暗暗点头,难怪父皇喜欢魏征,就这么敢言的派头儿,把我想说的都说了,这魏叔玉我一定是要保的。

    长孙无忌见众臣都似乎同意魏叔玉的观点,回头一看,一直作为自己搭档的褚遂良却不在。嗯,褚遂良前些日子刚被李治找了个由头贬为同州刺史了。

    皇帝年纪渐长,有了自己的想法儿,渐渐地不听话了,开始剪除自己的羽翼。长孙无忌心中不满,一指魏叔玉,“你自己娶不到衡山公主,就嫉妒我长孙家不是?”

    回头看向了帝师于志宁,“燕国公你说说,公主在守孝期间,连先皇指婚的长孙诠都没嫁,如今反而要嫁苏小帅,这是不是不合孝道?”

    没有褚遂良帮腔,长孙无忌认为于志宁这个老顽固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毕竟公主守孝不嫁长孙诠是他提出来的,难道嫁苏小帅就不需要守孝了么?

    李治也紧张地望着自己的老师,这位老师最是尊古崇道,昨天他一直担心的就是老师反对。自己讲道理又说服不了他,这可怎么办?

    于志宁咳了一声,“老夫认为,衡山公主下嫁苏节帅,于情不合,于国家却是有利的。孝道为小,国家事大,当可夺情。

    昔日老夫家慈病逝,老夫回家守孝,是先皇夺情起复,将老夫留在了朝堂。今衡山公主之事,可循太宗皇帝之故智也。”

    这老学究竟然是支持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老头子一身正气,回头看向群臣,“一家一姓的私利事小,朝廷的大事为重,你们怎么看的?”

    老头子作为孤臣,在朝臣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正准备去征高句丽,调兵遣将,还没有出发的李绩站了出来,“某认为,此事乃是圣人的家事,应由圣人乾刚独断,非臣子可以置喙的。”

    徐茂公(李绩)的威望更高,于志宁和他这一表态,谁要是反对衡山公主下嫁,那就成了只有私心,不顾朝廷利益,还僭越地管皇帝家事的乱臣贼子了,一时谁也不敢替长孙无忌说话。

 第二百一十八章 娥皇女英两妃并立

    长孙无忌气得哆嗦,“哼,河南郡公不在,你们都不讲道理了不是?”甩了袖子就要走。

    长孙无忌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虽然现在这些老臣都同意了衡山公主下嫁,其实大多数掌握实权的中下级官员都是长孙无忌提拔的。

    十五日大朝会的时候,可以预料弹劾皇帝的奏章会雪片儿般飞上来,皇帝也招架不住。

    这个时候就要看李治的本事了,他听出了长孙无忌刚才话里的意思,这是向自己让步并提条件呢,当时喊住了长孙无忌,“舅公留步。

    这个,衡山公主下嫁的事情,暂时就按众卿的意思办。长孙操为国操劳,有功于社稷,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朕亲自凭吊,赠鼓吹至墓所。

    长孙诠加银青光禄大夫。河南郡公褚遂良召回长安,拜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

    李治为了能遂妹子的心愿,朝堂上向长孙无忌一系作出了重大让步,以后和关陇门阀的斗争会更激烈,却也暂时顾不得了。

    送走了群臣,李治心力交瘁,刚回到甘露殿想歇会儿,瑞安来报,“虢王李凤在两仪殿撒泼打滚,要撞柱子,还吵吵着要去献陵和昭陵哭诉呢。”

    得,就知道这边也得出事,没想到这么快叔父就得到消息了,都不让朕歇会儿。

    李凤是个标准的混吃等死的藩王,是绝不敢跟李治叫板的。不过现在事情涉及到自己宝贝女儿了,自然要争一争,而且,他有理啊。

    李治到两仪殿的时候,李凤正躺在地上大哭,“耶耶啊,二哥啊,你们看一看啊,你们的儿子和弟弟被人欺负了啊。

    耶耶你走得早,你的孙女儿嫁出去了被人退婚,都没人管一管了啊……”

    李凤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哭得正起劲儿,偷眼见李治进来,猛然站起,冲着殿里的柱子撞了过去,一边儿撞一边儿大喊,“二哥我随你去了吧……”

    旁边两个小太监赶紧拉住,李凤顺势又躺在地上,死活不起来,“圣人你可得讲理啊,瑶儿也是你妹妹,就就忍心让她嫁不出去啊?”

    李凤身材魁梧,两个小太监身小力薄,也不知道怎么就能拉住李凤的,李治有点儿忍不住笑。

    李治强忍着,亲自把李凤拉起来,扶在自己的软塌上,自己坐在旁边,“叔父不要学小儿一般无赖,我大唐皇族的气度还是要的。”

    “我女儿都被悔婚了,我这个皇族还有什么面子?反正贤婿给我的聘礼,我是一文钱也不会送回去的。”

    李治又是一乐,钱的问题好说,这叔父可比长孙无忌好对付多了。

    “这个,刚才在太极殿,群臣都说衡山公主下嫁,是为国家利益着想,朕也是没办法……”

    “这天下不是咱们老李家的么?什么时候皇族的事情要那帮臣子决定了?”

    李治被噎住了,李凤别看胸无点墨,这话可说到了点子上,和徐茂公的意见是一个意思。

    李治尴尬笑笑,“关于瑶儿妹子的事情,朕会补偿她的。朕这就封她为成德县主,汤沐邑实封,而且,聘礼叔父也不用送回了,你看怎么样?”

    “那可不够,某和贤婿苏小帅十分相得,前几日我们喝酒,贤婿都答应某了,每年会给我一大笔的孝敬。

    叔父我好不容易生了这么一个乖女儿,下半辈子就靠她养活呢。而且我女儿都公告天下嫁给贤婿了,以后还上哪找这么好的女婿去?哪个女婿能像苏贤婿这样富可敌国?”

    “这个……”这李治可不敢答应了,李凤才二十九岁,下半辈子每年要一大笔钱,这国库都不一定支应得起。还得给李凤找个和苏小帅同样富可敌国的女婿,这根本办不到啊。

    “我不管,我女儿的婚事都定了,谁还能像贤婿一样有一国之力,让我女儿当王妃?我跟你说圣人,那些其他番邦小国的国王我可看不上,必须得像贤婿这样是唐人的。”

    这就更难办了,唐人还当实权国王的,就苏小帅这么一个而已,李治被这个无赖的叔叔折磨得欲仙欲死,却不敢呵斥,人家有理啊。

    看李治在那里为难,李凤又干嚎起来,“耶耶啊,二哥啊,我这就去看你们,我要在你们的坟前哭一个月。”

    李凤要真的在李渊和李世民的墓前哭一个月,这就成皇族的笑话了,非载入史册不可。

    李治心乱如麻,这特么还不如长孙无忌好对付呢。好歹自己只要在朝堂上让步,舅舅就能退一步,长孙家其实也不差这一个公主。这叔叔好不容易抓住这么个发财的机会,是不肯放手了。

    李治站起来,背着手在地上溜了一圈,忽然眼睛一亮,“叔父,要不瑶儿妹子也陪着麟儿嫁过去,当苏卿的侧妃,这事儿不就解决了?”

    听到李治这个建议,李凤立刻就要答应。这后半辈子的钱有了啊,忽然眼珠儿转了转,“不行啊,我女儿本来是王妃,这变成了陪嫁丫头,侧妃哪里有地位可言啊。

    贤婿就算给钱,也是给正妃的家里,圣人你是发了财了,我女儿当侧妃能有什么钱啊?”

    李治这个窝火,叔叔以己度人,我什么时候想靠嫁妹子发财了?

    “要我说,都是公主,你得让她们姐儿俩一般儿大。古时候不是有那个娥……娥什么来着?”

    “娥皇女英。”

    “对了,还是圣人有学问,圣人你金口玉牙,这话说出来了可不能往回收。我这就去跟大伙儿说去,圣人你亲口答应的娥皇女英,你是皇上,可不能耍赖。”

    李治也不可能跟李凤这个无赖辩论刚才那是给你提词儿,不是许诺,只是叹了口气,“这事儿朕还得说服麟儿妹子答应才行。”

    那李凤就不管了,欢天喜地地走了。此次耍赖大获成功,为女儿争得了正妃的名分,自己后半辈子挥霍的钱财也有了。

    当李治陪着小心,跟衡山公主商量的时候,李麟儿正拿着小帅献给李治的投影仪看电视剧呢。

    听了李治的话,头都没回,“我本来就觉得对不起瑶儿妹子呢,这主意挺好,别打扰我,反正我能追剧就行。”

    永徽二年九月十二下午,大兴宫传出圣旨,李治认李瑶为妹子,封李瑶为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