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入大唐-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徽二年九月十二下午,大兴宫传出圣旨,李治认李瑶为妹子,封李瑶为成德长公主,加封衡山公主李麟儿为新城长公主,增邑五千户。

    两位公主效娥皇女英故事,同时嫁给开府仪同三司、校检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月氏节度使、潞国公苏小帅,并立为大月氏国王妃,婚礼在九月二十二如期举行。

 第二百一十九章 特殊的兆头

    小帅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驸马府和陈诚喝茶,谈论着上午太极殿里李治和群臣的博弈。

    “赵国公益发嚣张,党羽遍布朝野,却并不想造反,此取死之道也。当然大唐施政妥当,开国将帅尚在,他就是想造反也未必成功……”

    陈诚的分析并不特别亮眼,但凡冷眼旁观者,大约都能看出个四五六来。

    但小帅在意的是他的态度。自从自己把他从虢王府的水深火热里救出来,这位陈司马已经彻底投靠自己,管自己叫主公,从自己个人利益的角度看问题了,这就是主动当自己亲信的意思。

    小帅正想着夸两句,笼络笼络人心,瑞安大太监来传旨了。

    站着听完圣旨,小帅一时愕然,啊?把我从半道儿叫回来,叫我等着,等了一天后,你们研究完了,最后塞给我两个公主?

    你们似乎互相沟通好了,就没问问我愿不愿意,娶不娶得起,腰受不受得了?

    见小帅发愣,陈诚向旁边的缪拉打了个眼色,缪拉赶紧把这次的一百金币奉上。

    一百枚拜占庭金币有一斤多,瑞安顺手就划拉进了袖子里,看上去毫无负担的样子。大太监每次出去传旨都要收人的礼,陈诚怀疑他这个袖子是特制的。

    拜占庭金币号称中世纪的美元,这不仅仅是多少克黄金的问题,出手这个东西代表着一种身份。

    大唐这边因为缺少金银,给官员都只能用铜钱和绢发工资,有时候还用粟米和牛羊,能拿出金币的,非大富大贵之家不可。

    瑞安笑眯眯地看着小帅,“圣人对节帅你的恩宠真是天高地厚啊,不过就得麻烦节帅再出一份儿聘礼了。”

    小帅这才从呆滞中反应过来,连忙躬身施礼,“谢圣人恩宠。”

    皇帝要嫁两个妹子给你,这是直接下圣旨的赐婚,不是跟你商量,你总不能因为给的妹子太多抗旨吧?

    看小帅有点儿呆滞,瑞安稍有误会,苏小帅对他很慷慨,他就得适当帮帮忙,“这个,如果节帅一时手头儿紧的话,可以向圣人提出来,圣人说可以从内库里出钱,先给你垫上……”

    这皇上也不容易啊,为了多嫁出去一个妹子给小帅,都愿意自己给掏钱了,那边长孙家因为没娶到公主却气得发疯,这上哪儿说理去。

    小帅赶紧摆摆手,“多劳圣人和瑞总管费心了,这聘礼我大月氏国还是掏得起的。”

    娶媳妇跟大舅哥借钱,这多没面子啊。小帅作为西域首富,就是把全世界大国的公主一起娶了,这钱也是花得起的,何况只有两个而已。

    当然手头儿是没那么多钱,不过可以想办法嘛。送走了瑞安,缪拉被派到了东市和西式的戴氏商会,要来了两万金币和价值两万金币的丝绸、高档瓷器、玻璃器皿、棉毛制品。

    小帅第二天一觉醒来,搬来了一背包的现代苏氏国际珠宝公司的高级珠宝,把南京附近一天能运到南京的公司高档珠宝几乎一扫而空。

    这加起来和给成德公主李瑶的聘礼价值就差不多了。现代的珠宝虽然原材料没有大唐的好,但做工更精致,在大唐的价值更高。

    小帅是钱已经没数儿,不太在乎这点儿差价,不愿意没事背两包现代珠宝冲击大唐珠宝市场。在送聘礼的时候,这就合算了。

    这时空两边的公司小帅都是大老板。唐朝这边造成的亏空戴氏商会的工作人员自己去康居城王宫里取,现代那边嘛,再出手一块顶级尼沙普尔绿松石就搞定了。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安娜特意问了陈诚娥皇女英的典故,然后把小帅同时娶两个大唐长公主这一惊人的消息记录进了史书。

    陈诚则和小帅反复念叨了几次娥皇女英。不是羡慕小帅老婆娶得多,而是这么干的上一个人叫舜,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后,接受了尧的禅让,得了江山,这似乎是一种特殊的兆头啊。

    给衡山公主,哦,现在改名新城公主了。给新城公主送聘礼什么的事情,小帅交给了陈诚全权处理。自己带着原班人马,再次出发去终南山。

    这次出发没有任何问题,小帅带着众人一路缓缓而行,还是在第二天的下午到了孙思邈隐居的地方。

    此时孙思邈已经一百一十岁,在这终南山都隐居了七十年了。

    大家都知道孙老神仙住在哪里,孙思邈也无意避开人世。终南山紧挨着长安,孙思邈隐居在这里,其实就图个闹中取静。

    虽然孙思邈经常领着徒弟去深山采药,但大多数常规的药物,还是在长安买比较方便。

    这山上既清净,需要什么东西,下山又可以很快到长安,所以按现代的说法儿,孙思邈这不算隐居,也就算住在郊区别墅而已。

    孙思邈名声在外,来请他看病的多有大富大贵之家,因此老神仙根本就不缺钱。他身边有数十个徒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村子,为了防御野兽,村子是有围墙的,修得还很像样儿。

    众人来到村口,被一个看门儿的老头儿拦住了去路,缪拉越众而出,高声通报,“开府仪同三司、校检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月氏节度使、潞国公苏小帅前来拜访孙老神仙。”

    老头儿一惊,“什么?来了这许多高官?”

    “没有,这只是一个人而已。”

    “老头子记不得这么长的名字。”

    小帅一看这缪拉就是得罪人了,孙思邈皇帝请他当官请过好多次都没去,你报这许多官衔儿有何用?

    连忙亲自上前,“老人家,我从西域来,仰慕孙老神仙的本事,特意给他带来了一些我们那里特有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万望老人家一定要替孙老神仙收下。”

    小帅一挥手,手下搬来了一大堆小帅早就准备好的礼物。

    什么听诊器、血压测试仪、医用酒精、碘酒、全套的外科手术刀、急救包儿、纱布、消毒水儿、注射器、针头、输液设备、医用手套、口罩、葡萄糖、各种现代药品、各种唐朝以后的中医药书籍、现代医学药学书籍等等。

    各种小帅能想到的,能搬过来的,康居城那些赤脚医生有的,都给孙思邈带了过来,用三十几匹马驮着,几乎是一个小商队的规模。

    看门儿老头粗略地看了一下,立刻眼睛也不浑浊了,神色也不傲慢了,对小帅深施一礼,“节帅这功德可大了,请在这儿稍候,某去禀报,家师一定会亲自来迎接您。”

 第二百二十章 孙思邈的保票

    这个小村子不过是孙思邈师徒聚居的地方而已,并没有什么庄丁之类的,原来这个看门儿的老头儿也是学医的。从一声节帅就看出,人家什么都明白,就是装糊涂。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生的都得是有文化,脑袋瓜子好的。给孙思邈看门儿的老头儿,到外面那也是别人仰望的名医。

    小帅正感慨间,十几个人迎了出来,为首的应该就是孙思邈,一百多岁的人了,头发胡子还是黑的,步履矫健,看上去也就像是现代刚退休的老头儿,还是身体挺好那种。

    “听小徒说苏节帅给老朽送来好多神奇的医用之物,将有大功德于大唐百姓,孙某代大唐百姓感谢节帅了。”

    看老爷子冲自己拱拱手,小帅连忙和众人一起深施一礼,一躬到地。孙老爷子活人无数,著书立说,有大功德于世,是菩萨一样的人物。

    小帅在后世还去药王庙拜祭过,如今见到真人,更是恭敬。

    孙思邈口中的“小徒”恐怕有七十多了,须发皆白,看上去比老师要老得多,这个时候屁颠儿屁颠儿地跟在孙思邈的身边,一点儿也没有刚才对缪拉翻白眼儿时候的样子。

    随从大包小裹地往村子里运东西,小帅随着孙思邈进了正屋,里面地方不大,跟小帅进去的只有安娜、李仁军和巴波三人而已。

    孙思邈并不忙看小帅送的礼物,而是坐了主位,笑眯眯地看着四个来拜访的主客,“不知节帅来访,有什么需要老朽帮忙的啊?”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苏小帅送了份极重的重礼,说是完全为了发展大唐的医疗卫生事业,老爷子是不信的。

    “我个人完全是仰慕老先生的医术和仁心,当世也只有老先生当得起这份礼物,确实是希望借老先生之手,提高我大唐的医学水平。”

    小帅的这份礼物确实来之不易,从康居城到长安一路上走了三个多月,一个多月运给公主的聘礼和突击步枪什么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都用来运这些医学用品了。

    “那就太感谢节帅你了,那其他人有什么需求呢?我观四位客人气色都很好,不像是来求医的啊?”

    孙思邈年过百岁,人情世故方面早就成精了,从小帅的口气里,就知道小帅还有下文。

    “不过,我朋友有事相求。”小帅一指巴波,“她曾在战场上昏迷过久,身体经勃律国师贾达诊治,已经康复了,但好像失忆了。这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老先生能否帮忙诊治一下。”

    李仁军扑通就给孙思邈跪下了,“老神仙一定要救救巴波。”

    李仁军这样的,作为神医,孙思邈见得多了,虚扶了一下让他起来,“失忆的事情,一般是颅中有血块压迫,或可诊治,若是已经坏死,则无药可救,老朽只能姑妄一试。”

    这就是现代医院手术前签字的意思了,孙思邈也不能保证什么病都一定治好嘛,李仁军也没这么想过。老神仙愿意出手,那就足够了,要是孙思邈也治不好,那基本谁也没辙。

    孙思邈仔细观察了下巴波的面色,摇摇头,露出疑惑的神色,随即让巴波伸出手,闭上眼睛开始给巴波号脉。

    等孙思邈睁开眼睛,看向巴波的眼神就有点儿奇怪了,“小姑娘,你现在有什么心事么?”

    巴波冲神医眨眨眼睛,一指李仁军,“老神仙,你看他是大唐的皇族,轻车都尉,在大月氏做到了军使,人又高大斯文。现在我记不得过去了,他对我可好了,可是我这个样子……”

    孙思邈脸上露出狡狯的笑容,“好好好,我明白了,我给你开一副药,连吃三个月,一定能治你的病。”

    小帅和李仁军没听懂巴波和孙思邈的对话,不过他说一定能治是听明白了的。孙思邈这样的神医没把握会打保票么?小帅很高兴,这趟没白来,李仁军则欣喜若狂。

    巴波倒是心里糊涂了,老神仙到底听明白我说的什么意思了么?我又不是真的失忆,难道他是让我三个月后装作好了?却也不敢问。

    孙思邈写下一个药方,交给李仁军,“这里的药长安的药铺都是有的。你自己抓九十副,每天一定要亲自煎一副给巴波,亲手给她喂下去,三个月后自然有效果。”

    李仁军小心地将药方揣进怀里。众人这一趟终南山之行筹备了好几个月,到孙思邈这里,几分钟就解决了。

    众人对孙神医的信任都到了迷信的程度,他说能治,那就一定没有问题,只有“病人”巴波自己是一脑袋浆糊。

    小帅看巴波的问题解决了,又冲孙思邈一揖,“大月氏远处西陲,人才匮乏。我欲在大月氏建立医学院,大批培养正规的医学人才,缺一个懂行的带头人。

    若是神医能够派遣一位弟子前往,则感激不尽。我会给去帮忙的神医相当于大唐尚书级别的待遇。当然,如果老先生您自己愿意去,郡王级别的待遇一定有的。”

    孙思邈听到郡王两个字毫无反应,倒是他的弟子们,听到“尚书”两个字,颇有几个神色激动,跃跃欲试的样子。

    “老朽年纪太大了,无法远游,若是弟子中有愿意去的,老朽也不会阻拦。节帅你在这里休息一晚,待老朽和弟子们商议后,再给节帅答复。”

    天色已晚,孙思邈让弟子安排众人休息,自己去看小帅送来的东西去了。

    第二天早上,终南山鸟鸣啾啾,小帅在山中夜眠,周围安静,也没有开门鼓打扰,这个懒觉睡得非常舒服。见窗外艳阳高照,天空湛蓝,心情非常好,伸了个懒腰,“喀丽丝……”

    喀丽丝进来服侍他穿好衣服,一出门,一个孙思邈的弟子已经等在外面,状甚焦急,“苏节帅,家师有请。”

    这没吃早饭就来请人,还这么急的样子,这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