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八卦散布者”一见有人在摇头,还是个士子打扮的读书人,立升比较之心,就想在这酒肆众人面前卖弄卖弄这听来的“秘闻”,把这名士子比了下去。
此时,离始皇帝颁布的“携书令”废除不过十几年光景,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少得可怜。故此,士子打扮的人走在路上,还是拥有很高的地位的。
那人即存了比较之心,当下就携了酒壶走到贾谊身旁坐定,拱手道:“阁下似乎不太相信我说的话?”
贾谊皱了皱眉,对这人的无礼举动有些反感,右手支地正待起身离去,忽然想到:“此事虽然荒谬不堪,但对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声誉却有着很大影响。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或许此事是有人特意散布,其目的何在?我还是打听清楚回去告诉老师让他彻查一下为好。
想到此处,贾谊顺势用已经触地的右手支撑着身子挪动了一下位置,看上去似是在给那人让座,淡笑道:“口说无凭,可有凭据。”
那人见贾谊果真不信,心道:“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你不信?没关系,咱也有证据啊!
脱口就问道:“淮阳王在长安城待的好好的,阁下可知道为何忽然有一天,他就毫无征兆地被太皇太后逐出了长安?”
贾谊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答道:“在下不知。”
“淮阳王被逐当天,其生母潘七子也被太皇太后关到永巷去了,阁下又知道这是所谓何来?”
贾谊摇了摇头,仍是道:“不知。”
那人见这士子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卖弄的更是起劲,连珠炮似地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好好的一个诸侯王,离开长安才一年的功夫就薨了吗?你知道当今太后所谓的“产下太子”之时年方几何?你知道……?”
“在下确实不知何故。”听那人一次性问完,贾谊依旧微笑摇头,又略带好奇,谦逊地问道:“足下可否指点一二?”
面对贾谊的一问三不知,那人兴奋的手舞足蹈。听罢贾谊询问,他一拍大腿,总结道:“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走出这间酒肆时,两人俱是一脸心满意足。
长安城,长乐宫,神仙殿。
民间的一些流言刘恭也听张偃他们提起过,不过他心里还是非常不屑于这些雕虫小技的。
在刘恭看来,这种说法除了降低吕后在民间的形象,把她贬低成一个不择手段,可以为权利杀死自己亲孙子的恶妇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难道那位“伟大的皇帝”真的准备等吕后一死,再给这谣言加上一条“他人之子”即为“吕氏子”的注脚?虽然在历史上,这招确实是很好用的,不过那是在吕氏族灭,群臣思变没人反驳的情况之下。
陈平就是凭借着“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这样一句毫无依据且破绽百出的话,否定了后少帝刘弘帝位的合法性,把在宫外等候的篡位者推上了宝座。(真是可笑,非刘氏子那就只能是吕氏子,难道吕后失心疯真的抱个别人家的野孩子来当皇帝!既然是吕氏子还娶什么吕禄之女为后!可见这些某朝篡位家伙真的是无耻到了极点。)
所以现在比起流言,刘恭更加关心的是两个人的身体状况。
据太医回报的消息看来,宣平侯张敖是熬不过今年的这个冬天了,好巧不巧的是,太傅王陵的身体入冬之后也是每况愈下。
这就不能不让刘恭忧心冲冲了。
关心宣平侯张敖只是因为不希望太后张嫣伤心难过,可是太傅王陵却是刘恭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拉拢的第一个重臣。
王陵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他可以为了一个死去的高祖所立的盟约当面顶撞实际上的掌权者吕后。
刘恭知道,王陵只要认准了自己就绝对不会倒戈,所以他可以一开始就无比信任的让王陵帮助自己处理朝堂危机,虽然之后风平浪静。要知道就连张偃,刘恭都是经过试探才放心的。
如果王陵一死,刘恭可以依仗的重臣就只有周勃了。而周勃和陈平一样,都是看重实际利益之人,陈平更加油滑。
刘恭相信,要是到时真的群臣都反了,那周勃一定不会以一人之力保全自己的。
看来,还是得在周亚夫身上下些功夫啊。
***************************************************
家里不知道是电脑坏了还是网线断了没法上网,这章的那叫一个辛苦。没有u盘,没有数据线,5555~~~~我可是整台主机搬到别人家的。。。
苦于没有资料参考,这几天内容可能与史实有误,回学校再改,大概意思不变。
………………………………
第025章 吕嘉被废
河南郡守吴公听了新收得意门生贾谊叙述在酒肆的种种见闻加上自己的分析,也是颇为惊讶。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些市井传言他也早就有所耳闻,当时却只是一笑而过。
如今晓得了这传言的危害之处,再回想起自己听见流言时并不曾深究,吴公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要是这些流言真的是有心人所放,那……
河南郡地处长安城之东淮阳国之西,要是长安的太皇太后知道此事后震怒,那自己治下就算不属淮阳国,怕也是要担些干系的。
河南郡内,一场针对流言的大清查就此展开。
长安城,长信殿。
太皇太后吕雉不出所料的在听到这个流言之后震怒了。不过很快,另外的一条消息就让她一时之间忘记了对此事的追究。
面对匈奴的年年犯边,大家都已经成为了习惯,不过今年加上了一个南越,两面作战,军费开支顿时大增。
而在这个时候,民间的币制却又暴露出了一个问题。
秦始皇统一货币,行半两钱。当时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即重十二铢)。所以秦帝国的江山虽然不怎么长久,但其货币政策却是一贯而稳定的,基本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至少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社会问题。
及至汉兴,货币就开始出现了混乱。
当时天下初定,高祖刘邦听民私铸钱,民间所铸的半两又称为“荚钱”或“榆荚半两”,这种钱法定重量为三铢即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实际上民间私铸的钱绝大多数都不到三铢,所造钱既小且劣,有轻到一铢以下的,其上铸造的文字仍是“半两”。
懂得一点经济的人多少都会知道一点,由于货币减重、物资缺乏和商人囤积居奇,以至物价高昂,所以当时米一石且贵至万钱。
到了三年前,吕后不得不整顿币制,颁行法令禁止民间铸钱,再由政府铸八铢钱。八铢钱比秦半两钱轻,而比三铢荚钱重,希望通过增加货币的实际重量来提升铜钱的实际购买力。
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无比残酷。
由于今年的军费剧增,朝廷对于继续铸造八铢钱的执行力度就难免的有所减轻。在持续行八铢钱补充市场的情况下,问题尚不明显,这行量一但减少,问题就完全暴露了出来:市场上流通的主力货币居然仍旧是荚钱,而且数量还越来越多。
这个现象马上就引起了胡陵侯吕禄的注意。三年前,吕嘉就曾在私下里向他提起过收八铢钱意思,只是当时被自己及时劝阻并未实施。
“难道还有人在收回市面上的八铢钱以另作他用?”总是以善意猜测他人意图的吕禄如是想到。
好侄儿吕禄想到就做,立即入宫把自己想到的情况如实禀明了吕后,剩下的,就是等待有司的调查结果了。
这一查,现任吕王就被牵扯了进来。
原来当时吕嘉表面上虽然答应了叔父不再打这个主意,可他的铸钱计划还是在暗地里悄悄的开展了起来。
吕嘉在那日之后就派出了几个亲信悄悄在城外收购了一座庄园,专门用以铸造荚钱,再经过几间族中的商铺将这些钱流通出去,以此获取暴利。
吕后听完有司回报,急召吕禄入宫,吕禄当时就傻眼了,政治单纯的吕禄怎么也没有想到,吕嘉居然会欺骗自己。
最后还是吕后痛定思痛,决定严处吕嘉,想以此挽回八铢钱的改革。
“六年冬十月,太后以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十一月,立肃王弟产为吕王。夏四月丁酉,赦天下,秩长陵令二千石,封朱虚侯章弟兴居为东牟侯,亦入宿卫。”
“居处骄恣”并不是什么实际的罪名,这只是说明了吕嘉的一种生活态度,这骄恣一点又有什么罪呢。吕后没有说出处置吕嘉的真正的的原因,也算是为吕氏一族和吕王一脉保存了颜面。
至此,货币又稍微稳定了一段时间。
“六月,匈奴寇狄道,攻阿阳。”
这份战报传来,终于成为摧垮现行币制的最后一棵稻草。军费的持续增加,使得国库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铸造八铢钱了。
无奈之下,吕后只得再次颁令,“行五分钱”,钱币质量再次降低。
对此,算是学过经济的刘恭也毫无办法。
宣平侯张敖终于还是熬了过来,太傅王陵也已痊愈,刘恭和太后张嫣都是欣喜若狂,也确实是顾不得币制改革这些事情了。
神仙殿,外习武场上。
绛侯周勃正在指导刘恭与张偃他们射箭的技巧。
在当时,射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有专门的射礼。《礼记》中也有专门的一篇《射义》阐述这一礼仪的意义。
所以射箭,也是天子必要的一项技能。
周勃当初说起要教射箭时,刘恭就想起了著有《李将军射法》的李广,可惜李广此时应该还尚未出生。
“脚步要稳,开弓时要将眼、箭和靶心连成一线。”刘恭与张偃等人在四个靶前站成一线正在开弓瞄准,周勃站在刘恭身后提醒道。
“对,就是这样。放!”随着话音,刘恭“嗖”地一下放开了捏着箭枝的右手,箭矢迅即飞出,直中靶心。
一箭穿“心”,刘恭脸上却看不出任何喜悦,心里有些不屑的想到:“这靶子也太近了吧,才五步的距离,真把我当小孩呢。”
转头望向周勃,刘恭开口道:“太尉,朕要像他们那样。”说着一手指向身旁张偃那个在十步之外的箭靶。以自己现在的力气,十几步的靶子应该是可以够到的。
“陛下还是先练好这个吧。”周勃的语气不容质疑。凡是牵涉到这些方面,他还是比较执着的。
“那,好吧!”刘恭的语气有些失落。不过随即,他又有些希冀地再次问道:“朕去请求太皇太后加封你为帝太保吧?”现在的绛侯周勃虽然在教刘恭习武,身上却并没有带着例如太师太傅太保之类的专属官职。
今天,刘恭在觉得时机成熟之后,终于提出了这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周勃只要有了这个职位,就再也洗刷不掉“少帝一党”的标签了!
周勃见皇帝如此亲近自己,也是有些窃喜,谢过小皇帝之后就坦然接受了这个好意。
毕竟从现在的形势看来,刘恭这个皇帝的位置坐得还是很稳当的。
***********************************************************
原来是电脑网卡坏了了,修好了。
明天又要出门会学校,又要通宵赶稿,怎么五一比读书还累?
………………………………
第026章 史官节操
在刘恭的强烈要求和太后张嫣的转达之下,太尉周勃被加封为帝太保,专授皇帝武事。当然,这个太尉的职位还是保留着的,毕竟王陵只是一个特列。
到了六月中旬,河南郡守吴公上奏言道,“今有流言自淮阳国传出,曰已故淮阳王非因病薨,臣恐殃及太皇太后声誉,使人彻查此消息来源。现已查出祸一十四人,专事流窜于河南郡内,四处造谣。另根据其中几人招供,此事系有人蓄谋,以财帛诱使几人……主使不明,望太皇太后严加防范……”等一系列调查结果。
此外,吴公还特地在奏章的末尾点出了门生贾谊在此事中的现之功,并盛赞道:“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这份奏章唤起了吕后对此事的记忆,这时她才匆匆下诏禁止民间私自传播流言。心里对这主使者的怀疑,自然都到了高帝现余诸子的身上。
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转眼进入了凉爽的七月。
十九岁的贾谊随着老师的奏章一同进入了吕后的视线,从河南郡被征召入京让他担任博士之职,这足足比史上早了两年,在所有的博士中,他依然是最年轻的。
汉代的博士是一种备皇帝咨询的官员,贾谊这个年轻的博士,自然是吕后为刘恭所准备的。
“宣室求贤访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