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大王找老朽何事?”皇甫嵩很奇怪,自己已经无官无职的,邓昇还有什么事自己是可以帮忙的呢?
“你们过来!”邓昇向三小只招了招手,三小只懵懵懂懂的来到邓昇身边。
邓昇看着三小只,道:“老将军,寡人的三个儿子都渐渐长大了,需要找个老师好好教导,可是满朝文武中,有资格教导他们的不多,寥寥几个,都是身居要职,无法分身,寡人正头疼着呢,这不,听说老将军在宛城,寡人便立刻赶过来,希望老将军能够让这三个小子跟着老将军学习。”
皇甫嵩很惊讶,没想到邓昇如此看得起他,教导王子学习,这可是未来的帝师啊,为官有三境,上为帝师、中为帝友、下为帝臣,邓昇只有三个儿子,如今都交给自己,那日后无论谁坐上那个位置,自己都是帝师的身份。
“大王,老朽风烛残年,又才疏学浅的,又岂敢教导三位王子呢?还望大王收回成命!”皇甫嵩惶恐道。
邓昇摇了摇头,道:“寡人遍及满朝文武,已经找不到比老将军更有资格的人了,还望老将军不要推辞,而且先王在世之时,就曾在寡人面前多次称颂老将军,说老将军乃是我朝大将,而且能文能武,谈经论道,大邓无人能出其左。”
皇甫嵩见邓昇给自己戴了一顶这么高的帽子,也不好拒绝了,于是苦笑道:“既然大王如此看得起老朽,那老朽便答应大王!”
“好,那就有劳老将军了。”邓昇向皇甫嵩道了一声谢,然后对三小只道:“你们还不见过老师!”
三小只中,邓灏已经十岁了的,知道邓昇的意思,于是走到皇甫嵩面前,邓瀚和邓裕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见大哥已经领头,自己便跟着就是了。
“拜见老师!”邓灏领头,邓瀚和邓裕跟着,一起给皇甫嵩行了一礼。
皇甫嵩连忙扶起三小只道:“三位公子不必多礼,今后便跟着臣好好学习便可了。”
邓昇见三小只行礼后,便对皇甫嵩道:“老将军,寡人加封你为太傅,专门教导三位公子的学业,你看可好!”
“谢大王。”皇甫嵩道。
第116章燕王欲东迁
第一百一十六章:燕王欲东迁
将三小只交给皇甫嵩,邓昇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担心浪费这么多争霸点换来的潜力了。
现在已经是夏季,雨季马上就要来了,邓昇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而此时,北方的赵燕两国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乾元十一年七月中旬,赵国大将张传终于攻破燕国上谷防线,上谷郡全郡失守,赵军直逼蓟城。
燕王大惊,急召乐磊回援,此时的乐磊正在范阳城与赵信对峙,接到燕王诏令之后,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率兵回援蓟城。
乾元十一年八月,乐磊返回蓟城,赵信趁机占领涿郡。
乾元十一年八月中旬,赵军攻破蓟城外围防线,赵信、张传会师蓟城。
至此,苦战两年,赵军取得全面胜利,燕军节节败退,先后失守安平、清河、河间、渤海、代郡、上谷、涿郡,败局已定。
蓟城,燕王宫
燕王一脸颓败的看着殿下群臣,无力道:“诸卿,赵军兵临城下,大燕还有机会吗?”
众臣面面相觑,默不作声,战局败坏得太快了,战前的三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二十万,最可怕的就是,安平、清河、河间、渤海这四个重要的粮仓丢失,让燕国更加的雪上加霜。
燕国钱粮一直依赖着南方四郡,加上大战两年,多年来的存粮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燕国空有二十万大军,但是粮食已经快见底了。
“启禀大王,乐将军派人求见!”这时,殿外卫兵的声音响起。
“传!”
来人是乐磊的家将,名叫乐峰。
“末将乐峰拜见大王!”岳峰来到殿中,拱手拜道。
“不必多礼,不知乐将军派你来见寡人,所为何事?”燕王道。
乐峰道:“启禀大王,军中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可是该运到军中的粮草却迟迟未到,乐将军派末将前来是想问一下何时军粮才能运到军中?”
“这……军中粮食还没有运到军中吗?”燕王看向主管钱粮的司农方涞。
“启禀大王,开战两年来,朝廷的存粮已经所剩无几,而且还得供养蓟城百姓,臣……臣,无能啊,实在没有太多的粮食供应军中。”方涞支支吾吾的说道。
“什么?”乐峰一听,立刻炸毛了,对方涞大声道:“方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可知道城外可是有着四十万赵军,你想要我大燕的将士饿着肚子上阵杀敌吗?”
面对乐峰的质问,方涞很不高兴,乐峰只是一个小小的杂号将军,如果不是乐磊家将,朝中文武谁也不会高看他一眼,今天居然敢如此对自己,真是反了天了。
方涞冷笑道:“乐将军,如今蓟城存粮不足,城中还有十几万百姓呢,你让本官怎么办?”
“你……”乐峰还想怼一波,可是这时被燕王打断了。
“好了,乐将军,你先退下,将此事告知乐大将军,告诉他,寡人一定会想办法,不会让将士们饿着肚子的。”燕王也知道不能断了军中的粮食,于是对乐峰安抚道。
既然燕王都这样说,乐峰倒也没有死缠烂打的,毕竟他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不够格,于是拱手告退了。
乐峰离开之后,燕王看向方涞,道:“方卿,蓟城的粮食真的这么紧张吗?”
方涞再也没有刚才对待乐峰的盛气凌人了,苦着脸道:“回大王,这两年大战,国中存粮消耗严重,以臣估计,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蓟城的存粮顶多还能撑两个月,倒是辽东那边还有些许存粮,但是时间上来不及啊。”
“这!”燕王有些绝望了,赵军兵临城下之时,他虽然很慌,但是也不至于绝望啊,毕竟他还有二十万大军呢,可是现在空有军队,却快断粮了。
“大王,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这时,燕王近臣,侍中王秉出列道。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王卿但说无妨。”燕王有些不耐烦了,现在都已经火烧眉毛,还在打这样的官腔,有意思吗?
王秉可不管燕王心中的不快,直接说道:“大王,如今城外有着二十万大军,城内也有十几万百姓和数万公卿,粮食不足以支撑,但是辽东四郡之地,多年来一直少有战事,四郡所储存的粮食也是不少的,臣以为,大王不如东狩,前往辽东,待赵军退去,再回来蓟城也不迟。”
燕王一听,有些心动了,说实话,现在城外有着四十万赵军,鬼知道乐磊能不能挡住,如果乐磊挡不住,蓟城破了,自己不得成了赵军的俘虏了?而前往辽东就不一样了,不但能够脱离蓟城这个火山口,乐磊能够击退赵军固然是好的,自己还能回来,退一万步说,就算乐磊挡不住赵军,蓟城失守,自己还有辽东四郡,自己还是燕王。
而且最重要的是,燕王不看好乐磊啊,开战两年多,乐磊指挥下的燕军,被打得节节败退,由此可见,乐磊完全不是赵信的对手。
不过这种提议,遭到了燕国丞相郭侩的强烈反对,郭侩出列道:“大王,万万不可啊,蓟城乃是我大燕王都,大王身为大燕之王,怎能弃社稷宗庙于不顾呢?”
“郭相,你要知道,如今蓟城粮食不足,辽东的粮食又运不过来,大王前往辽东是为了将蓟城的粮食节省下来,供应大军,完全是为了大燕着想。”王秉反驳道。
郭侩听后,寒着脸向王秉道:“王秉,你的心思本相知道,你无非就是担心蓟城守不住,自己成了赵军的阶下囚罢了,何必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呢。”
“大王,臣冤枉啊,臣一心是为了大王,为了大燕着想的,还望大王明察!”王秉并没有继续反驳郭侩,而是直接向燕王喊冤。
“好了,郭卿,王卿都是一心为国,郭卿不必如此咄咄逼人。”对于王秉,燕王是有着十足的信任的,但是郭侩他又惹不起,于是便和着稀泥。
“哼!”郭侩对着王秉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见郭侩不再攻击王秉了,燕王便对着众臣道:“诸卿,刚才王卿所提议的,不知诸卿有何看法?”
“大王,你……”郭侩急了,他知道如果刚才燕王没有被王秉说动的话,是绝对不会问出这样的话,既然问了,就说明燕王对于王秉的提议心动了。
“郭相,寡人只不过是问一下诸卿的意见而已,你莫要着急!”燕王打断郭侩道。
呃,被燕王这么一打断,郭侩也不好再说话呢。
殿下众臣见燕王打断郭侩,便知道燕王也是有心东狩辽东。
方涞出列道:“启禀大王,臣附议王侍中,大王继续留在蓟城不但帮不了大燕,还会加快粮食的消耗,倒不如东狩辽东,将粮食留下来给乐将军,好让乐将军有更多的资本抵抗赵军!”
“臣附议!”
“臣附议!”
…………
群臣纷纷出列附议道。
第117章苟延残喘的燕国
第一百一十七章:苟延残喘的燕国
王秉提议燕王东狩辽东,得到了朝中绝大部分文武的附议,瞬间形势一边倒了。
“你们……”郭侩没想到满朝文武都打着东逃的主意,完全不顾祖宗庙堂。
“郭相,如今的形势紧张,多一点粮食,乐将军就多一分战胜赵军的希望,还希望郭相为了大燕着想,不要执拗。”这次不是王秉怼郭侩,而是司农方涞,他内心里是十分赞同王秉的提议的,一开始没出来附议,是不清楚燕王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知道了,原来燕王也想着离开蓟城的,他便第一个跳出来附议了。
郭侩气急了,搞了半天,你们都是为燕国着想的大忠臣,就老子不是,搞得老子里外不是人的,于是打算和这些人硬刚一波。
可是还是被燕王打断,燕王道:“好了郭相,既然诸卿都希望寡人东狩,而寡人也再三思量,都觉得与其留在蓟城,空耗粮食,给乐将军造成负累,还不如前去辽东静候时机呢。”
“大王英明!”除郭侩外的所有人拜道。
看到这种情况,郭侩只是叹了口气,他知道现在再说什么都没用的了,燕王都已经决定要前往辽东了,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改变的。
他只是默默地离开了大殿,背影何其的萧瑟。
对于郭侩的落寞,燕王有些心疼,他不是不知道郭侩的忠心,也知道郭侩也是为了自己,为了燕国好,但是自己实在不想再留在蓟城了,在这里,他需要承受太大的压力了,还有的是,他一直想不明白,三年前,自己还意气风发的,覆灭代国,开疆拓土的,怎么会在短短三年就会落到如此下场呢?
“大王,既然决定前往辽东了,可是如今的辽东空有粮食,却没有多少兵马,是不是需要传令乐将军,分出一支兵马随大王前往辽东呢?”王秉道。
燕王点了点头,辽东一直作为燕国大后方,除了偶尔会有胡人前来打秋风之外,并没有什么战事,燕国在辽东四郡的驻军一直不是很多,再加上两年前赵燕开战之后,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赵国,又将辽东四郡大部分兵马抽调回来,导致现在的辽东四郡甚为空虚。
燕王想了想,道:“传令乐磊,将寡人东狩的旨意告诉他,并命他,在保证蓟城防备的情况下,抽调一支兵马随寡人东狩,另外,传令全城百姓,告诉他们,如果有愿意随寡人前往辽东的,都一起来吧,多带走一个百姓,就能多节省下一分粮食,三日之内,所有人准备好一切,随寡人东狩辽东。”
自从赵军兵临蓟城之后,蓟城外的百姓都躲进了蓟城,日常生活全靠蓟城的存粮支撑,如果把蓟城的百姓都带走,那剩下的粮食就可以支撑乐磊大军三个月,四个月甚至更久,如今已经是七月了,还有不到三个月就是隆冬了,到那时候,整个燕地都将会是一片冰天雪地的,赵军不退,也得退。
“喏!”
燕王东狩的消息一出,除了极少数故土难离的百姓之外,大部分的百姓都愿意随燕王离开蓟城,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蓟城。
城外燕军大营,乐磊刚刚送走来传令的内侍。
乐磊身边站着的是燕军大将秦恺和卢吭,这是燕军仅存的两员大将了,虽然水平不咋地,但是却是整个燕国除了乐磊之外,最能打仗的将军了。
回到中军大帐之后,乐磊对着秦恺和卢吭道:“秦将军、卢将军,刚才内侍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既然大王决意要东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