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诸侯王看到这道法门的时候,就能明白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好处。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的能力。
而君主本身所炼的神明真身,其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对其的感官。
如此一来,基本上君与民基本上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
然而,在很多时候,民自贱而君自贵,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知。
这种错误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认识到就能够改变的了的。
再加上祈念对于真身的影响,一旦君主不能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产生了错误的念头之后,将会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而当君主发现一个办法,不仅能够免除国民祈念对于自身的影响,还能从中获得更大好处的时候。
又如何能够忍受的了其中的诱惑。
当此时,基本上除了秦、楚两王之外,其他的诸侯王并没有想要推翻孱弱的周国,自立为主的念头。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的不过是制霸诸侯而已。
因此对于其中需要尊周王朝为共主的要求,并没有太过在乎。
再向周国递交了国书,并供奉了相应的宝物、兵卒之后。
发现果然能够毫无阻碍的修炼这法门,就迫不及待的修炼了起来。
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灵青就将星河图再次点亮二十余个星辰。
与此同时。
周朝的国运也一扫往夕日暮西山的景象,猛然暴涨,显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气象。
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姬扁在诸侯王送来的兵士之中发现了不少的人才。
同时无论他执行什么样的命令,都有种天地同力、心想事成之感。
于是他趁热打铁,将各国贡奉的宝物拿出来一些。
专门招揽一些纵横家、名家之徒散往各国。
让他们游说那些与其国国君不合的封君。
以真身炼神之法和封爵,来令他们自立并尊周国为天下共主。
在秦始皇没有统一全国,并设立郡县制之前。
中原大地之上实施的乃是分封制。
那就是一个城池的邑宰就相当于这个城池的君主,而且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任职期限。
除了需要遵从主家的命令外,整个城池就是以邑宰为尊。
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的话,这块地他还可以传于子孙。
依旧以原本的薛城举例。
薛城在田婴和田文父子的治理下,甚至有一套自己的法律、制度、度量衡等。
就差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就能独立出去自立一国了。
天下间,像薛城这样的地方不在少数。
像他们这般有野心的封君也不在少数。
因此没用多久,齐、楚、魏、秦等国就发现自家国运正在不断的减少。
然而有那种野心勃勃的封君,就有忠心耿耿的。
特别是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基本上算是将分封制半废除了。
而且一些起于毫末、通过军功晋升的新进勋爵,对于秦国的忠诚度更高。
有一些人先是假意答应了姬扁的要求,等使者走后转手就禀告给秦王嬴荡,将其卖了。
不独独是秦国,其他诸国也是如此。
因此没过多久,姬扁欲要分裂诸国的目的就被各国国君所知悉。
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姬扁的目的并不只是想要名誉上共主尊荣那么简单。
而是实打实的想要重新令周朝,再现先前一声令下诸侯朝奉的盛况。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共主与棋局
诸侯在齐秦等各大战国的串联下,本想共会洛邑推翻周国的统治,摘掉其天下共主的头衔。
然而等实际行动起来,才发觉为时已晚。
先是各国中接受姬扁册封的封君,改旗易帜共尊周天子。
举起旌钺以不道之名讨伐自己原本的宗主国,使得其内部纷乱不休,无暇他顾。
而当他们腾出兵力,赶至洛邑之后,却发现周国竟然在短短小半年内变得强大了很多。
将洛阳周边各关隘守得严严实实的,竟然令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攻克。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同时自家所炼的护国神,在面对周国的稷王神时,竟然被其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当周王姬扁在祭炼了稷王神的同时。
灵青也在暗中将其所拥有的那道规则之力,炼作了一份“共主”权柄,赋予了稷王神。
这权柄就如同“灵国主”一般,能够掌控尊其为主的国家的一切。
如此一来,在诸侯当初主动朝奉周国,并承认其为共主时。
就已经将自身的一切都交在了姬扁手中。
而他们所修炼的护国神,也将会受到稷王神的辖制。
只不过周国到底孱弱日久,哪怕有着这个权柄,仍旧无法完全发挥出它的能力。
因此姬扁只能借其与诸国联军相抗衡,而无法使其令诸国护法神倒戈。
“祖父,各处关隘虽说不是固若金汤,但在守城机关兽和诸将士的镇守下。
足以使诸国联军无法轻易的攻到洛邑来。”
周王室宫殿之中,姬延顶盔贯甲、一身戎装的站在大殿之中,向姬扁禀道。
自灵青与姬延商量着分封诸侯,到现在也过去了大半年了。
在这段时间内,姬扁早就悄然的将洛邑周遭的各处关隘纳入周国的掌握之中了。
并将其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
“那就好。”
姬扁沉稳的点了点头。
此时他气色红润,容光焕发,一点也看不出先前行将朽木的样子。
他抬起头来,看向头顶大殿,眼中似是有一抹火光闪过。
“接下来坚持的时间越长,我周国的希望就越大。”
他少年时曾经历生死,看破尊卑富贵,本想隐姓埋名当个普通的国人。
谁知他哥哥死的太早,没有留下子嗣。
因此又被寻回来当上了周国的国君。
起先他也曾发心励精图治,但渐渐的他发现无论如何挣扎都不过是徒劳而已。
后来索性也就放弃了。
但是两年前一个芝麻粒大小的邾国附属国前来请封。
却恍如在他这一滩死水之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搅得波澜起伏。
如今更是给他掘出一条活水来。
将他埋藏了几十年的雄心壮志,又重新点燃了起来。
‘不过,重振周国的希望,还是得放在延儿身上。’
他垂下头,看着越发出挑的姬延,开口道。
“延儿,接下来就由你总领周国所有兵马,尽量的拖延时间。
此时那些分封出来的诸多侯国正东征西讨,不断的蚕食着各国的疆土壮大己身。
当外面这些诸侯承受不住的时候,就该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哐!!!”
姬延猛地行了一个军礼,身上铁甲相击,发出一声巨响。
然后高声应道:“喏!”
在诸侯征伐周国受阻的时候,其国内也纷纷出现诸多独立的小国。
借着周天子伐不臣的理由,开始肆意的攻城略地。
就如同当初各大诸侯国蚕食周朝国土一般。
现在这些被姬扁分封出来的小国,也在不断的蚕食着原本的国家,来壮大着自己。
当什么时候,诸国承受不住国内的压力开始撤兵时。
那就意味着他们在这主权战争中彻底的输了。
这个道理诸侯王同样明白。
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杀入洛邑,推翻周王朝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被动。
一时之间,诸侯联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战局就此僵持了下去。
魏国境内,一名年逾五十岁坐在一辆马车上的老者,忍不住叹了口气。
“夫子,何故叹息?”
一旁驾车的青年问道。
“夫子自然是叹息这诸侯纷争之世,不知又要持续到何年了。”
一旁行走在马车旁的弟子也轻叹一声道。
“唉,随着周天子一道道的封诏传下,一夕之间魏国境内竟然多出了数十个国家。”
“魏国境内还算好的,我先前探听到楚国竟然一下子分裂出来了百多个国家。”
“这一下子,可谓是将诸国的大半精力都牵扯到了内耗之中。”
“是啊,若非如此,只怕诸国联军早就将……”
一名弟子说到一半,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连忙闭口不言。
而整个队伍也顿时沉默了下来。
周王室为天下共主,本来分封列国本就在其权职之内,无可厚非。
但此时却是直接越过自己的封臣,册封了封臣的封臣,乃是违背礼法的行为。
这些封臣越级接受了周王的分封,反过来攻打自己的主家,也是有悖礼法。
不过本就是诸侯王不臣周朝在先,如今更是联盟攻打周国,可谓是大逆无道。
三方皆将礼法、仁义抛之脑后,弃之如敝履。
难道当今之世果真礼崩乐坏,不可救药了吗?
思量开来,不禁让他们心生迷茫,到底前路何在?
沉默了一会,驾车的弟子问道。
“夫子,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
“转道去灵国国都。”
面对弟子们的迷茫,夫子仰望苍穹,幽然道。
“如今这盘棋是下不下去了。”
一众弟子虽然不知道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要去灵国。
但夫子既然这么吩咐了,那就照办。
当下车队方向一转,往灵国而去。
楚国,当初梧桐树下抱琴而眠之人正在一座凉亭内鼓琴。
周围来往的仆役不断的收拾一些远行的用具,在路过凉亭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放慢、放轻脚步。
一名侍女捧着一件漆器正小心翼翼的穿过一道门户,突然见到主人的好友出现在面前。
正要行礼,就见他随意的挥挥手,转身进了门户。
过不一会,就听院内琴声停止,自家主人与其双双结伴出来。
乘上车驾后轻声说道:“出发吧!”
“啪~”
驾车的驭者打出一个响鞭,已经收拾整齐的车队缓缓向北而去。
……
灵邱城内,灵青看着手中的星河图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势如阴阳
此时星河图上的星辰虽然仍有大半尚未凝聚成型。
但如今一片光华璀璨,已然不似之前那般暗淡无光了。
就如同元素之道,以地水火风来衍化一元之气,以求掌握天地根本一般。
这召唤之道,也是灵青将天地规则合着自身掌握的法门,分为三百六十五尊灵神,用以祭炼权柄。
这些权柄若是依照原本的《拘灵化神法》来凝聚的话,起码得要近千年的时间。
然而如今,不仅能够以《天星御灵宝珠经》提前凝出灵神供人祭拜。
他更是以借法之术,向全天下的诸侯,借来了这个世界的底蕴。
不说实力强大的齐楚等国,他们能够有此成就,必然是占据了这个世界的大部分气运。
就是如今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个小诸侯国,大多都有着不输于早前灵国的底蕴。
他们大都是国祀被绝,丢了自身的“主”权柄之后,导致自身无法炼成相应的神灵真身。
无法将底蕴转化为相应的实力。
随着他们不断的壮大,不断的祭炼着护国神。
他们积攒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道理、感悟和蕴藏多年的底蕴,也在不断的通过借法之术传递到灵青这里。
让他祭炼灵神,凝聚权柄的速度大大的提升。
灵青将手中星河图一卷,收了起来自语道。
“快了,当诸侯忍不住自洛邑退兵之时,他们的运数就将会彻底的被‘共主’权柄镇压、掠夺。
届时不仅周国能够汇聚天下气运,重新成为天下正朔。
而我,也能够借此一举将这灵神凝聚成型。
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周国坚持下去。”
“那灵公可见天下百姓正陷入诸侯征伐之中,苦不堪言?”
蓦的,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出现在灵青的耳畔。
他转过头去,只见只有他自己一人的寝宫之中,突然多出来两人。
“灵道清见过庄子、惠子!”
灵青也不意外,起身揖手向两人行了一礼。
此二人正是庄子和惠子。
两人看着均是年约五十许,只是一人青麻长袍,清卓淡雅;一人华服广袖,仪容严整。
身上还氤氲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道韵,显然并不仅仅只是诸子的身份前来见他的。
庄子看着他微一颔首道:“起来吧,且坐!”
当灵青谢过后,起身盘坐在两人下首时,惠子又问道。
“不知灵公以一己之私,搅动天下纷乱不休。
眼中可曾见这天下受难的百姓?”
“惠子称呼一声道清即可。”
灵青微微以俯身以示尊重,随即备上茶果请两人享用,然后说道。
“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