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里,道祖都是居于天外混沌紫霄宫中,外人就是想和祂接触,也是没那个机会。
可眼下,却不同了,道祖就住在人皇城里,只要有心,就能碰到祂。
于寻常人而言,能够见到道祖,这就是天大的机缘啊。若是能有幸得到祂的指点,那就更完美了。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道祖还住在人皇城,那总会有几个幸运儿得到道祖的指点。
“那就谢过帝君了。”鸿钧道祖起身,朝风紫宸谢道。风紫宸连忙回礼:“道祖客气了。”
接着,风紫宸就带着鸿钧道祖去守藏室走马上任去了。
这守藏室新任的守藏令,由人皇风紫宸亲自领着去上任,且态度更是友好无比,完全没有面对下属时的那般态度,反倒是像平等相交的朋友。
看到这一幕,但凡脑子清醒点的人都会知道,这新任的守藏令乃是一个大人物,不然不会值得人皇如此。
知晓了鸿钧道祖的身份尊贵后,那接下来,如何从道祖的手中获得机缘,就要靠自己的本事了,风紫宸并不会管。
各人有各人的缘分,这个,强求不得了。
……
………………
从守藏室回来之后,风紫宸突然下了一道命令,祂命人将那个给道祖准备座位的侍女,还有那个给道祖奉茶的侍女,以及那个给道祖拿世界茶的试侍卫。
总之,今日但凡与道祖接触过的人,都被风紫宸一道命令送去了望天峰上,在世界树下修行,这是人族绝世天骄才有的待遇。
这些人,仅是与道祖有过接触,其命运就已经发生了改变,说一声人族天骄并不为过。
给道祖奉茶、侍座、奉礼,这确实是天大的机缘,因为,道主就是天道。伺候过天道,就是一头猪,都能成为猪神。更别说那些侍卫宫娥,本就不凡了。
证道之路,自接触道祖而始。
而且,风紫宸这样做,还有别的目的,祂想通过此法,来向人皇城内的族人暗示道祖的不凡。
不过是与其有过接触,其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要是能得到祂的指点,又该是何等的不凡?
只要有有心人注意到这一幕,自然会猜到风紫宸的想法,从而获得一桩天大的机缘。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风紫宸都已经暗示的这么明显了,要是还没人领悟,那就只能怪他们的命不好了,怨不了别人。
毕竟,风紫宸四处逢人就说,那新任的守藏室是道祖的化身吧!祂要真这么做了,道祖还不得立刻就与祂翻脸。
……
……………
数日后,人族新晋人王姜桓,前来人皇殿参见人皇。
在侍卫的带领下,姜桓走进了人皇殿,一抬头,就看到了那坐在皇位上的人影。如天、如地、亦如道,好似祂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存在,令人生不起半分反抗的意志。
这就是人皇,人族最强大的存在,也是三界最强的十大无上强者之一。
这不是姜桓第一次见到风紫宸了,上一次姜桓见风紫宸时,还是祂刚刚成就道尊,获封齐国公之时。同样是在人皇殿,人皇接见了刚成为齐国公的祂,并对祂进行了一番勉励。
在临走之际,人皇更是送给了祂一件先天灵宝,以及大量的天材地宝,让祂一下子摆脱了贫困的境地,迈入了中产阶级。
当时的姜桓,对于人皇的强大,感触的还没多深,只知道人皇很强,强的离谱的那种。
可如今,随着祂成为人王,实力在气运的提升下,也随之更近一步,迈入了准圣的层次。
此时,姜桓再次见到人皇,终于感受到了人皇的强大。
那就是行走在人间的道,拥有着轻易就能碾压祂的力量。就是准圣,在人皇的面前,也不过是蝼蚁罢了,与寻常的凡人并无太大的区别。
默默上前,姜桓以大礼参拜之:“臣姜桓,拜见陛下,愿陛下无极无量,早日证就无上道境。”
“起来吧!”随手将姜桓扶起,风紫宸说道:“你来了啊,成为人王的感觉如何,与你当国公时,有何不同?”
姜桓姓姜,是太古姜氏一脉的后人,与姜雄、姜慧乃是同族,是祂们弟弟的后人。
自姜雄姜慧两兄妹失踪之后,风紫宸常常自责不已,为此,祂对姜氏一脉很是照顾。
这姜桓出身姜氏一脉,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风紫宸看祂很是顺眼。
姜桓有些恭敬的回道:“禀告陛下,成为人王的感觉,怎么说呢,微臣先是感觉到很爽,昔日与我同级的几位国公,如今见到我都要行礼,那种感觉委实让臣有些飘飘然。”
“其后,臣就是感到了巨大的责任,我人族虽强,可在这三界之中,也不是没有敌人的。北俱芦洲之上,妖族对我人族虎视眈眈。”
“东胜神州与西牛贺州,也是对我人族不怀好意,不愿看到我人族越来越兴盛……”
听姜桓说了好大一会儿,风紫宸方才说道:“不错,说的不错,这就是我人族目前的局势。你身份代入的很快嘛,已经开始履行人王的职责了。”
“所谓人王,就是辅助寡人处理人族的政务,制定人族的发展方针,并为人族选拔良才美玉,使得人族越来越兴盛。”
叮嘱了姜桓一番,风紫宸突然带着祂离开了人皇殿:“跟寡人来。”
下一刻,姜桓就觉周围的天地一阵变幻,等祂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不在人皇殿了,而是出现在了世界树的面前。
“每个人王诞生,寡人都会送祂一场机缘,观摩世界树,便是寡人送给你的机缘。”转头和姜桓说了一声,风紫宸扔给祂一个令牌后便离开了。
世界树,是混元层次的宝物,就是圣人观之,也会有所收获,更别说姜桓这小子了,必定会获益匪浅。
至于那令牌,则是风紫宸的信物,想要观摩世界树,必须持有此令牌,不然的话,迎接祂的便是世界树的轰杀。
如今,世界树的实力,早已达到了混元九重天的地步,寻常混元大罗金仙都受不了祂一击,打在准圣的身上,一击就能要了祂的命。
……
…………
站在世界树前,姜桓并没有立即观摩世界树,因为,就在风紫宸走后不久,有太庙的道尊过来寻祂。
第873章 儒家
“如今王上已贵为人王,当早些从齐国搬到人皇城才是。还有,王上也该挑选一个继承人,承袭你齐国公的爵位。”
“毕竟,王上已经是人王了,当以人族事务为重,齐国的国事,能放手则放手,尽量交给后人去做。”
太庙的道尊来到姜桓的面前后,如是对祂说道。
“这是应该的!”点了点头,姜桓回应道。这些事,祂在来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了。
在姜桓动身前往人皇城之前,管仲就曾找过祂,向祂说了一些天地隐秘。比如,诸大神通者借人族成道之事。
也是那时,姜桓就已经知道,前往人皇城后的祂,怕是再难插手齐国之事了。因为,人皇不会允许一个人王亲自坐镇诸侯国的。
齐国若有人王坐镇,那哪里还有其余诸侯国崛起的机会?若无新的诸侯霸主诞生,如何能以诸侯国的气运催生出一个新的人王?
那别的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又如何能复制管仲的道路,通过辅佐出一个人王来成道?
所以,无论如何,成为人王的姜桓都是要离开齐国的。祂要是死撑着不离开,那么,非但人皇容不下祂,就是别的大神通者也容不下祂。
更甚者,那个辅佐祂成就人王的管仲,也会容不下祂。
姜桓留在齐国,挡住了太多大神通者的路了。
管仲与姜桓相似才几年?就是辅佐祂成为人王,也只是互惠互利之事罢了。如何肯为了祂,得罪数十乃至上百个同道?
这些话,本是风紫宸应该由风紫宸来说的,但又怕姜桓有什么意见,觉得人皇这是以势逼人,给祂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故而,才由太庙的道尊出面。
……
…………
没几年的功夫,就传出姜桓退位,由其子继位的消息。
新继位的齐国过,在齐国气运的加持之下,依旧有着匹敌大罗道尊的力量。不过,新任齐国公到底是一个新人,如何会是其余几个老国公的对手?
管仲活着的时候还好,有他维持局面,齐国依旧是诸侯霸主,可等管仲渐渐老迈,无力维持局面的时间,齐国的国力便开始衰落了。
等管仲过世,其余诸侯国便开始蠢蠢欲动,齐国再不复霸主之名。
说来,其余的大神通者也是够意思的,管仲还活着的时候,没一个大神通打齐国的主意,直到管仲过世,他们方才出手对付齐国,挑战其霸主的地位。
齐国之后,晋国随之崛起。
不过,这一次,又有了不同。辅助晋国的大神通者,不是一个,而是五个。
而且,祂们选择辅助的对象,也不是当世的晋国公,而是一个晋国公不受重视,流亡在外的儿子。
这些大神通者们为了成道,又开始进行了新的尝试。祂们想要看看,多人联手辅助人王,会不会让众人同时成道。
反正成道靠的不是辅佐人王的功德,而是祂们所总结的理念,通过治理百姓的方式,与人道交感,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得自己的大道完善。
待大道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就是祂们成道的时候了。以此理论来推断,功德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理念,他们的大道,能否与人道交感,找出其中的缺陷。
所以,多人辅佐与单人辅佐并不冲突。相反,多人辅佐的话,彼此的理念相互交流,更容易助祂们成道。
……
…………
道仲道人以辅佐人王的方式成道,获得了众人的认可,为此,不少大神通者都选择走与祂相同的道路。
但也有部分大神通者,虽认可道仲的方法,但并不想走与其相通的道路。于是乎,有部分人游历于诸国之间,寻求自己的成道之法。
也是这个时候,子儒渐渐展露头角。子儒糅合圣皇开创之礼,提出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的学说。
即是儒家学说。
儒之一道,读书明智,重礼,重仁,心怀正气,合天地之正。
儒家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子儒自诞生之后,就一直未曾修炼,但随着儒家的创立,浩然正气凭空浮现,灌入祂的体内,使得祂自然而然的就拥有了神通。
浩然正气,天地之正!
只要心怀正气,堂堂正正,便可获得碾压一切的力量。而这,正是子儒所掌握的力量。
儒家成立之后,子儒身与天地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掌握了三种力量。
其一,为礼!
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礼的力量,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故而,礼之力量表现在外就是言出法随,具有号令天地规则之能。
一言出,而天地景从,万物莫敢与之为敌。
其二,为仁!
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子儒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亲也。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仁者,亲亲相爱,是故,仁的力量表现在外,就是可以抹消敌人的敌意、杀意等等负面情绪,使人与人之间可以和平相处。
仁的力量一出,便将天下之人都变成了朋友,就再没有人能与自己为敌。是故,仁者无敌!
其三,浩然正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益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浩然正气,就是天地间的正气,至大至刚。故而,浩然正气一出,天地间所有不好的力量,都要被其所压制,难以形成威力。
……
………………
儒家开辟之后,子儒也就有了自保之力,然后,祂便离开了人皇城,游历于诸国之间,开始宣传自己的学说,劝人向善,为诸国制定礼仪。
对于子儒,一众诸侯国的国主都知道这是人皇城里出来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