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
“当真是岂有此理。”
顾宁涯脸色难看,针对这件事情,根本无法消气。
李基也是如此。
“锦年叔,待会到了江中郡,这些贪官污吏,见一个杀一个,不要留情。”
两人出声,顾锦年内心也有些翻江倒海。
他在朝堂当中,说了那么多,大夏王朝连续颁发五道圣旨,为的是什么?定民心是其一,更主要的就是告诉大夏官员。
都老老实实一点,大家一起合作一起配合,渡过这场难关,都有好处。
可没想到,居然还敢这么做?
厉害。
厉害。
当真是厉害啊。
“锦年,你怎么想?”
顾宁涯开口,望向顾锦年询问。
“等到了在看。”
“朝廷颁布五道圣旨,居然还有人敢去贪墨,这并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因为贪墨问题。”
顾锦年开口,他沉思了一番,给予了这个回答。
“你的意思是说,是有人有意为之?”
顾宁涯瞬间听明白顾锦年这话里有话。
“正常来说,朝廷的圣旨颁布下来,我掌生杀大权,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我会来江中郡,这些官员即便是想要贪墨,也会掂量掂量。”
“哪里有这么蠢的贪官,为了银子不要命?”
“现在是抗灾之时,并不是修建之后,若是重建之时,或许会有人贪墨银两,可如此关键时刻,还有人敢这样做,要么就是脑子有问题,要么就意味着,整个江中郡官员已经得到了授意。”
顾锦年开口,这是他的猜想。
江中郡这么大的事情,举国上下都在关注,正常人哪怕是不当官的人也知道,这个节骨眼上,就不能乱来了,要老实一点。
可没想到的是,现在居然还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就很不寻常。
绝对不是简单的贪墨那么简单,而是针对。
说白了一点,就是要针对自己。
自己的目的很简单,树立威望,让百姓们相信朝廷有能力也有决心去赈灾,给予希望,这样大家就能众志成城。
而有人却不想让百姓团结起来。
这就是矛盾点和关键点。
“那索性把他们全部砍了,锦年叔,反正你大权在握,怕什么?”
李基出声,想法很直接。
“不能杀。”
只不过这回顾宁涯摇了摇头,直接否决这个办法。
“为什么?”
李基好奇了。
“先搜证,再杀人,锦年虽大权在握,但做事更要谨慎而行,这权力不能乱来,现在咱们过去,江中郡官员敢这样做,也一定找到了替死鬼。”
“杀一个普通官员,不痛不痒。”
“郡守,各地府君,大大小小多少官员,不可能一口气全部杀完吧?”
“现在以救灾为主,而不是以杀人为主,这件事情不同于白鹭府,白鹭府的官员,真杀了也就杀了,朝廷有多少人等着外放出去?”
“可若是在江中郡大开杀戒,其结果很有可能会让灾情越来越严重。”
“江中郡人口极多,十九府,许多地方都是山路,穷乡僻壤之地更多。”
“要是把这些官员杀了,光是一个交接都难办,一府之地,有多少县?多少亭?县令是谁?主薄是谁?亭长又是谁?你知道吗?”
顾宁涯出声,道出江中郡的问题所在。
江中郡的局势,不同于白鹭府的局势。
顾锦年的权力确实很大,可江中郡官员背后也有人支撑着,而且这个人地位很大,甚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这一群人,使得江中郡官员上下抱团,以此针对顾锦年。
顾锦年不能滥杀无辜。
“我现在反而好奇,谁能让江中郡这么多官员沆瀣一气。”
“你是天命侯,镇国公长孙,顾家的世子,皇帝面前的红人,按理说就算是李善在背后搞事,这般官员也要掂量掂量啊。”
顾宁涯皱着眉头,他想不到谁在背后支持着他们。
“不一定是一个人。”
顾锦年出声,同时不由长长吐了口气。
他知道这趟江中郡救灾会很麻烦,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麻烦。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看这个样子,不杀几个人不行啊。”
顾宁涯问道。
“该杀还是要杀。”
顾锦年澹澹出声,杀肯定是要杀一批人,只不过怎么杀,如何杀,这些都有讲究。
如此,玉辇内安静。
大约一个时辰后。
沿路都有不少百姓正在逃荒,但根据探子来报,之前遇到的那些灾民,一个个往回走了,而且口口相传,说顾锦年来给百姓主持公道。
故而准备逃荒的百姓,一个个折返回身。
对此顾锦年到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这很合理。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顾锦年感觉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又是小半个时辰。
突兀之间,玉辇又停下来了。
“前方何人?”
“胆敢阻拦?”
随着暴喝声响起,顾锦年三人再一次皱眉,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草民方敬成,有要事禀报天命侯。”
“此事涉及江中郡万万百姓。”
洪亮之声响起。
听到这话,玉辇当中,顾锦年掀开帘子,将目光看去。
只见,一个身穿素衣,三十岁左右男子,正长在不远处,男子长相还算可以,眉宇之间有一种贵气,再扫了一眼此人的气运。
刹那间顾锦年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七丈三尺,不弱于于益和何斋二人啊。
此人当有些不凡之处。
“让他过来。”
当下,顾锦年开口,让这个方敬成走来,他倒要听一听,是什么事情,能影响到江中郡。
随着顾锦年开口,方敬成当即入内,不过左右侍卫严阵以待,若这个方敬成有半点问题,当场就会噼砍下去。
“草民方敬成,拜见侯爷。”
对方走来,随后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但并没有谦卑谄媚之意。
“上车再说。”
顾锦年没有啰嗦,让对方先上车再慢慢详谈。
“好。”
方敬成立刻走进玉辇内,而周围将士看到这一幕,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顾锦年选择让对方入内,他们也不好多管。
随后,玉辇再次启动。
而玉辇当中。
方敬成看向左右二人道。
“草民见过太孙,见过指挥使大人。”
他出声,一眼便看出二人的身份,这眼力不错。
“你怎么知道我们二人的身份?”
顾宁涯看着方敬成,眼神当中有些好奇。
“回指挥使大人,您的靴子是黑蟒牛皮靴,这是悬灯司高层的标配,再者能与侯爷一同入内之人,悬灯司内除了总指挥使大人外,找不到第二人。”
“至于太孙殿下,贵气逼人,这般的年纪,又结合侯爷的身份,也不难猜到。”
方敬成出声,一番话说的也合情合理,是个聪明人,而且洞察能力很强。
只不过,顾锦年没有关心方敬成的洞察能力,直接开口。
“你有何事禀报?”
顾锦年出声问道。
听到顾锦年询问,方敬成立刻神色严肃,且又恭敬。
“侯爷。”
“您已经中计了,如若继续前行,莫说救灾,很有可能自身都要难保。”
方敬成开口,一句话让李基和顾宁涯瞬间震惊。
而顾锦年却显得十分平静,他没有被唬住,反倒是看向方敬成道。
“中了何计?”
他平静询问,但也在以望气术,感应对方的情绪,到底是心怀不轨,还是真心前来指教的。
“民心之计。”
方敬成出声。
这四个字说出,莫名之间,顾锦年方才那种感觉不妥的情绪,再一次出现了。
他之前就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可一直想不到关键点,如今方敬成这么一说,他大概想通了问题了。
“先生详谈。”
顾锦年出声,望着对方,他内心有些想法,但想听一听方敬成的想法,看看方敬成是不是与自己想的如出一辙?
“侯爷。”
“之前是否有逃荒难民,告知侯爷您江中郡内,有官员贪赃枉法?”
方敬成问道。
“是。”
顾锦年直接回答。
“那敢问侯爷,他们是如何说这官员的?”
方敬成继续问道。
“以征收粮草为由,强抢百姓余粮,统一分配,但借此牟利。”
是李基的声音,他对这件事情格外有印象,恨死了这些官员。
听到这话,方敬成立刻出声。
“这就是问题所在。”
“侯爷,您难道不觉得这有问题吗?”
“朝廷圣旨颁布,各地响应抗灾,大夏境内,虽有贪官污吏,但贪官都聪明,蠢的贪官早就死了。”
“江中郡之难,举国关注,即便是有江中郡郡守撑腰,也没人敢贪赃枉法,非常时期,这些贪官反而一个个站在前线,尤其是知道朝廷派侯爷亲自督战。”
“试问一下,谁敢乱来?”
方敬成出声,道出疑惑点来。
此话一说,李基和顾宁涯稍稍有些回味起来了,他们沉默,越想越觉得合情合理啊。
之前他们完全是被百姓之苦所蒙蔽双眼,再加上灾荒年间,有人贪污,冲昏头脑。
眼下冷静下来,还真觉得有很大的猫腻啊。
“你的意思是说,是有人栽赃嫁祸?这件事情完全就是子虚乌有?”
顾宁涯皱着眉头,询问方敬成。
“回指挥使大人,并不是。”
方敬成摇了摇头。
“江中郡内,的确有一官员这样做,是柳平府,汜水县县令。”
方敬成给予回答。
“一个县令?”
“一个县令也敢做这样的事情?”
这回李基坐不住了,你说要是郡守这样做,他也无话可说,毕竟官位摆在那里,可现在居然说只是一个县令?
这不是开玩笑吗?
“我明白了。”
刹那间,顾锦年出声,他瞬间明白一切的前因后果。
“是不是,这个汜水县县令,写出一篇赈灾文,集全郡所有百姓粮食,由官府统一把控,而后统一分发,一来管控百姓不会外出逃难,影响其他郡府之地。”
“二来官府分发粮食,至少可以保证不被饿死。”
“同时争取时间,等朝廷的赈灾粮。”
顾锦年瞬间明悟,他将目光看向方敬成。
“侯爷聪慧。”
方敬成点了点头,没有吊人胃口。
“也就是说,这个汜水县县令是个好官?”
得到答复后,李基忍不住出声,如此询问道。
“恩。”
“草民见过汜水县县令,为人清廉,正直无比,是甲乙年举人,在柳平府有不错的名望。”
方敬成如此说道。
“既然是好官,是否是说,有人想要栽赃嫁祸于他?借锦年的手,除掉此人?”
顾宁涯也算是官场老手,洞察的很直接。
“一半。”
然而方敬成并没有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一半?”
“这又是何意?”
这回李基和顾宁涯彻底不懂了。
“汜水县县令不是他们的目标,区区一个县令,即便是有才华,又能如何?”
“他们的目标是我。”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岂能猜不到前因后果?
“是你?”
“锦年叔,怎么又变成你了?”
二人不解。
然而方敬成却点了点头,对顾锦年充满着感慨。
“这些百姓,就是他们设下来的计。”
“我已经入局了。”
“利用的也正是方先生所言的民心。”
“还是有些经验不足,江中郡如若当真有贪官污吏,又岂能让这些百姓见到我?”
“百姓逃难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顾锦年有些感慨,他明白自己已经中计了。
而且如方敬成所说不错,若是自己处理不当,的确无法救灾,甚至还会惹来麻烦。
“我明白了。”
此时,顾宁涯也彻底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唯独李基,还有些搞不懂状况。
“叔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直说啊,我脑袋转不动。”
李基很有自知之明,不懂就问。
“这还看不明白吗?”
“江中郡,柳平府,汜水县县令写了一篇赈灾策,这赈灾策,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