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寻侠记-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拿最近的一处、位于骊山旁边的黎山老母庙来说,就有数十万道脑电波被吸引过去,而他若是想要役使这些念力来为他服务,必须首先找到这吸力的根源并斩断吸力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念力之间的联系。
    那根源也很好找,就是庙里的一尊骊山老母塑像。
    这个好办,只需把骊山老母的塑像推倒就行了,在这么近的距离上他无需借助任何人的脑电波来帮忙,只凭自己的神识加内力就能做到,这可比压沉一艘航母容易太多了,容易万倍也不止。
    想到就做,一股内力穿出墓穴,拐了几道弯盘旋着涌入庙中,打在骊山老母的塑像上面,那塑像立马轰然倒塌,碎成了一地泥块。
    李智云心中默默道歉:对不起了骊山老母,我只能就近取材,反正你也不知道是我推的,回头爱找谁发飙就找谁。
    干倒了骊山老母的泥塑,几万股念力立马放了羊,开始没有目的的逸散开去,李智云哪里能任这些念力跑掉?当即把神识分成了数万股附着上去,对那些“散户”加以引导,而后有目的的扩散开去,寻找下一个庙宇。
    有了这数万股念力的帮助,他的能力立马强大了十倍也不止,由近及远找到一座座庙宇如法炮制,所能驭使的力道也在急剧暴增。
    只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就把华夏大地上的各座庙宇全都搞了一个遍,考虑到这个时候要压沉一艘航母已经足够了,就没再往华夏周边的地区拓展,若非如此,就连印度的那些庙也是在劫难逃。
    “成了!”
    一炷香的光景过后,他长长出了一口气。吠陀神功的第二层已经练成。
    吠陀神功共分三层,分别是盖世、欺天和破宇。此等至高神功的奥妙就在于哪怕是亲自给功法命名的李智云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练才能进入第二层。
    他只知道练成第二层以后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能力。现在他练成了第二层,也就是“欺天”,然后才明白,只有掌握了捕捉宇宙众生的念力来壮大自己,才是练成吠陀神功第二层的关键。
    有了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的念力帮助,他的神识就可以轻松地遨游全球了,在这个过程里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找人搜查记忆,得知此时已经是大业九年,也就是公元613年。
    看来自己夫妇这一次穿越并没有产生太大的误差,比自己离开的时候只过去了五年。与前后一百年的误差相比,这个误差算是极其微小了,他默默在心里给霍金点了个赞。
    去年也就是612年老爹李渊就已经正式在晋阳起兵,今年便已经登基称帝,建立了唐朝,只不过隋炀帝杨广却还活着,隋朝也并没有灭亡。
    这个时间比他第一次穿越前学习到的史料记载提前了五年之多,却跟平行世界里的那个地球上的历史完全相符,跟羽裳的记忆比对起来也是分毫不差。
    他觉得这或许是因为他从灵源大陆带了一块灵石上来,因而导致隋末的战乱提前爆发,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只有寻找几个亲友,其中最重要的四个人分别是母亲万氏、妻子红拂、挚友狄知逊和尤翠翠。
    对于尤翠翠他也定义不了自己和她到底是什么关系,总之这个女子是为了他而流落他乡且寄人篱下,自己今后能否给予她一个美满的生活暂且不说,把她找回来却是必须的。
    神识覆盖之下,很快就找到了上述四人,母亲万氏自然是在太原的行宫里,只不过此时隋炀帝的行宫已经被李渊改成了他的皇宫。
    红拂就陪在母亲的身边,老公不在家,替老公孝敬母亲是儿媳妇的本分。
    他探查了一下红拂的记忆,想要知道她是如何离开骊山的,却被探查的结果吓了一跳,因为在红拂的记忆里,骊山老母果真是接到了王母娘娘的邀请,参加蟠桃盛会去了。
    天间只一日,地上数十年。蟠桃会肯定不会只开一天,就是后世地球上的领导们开个会还要选择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呢,何况是天上的神仙?
    要是骊山老母在仙界待上半个月,应该差不多能赶上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平行世界的地球上,一千多年以后骊山老母仍然没在骊山,是不是被孙悟空给打了一棍子,在天上养伤呢?
    骊山老母的行踪无从多猜,只说红拂记忆里有的内容在骊山老母离开五年之后,李蓉蓉终于大着胆子带着红拂和狄知逊跑了出来,他们都还年轻,总不能困在骊山到老吧?
    于是红拂就回到了婆婆的身边。
    目前李渊对万氏以及红拂还都不错,或许是考虑到“失踪”的庶子李智云本领极大,若是对他的生母和媳妇苛刻了,万一有朝一日李智云活着回来就不好交代了。
    所以此刻李渊非但对万氏和红拂不错,而且也没忘了他的四子李智云,在分封爵位的时候,在封大儿子李建成为殷国公、二儿子李世民秦国公、三儿子李元吉齐国公的同时,还宣布封四子李智云为楚国公,倒是与李智云第一次穿越前的楚姓相吻合。
    狄知逊则是回到了太原老家,在回家的路上邂逅了刚从绝情谷疗伤出来的单盈盈,此时单盈盈已经得知秦琼娶了贾润甫的妹妹贾菁菁,熄了从前的爱慕之心,也就发现了狄知逊的不凡,情投意合之下,直接在太原狄家庄园把婚事办了。
    母亲和媳妇暂时还算过的不错,狄知逊也是新婚燕尔,都不着急去见,眼下最急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尤翠翠。
    尤翠翠在江都,也就是后世的扬州。
    杨广被各路反王打得节节败退,在宇化及父子的保护之下退守江都,他的皇后萧美娘当然也跟随他一起来到了江都,而作为萧美娘内侍总管的尤翠翠自然也只能跟在一起。
    在李智云神识扫到尤翠翠的时候,宇化及父子正在商量着如何杀死杨广、进而窃据大隋江山的事情。

第四六八章 隔墙有耳
    宇化及此人野心极大。
    别看以往的他一步一步扶助杨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其实那只是他的一个阶段性计划而已。
    在宇化及的心目中,杨广只不过是水,他才是水上载着的那艘船。从前所作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达到水涨船高的目的,但是最后站在最高处的自然不能是杨广这汪水,而应该是他这艘船。
    时至今日,宇化及觉得篡位的时机已经临近了,从前所不具备的两个条件现在都已经满足。
    第一个条件是隋朝国力大损,百姓离心离德。
    而导致隋朝国力大损,百姓离心离德的原因自然是开凿大运河,以及三次征讨高句丽的失败。
    尽管在后世人们看来开凿大运河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是负责督管此项工程的王世充和王仁则叔侄却没能做到功在当代。大运河是王世充叔侄硬生生用老百姓的命堆出来的,又有哪个老百姓会认为这项工程功在当代?
    虽然五年前王仁则就莫名其妙地死了,且死无全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大运河后续的工程,王世充和其它河段的督管们照样严酷残暴,从前对征来干活的民夫是不给钱只管饭,到后来饭都不给了,饿死再抓新人。
    能把过错推到王世充等人的身上么?其实不能。因为杨广实际拨给这项工程的费用根本不够。
    杨广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天下人为他服务都是应该的我是皇帝,你是臣民,你给我干活是天经地义,你要什么钱?
    所以他才会给在不给人、不给钱的前提下,命令李渊在一个月的期限内为他建造一处新行宫,这样的圣旨不是逼着人家造反么?
    在杨广当皇帝的这段时间里,这种蛮不讲理的圣旨比比皆是。
    再说回运河这项工程,杨广给的工程款本来就不够,又被以瓦岗寨翟让、李密为代表的绿林好汉抢了好几次,王世充等人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总不能掏自己的腰包挖运河吧?王世充有那么高的觉悟么?没有。但是皇帝交办的任务又不能不完成,所以倒霉的就只能是老百姓。
    在这些事情上,宇化及看得是一清二楚,却不提醒杨广。话说这个时候隋朝的国库里面还有钱么?有,而且还有很多,但是宇化及把这些钱都看成了未来他的财产,又岂能提醒杨广花出去安抚人心?
    更何况任凭事情恶化下去,让杨广招致天怒人怨,本来就是他的计划之一,因为这样正好可以满足他篡位的第一个条件。
    事实上此刻的大隋朝,损失最重的还不是财力,而是人力和人心。
    满足篡位的第二个条件是,宇成都武功大成了。
    前说过,宇成都拥有一身与生俱来的天赐神力,唯独欠缺能与神力相匹配的上乘武功。
    为了这件事宇化及没少奔走,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求了多少人,都没能换来一门真正的神功,能够帮助宇成都鱼跃成龙的那种,为此还被李渊家的庶子坑了一次,花天价买了一本假秘籍回来。
    但是自从五年前宇成都跟着鱼俱罗去过一次贺兰山之后就不一样了,其实宇成都在贺兰山就已经悟出了小无相功,却没有因此张扬,而是刻意低调,即便是参与了千佛山争夺灵石这样的大场合都没下场。
    随后回家闭关苦练,整整五年之后,一身武功比起五年以前不知高了多少,他自我感觉至少翻了十倍都不止!具体有多高也无法确定,只能找当世强者作比较,他自觉已经胜过了阴世师和杨林这样的绝顶高手,与从前心目中那些强大的不像话的超级强者都不相上下了。
    宇成都心目中的超级强者并不多,只有两个。一个是千佛山顶睥睨群雄的灵石主人李智云,以及被李智云战胜的那位火龙丹宗的副宗主火龙真人郑思远。
    至于莲子湖心的那场论道中发生的事情,他和他父亲都不在场,事后也没人告诉他那场较量里面都有什么高人,有着怎样的武功。
    如今武功大成的宇成都颇有些遗憾,遗憾李智云和郑思远这两个人不在世间,也不知道是归隐了还是怎样了,他很想跟这两个人当中的一个打一场,来验证自己的武功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宇成都的武功暴增,就是宇化及谋夺篡位的第二个条件,要想跟人家抢江山,自己家里必须得有一个横扫天下的武功霸主才行,不然就算夺得了江山也坐不稳,被人家暗杀了怎么办?
    如今这两个条件都已经具备,怎样杀杨广就排上议事日程了。
    “为父准备在这次铜旗阵之战过后就动手。”宇化及看向三个儿子说道。
    如此机密的事情,暂时只能在父子之间商议安排。
    他所说的铜旗阵,是大隋朝穷途末路之下,靠山王杨林被逼无奈祭出的最后一个大杀器。
    此阵本是一位异人传给杨坚的,让他用于统一华夏,但是当初杨坚在统一战争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打得极为顺利,并没有用上这一顶级阵法。
    虽然没有用上,但是当初杨坚仍然秘密进行过演练,演练之后深知此阵的厉害,舍不得毁掉阵图,又不敢让任何一名将帅掌管,生怕该人掌握了如此强大的阵法之后生出不臣之心,最后把阵图分为四份,分别交由高熲、杨林、杨芳和定彦平保管,以防将来遭遇强敌时仍可使用。
    如今隋军被李唐联合十八路反王打得节节败退,且无反攻之力,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杨林就提议把铜旗阵涌出来,在江都做最后一搏。
    高熲力挺杨林的提议,并且给杨广献上一计,让他昭告天下准备退位让贤,并愿意交出传国玉玺给下一任真命天子,条件是谁先破掉铜旗阵谁就能得天下。如此就可以把天下反贼全部聚拢到江都来,更能够让这些反贼们自相残杀。
    杨广听从了高熲的计策,果真昭告天下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谁有玉玺谁才是真的皇帝,否则就是贼寇,哪怕你的实力再怎么强大也没用,设立的皇朝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各路势力以及十八路反王陆续赶到了江都城外,把江都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就等着破阵抢夺玉玺了。
    “为父现在担心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万一这铜旗阵太过厉害,把李唐和十八路反王都灭在城外怎么办?”
    宇化及没见过铜旗阵,因而不知道这座阵法的深浅,但只从杨广敢于宣布交出玉玺来看,就知道这座阵法绝非简单寻常,若不是赌定了必胜,哪个皇帝敢拿玉玺开玩笑啊?
    万一反王一方大败而归,隋将无甚折损,隋军士气大振之下,再想杀杨广就不行了,在那种情况下杀了杨广也没法夺得帝位。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把种种可能都设想到,并且从中精心设计,力求能够左右这场大决战的结果,让双方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宇家族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