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宁静之色,化作一点灵光遁入冥冥之中。
同一时间,点点素白之气从冥冥之中落下,元清微将其收入掌中,眼中浮现出一丝丝的兴奋。
‘阴德!竟然有阴德!而且香火愿力也能传递下来!这么说来,神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元清微想着,就是驾车来到了一座有着香火供奉的吉地。
元清微不断观察吉地的本质,越是观察,他越是觉得兴奋。
‘比起宗门典籍当中的记载,这里的吉地似乎只有庇佑亡魂的力量,甚至连亡魂意志都无法完全保留,这些祖灵除了庇佑家族的本能外,根本不具有多少自我意志。但吉地的存在,本质上已经意味着灵境的可能。这么一来,我未尝不能建立神道体系啊!’
想到这里,元清微心神放空,感受冥冥之中同他有着神秘联系的清微宫:‘唯一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当年松溪道人没有发现这一点,是没有尝试,还是因为自身的问题?’
元清微想着,又是仔细感应清微宫的存在,他发现清微宫和自身的联系依旧十分紧密,自己心念一动就能回到那里,但相对的,这个天地也有着某种联系束缚着自己,不让自己离开。
‘松溪道人的因果吗?’元清微小心翼翼的拨动对应的因果,感受因果的反馈,有些好奇道:‘有意思,松溪道人一脉竟然还有传承吗?按照他的记忆,不应该已经断了吗?’
有些好奇的元清微就是调转车辇,想着因果反馈之地奔驰而去。
………………………………
第十一章 太乙仙
“一个铜板,两个铜板……”
“啊啊啊啊!”小道士痛苦的摇着脑袋:“怎么只剩下三十二个铜板了,距离下次收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才月中,接下来的时间要怎么办啊!难不成真的要把宗门传承的典籍拿出去卖吗?”
“但那东西都是些道经吗?哪家道脉没有啊!除了我们观内那几本有着百年历史的原典还算值钱,剩下的那些都用了十多年,送人都不一定有人要。偏偏老头子死前还要我立下毒誓,绝对不可以贩卖那些原典,说是就算是把这座道观卖了,也不能卖那几本破书。可他也不想想,没了这道观,我带着书能到哪里去?”小道士气嘟嘟的走到道观后面的灵堂内,望着那密密麻麻的牌位:“再说了,没有这道观,历代祖师的牌位放在哪里?”
说着,小道士望了望外面已经大亮的天空,拿起打扫的工具,开始小心翼翼的清理牌位周围的灰尘,可就在他清理到松溪道人的牌位时候,一缕清光升起,小道士眨了眨眼睛,皱眉道:“难道是这几天粥太稀了?我都饿的眼花了不成?”
摇了摇头,小道士继续清理灵堂,等到一切都收拾好后,简单的喝了点水,抿了口馒头,填充一下肚子,就是回到卧室里躺下。
眼睛才闭上,一缕清辉升起,小道士瞬间陷入昏睡之中。
“我这是在哪?”小道士转头看了看周围,就见周围祥光阵阵,瑞气汇聚,朵朵祥云之上有着莲花开放,而在他的正前方有着一位头戴莲花冠,身披万寿袍,看不清面容的道人端坐莲花台上。
“你就是我真武一脉第七十六代的传人。”明明是带着疑问的话语,却被对方说出了肯定,小道士听到这话也是本能的点头,随后又是好奇道:“敢问高功何人,此地又是何处?”
“有鼎无鼎兮,有无鼎器。世人不识兮,诚然是醉。金银为鼎兮,以何相配?”
“黄白相配。”孤儿出生,从小被逼着学习各种道经的小道士本能的回答。
“点化金银兮,济贫道路。九转丹成兮,天神企慕。始初筑基兮,铅用几何?”
“铅用四九。”
“何为修行第一病?”
“道有先天与后天,先天一点号真铅。昧真铅,迷本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
二人就这么一问一答过去了许久,小道士也是越说越起劲,同时隐约之间摸索到了一些修行之妙。
“今日暂且到此,明日再来!”端坐莲花座上的道人挥了挥手手中拂尘,小道士迷迷糊糊的醒来,太阳望了望窗外,夕阳西下,却是睡了一个下午。
“奇怪,我怎么不饿了?”小道士站起身,没有丝毫平日饥饿带来的头晕眼花,反倒是觉得四肢充满了力气。隐藏在暗处的元清微叹了口气,暗暗摇头。
‘此方天地的人十二正经主世界的人相差不大,但天地之中没有灵界的力量影响,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灵机灵韵,这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个体的修行只能有依靠自身消化得来的五谷精气。所以主世界所有修行方法都不能拿来使用,同样,主世界武术的部分内容,在失去了外界灵机灵韵润物细无声的滋补后,也不可能作为此方天地的传承,强行修炼,只可能把自己练的五劳七伤。’
‘反倒是松溪道人留下的种种修行之法,作为本土孕育的功法,本身就十分契合此方天地人体经络,特别是他晚年创立的不老松养生功,带有清微宫的气息,配合我的法力,就是一门非常适合给此方之人洗涤经络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唯一的问题就是消耗和得到的成果不成正比……’
感受一个下午就耗去的小半法力,以及眼前小道士的变化,元清微深感不值,最重要的是,此方天地本身并没有灵界的力量侵蚀,这也意味着,元清微无法自行补充法力的缺失,他现在必须要快点建立信仰,才能方便自己行事。
接下来的时间,元清微在探索冥土的同时,不断以入梦之法指点小道士修行,同时也是在道观周围四处游走,从草木之中抽取对于的物质,以法力洗练后,用于补充小道士的修行所需。
以至于小道士不过几天个月的功夫,就是有了还算不错的内功。
这一日,元清微照常同小道士讲经,但是在说完之后,却没有将其送走,反而问道:“我看你今日听讲心不在焉,似乎有话要说?”
从没想过会有这样变化的小道士愣了愣,回忆自己最近的变化,以及当日灵堂中的异象,咬了咬牙问道:“敢问真人,你可是我真武一脉的先辈?”
“我并非你真武一脉的先辈!”元清微摇了摇头,解释道:“不过,我和你真武一脉倒是有些渊源,算得上是你真武一脉先辈松溪道人的好友。昔日你真武一脉内乱,松溪道人担心传承断绝,在入灭之前,拜托我保存你们真武一脉的典籍。后来我有幸飞升太乙仙天,也算是长生有望,前一段时间,发觉你们一脉传承有断绝之危,特此降下灵识,补全你们典籍,指点你修行入道。”
小道士听到这话,立刻五体投地,行跪拜大礼。
说句实话,小道士一脉虽然被称之为继承松溪一脉的真武嫡传,可实际上还是有着一些需要争论的地方。当年松溪道人一脉在真武内乱之时,断了传承,但作为一大道脉,自然有着防止传承断绝的机制。
小道士这一脉正是那个机制运转之后的结果。
只是很可惜的是,人走茶凉,再好的想法也比不上人心,小道士一脉虽然得到了法理上的正统名号,也继承了对应的灵位,甚至的法脉的传承之物也落入他们的手中。可关于武功,关于一些秘传的道典,却没有继承多少,基本上都是复刻的产物,为数不多的几样原本,也大多是些被人挑剩下的。
所以,此时元清微对于他的认可,其实也算得上是一种对于他们的承认。
望着下方痛哭流涕的小道士,元清微叹了口气,又是指点他仔细品读那几本祖传的原典。
既然是挑剩下的东西,小道士手中的那几本原典,自然不可能是真武一脉最初的原典。
所谓原典原本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源头,即一种思想、理念、流派最初、最原始的典籍,需要未经修饰、诠释或者解读,每一本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但好巧不巧的是,小道士手中传承下来的原典,是昔日松溪道人重新抄写出来的真武原典,其中或多或少蕴含了一些松溪道人的理解。
松溪道人本身道学精湛,加上他的精神受到清微宫的影响,他的一些理解也是留存在字里行间,所有解读这几本原典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对应的思维影响。
这种影响非常的细微,在此方天地也就只有那些精通道学,精神异常敏锐的老道人才能有所感觉。而也正是这种神异,才使得小道士的师父,逼得小道士立下誓言,不得将其贩卖出去。
如今,小道士在元清微的指点下,再次阅读,顿时如获至宝。他修行的武功原本就是经过松溪道人整理总结而成,最是契合松溪道人的理念,在得到松溪道人一些思维上的影响后,修行速度直线上升,内功修为也是不断精进,弄得元清微不得不停下对他肉身的滋补,转而在梦境之中指点他为人处世之道,医药草木之道,以及武功技巧的直接应用之法。
………………………………
第十二章 号执明
春去秋来,元清微指点了小道士三年的时间,小道士也是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成长成了一个武艺非凡的少侠,依靠武功的特性,无外力帮助下,黄胜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因此,元清微能够给予他的指点也是越来越少,这一天元清微讲完之后,道:“昔日我答应松溪道友护佑你们真武一脉的传承,如今也算得上是功德圆满,却是需要回归太乙仙天了。”
“启禀真人,小道在老师羽化之时,尚未成年,虽有法名,却无道号。真人教授小道三年,虽无师徒名分,却也有师徒之实,还请真人指点!”说着小道士跪地,元清微叹息:“痴儿啊!痴儿!你我本就只有三年缘分,你这一拜,却是让我有惹上三分因果,也罢!你传承自真武一脉,便号执明吧!”
“执明多谢真人!”
执明说完,又是叩首,元清微叹息道:“我既赐名便是和你结缘,你若是有心,可以去我昔日修行之地,鹤鸣山乾元洞中寻找我留下的典籍,,日后若是有缘,或许还有再见之日。”
说完,元清微就是送走了执明小道士,隐藏在暗处,看着执明失魂落魄片刻后,又是快速的重新振作起来,转而驾驭着车辇回到冥土之中。
‘两个天地时间流速差异有些大,虽然不清楚原本的流速变化,但似乎因为我的到来,已经固定在了一比三百的比例。而每次回归降临,对我和清微宫的联系变化也不大,那么关于这种联系的变化,到底是按照一种什么模式计算的?’端坐莲花上的元清微皱了皱眉,一边思索着其中的奥妙,一边驾驶着车辇,慢慢来到浅层冥土的一处有着淡淡荧光笼罩的吉地之中。
这里是元清微三年辛苦净化冥土浊气的成果,也是他为日后登临神道打下基础。
在教导小道士的三年期间,他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每天都要回归主世界一两次,补充法力的缺失。
后来,他发现自己除了可以从香火愿力之中得到补充外,还可以从冥土之中抽取一种十分稀薄,类似主世界灵机的存在,缓慢回复自身消耗,就是开始大量消耗法力,搭建自己在此方天地的大本营。
如今,距离元清微上次回归主世界,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同时,三年期间元清微的每次回归和再次降临,都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身同清微宫的细微感应越发明显。
同时这个天地当中的因果纠缠也是越发的紧密,现在这情况,可以说是,若非元清微同清微宫的关系跟着变化,以他当初和清微宫的联系,已经很难脱离此方天地。
‘最重要的是,按照松溪道人留下来的信息,我现在受到的侵蚀,还属于比较轻微的状况。松溪道人没有像我一样进行近百次的降临和回归,却也在几年功夫后,就是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至于用心书写出来的东西,都带着些许清微宫的气息,而我这几年来却没有太多的变化,到底是哪里的不同,造成我们二者如此大的差异?’
想不明白的元清微叹了口气,转而开始思索自己的布局。
三年的时间,除了让元清微将各种知识传授给小道士外,也是让他将自身魂魄打磨到了一种极致,最后也是让他成功的在这个天地布下了不少后手。
毕竟是一个超凡近乎于断绝的天地,虽然有着冥土,但鬼物根本无法在阳间显化,所以元清微的很多为自己造势的前期工作,做的非常的顺利。
比如在一些传承久远的道宫记录之中,留下清微道人的名号,记录他曾经随着某某先辈关系莫逆,时常进入道宫论道。同时,又是在一些道宫杂散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