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在一些传承久远的道宫记录之中,留下清微道人的名号,记录他曾经随着某某先辈关系莫逆,时常进入道宫论道。同时,又是在一些道宫杂散游记之中记录鹤鸣山中,有乾元洞,洞内有一位道家散修,擅长炼丹养生,道学精湛,颇有神异,著有道经几篇。最妙的是,元清微特地拉长了记录时间,最早的和最晚的,整整相差了将近两百年,可那些道经的名字却是一样。
这些东西零零散散,你要是不注意根本无法发现相关联系,但一旦有意识的去找,又会将其连成一片,等到日后执明小道士功成名就,将他留在鹤鸣山中的“传承”拿出。元清微都不需要在多做什么,此方天地道家中人,特别是和执明小道士有关系的那一批,自然会把他推上神台。
‘那么接下来,就只剩下两件事情了!’确定自己的布局,没有太多的问题后,元清微就是把注意转移到了吉地上。
吉地经过三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良好的自我循环系统,周围大多数拥有固定香火供奉的人家已经被他迁移到吉地之中,使得人间落入冥土的香火,成为吉地存在的根基。
而他则是作为庇佑者,庇佑着居住在吉地中的亡魂,同时严格按照某种古老的规定,将落入吉地的香火中的七成,返还给对应的人家,只是截留三成,作为自己维持吉地的费用。
至此,元清微不仅有了稳定的香火供奉,自身也是得到冥冥之中的阴德庇佑。
‘灵池的开辟,意味着吉地拥有相对的独立存在能力。’元清微抬眼伸手一招,氤氲的香火和纷杂的愿力混杂在一处,从虚空之中袅袅落下,在元清微身前化作一方小小的池塘。
同时元清微积攒三年的阴德之力汇聚,化作一枚莲子落入其中,香火愿力顿时沸腾,莲子生根发芽,淡淡的清辉照耀周围。同一时间,元清微瞬间将早就在人间布置好的阵法引动,整个吉地瞬间是猛然一震,而后无数的白光从发芽的莲子所在位置,开始向着四处蔓延。
吉地之中似乎有着什么不可明言的变化,外围似乎多了一层淡淡的光辉,阻拦者阴世气息的直接流入。同时原本因为莲子生长而逐渐干枯的氤氲池塘,也是再次充斥起淡淡的水雾气息。
‘竟然就这么成功了?’出乎预料的发展让元清微心中生出喜悦的念头来。眼前这灵池不仅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固定法力补充点,同时也将是整个吉地存在的根基,甚至元清微日后若是真的有幸登临神位,那么这个灵池也将是他神国的力量来源。
当然,想要发展到那种地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毕竟这方天地本身并不是十分支持神道的存在,元清微能够建立这么一方灵境,已经是接了清微宫的光辉,真的想要建立神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今这灵池的规模,说句难听点的,对于建立神国的所需,连九牛一毛都称不上。
不过这起码是个好兆头,眼前的灵池已经联系上了阳世的地脉,已经不单纯是纯粹的阴质。这不仅意味吉地的力量大增,同样意味着着哪怕失去香火愿力的供奉,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消失。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元清微拥有的吉地,已经拥有了最初等级灵境需要具备的一切特征。
………………………………
第十三章 师叔刘铭
又是过了几个月,初具规模的吉地外围,已经被淡淡的白光充满,从元清微的角度更是能够看出,吉地上空汇聚的气数已经稳定。
‘如今根基已经确立,地脉和吉地本身的力量循环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只要没有出现大的变故,此地的事情,我就能够暂时放手不管了!’元清微想着,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执明小道士的身上。
这执明小道士聪明好学不说,本身也是个颇有气数之人,当初在元清微坐下学习,已经深的武学三昧,道学也是颇为精通。一出山,就是闹出了不小的名号,而他不断追寻的清微痕迹,也是一点点被人翻出来。当然他的身份也是被人查清楚,如今执掌真武一脉的众人,就显得有些尴尬。
真武一脉当年的动乱,知道的人不多,可该知道的,都知道。对于这位继承前辈遗泽,名义上的正统传人,当今执掌真武一脉的掌门真人很是头疼。
倒不是当代真武一脉的掌门真人觉得执明的存在不好,也不是他对执明有什么意见。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甲子有余,亲身经历当年事情的人,基本都死光了,他们一脉也是彻底掌握了真武一脉的道统,对于这么一个毫无实权的正统传人,真武一脉还是容得下的。
只是,执明的身份实在是太过于特殊,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偏偏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执明毕竟是昔日正统的传承人,哪怕如今没落,可和现在的真武一脉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真武又是名门大派,行为处事还是要讲究有理有据,哪怕在想要把人家叫回来,也要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站不住脚,强行威逼,不仅会让人看笑话,反而会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可乘之机。
最后,思来想去,当代掌门真人也只能是把自家已经九十多岁,在后山隐居十多年的师叔请出来,让他去找执明。倒不是当代真武掌门不准备派遣同辈人,而是按照辈分来讲,执明属于他的师叔辈,不准备强来的他们,也只能找这么一位,各方面都可以压住执明的先辈去。
好巧不巧的是,这位真武一脉的长辈不仅武学修为高深,道学修为精湛,性格还很开明,当年之所以隐居,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不想要再继续参合那些名利争斗。如今,见到执明,察觉对方和自己一样,同时精修武学和道学,颇为感慨,二者交流几日,就是有忘年交的感觉。
只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复杂,王老道作为现任的受益人不好帮助执明,但也不好让其回归山门。毕竟按照现任掌门真人的想法,是让执明成为真武一脉内部的道外别承。虽然依旧承认执明一脉传承的正统性,却也希望让他短时间内不要离开真武祖地,等风头过去,再外出游离。
这种带着一定强制意味,近乎于软禁的行为,已经是真武一脉现任掌门能够做出的最好处理方式。
不是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只是其余的方法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多,而执明并不值得真武一脉现任掌门为他抗下那些问题。
对此,王老道也是很为难,最后他也只能是不断拖延,甚至带着执明到处奔走,避着找来的真武一脉弟子。
对于这样的变化,躲在暗处观察的元清微也算是放下了对于执明的担忧,开始通过意念,回转主世界。
从静室中走出,元清微就是被关成引到客居所在,看到一身身穿华服的老年人坐在那里喝茶。
“刘师叔?你今天怎么有空来太乙观坐坐?”元清微赶忙上前。
眼前这位老人名唤刘铭,是元清微的师叔,也是昔日存活下来的外门弟子之一。只是当年这位老人也没能安安稳稳的退下来,在战场上被人伤了气脉,修为受损不说,这辈子也难有精进,就是退居二线,作为风水先生,在湶州境内游走,算是太乙观对外的招牌之一。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这次可是差点把招牌给砸了啊!”刘铭放下手中的杯子,叹了口气,同时将袖子上拉,露出一截布满青紫痕迹的干瘦小臂。
让人恐惧的是,这干瘦的小臂内部,还有这一股股宛如疙瘩的凸起,在皮肤下不断蠕动,就好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其中爬行,增长一般。
“这是?”元清微面色微肃,刘铭这伤势看上去似乎是被人打得,实际上内部凝聚着浓郁的阴气,显然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而手臂的变异,也正是这个世界修行之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灵界的影响。
灵界的存在,铸就了这个世界的超凡体系,也带来了很可怕的负面影响,灵界本身无序,哪怕经过历代先贤的镇压和九洲结界的过滤,再受到对应功法的纯化,依旧有数量不少的灵界杂质残留下来。
这些杂质在平日还不算什么,可一旦修行之人的心性出现问题,或者是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随时都会变异成为某种可怕的存在。这也导致,在大华之外,很多顶级的怪异从来不是从人言之中诞生,而是由修士或者拥有特殊天赋的人异化而成。
“我前几天接了个单子!是为一户死了孩子的人家主持丧葬仪式,却不想那家孩子竟然不是因为意外死亡,我到的是后已经执念成障,化作了鬼物,我就是被他伤到了。事后将其镇压后,发现这家伙的资质不差,可以作为护法阴兵,也就带了回来。”
刘铭说着就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墨色的葫芦,葫芦表面刻着一道篆文,散发着时明时暗的光辉。
“他的父母不在乎?”元清微没有伸手,反而是问了个问题。
“那孩子年岁不大,属于少亡,本就不能进入祖祠?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情,老一辈怎么可能让他的棺材留在祖坟附近。我想若是可以,将那孩子的坟,顺道迁过来,不至于让这么一个孩子,真的成了孤魂野鬼。”
“这样啊!”元清微叹了口气,随手将墨葫芦收好,同时握住刘铭的手腕,明玉法力涌动,流入刘铭体内。
瞬间,刘铭的手臂皮肤变得晶莹剔透,藏在肌肤下面的肌肉、血管和骨骼都是隐约可见。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纠缠在肌肉上的黑色气息。
元清微眼睛半眯,明玉法力来回冲刷,温润的法力一点点的带走深藏在血肉中的污秽,却没有丝毫平日拔除污浊带来的痛苦,刘铭不禁露出轻松的神情,嘴里感慨道:“掌门的修为是越发精湛了啊!想来用不了多久,我们太乙观又能多出一位术士境的修士了。”
“要突破我早就可以突破了!”元清微笑了笑,术士境的门槛他早就摸到了,加上异世界的三年经历,他虽然没有增强多少法力,但神魂却得到充足的锻炼,一些细微上的操控可谓是得心应手。突破术士境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更是完全掌握,随时可以尝试突破,哪怕没有外力的辅助,也有着七成以上的把握。
“这……”刘铭闻言楞了一下,而后又是转头看向云江方向,隐约猜到了元清微不愿意突破的原因,叹息一声:“掌门就准备这么耗着?”
“自然不是!”元清微摇了摇头,轻声道:“只是这些事情等我将几门宗门秘传的神通都修成之后,才方便突破,那时候我的力量,加上宗门留下的一些遗泽,无论是他们,还是谁也别想要继续压着我了。”
………………………………
第十四章 水池火沼
三日后,深夜。
元清微布下法坛,坛前供奉着两个脸盆大小的事物,一个盛满清水,一个燃烧着熊熊烈火。
法坛边上站立着刘铭,他时不时为边上的关成讲解其中的种种玄机。
“阿成啊!掌门现在布置的法坛,属于水池火沼的一种,世间道脉炼度亡魂的方法虽说是各不相同,但皆不出于水火二物。当然,这水火也非寻常之物,一般而言,行持之士运己身纯阳之道炁,而点化纯阴之鬼魂。即‘以我之阳,炼彼之阴’达到逆反阴阳,幽冥潜通之妙,使得亡魂滞魄得以超度。若是行持之士修为高深,甚至能够使鬼魂亡离之精神聚合而生全,从而位登仙班。”
刘铭在简单讲解了一下法坛的玄妙后,又是直言不讳道:“只是这种法门很伤自身,轻易不会被拿出来使用,因此也就有了些退而求次的方法,比如以日精月华,代替自身坎离水火进行炼度。”
“你不要觉得你师父身前的两盆东西简单,那火盆当中的火焰,是你师父在三日于正午时分,引下太阳精气,用法印镇于火中形成,另一边的清水,则是凝聚着太阴(防)精气。此二者都只能存在两三日的时间,过了这两三日,哪怕有符文镇压,太阴太阳精气也会逐渐消散,用不了多久,就不复水池火沼之名了。”
说到这里,刘铭叹了口气:“也正是因为这么麻烦,才使得古往今来,大多数修士都不喜欢帮人炼度,反倒是那些番僧,在此道上颇为精通,让他们成功的站稳脚跟。”
“我们每次炼度都这么麻烦吗?”关成有些好奇的问道,按照他的思维,前辈既然已经吃过一次亏,那后后来应该是知耻而后勇,进行改进才对,最重要的是,这几个月来他读的道经之中,也有不少是专门指点度化亡魂的。
“现在的超度法门自然没有那么麻烦,只是这次我带回来的魂魄,资质不差,你师父又不放心你,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