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二人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
方平安感受得出来,他们两人,都是真心实意地收了自己当弟子,而非出于什么目的。
不过话说回来,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修为,也没什么值得这两位算计的。
驾马赶回京临,十三号分部已经散值,方平安也是来到自己房间继续审查卷宗。
一夜过去,方平安又看完了几份卷宗,几个案子,考核了几名刑部官员,倒是没有发现冤假错案的现象与违规违律的痕迹。
不过这几个案子几个官员,对于还有几百份的卷宗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
高弘义交给他的事务,还真是任重道远。
翌日,点卯之后,方平安还是一如既往地留在了壬亥伍小院里处理卷宗。
才一天的时间,即使淮易侯府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对比,方平安也无法看出异常。
至少也得等候三日以上,他才会前去内城,收回两觉珠。
而今日的好消息是,方平安还没来得及把破窍丹交给赵显,后者便是已经修为突破,晋升了武人八品罡身境。
不得不说,赵显的资质的确称得上是天才了。
只是碍于缺少修行条件,以及从前的游手好闲,才没有将天分显露出来,才能不被人发现。
方平安相信,只要有人栽培,赵显将来必能一飞冲天。
见到赵显突破,王宇陈汕二人也是再次受到勉励,更进一步地开始了沉心修行。
甚至就连许立也都有了紧迫之感,埋头苦修起来。
只可惜很明显,许立的资质远不如赵显,被赶超是迟早的事情。
看来得找个机会与许立谈谈心了,让他看开一点。
人比人可是会气死人的。
……
很快,又是平静的一天过去。
而等到许立他们都散衙回家,酉时五六刻的时候,方平安却是一反常态,没有回到自己房间,而是独自走上街头巷尾。
就这般,方平安漫无目的地在京临城中闲逛,甚至还专挑偏僻陋巷去走。
他的计划很简单,他想看一看,那天跟踪他们的那名魁梧壮汉还在不在,会不会对孤身一人的他出手。
这里是大乾帝都,方平安虽然不是那人对手,但却有充足的信心拖延至巡逻的士卒赶来。
总之一句话,自保无虞。
而只要那人出手,便说明他是幕后之人的爪牙,是来除掉自己的。
不过反之的话,方平安则更加需要小心了。
因为那说明他被别的什么人给盯上了,而且还是不明原因,不知身份,且修为不凡的人。
如此敌人,如此隐于暗处的敌人,才更让人恐惧。
可惜事与愿违,直至临近宵禁,也不见有人现身偷袭,方平安只能遗憾地返回十三号分部。
这还是他头一次更希望有人对自己出手。
从孟昱那里回来之后的第二日,方平安还是白天上值,审查卷宗,傍晚出门,勾引,咳,引诱那名可能会来的魁梧壮汉。
当然了,日常的修行方平安不会忘记。
虽然诸事繁忙,但不能忘本,实力,才是自身最大的依仗。
仍旧可惜的是,第二日的傍晚,还是没人现身出手。
而第三日辰时,方平安却是在刑部的卷宗抄本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
刑部主事,朱屹。
第一百二十五章 是他们
刑部主事朱屹,是高弘义安插在刑部的眼线,正六品官秩。
虽然朱屹是自己顶头上司高弘义的人手,也曾在安远侯府陷害他的时候仗义相助,但对于前者的考核,方平安还是会秉公办理,绝不偏私。
如果朱屹真的有监守自盗、贪赃枉法的行为的话,那么方平安不介意为高弘义清理门户。
情与法,还是应当分清楚才对。
话说回来,方平安是知道高弘义在刑部的眼线绝不止朱屹一人,可此番京察,还是令他深感震惊。
别的下级官员便不说了,没想到高弘义连刑部侍郎的履历都能搞来。
虽然方平安还没细看,但他估计,那位尚书大人的履历,如今可能也在自己的手上。
这还只是在刑部,谁知道朝廷六部中其余五部里,又有多少高弘义的人。
看来只要有皇帝的绝对信任,品级高低什么的,只是一个名头罢了。
就是不知以高弘义那般大义凛然,宁折不弯,绝不可能阿谀奉承的性情,是怎么成为弘运帝亲信的。
如果没有别的由头的话,便说明弘运帝的确是一位想要励精图治的明君。
否则,他不会重用高弘义。
言归正传。
好消息是,经过方平安比之寻常更为郑重的审查之后,他确定了朱屹并无任何违规违律的举动。
如此说来,高弘义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只不过,或许是为了隐匿身份、低调行事,朱屹的履历里并未督办太多实务,京察评级之中只能算作供职,无升迁之权。
之后,应该还是会继续担任刑部主事一职。
可能这正是高弘义早就计划好的,以确保衙门里各部各级都有他的眼线,而且还不易被人发现。
不得不说,纵使方平安重活一世,心思也还是不如高弘义他们这般,已是浸润官场几十年之久的“老贼”缜密。
而举一反三,高弘义如此,便说明背后想要除掉他的那些人,也同样老奸巨猾。
自己应该更加谨慎对待才好。
……
慢慢的,又是一天过去。
散衙过后,方平安还是与往常一样,独自出门,在街上闲逛。
可兜兜转转近一个时辰,他仍旧什么也没察觉到。
‘真是怪了。’方平安眉宇紧皱,摇了摇头。
被他发现了之后,那些人便没再派人监视自己了吗?
还是说他们吃一堑长一智,此番派出的是真正的跟踪高手,自己根本发现不了?
想了半天也确定不了缘由的方平安,最终还是只能悻悻而归。
……
从在淮易侯府大门之外放下两觉珠算起的第四日一早,方平安他们的壬亥伍便又是接到了新的除怨任务。
不过这回,倒不是除怨司总部下达的除怨任务,而是京兆府指名点的将。
再怎么说方平安现在也是高弘义的人,后者有好处想到他也是情理之中。
去京兆府除怨,方平安丝毫不担心壬亥伍众人的安全问题,高弘义自会替他解决。
再不济,他也可以主动要求借用一下那个白衣服的“外挂”,李子上。
总而言之,去京兆府除怨,于壬亥伍来说有功绩,于方平安来说,还有怨灵录的奖励。
可谓是一箭双雕,愉快之极。
带上除怨文书,在京兆府吏员的引领下,壬亥伍的众人一路来到了京兆府衙门的地牢。
而当他们到时,方平安发现,高弘义居然也在此地。
按理来说,他即便是想把好处送给自己,也只需将除怨的事情吩咐下去,征调壬亥伍过来即可。
完全不必亲临这晦暗潮湿,怨气聚集的阴煞之地。
莫非是有事情通知自己,专门在此等候?
方平安看了看,在场的人里,无论京兆府的还是他们壬亥伍的,都知道他与高弘义的关系。
既然全是自己人,他也便没有避讳,主动上前拱手道:“小人见过大人。”
“来了。”高弘义应了一声。
体魄高大,身穿一袭三品紫袍,头戴官帽的高弘义在壬亥伍的众人面前,显得是格外威严。
方平安还好,但壬亥伍的其余几人则都是不太敢抬头直视。
这里面除了本就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阶级思想外,只怕还与大乾特殊的修炼体系,官场体系有关。
“知道是什么事了吧?”高弘义平淡道。
方平安颔首回道:“知道。”
“那就跟本府进来吧。”话完,高弘义便是率先朝一条明显怨煞之气更重的甬道走去。
“是。”
方平安拱了拱手,跟了上去,可没走两步,便是听闻身后传来:“他一个人进去就行了,你们在此等候。”
方平安转头望去,发现是一位京兆府的绿袍官抬手拦住了许立几人,后者此时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见状,方平安面露请求之色,回身拱手道:“大人。”
“让他们进来吧。”高弘义扬了扬头,吩咐道。
“是,大人。”
得到命令,那名绿袍官挥了挥手,严肃道:“你们跟在我身后,别乱看,别乱走。”
于是,许立四人就这般与那名绿袍官一起,先一步去到了甬道深处,前者路过方平安时还不忘朝他眨了眨眼。
“你倒是挺照顾他们。”待许立几人走远,高弘义似笑非笑道。
闻言,方平安恭敬拱手道:“他们都是小人的挚友,将来也会成为大人的得力干将。”
他听得出来,高弘义这是怕他拉山头,自立门户。
但其中敲打与提点的意味更多,而非责怪与警告。
方平安自己也清楚,即便真的要拉拢人手,培植亲信,现在的他还远远不够格。
冒得太进,容易被人盯上。
不过事实上,方平安这么做,并没有如此计划。
他想的,一来是希望能让许立他们多长长见识,毕竟以后他们伍还会面临更多更强的怨灵。
而二来,他是不想让自己与许立他们之间产生身份的隔阂。
那样的话,便会少许多默契,一旦几人不能心意相通,往往会事倍功半。
“大人,这次是什么怨灵?”方平安好奇道。
闻言,高弘义单手负背,一手捋须,神色平淡道:
“还记得当初在永兴县,行刺你的那两名杀手吗?”
第一百二十六章 线索
方平安怎么可能忘记。
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经历过的最危险的一次便是那夜的刺杀了。
他区区一个九品武人,对上两名七品武人,几乎是必死的局。
如果不是事先有过安排,他底牌尽出坚持得够久,李升及时赶到,只怕自己早已成为他们的刀下亡魂。
那两人被京兆府拿下之后,方平安本来是想暗示高弘义多折磨他们,最好让他们生出怨灵,然后由自己来拔除。
这样他便能够通过怨灵录,查看此二人的生平,从他们的记忆里找出有用的信息。
但那时方平安与高弘义的关系没有现在这般亲近,也想不到合适的暗示方式,便只能无奈放弃。
而眼下,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机会终于是来了。
“是他们?”高兴之余,方平安不忘确认道。
高弘义点了点头,“本想策反他们,让这两人做本府的内应。
“可惜此二人心志之坚,超乎本府预想,到死都未曾松口。”
说起来,相距那两名杀手被京兆府缉拿,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吧。
要是这两三个月以来,高弘义都在拷打审问他们,到今天还没有屈服的话,那还真算得上心志坚定了。
不过,能让有如此心志的七品武人都忍受不了生出怨灵,看来,还是高弘义的审讯手段要技高一筹。
还好自己不是他的敌人。
“那大人可审问出什么了吗?”方平安正色道。
都诞生怨灵了,方平安不信这两三个月里,那两个杀手什么也没说。
“他们倒是招认了一些。”
高弘义神色迟疑道:“但本府觉得,不像是真情报。”
“他们说什么了?”方平安追问道。
“他们说指派他们的人来自刑部,还说雇主是出于私人恩怨才要杀你。”
说到此处,高弘义摇头轻笑了声,“他们倒是天真,以为本府是傻子。
“如此修为、如此心志、如此忠心的杀手,根本不可能是寻常的亡命之徒。”
闻言,方平安愣了愣,惊诧道:“大人的意思是,他们是有人专门培植出来的杀手?”
“极有可能。”高弘义神色微沉,一字一顿道。
见此,方平安也是皱起了眉头。
这么说来的话,那两名杀手的主人便不可能是刑部的官员。
毕竟即便是刑部侍郎钟钧,也还没那么大的本事可以培植出像这般,能够随便牺牲的七品武人杀手。
他们的主人,应该是实力背景更为庞然的大人物。
比如说,国子监。
国子监受明帝宠幸多年,位高权重,其内学子更是遍布朝堂。
而且方平安与幕后之人结怨的缘由也不是因为什么私人恩怨,而是陈大儒一案。
因此国子监的嫌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