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话虽如此,万不得已之时,为了破案,确实需要非常手段。



第一百七十九章 罪证



其实,方平安之所以找上赵远,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

    与他之前处理的那件,刑部官员收受银两,私放有偷盗罪名,需要服三月苦役人犯的贪渎案子一样。

    方平安发现,在刑部换囚案的涉案官员履历当中,也有这么一位,在换囚案之后,像是发了横财一般,出入皆是大手笔。

    而这个人,正是赵远。

    如果不是在换囚一案中功劳极大,被钟钧赏赐了诸多钱财的话,赵远一个刑部五品员外郎,不可能如此阔绰。

    这便说明,赵远肯定掌握了“刑部换囚案”的真相与核心。

    并且,也正是由于赵远这种,有了钱财便忍不住炫耀消费的性情,让方平安觉得他可以被攻破。

    事实也的确如此。

    另外,让方平安真正认定赵远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

    在这个年代,一般发了横财的人,大多都会选择再娶一房小妾。

    毕竟是合理合法的。

    但赵远没有,并且他还花费了不少的钱财在自己的夫人身上。

    如此看来,赵远心中还是有良知在的,并非完全十恶不赦之人。

    他之所以沦落至此,或许只是因为陷入了错误的环境,心志不坚。

    还有可能便是,赵远也知道自己以往做的事情不对,但他怕死,没有胆性去反抗。

    当然,只是可能,也许如此。

    并且,这个借口,不能成为赵远减罪的理由。

    无论内在还是外在,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走上了歧途,沾染了鲜血,等待他们的,要么将是自取灭亡,要么只能剜心赎罪。

    没有平白的原谅一说。

    言归正传。

    听完赵远所述,方平安放下纸笔,好奇道:“赵大人,你是怎么知道曹亮重情,对爱妻百依百顺的呢?”

    “是钟侍郎查出来的。”

    赵远一五一十回道:“虽然钟侍郎与淮易侯之间存在交情,但钟侍郎仍对淮易侯有所保留。

    “掌握淮易侯身边亲卫的情报,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限制住前者。

    “这样的手段,在官场之内其实十分常见。

    “因为你今日的朋友,很有可能便会是明日的敌人。”

    “你也一样吧?”

    方平安深沉地望了赵远一眼,轻声道:“或许钟侍郎都不清楚,你知道他这么多事情,对吗?”

    闻言,赵远连忙拱手解释道:“官场凶险,人心叵测,罪臣也是为了保全自身与家人的性命。

    “毕竟罪臣也不知道,钟侍郎什么时候会舍弃罪臣,一如眼下这般。”

    听到这话,方平安嗤笑一声道:“你们这样,也算是另类的‘彼此信任’了吧。

    “信任对方肯定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卖自己。”

    “身在旋涡,迫不得已,还请大人明鉴。”赵远低了低头道。

    “你不必与我解释这么多,你能否活命,还要看高大人最终的判决。”

    方平安神情重归严肃道:“你之前说你还有钟钧及其党羽别的罪证?

    “讲讲吧。”

    “是,大人。”

    赵远拱了拱手,应道:“钟侍郎的罪证,是关于杀害淮易侯府管家与那三名狱卒的。”

    “杀害?”

    方平安微微皱眉道:“可据本官所知,淮易侯府管家与那三名狱卒,都是正常死亡吧?”

    “那都是钟侍郎伪造的。”

    赵远解释道:“杀害淮易侯府管家与那三名狱卒的杀手,是钟侍郎让罪臣找来的。

    “但命令,却是钟侍郎亲自给杀手下达的。

    “杀手见过钟侍郎,只要找到那名杀手,便能证明钟侍郎有谋害他人的罪行。”

    听到这话,方平安将纸笔递给赵远道:“来,将你所知道的,杀手的全部消息统统写下来。”

    “是,大人。”赵远没有丝毫犹豫,领命书写了起来。

    方平安之前将赵远的家眷妻儿留在此处,可不是一时兴起之举。

    有他们在,赵远便会自然而然,由心地顺从自己,不会因为抗拒而有所保留。

    “钟钧似乎很信任你,好像事事都在吩咐你去办。”等待赵远留证的过程中,方平安好奇地开口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

    赵远一边书写,一边恭敬回道:“这是钟侍郎的个人习惯。

    “平日里,钟侍郎从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

    “只有当有人处理好了他交代的差事,让他满意之后,钟侍郎才会认可那人,从而交办给那人更多的任务。

    “如此一来,谁也不知道钟侍郎会将下一件事交给何人来办,自然也没办法提前通风报信。

    “这般做法,更是杜绝了有心怀不轨的人,凭借办事认真,成为钟侍郎的亲信,传递消息。

    “当然,能被钟侍郎委派任务的,全都是事先明确加入他那一派的人。”

    闻言,方平安轻笑地眨了眨眼。

    这个钟钧,倒是有点意思,这样的心思,别说还真有几分道理。

    只不过凡事都有两面,他这般做法,也致使了他身边尽是赵远这样的人,皆为利来利往。

    而不可能培养得出,一个真正值得全心信任的手下。

    “大人,写好了。”不多时,赵远便是放下毫锥,双手奉上纸页道。

    接过情报,方平安低头看了几眼,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随即他又拿出一张新的白纸道:“你还知道什么,统统写下来。”

    “是,大人。”收下白纸,赵远再次提笔准备书写。

    “好好写,你的性命如何,全在你的一念之间,一笔之下。”方平安郑重提醒道。

    “儿呀,你千万认真写,好好报答这位大人的恩情。”

    “老爷,你一定要活下来,我们离不开你。”

    “爹爹,你要寻儿背的诗文,寻儿都会了,寻儿背给你听。”

    听闻耳畔传来的话语,赵远泪眼婆娑,一笔一画地书写了起来。

    其实,只要有了赵远与曹亮的证词,方平安他们就能定钟钧与淮易侯的罪。

    毕竟这两人,一个随侍钟钧身边十几年的下官,一个是护卫淮易侯侧旁十几年的亲兵,此二者,都并非无关人员诬陷。

    实在不行的话,方平安还能凭借赵远的供状,诱使别的涉案刑部官员招供。

    总之此次,钟钧已是在劫难逃。

    而方平安之所以还要让赵远供出更多的情报,是因为他想要定罪的不仅仅只是钟钧一人。

    只有将刑部的祸害连根拔起,才能避免下一个“钟钧”的出现。



第一百八十章 真相只有一个



最终,赵远几乎是将钟钧一派的全部刑部官员,都给供了出来。

    这里面的人,不仅仅包含换囚一案的涉案官员,还有诸多别的贪赃枉法的案子。

    当看了赵远的供状之后,方平安都是不由得大吃一惊。

    万万没想到,赵远一个刑部五品的员外郎,居然掌握了如此之多的官员罪证。

    上到刑部三品侍郎,下到刑部九品文吏,应有尽有。

    见此,方平安自然是忍不住好奇,追问了几句。

    而赵远回复给方平安的理由是,他向来胆小,生怕旁人算计谋害自己。

    尤其在踏入官场之后,这份担忧更是与日俱增。

    所以,赵远从还是一个小小的刑部九品末官开始,便注重捕捉每一个与他有交集的官员污点。

    大到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罪证,小到背后闲言,辱骂上司的过错,赵远手上都有归纳。

    得知这个情况,方平安不禁咽了口唾沫。

    倒是没想到,赵远这性情,居然帮了他们一个大忙。

    不过这性情,相处起来也是挺艰难的了。

    别人都是一个记仇的小本本,赵远怕是有十个。

    典型的受迫害妄想症晚期。

    拿到证据,方平安二话不说,起身转头,匆匆离去。

    “大人!”方平安刚刚走到门口,背后便是传来了一声由衷的呼喊。

    他回头望去,看到的正是满目希冀眼神的赵远。

    “如果你的供词内容属实,别的我不敢说,但保命无虞。”

    说到这里,方平安顿了顿,沉声道:“至于你还有多少活罪要受,没人可以保证。

    “你要知道,你害死的那些人,也有家人,也有妻儿。

    “即便你现在悔悟,他们也回不来了,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所以,好自为之吧。”

    语罢,方平安又转头向守在此处的狱卒吩咐道:“送赵大人的家眷离开。”

    ……

    从京兆府大牢出来之后,方平安径直便是去到了高弘义的书房,将赵远的供状呈上之余,他也将审讯的经过,详细地禀告给了后者。

    “好,很好。”

    还未看完赵远的供词,高弘义便是连连称快道:“你小子果然没让本府失望。”

    对此,方平安不骄不躁,拱手应道:“都是大人福星高照,卑职才能如此顺利。”

    放下供状,高弘义轻轻一笑道:“你小子也别急溜须拍马,先告诉本府,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方平安毫不隐瞒,拱手回道:“小人趋利,他们因为利益走到一起,也终将会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

    “此案能被攻破的关键,便在于他们之间从来没有牢固的信任。

    “要是供出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换了对方的话,后者也必然会这么做。

    “与其被人出卖,不如出卖别人,还能有更多的机会。

    “这便是小人之心。”

    “你小子年纪轻轻,倒是看得十分透彻。”

    高弘义拍了拍方平安肩头道:“不错,你小子又立了一大功。”

    “来人!”

    话完,高弘义招了招手道:“去,通知李升,一个时辰之内,出现在本府面前。”

    “是,大人。”门外,顿时响起了那位青袍文吏的声音。

    至于高弘义叫来李升原因,方平安大致猜到了一些。

    一来,捉拿重要的人犯,且是干系到破案关键的人犯,自然得派出心腹之人去办。

    而李升,正是高弘义的亲信。

    二来,刑部换囚案涉及到的两名人犯,一个是淮易侯的护卫,一个是地下黑市的杀手。

    此二者,明显都是有修为在身,且品级还不低,当然得让降得住的人去缉拿。

    “好了,这几日辛苦你了。”

    吩咐完,高弘义望向方平安道:“你的功劳,本府会如实禀告陛下,回去休息吧。”

    然而,说出此话的高弘义却是发现,方平安仍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眉头微皱,似有心事。

    “怎么了,是刑部换囚案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高弘义疑惑道。

    方平安摇了摇头,严肃拱手道:“回大人,卑职思虑的,并非刑部换囚案。”

    “哦?”

    高弘义抚了抚须,好奇道:“那你在想什么,说来听听。”

    说到此处,方平安神色郑重道:“卑职想问,大人是否在查陈恭谨大儒被诬陷之事?”

    闻言,高弘义顿时眯了眯眼,但立马又恢复如初,淡然道:“你为何会这么说?”

    对此,已经下定决心的方平安毫不犹豫,拱手正色道:“因为卑职也在查。”

    “你也在查?”高弘义深沉地望了方平安一眼,皱了皱眉道。

    高弘义虽然神色依旧平淡,但从他细微的肢体动作里,方平安还是看出来了,他很惊讶,也很惊奇。

    “卑职是在救出子重师兄,上了圣贤山,拜在叔选大儒门下之后,才开始调查的。”

    方平安神态恭敬道:“子重师兄与卑职投缘,所以将他认为的,当年陈大儒被冤的事实告诉了卑职。”

    “许子重说陈大儒是被冤枉的,你就真的信了?”高弘义追问道。

    “如果只是子重师兄的一面之词,卑职自然不会轻易相信。”

    方平安极为严肃道:“但子重师兄告诉卑职,他曾经便是受人蛊惑,以流言诬陷陈大儒的众人之一。”

    听到这里,高弘义并没有表现出惊讶,只是平淡道:“你说的这些,与你认为本府在查陈大儒被冤枉之事有关系吗?”

    “当然有。”

    方平安肯定道:“子重师兄告诉卑职,他身上除了这件事,没有别的隐秘。

    “那么将他陷害入狱的人,图谋的定然也是此事。

    “他们害怕子重师兄将此事公之于众,所以他们迫切地想要封住子重师兄的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