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谋伐-第7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暮现在其实挺累的,不太想跟刘备扯,但想了想还是说道:“那就听大哥的吧。”
    二人就坐车去了承福殿。
    承福殿就在公车门内,公车门乃是洛阳南宫三座南门之一。其中朱雀门为正门,连接的是却非殿、崇德殿等朝议大殿。
    西面的是公车门,连接的是云台殿、明光殿、承福殿等尚书台、内阁、九卿办公场所。
    东面的是南屯门,连接的是侍中庐、金马殿、铜马殿等皇帝祭祀、休息、以及接见中低级官员的地方。
    至于皇帝自己则是住在西宫,洛阳皇宫本来就浩大,整体是故宫紫禁城的七倍,皇宫内部面积则是紫禁城的五倍,三公九卿以及内阁大臣要在宫中轮值,因此住在前宫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如同明代的内阁大臣也是在皇宫内的文渊阁办公一样,只是区别在于汉朝的洛阳皇宫实在是太大,在宫殿内部行走要坐马车,走上半个小时才能到目的地。
    天色越来越暗,等到他们到承福殿的时候随着天空一声轰鸣,瓢泼大雨瞬间就开始往下落,两个人在内侍们的簇拥下急忙进屋。
    淅淅沥沥的雨打在屋檐上,很快如珠帘一般将眼前笼罩。两兄弟跟落汤鸡似的,进了屋互相对视,相视一笑。
    之所以选择承福殿是因为承福殿没有人值班。
    像云台殿是内阁值班处,今日有内阁次辅荀彧在云台殿当值,白天处理政务,晚上就睡在这里。如果突然发生紧急的事情,就由他来处置。
    而宣室殿则是三公九卿值班处,他们并不处理政务,但自己都有分内的工作,也会留人值守当班。
    明光殿则是尚书台的办公地,贾诩就经常会睡在那里。
    刘备只想和四弟安安静静聊天,并不希望别人打扰,因此就没有把其他臣子召集过来,自然也就不会去其它宫殿叨扰到他们。
    进入承福殿后,很快宫人就在殿内的后室烧起热水,兄弟两人各自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出来在内殿相聚。
    汉朝的一座宫殿修得实在是太大了,外殿的规模比明代皇帝开朝会的太和殿还要大近一倍。
    内殿也很大,两兄弟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坐着。
    外面稀里哗啦的雨点打在屋顶上,外殿廊下,甚至是纱窗上,发出轻轻的叩击响声。
    刘备看着自家今年已经三十七岁的四弟微微有些出神,恍惚间又想了起来,那是二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当时十七岁的四弟正是意气风发,面容虽有些稚嫩,却把自信挂在脸上。
    不知不觉,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不由发出感慨道:“四弟。”
    “嗯?”
    “今天我才仔细看看你,却发现,原来你的变化已经这么大了。”
    “哦?”
    陈暮好奇道:“我的变化很大吗?”
    “很大。”
    “哪变了?”
    “哪都变了。”
    刘备目光扫过他的脸庞,略微有些伤感道:“眉间多了几丝皱纹,鬓角多了几缕白发。”
    陈暮下意识摸了摸自己下颌的山羊须,然后苦笑道:“还长了很长的胡子。”
    刘备感慨道:“我们都已经老了,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死去。”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呀。”
    陈暮叹道:“所以在有限的生命,做出无限的可能,才是人们应该追求和向往的事情。”
    听到他的话,刘备先是一愣,然后精神一振,笑了起来:“是了,四弟说的是,倒是为兄有些杞人忧天了。”
    陈暮笑道:“大哥胸怀宇宙,如今已经恢复了大半的汉室江山,乾坤正纲,正该大有作为才是。”
    刘备点点头道:“不错,四弟,未来你有何打算?”
    陈暮沉吟道:“刘表张鲁韩遂吕布之流已经不足为据,我打算正式推行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吗?”
    刘备说道:“此事你很多年前就说过。”
    陈暮说道:“之前还只是构思,现在正准备正式推广。以前的国家从未有过计划和未来道路,前途一片迷茫,若不树立目标,王莽之前汉,亦如今日之后汉也。”
    刘备叹道:“即便如高祖世祖,亦难保万世基业呀。四弟早年曾经说过,王朝循环,最多三百年为一起始,难道真的没有长久的道路吗?”
    陈暮想了想道:“怎么说呢,说实话可能大哥不会爱听。”
    刘备忙道:“我想知道。”
    陈暮便说道:“帝王制度不可能长久,如果持续处于农业生产时代,三百年王朝更迭就是必然趋势。”
    “为何?”
    “因为两到三百年间,制度固化,利益集团出现,改革困难重重,基层世家豪强把持土地,最终的结果就是官逼民反,直到出现一个新的王朝,打破原有秩序,重新分配土地为止。”
    “哪些利益集团?”
    “满朝公卿不就大多是世家吗?他们都是利益既得者,哪家不是在各郡县占土地几百上千顷,甚至隐瞒人口土地,不缴纳税收。而且不止是他们,几十年后,我的后代,二哥三哥的后代,还有良弼子龙子义的后代,都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成员。”
    “。。。。。。。”
    刘备沉默。
    陈暮继续道:“他们都是勋贵,享受祖先留下来的遗产,汉初时不就有大量这样的勋贵还有刘姓无数子孙后代吗?汉武酎金夺爵再加上推恩令,也只是把大贵族消灭而已,还是有无数小贵族趴在帝国上吸血,国家贫困,就是由他们而来。”
    刘备忍不住说道:“那该如何是好?”
    陈暮笑道:“方法很简单,提高生产力,解放劳动力,让粮食增产如我大汉有五千万人口,原本地里的粮食只能养活五千万,现在能养活一亿,那么只需要两千五百万人从事农业就能养活所有人,土地兼并自然也就没有了意义。等到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不值钱,那些地主自然而然也就被消灭了。”
    “那那些不务农的人又去做什么?”
    刘备诧异。
    陈暮说道:“从事手工业、商业、制造业,纺纱机不是已经革新了吗?那就把草原打下来,大力养殖绵羊,然后用羊毛搞纺织业。还有修路、挖渠、建造,国家有钱,就得花出去。让商品和金钱流通,让百姓手里有钱,国家才能够从商品流通当中收税,然后继续发展。”
    英国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就出现了羊吃人的事件。羊毛纺织业就是早期资本运作的结果,而政府不管控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圈地运动,让无数农民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到最后去城市工厂成为了资本家的奴隶。
    但英国国家体量本来就很小,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发生羊吃人事件的时候,总人口也只有数百万人,体量小内部资源以及内部需求就不够,形成不了太大规模。
    而大汉则是一个超级帝国,拥有广袤的土地,纺织业的运转首先面向的就是国内百姓,暂时就不存在外贸。
    也不需要外贸。
    因为目前全世界除了欧洲罗马帝国以外,其余地方都是野人。
    你卖东西给野人,也得野人有钱买才行。
    所以大汉的发展道路很简单,开启各个行业的轻工业以及轻型制造业,先解决内需。
    然后带动整体经济。
    而在经济学知识当中,通货膨胀只会出现在信用货币时代,如果用贵金属充当货币,几乎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因此在大汉缺少金银铜矿的情况下,利用蒸汽机开挖第一桶金,从全世界开始挖矿送回大汉。
    如此一来,国家就会一直有钱,有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相当于后世美国肆意印美钞,每次一印就是几万亿,拉着全世界下水。
    只是区别在于,美国是利用美元体系与世界金融捆绑,造成了全世界被迫为它买单。
    而大汉则是挖全世界的矿,利用贵金属货币很难造成通货膨胀的特性维持大汉的货币体系,并且让它承担信用货币的功能。
    比如大汉跑到美洲去挖金银铜矿,国库里的金银铜矿堆积如山,但只是储备着却不让它流通出去。
    如果民间出现货币短缺,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这就说明老百姓手里没钱。
    于是国家就可以搞一些大工程,或者银行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把手里的钱币流通,再降低商业税收,让商品价格下降,刺激经济,老百姓手里有钱,就可以对商品进行买买买。
    如果民间出现货币过多,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就说明老百姓富得流油,贵金属价值有下降的可能。
    那么国家就可以提高银行利率,提高贷款利息,提高商品税收。这样老百姓就会把钱存入银行,或者不再进行贷款,以及购买商品的时候多花钱,将百姓手中的金银铜钱币收回来,放在国库继续储备。
    贵金属储备得越多,商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就更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跟大汉的经济一比,就屁都不算一个。因为美国印美钞也不是真的敢无限制的印,那样会造成金融危机。
    而大汉是真的可以无限制挖矿,还不是美钞那种纸面上的东西,而是实际贵金属物品,本身就存在流通价值,不像美钞一样,一旦信用体系破产,就是废纸一张毫无用处。
    所以陈暮要是在大汉正式开启工业革命,那么整个大汉王朝享受到的时代红利和发展优势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他是在掠夺整个世界来补充大汉的经济。
    美洲、非洲他可以随便挖矿,欧洲以及中亚地区他可以生产物品卖过去,把全世界的贵金属都集中到大汉,让大汉的经济直接原地起飞。
    只是那样的话,就有可能在消灭地主阶级这个猛兽的时候,还会诞生出另外一头饿虎——资本家。
    因此陈暮就得做诸多手段,将资本家扼杀在摇篮之中,吊死在路灯之上!
    不过这一切都可能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现在蒸汽机都无法做到量产,国家还没有收复,所以未来畅想归畅想,一切还是得回到现实。
    刘备说道:“现在草原可不好打,连并州都还未收复呢。”
    陈暮笑道:“所以这也是一五计划的内容。”
    “你想北上取并州?”
    刘备问。
    陈暮点点头:“是时候逼着吕布做选择了,他想死,就成全他,不想死,就老老实实归顺,不然我就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说说一五计划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刘备好奇道。
    虽然他知道,明天陈暮就要召开内阁以及三公九卿会议。
    到时候内阁成员、三独坐以及三公九卿,所有二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参加,共同商讨一五计划的内容。
    但刘备还是想提前值得。
    陈暮笑了笑,就把自己的想法与构思和盘托出。
    窗外的雨还在不断下。
    从傍晚兄弟二人一直聊到午夜,商讨着具体事宜。
    刘备得知了陈暮的很多奇思妙想之后,也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两个人都有所收获。
    当天夜里,兄弟二人抵足而眠,心满意足地睡去。
    第二日,一五规划大会,正式召开。


第八十八章 一五规划(2)
    五月份正是黄河中游地段的雨季。
    洛阳下起了大雨。
    天空阴沉沉的,粗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地往下落,整个邙山都笼罩在了烟雨里。
    食时刚过,吃了早饭的公卿们就陆陆续续出门前往皇宫。
    明明已经是将近隅中初时,也就是早上9点钟的样子,但天色却昏暗得像是夜晚,偶尔还有闪电轰鸣。
    公车门外诸多公卿们聚集,三公九卿,内阁学士,以及三独坐的二品高官皆到了现场。
    三公当中是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种拂。
    九卿为太常士孙瑞,光禄勋司马防,太仆韦端,大司农王邑,宗正刘艾,大鸿胪徐璆,卫尉孙坚,廷尉张义,以及少府荀攸。
    最后三独坐司隶校尉荀彧、尚书令贾诩、御史中丞郗虑。
    这几年三公没什么变化,历史上赵温要到208年才会病死,种拂的年纪比赵温小几岁,由于不像历史上那样是死于李傕郭汜之乱,因此今年也已经六十余岁了。
    反倒是九卿有不少变动,如原光禄勋桓典病死,接替者为原司隶校尉司马防,太仆鲁旭病死,接替者为原凉州牧韦端。
    还有卫尉田邠病退,辞官归家,接替者为原豫州牧孙坚。少府陈暮升丞相,接替者为荀攸。
    随着司马防升迁,司隶校尉的职务空出来,就被原冀州牧荀彧兼任。
    原来的御史中丞是马腾,马超造反,军情司查出这些年马超造反的资金来源是马腾在洛阳倒腾生意赚的钱,受到马超连累,遭到贬谪,被圈禁在家,因此侍中郗虑迁为御史中丞。
    其中陈暮不太喜欢郗虑,因为他记得历史上就是此人当了曹操的酷吏,帮曹操构陷孔融,拘杀伏皇后,威逼汉献帝,属于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