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殿内诸多大臣们脸色顿时大变。
丞相这是要下狠手了。
场内寂静得像是有一根针要落下来,气氛极度压抑。
“咳咳。”
过了片刻,刘备咳嗽了两声,打破了宁静,缓缓说道:“丞相做的一切,是为了立即恢复民生。手段虽急,但却是为了国家稳定。我知道这会伤害到尔等利益,诸位放心,只要不是强占的土地,土地收归国有,皆有补偿。”
“且我大汉官员俸禄也会大大增加,如今的俸禄就已经是之前的两倍,我希望将来是三倍四倍以上,朕将设立官员本职、散官、勋官、衔官、爵位,每一份都有一分俸禄,以供官员花销。”
这就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提高官员俸禄,目的自然是为了高薪养廉。
陈暮和刘备计算过,一个从一品的三公,本职俸禄加散官、勋官、衔官、爵位俸禄,每年收入能达到三四百万钱以上。
再加上财政各种差旅、补贴、冰炭、赏赐等乱七八糟的收入,年收入能有五六百万钱。
以前的话三公的收入是月俸350石,年收入为4200石,按照东汉正常年粟米小麦价格基本维持在200…300钱来计算,年工资在100万钱左右,现在提高了五六倍。
而普通地方县令的年收入原来是月俸70石,相当于年收入20万钱的样子,如今提高工资后,基本维持在七八十万钱上下。
虽说肯定是比不上土地兼并带来的利益,比如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都是家资数十亿,曹操家族买个太尉就敢花一亿,家族资产数不胜数。
但本身到了他们这个地位,金钱只是一个数字,不是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权力以及家族核心利益。
所以面对刘备的示好,台下公卿们也只能沉默以待。
见到这种情况,刘备和陈暮对视一眼。
他们自然也清楚,光靠提高工资肯定不会让这些公卿们答应,因为这无法满足他们的核心利益。
于是刘备就又说道:“我将重开太学,尔等家族优秀子弟皆可入读。当然,我是指优秀子弟,若是愚笨纨绔,要之何用!”
听到这句话,公卿们脸色稍微好了许多,原本严肃的神情也略微有些解冻。
他们家族的核心利益有两个。
一个是控制财富,一个是对权力的垄断。
前者是通过拥有大量土地,后者则是通过对家族子弟的提拔。
如今陈暮承诺只是短暂的控制土地买卖,现在把土地交出去虽然肉疼,但将来再买回来就是。
最重要的就是自家子侄的上升空间不能断,原来的察举制度现在被废除了。
目前大汉唯二的出仕途径就是被刘备和陈暮人事任命,以及从泰山学宫毕业之后,通过考试考核从基层干起慢慢升迁。
可以说出仕手段被朝廷控制得死死的,他们这些公卿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刘备给了出路,也算是对他们的示好。
现在是他们投桃报李的时候。
杨赐赵温种拂等人互相对视,拱手说道:“臣等附丞相之议!”
“善!”
刘备与陈暮对视一眼,点点头道:“那就从今天开始,全国丈量土地,清算入册。原来已经合理分配过土地的百姓就不用再分配,重要的是那些尚无土地的流民百姓。”
陈暮说道:“为杜绝分田产生的纠纷,各地官府需要进行严厉把控,以调节,协商为目的,尽快让大家都满意。这项工作乃是地方官员升迁考核的政绩,若是查出有官员勾结豪强控制分田,严惩不贷!”
众人心头一凛,知道这话是说给他们听。
今日政策,也将会由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代表传递出去,为的就是逼迫那些地方势力老实听话,不要跟国家做抗争。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的秩序已经被打破,相当于重新洗牌。不仅刘备政权拥有强力手段,且地方世家豪族经过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以及诸侯大战之后,势力已经小了很多。
因此改革的阻力肯定不会太大。
不然放在平时,这种改革必然会遭到群起而攻。
像庆历新政,张居正改革等。
第八十九章 一五规划(完)
显亲殿外,淅淅沥沥的大雨还在下。
在确定了土改之后,陈暮又把目光放到了解放人口的问题上。
他说道:“新作物的到来,必然是带动粮食增长,粮食增长,人口也会开始增长。国家并不需要那么多人从事农业,那么就得开发新的产业,提供就业岗位。”
台下诸多公卿面对很多新兴词汇都听不太懂,但也能够察觉到他的意思,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职务安排的问题。
有人问道:“若不务农,难道都去参与到丞相说的手工制造业吗?”
陈暮摇摇头道:“谁说的,开拓海外需要人,建设地方也需要人。至少目前来说,一旦粮食问题解决,大汉的产业链条就不能断绝,而应该让每个人都有事做。”
“丞相打算如何安置那些人口呢?”
又有人问。
陈暮说道:“大汉的人口在我看来还是太少,摊丁入亩,减少赋税之后,我希望迎来一波婴儿潮,国家鼓励生育。还有废除奴隶制,人人平等,地主豪强要想有奴仆服侍,就得签雇佣合同!”
此话一出,台下又是一片沉默。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本姓宗族能有多少人?真正的丁口还是家中的奴仆居多,如糜竺家的奴仆上万。
现在废除奴隶制度,人人平等。那么他们这些豪强地主老爷的尊贵又从何体现?又有谁来服侍他们穿衣吃饭?
作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老爷们,陈暮的诸多政策,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然而陈暮扫视一圈,看到他们默不作声,冷笑说道:“我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觉得上位者就该被人服侍是吗?思想能不能进步一点?陈规陋习该改一改了。陈涉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什么百年世家千年王朝,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世上哪有什么几百年的豪门大族?若是经营不善,几十年甚至短短几年之内,就要身死族灭,家破人亡。真正的豪门是什么?是为国家奉献,与国同休共戚,为国家效力,事事关心国家的利益,方能长久兴盛。”
“尔等想想,你们以为的大家族,就该握有万亩良田,千顷土地是吗?可你们以整个宗族区区数百人,霸占了可养活数千甚至上万人的土地,那其他人又该怎么办?”
“一两个还好,天下无数世家大族,那逼迫的百姓就是百万乃至千万。这些吃不饱饭的人就会举起手中的武器,如陈涉吴广,樊崇张角一般,杀入洛阳,把你们的家族洗劫一空,将他们的族人全部屠戮!”
“《左传》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尔等还是不能认清楚,你们的土地财富来源于国家赋予,地位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百姓,没有了国家和百姓,你们就什么都不是。所谓世家豪族,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目光不能长远,安能保宗族千秋不灭?”
说到最后,陈暮已经是严厉呵斥,掷地有声。
他知道,这些话过不久,就会很快传遍天下世家的耳朵。
因为满朝公卿,以及诸多官员,或多或少,都与天下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有的自己就是世家大族,有的豪门联姻,有的门生故吏,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
所以他的话,与其说是给满朝公卿听,不如说是在给天下世家提个醒——那就是他们的权力财富都来源于国家和百姓。
以前国家主政往往都由他们这些世家公卿来完成,皇帝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能野蛮地利用宦官来达到他的目的。
现在刘备拥有一个高效率且智慧的参谋集团,有一个强有凝聚力的政府机构,再加上蛮横强大的军队武力。
这就意味着在脱离了官僚以及世家集团之后,刘备自己就能做很多事情。
甚至换掉整个官僚集团都行,因为他拥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来源,也就是泰山学宫。
从前皇帝没办法对付整个官僚集团以及世家集团,而如今这些人的命运全都掌握在皇权手里。
乖乖听话,那就是体面一点。
不听话。
那么刘备以及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将帮你们体面。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机会。
那就是如果你们也参与进这个利益集团,国家至少还能够保存你的直系子孙后代享有一定特权。
比如世袭爵位,以及一部分固定资产。
让投靠到刘备旗下的这些世家大族好歹不至于什么都没落下。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过了许久,杨彪才拱手问道:“我想问丞相,家族如何与国同休共戚?”
这是世家豪族们最关心的问题。
陈暮笑道:“为朝廷立有功勋者,将给予爵位,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则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杨彪点点头,没有说话。
满殿群臣偶尔有人叹息,却也只是默默叹息而已。
如今天下大乱,世家豪强的力量本来就被削弱,又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及一个庞大的人才储备学宫,他们根本无法抗衡。
现在人家是在给世家一个体面的结束,只要交出他们手中的田地,打破他们的特权,至少子孙后代还保留富贵。
若是家族中出现优秀子弟,再加上本身他们身居高位,予以照拂,也许还能够让家族持续兴旺。
即便不能回到从前那样,家族占田地数万乃至数十万亩,奴仆数百上千人服侍。
至少也比家破人亡强得多。
陈暮则是目光漠然地看着下方这些世家豪强们的利益代表。
他已经算是善良的了,因为虽然是从世家豪族身上割肉,但至少没有一刀切,还给他们保留了一定的余地。
如果心狠一点,就直接把这个阶级给消灭掉。
世家豪族来源于对知识的掌控和解释权,而如今泰山学宫的存在,就是插向世家豪强的一柄利刃。
陈暮只需要把整个朝廷上下所有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员全部换成学宫出身的寒门,然后派人去各地查抄田地和家产,释放他们府邸中的奴仆,斩断他们的根基,就能够让他们失去上升通道。
而最狠的一招就是从精神和声望上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
全大汉办报纸,天天向百姓宣传讲述世家豪强的危害,再写几篇署名文章,严厉痛斥奴隶制度是在培养大汉子民的奴性,站在官方的立场引导舆论对世家豪强阶级的进攻。
到那个时候,世家豪强这个阶级,就会从形式、肉体以及精神三个方面被击溃,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人喊打,最终彻底被扫入尘埃里。
这是大势所趋,不管多强大的世家都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
而现在陈暮却给他们保留了一丝体面。
这份体面倒不是在发善心。
而是如今的陈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是世家的利益代表。
自从陈暮崛起之后,蒲阴陈氏就开始鸡犬升天。
陈猛等亲属在军中担任中级军官,亲弟弟陈志从泰山学宫毕业之后,也是从基层干起,如今才三十四岁,就已经是正五品郡丞。
并且陈氏家族在青州占有田地数万亩,基本都是刘备的赏赐以及家族富裕之后进行购置。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各路亲戚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去找陈暮的父母托关系,找人情。就连罗敷的宗族那边也是一地鸡毛,麻烦事很多。
陈暮曾经想过与宗族切割开,但大汉的国情导致他很难将宗族彻底割裂掉。
汉朝以孝治天下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基本国策。
即便是两千年后,宗族观念已经到了相当薄弱的地步,但在南方如福建、江西等地区,血缘维系的宗族力量依旧十分强大。
如果陈暮不遵守现在大汉固有的国情,恐怕就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得对他有看法,这是基本原则问题。
所以虽然他很想一刀切,奈何自身形势做不到,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放世家一条生路。
而且为了防止世家有借口指摘,他也必须从自己的宗族做起,交出大部分赏赐的土地,只给族人留下少部分田地,不允许他们再蓄奴搞特殊化。
这么做的后果肯定是要被族人戳脊梁骨,毕竟人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现在为了国家陈暮要让宗族利益受损,必然有不和谐的声音跳出来阴阳怪气,说他陈大圣人怎么怎么样。
可口子又不能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开了这个口子,那么天下世家都有借口。
到时候满朝公卿和官员攻讦,说你陈暮嘴上要天下世家交出土地,自己却不以身作则,大搞特殊,如何服众?
因此他只能自己去承受被族人戳脊梁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