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宁一园内,陈宁陌余怒未泯,特别是想到崔文卿的固执己见,更让她心内说不出的难受。
  国子丞职司太学生风纪与管理,而社团也在其管辖范围之位,崔文卿成立太学生的事情没有向她禀告,也没有得到她的同意,自然让陈宁陌感受到了非常的不快,而且更别提崔文卿与她还有师徒之实。
  就这么静静的思忖半响,陈宁陌觉得这件事可大可小,若真让崔文卿上书朝廷,说不定还会惹来很大的麻烦。
  心念及此,她也不敢有所耽误,连忙离开宁一园,朝着国子监祭酒周敦颐的公事房走去。
  祭酒乃是汉代官名,是为诸博士之首,西晋时设立国子监,设祭酒为长官,负责国子监内的管理。
  如今大齐这位国子监祭酒名为周敦颐,乃是当代文坛、士林中德高望重的大儒,一篇《爱莲说》更是惊鸿绝艳,传遍了整个天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第四二五章 关心则乱

  陈宁陌来到周敦颐的公事房时,周敦颐正在其内处理着公事,见她之后不禁放下手中毛笔,起身捋须笑道:“怎么,今日陈学士今日亲自前来老夫这里,呵呵,真是稀客啊!”
  陈宁陌淡淡一笑,举步而入翩然落座,接过吏员捧来的茶盏之后,这才轻叹道:“在下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次前来祭酒大人这里,是有要事禀告。”
  “连你陈学士都无法解决的事情,那肯定是大事了。”周敦颐挥挥手,示意吏员退下并关上了房门,这才坐回案几后问道,“不知何事也?”
  陈宁陌一叹,便将事情的起因始末原原本本道来,说到酣处,俏脸更是微微有些涨红,显然还感觉到有些愤懑。
  周敦颐一直非常认真的听着,心内却是止不住阵阵奇怪。
  在他的认识当中,国子丞陈宁陌向来可是严谨认真的秉性,且对于太学生们的要求也是特别严格,即便是监内最是任性调皮的学子,见了她也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
  没想到这个崔文卿,居然胆敢当众顶撞陈宁陌,而陈宁陌也罕见的没有当场训斥,仅仅是争执了几句了事,实在令周敦颐暗自奇怪,这的确非常不像陈宁陌的作风啊。
  及至听完,周敦颐忽地品味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笑容不禁变得愈发深刻了,捋须言道:“照国子丞的意思,这个学生会当应进行取缔?”
  “对!”陈宁陌肯定的点点头,“我认真的看过成立学生会的告书,倘若任由崔文卿他们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对于国子监以及太学生们来说,祸福实在难以预料,且这些太学生们正值年少少不更事,也容易受到外人蛊惑,在下更担心学生会会成为祸害太学生们的组织。”
  “呵呵,照国子丞之意,是把学生会当真洪水猛兽呢?”
  “祭酒大人,若处理不当,的确堪比洪水猛兽。”
  周敦颐认真的思忖了半响,笑叹问道:“国子丞,不知你可还记得大禹治水的故事?”
  闻言,陈宁陌微微一愣,点着螓首开口道:“自然知晓。”
  “上古时期中原大河洪水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率领众人治水,起先他们采用的是围堵治水之法,没想到却是收效甚微,且洪水愈加猖狂,治水为之失败,其后大禹治水,采取疏导平整之法进行整治,贯通江河水流,使得水患终于停息,中原这才恢复了平静。”
  “这故事也算是家喻户晓,但……祭酒大人此时提及,请恕在下不明其意。”
  周敦颐笑语言道:“国子丞乃是闻名天下的智者,必定能够明白老夫的用意,其实管理这些太学生也与治理水患一般,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陈宁陌愣了愣,露出了深思之色。
  “其实以老夫之见,崔文卿并非是不懂得轻重之人,况且不久之前他还甘冒危险救下了遭到挟持的太学生,这样的人物,岂会胡作非为?”
  说罢这一句,周敦颐轻笑言道:“国子丞啊,老夫觉得你这是关心则乱啊。”
  陈宁陌愣愣的望着他,半响方才回过神来失笑道:“敢问祭酒大人,何为关系则乱?”
  周敦颐轻笑道:“崔文卿乃是官家亲自推荐给你的,对于他的学业,你自然而然非常的上心,况且崔文卿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才,相信在教导他的同时,也让你感觉到了肩头的压力,恨不得将自己所有所学都一股脑的全部交给他,以便他能够顺利及第,并取得不错的名次,然在快要科举的关键时期,崔文卿突然要弄什么学生会,若老夫是你,也不会同意,拒绝也是在正常不过了,故而你并非是气恼这个学生会,而是在气恼崔文卿不务正业。”
  “当然,这也是老夫的一家之言,说得也不完全正确,具体情况如何,还要国子丞你静下心来认真思之……”
  从周敦颐的公事房离开,陈宁陌独自一人漫步在那片火红的枫树林许久,心绪始终没有平静下来。
  周敦颐的那番话,对她可谓是醍醐灌顶,也让她从起先的暗自恼怒,变成了如今的静心思之。
  特别周敦颐言及她并非是气恼学生会,而是气恼崔文卿不务正业的时候,更令陈宁陌有些茫然。
  难道……她真的是对崔文卿所报的希望太大了么?学生会也并非是什么不可估量的洪水猛兽,只是因她才重视崔文卿,才不能容忍他这么不务正业的成立学生会。
  心念及此,陈宁陌心内更是纠结,茫然踽踽踱步不知走了多久,忽地一阵喧嚣声传来,这才将她从那沉沉梦境中唤醒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是走到了国子监坊门之前,不远处,正聚集着一大群太学生。
  而在太学生们中间围着的桌子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卓然而立。
  那是……崔文卿?!
  霎那间,陈宁陌的脚步嘎然而止。
  正午阳光之下,穿着一身灰白色学子长袍的崔文卿身形挺拔,儒雅俊秀,倍显出众。
  此刻他正站在桌上对着四周的学子们高声的讲述着什么,璀璨的阳光照耀着他年轻刚毅的面容,展现出镇定从容之姿,即便是面对如潮似浪的询问声浪,他也不慌不忙的一一回应着。
  有正容,有严肃,有微笑,有放松……
  一个个表情在他脸上慢慢转换着,一时之间,陈宁陌不由怔了。
  ※※※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喧嚣了足足一下午的坊门前,终于安静了下来。
  崔文卿丝毫不顾形象的就这么坐在桌子上,说了半天,也解释了半天,他的喉头早就干涩火辣,阵阵刺痛更是难受不已。
  苦笑了一下,崔文卿抬眼望去,高能、赵雅仪、白真真三人的情况也是如此,都累得几乎不想动了。
  然,唯有一人却没有休息,依旧在翻动着加入学生会学子们的名录。
  同样一身白色儒士长衫,司马薇看上去颇有几分出众的书卷之气,夕阳照在她倾国倾城的娇靥上,她的额头尚有点点汗迹,俏脸儿也是红通通的,注视着书册上的双目中却透着认真仔细之色。


第四二六章 不反对即是支持

  人说认真的女人最是美丽,这个时候的司马薇的确很美。
  美得让崔文卿感觉到仿若她已经与快要沉下西山的夕阳融为了一体,构成了一幅绝色动人的仕女图,让人止不住的赏心悦目。
  只是那仕女图的仕女总归是虚幻如梦,唯有眼前这位丽人,却有血有肉,近可触碰。
  崔文卿知道司马薇想要加入一库诗社肯定是有什么小心思,但此时此刻,他却感觉到了司马薇的认真和执着,特别是在成立学生会的过程中,她更是身先士卒,不畏艰难困苦。
  这样一个女子实在值得人敬佩。
  心念及此,崔文卿不禁笑了,笑容中更有一种欣赏、包涵、接纳之意,出言询问道:“薇薇,不知今日有多少人加入了学生会?”
  司马薇忽地意识到崔文卿对她称呼的改变,愣了愣不容多想,微笑回答道:“足足有五百七十人,崔兄,这几乎是站了国子监学子总数的四成啊!”
  闻言,崔文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震惊问道:“什么,竟有这么多人?”
  “对!”司马薇肯定的点了点头,喜不自禁的言道,“若是我们明日在这么宣传一天,相信加入学生会的人还会更多,崔大哥,事实证明,你的设想是成功的。”
  话音落点,不仅是崔文卿,就连高能三人也是个个欢欣鼓舞。
  崔文卿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明日继续,一定要让更多的学子加入到咱们的学生会当中来。”
  司马薇兴奋的点点头,随即想及一事,迟疑问道:“但是……这几天你真的不去陈学士那里钻习学问么?”
  崔文卿苦笑言道:“现在陈学士对我们成立学生会的举动甚为反感,我去了也是自讨苦吃,算了,这几天就不去了,待她找我的时候再说。”
  司马薇想了想,也只得苦笑点头了。
  接来下两三天,崔文卿和司马薇等人都在为招受学生会成员的事情而忙碌着。
  或许是学生会的确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竟是在国子监内一传十十传百,几乎可以说是人人知晓了。
  在引起太学生们议论纷纷的同时,加入学生会的人数也在飞快的上升着。
  特别是有着崔文卿和司马薇的号召,更是蜂拥者如云。
  及至八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崔文卿所写的人员名册上,已是足足有了一千八百二十人,占据国子监总人数的六成还多。
  然就实而论,所加入的学子们当中,贡生人数还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盖因这些贡生几乎都是无依无靠,家境贫寒之辈,许多人还曾在国子监中饱受过贵胄子弟的欺凌,学生会的成立,无疑于是为贡生们提供了一个团结互助的平台,使得他们不再受到那些纨绔子弟的欺压。
  总之一点,成立国子监正是贡生们心头之愿。
  崔文卿见到时候差不多了,便吩咐赵雅仪拿出了那张早就准备好的建言奏书,准备经由太学生们署名之后,送到皇宫请官家过目。
  齐时文风开放,朝廷更是以士大夫治天下,朝野乡间对于学问人都十分的尊敬重视。
  国子监的太学生们作为大齐朝廷未来之栋梁,更是重中之重,有什么事情向朝廷建言献策也在正常不过了,甚至就连抗议都曾发生过几次。
  昔年太宗皇帝梁河大败狼狈归朝,举国上下惶惶然一片,朝廷屈辱媾和之声喧嚣尘土。
  那时候,数千太学生聚集在端门之外,主动请缨投笔从戎想要抗争杀敌,接连数日,场面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其后范仲淹出使辽国,议定赔偿诸事,待大齐将要向辽国赔偿三十万白银的消息传来,又是这些太学生聚集起来连声抗议,纷纷抨击赔钱之举,还差点让本取得旷世奇功的范仲淹还下不了台。
  前不久,因为国子监伙食太过难吃,太学们也组织过一场抗议活动,使得朝廷连忙更换了国子监负责肉菜采买的官员,以及所有的庖厨,才使得事情平息了下来。
  反正对于朝廷来说,太学生情愿抗议在正常不过了,而太学生们习以为常,对向朝廷请愿之事更是不会感觉到害怕。
  整整一天功夫,崔文卿发动加入学生会的太学生们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字画押,待到一切准备妥当,便定于翌日一早聚集于端门之外,正式向朝廷请愿。
  宁一院内,陈宁陌正在和折秀品茶闲聊。
  “宁陌,你知道么?我那个不安分的妹夫,因成立学生会的事,准备明日向朝廷请愿了。”
  听罢此话,陈宁陌轻轻一叹,放下茶盏道:“怎会不知,真是个不消停的家伙啊。”
  折秀轻笑道:“岂止是不消停,当真称得上是顽劣,听说对于这件事……你是反对的?是吗?”
  陈宁陌默然无语的看着正从茶盏腾升而起的水雾,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言道:“我的反对,是因为担心他沉溺于这些闲杂事情,而不能专心学业,毕竟,翻年之后就是春闺了。”
  折秀眨了眨眼,笑道:“呵呵……昔日阿昭在国子监就读的时候,可没见你这么担心啊。”
  陈宁陌正容言道:“崔文卿和阿昭不同,当初阿昭来国子监,完完全全是奉你们爹爹的命令来混日子的,而崔文卿却是国之良才,只要培育得好,此人将来的成就不会在范仲淹、王安石等人之下。”
  折秀惊讶了,笑道:“看来你对文卿妹夫是非常具有信心啊。”
  “对。”陈宁陌也不隐瞒,点头道,“对于明日太学生请愿设立学生会之事,国子监决定不支持,也不反对,静待朝廷做主便可,若朝廷当真决定有设立学生会的必要,那时候我再与崔文卿商量便是。”
  折秀颔首笑道:“还是宁陌深明大义,其实只要你没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