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王安石目光中渐渐有着精光闪烁,口气却是陡然变得低缓有力:“老臣生于当世,立志就是要改变大齐积弱积贫之现状,变法骨架已立在老臣心中,现在唯一要做的是,将之付之于实践,人们常说王安石当政没有野心,其实此言差矣,野心老夫也有,这个学生会,就是老臣将来培养变法大臣之摇篮!也是开创变法大业的渊薮!”
  最后几句话,铿锵有力,震得大殿嗡嗡作响,久久没有平息。
  感冒有所缓解,谢谢大家的关心!欠下的三更这周补齐。


第四二九章 两封家书

  听到王安石这样满含豪气的话语,陈宏着实愣了愣,在他的感觉中,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老师这样意气风发了。
  他还以为,许多年以来的沉沉政务,繁忙公事以及政敌掣肘,已经让这位有着惊天抱负的宰相渐渐内敛,变得意志消退。
  没想到,这一切都只是表象。
  王安石依旧犹如高山之巅最是深沉厚重的青石般,面对寒冷彻骨的冰雪,呼啸卷过的狂风,始终一动不动不改初衷。
  他还是那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王安石。
  心念及此,陈宏心头一热,用力点头道:“老师能有此志,朕心甚慰,现在朝中局势晦暗不清,暗流涌动,朕无法给老师你太多的助力,也无法给老师你找到支持变法的志同道合的高官显贵,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为老师你筹建一支变法新兴力量,或许这支力量及至现在还非常弱小,但朕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一定会成为变法最为有力的坚强支柱。”
  话音落点,君臣两人神情振奋,执手相握,久久没有移开脚步。
  宫门之外,崔文卿等人站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待日头明显已经升到头顶,午时已至的时候,许多前来请愿的太学生都是焦躁不安了。
  参加过许多次宫门请愿的司马薇暗感奇怪,小声嘀咕道:“奇怪,今日怎么有些不对劲呢?”
  崔文卿转过头去望向了她,问道:“有何奇怪之处?”
  司马薇展颜笑道:“昔日我们前来请愿,朝廷通常是很快就会给出答复,即便不能立即答复,也会派宰相啊、尚书啊前来敷衍劝说我们,然没想到今日情况却是有些不同,竟让我们等待了这么久。”
  崔文卿想了想,笑道:“既然是让我们等待,那就说明官家正在和大臣们商讨成立学生会之事,情况对我们始终有利。”
  “你啊你,事情总喜欢往好处去想。”闻言,司马薇不由笑了。
  崔文卿哈哈言道:“哥这叫乐观豁达,懂不懂!”
  司马薇蹙了蹙眉,正要反驳他几句,不意见到一个小内侍脚步匆匆的从宫门洞出来,连忙沉着俏脸开口道:“崔兄,想必是朝廷商讨结果出来了。”
  崔文卿点点头,神情也是变得凝重。
  那小内侍很快就来到了请愿的太学生面前,佛尘一扬,拉开公鸭般的嗓子尖声道:“官家口谕:闻诸位太学生《请设国子监学生会书》,朕仔细思之,大感诸君所言甚是,故此,特令政事堂诸相商议论事,待商议妥当,再宣告设立学生会。”
  小内侍的话音刚落,仔细聆听着的太学生们陡然就发出了一阵热烈的喧呼喝彩,显然因自己的意见受到官家的重视,并得到肯定而欢呼雀跃。
  宣读完口谕,小内侍已是转身而去,唯有崔文卿没有喝彩之意,反倒有些纳闷的问道:“官家这道口谕怎么说得不明不白的?该不会是敷衍咱们吧?”
  司马薇笑语言道:“朝廷大事小事至政事堂,这是朝廷历来的规矩,不经过政事堂讨论,即便是官家也不能轻易做主,既然官家已经下令让政事堂商议,那么很快就会有所结果,我们回去安心等待便可。”
  崔文卿恍然大悟,好在外祖父杨文广本就是宰相,在他那里自然可以了解政事堂商议设立学生会的情况,倒也用不着着急了。
  ※※※
  军旗烈烈,营垒处处,一支庞大军队驻扎在麟州西面的兔毛川之上。
  火一样燃烧着的红色大纛旗,火一样燃烧着的红色将士甲胄,整个营盘似乎都被火焰抱拥着,仿若秋日里漫山遍野的胡杨林一般。
  中军大帐内,振武军大都督、冠军上将军折昭与众将站在军事地图前商议军事。
  为了对抗不久之前入侵的西夏军队,振武军除守备关隘的必要兵力,最是精锐的三万大军全都倾巢而出,誓要将来犯敌军阻挡在国门之外。
  经过不久之前的数次大战,振武军三战三捷歼敌万余人,可谓是一场非常了不得的大胜。
  而明日的最后一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战,只要歼灭西夏大军主力,那么便可班师返回府州了。
  众将足足商议了大半日,连午膳也没有顾得吃,待终于决定了军阵战略,折昭回身帅台之上,铿锵有力的开口道:“诸君,大战迫在眉睫,生死决于一刻,此存亡危急之秋!望各位不战则已,战必全胜,扬我振武军雄风!”
  话音落点,众将全都轰然允诺。
  待到所有事情忙碌完毕,折昭卸去身上所穿的甲胄,美滋滋的洗了一个热水澡,这才换上了一件干爽舒适的衣衫,坐在案几前午膳。
  午膳很简单,一碗热气腾腾,飘着绿油油胡荽的羊肉汤,两张大麦面饼。
  折昭也不讲究,盘坐在帅案后一手拿着大麦饼,一手翻动着案上书卷边吃边看,神情说不出的专注。
  还未待她将午膳吃完,帐帘陡然一扬走入一人,正是折昭亲卫队大将穆婉。
  “大都督,洛阳寄来两封家书,不知你是否有空一观?”
  “家书?两封?”折昭抬起头来,着实愣了愣。
  穆婉促狭笑道:“一封是杨枢密使亲笔书信,另一封则是崔姑爷寄来的。”
  折昭莞尔一笑,言道:“这崔文卿有什么话难道不能和外祖父写在一块么?非要单独寄什么书信。”
  闻言,穆婉脸上促狭之色甚浓,笑语言道:“大都督啊,姑爷有什么帜热的心里话,岂能让杨枢密使看见?自然须得单独寄来书信了。”
  “贫嘴!”折昭笑骂一句,故作淡然的言道,“闲来无事,有家书看看亦是不错,先把外祖父的那封家书拿来吧。”
  穆婉点点头,却是将两封家书都放在了帅案上面。
  折昭也不犹豫,拆开杨文广书信仔细阅读,刚看得没几眼,那双漂亮的眉头便是猛然一挑,露出了一个甚是惊讶之色。
  杨文广的家书很简单,除了按惯例讲述了一些朝中所发生的大事之外,更讲了一些杨府中的事情,而崔文卿前往洛阳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自然成为了杨文广书信中所讲的重中之重。


第四三零章 送你金簪有深意

  中军幕府内,折昭肃然端坐,脸上惊讶之色愈显浓厚。
  杨文广的言辞干练而见解,然却让折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八月十五那晚,洛阳城居然发生的挟持太学生的事件,足足有九十余太学生遭到了明教妖人的挟持,这其中还不乏宰相司马光之女司马薇,可谓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了。
  原本按照折昭的身份,这么大的事情朝廷理应会文书告知,然因她这段时间远征在外,无暇返回府州,才使得她尚不知情。
  继续看下去,折昭很快就从惊讶变为了错愕。
  在挟持之事中,她的夫君崔文卿居然在里面作出了极其关键之举。
  在朝廷上下全都束手无策之际,是崔文卿挺身而出,乔装成明教妖人的模样,前去妖人关押太学生之地周旋,竟不可思议的用迷药迷晕了所有的明教妖人,才使得朝廷大军顺利登船,救下了所有的太学生。
  可以说,那晚上若是没有崔文卿的英雄之举,事情却难得到这样圆满的结局。
  是崔文卿独自一人,救下了所有的太学生!
  得知如此情况,饶是折昭的镇定,此际也是忍不住有些热血沸腾。
  她万般没有料到,就她那丝毫不会武功的相公,居然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周旋于众多妖人之间,冒死救下了所有的人,如此大智大勇的侠义高风,实在令人倍感敬佩。
  而且更令折昭意想不到的是,崔文卿居然还受到了官家的亲自接见,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授予了一个从七品的骑都尉之职。
  虽则骑都尉只是一个末微勋爵,但对崔文卿这样的白丁来说,却是十分难得的荣耀。
  总之一点,崔文卿不仅为了他自己,更为她折昭涨了不少颜面。
  看罢杨文广的书信,折昭娇靥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面对明日大战所产生的紧张情绪也是有所缓解,似乎担心别人你不知道崔文卿的“丰功伟绩”似的,她淡淡笑言道:“小婉,你也看看吧。”
  穆婉接过细读半响,不能置信的高呼道:“呀?大都督,姑爷居然作了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救下了九十多名太学生?”
  “是啊!”折昭故作淡然的点点头,眉梢儿之间却遮掩不住的春风得意之色,“这个崔文卿,总是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没想到才去洛阳没几天,就获得了如此殊荣,就连官家也是亲自单独接见,相信这对于明年科举考试,一定会事半功倍,毕竟殿试也是看脸看人的时代啊!”
  穆婉含笑点头道:“这么说来,姑爷岂不是科举有望了?那大都督你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啊。”
  折昭点点头,目光却落在了崔文卿所写的书信上,隐瞒一丝不可琢磨的淡淡期待。
  不知道,他会在信内说些什么呢?
  一时之间,一股紧张感觉从折昭心里蔓延而生,更有一丝不可言状的喜悦期待。
  她暗暗吁了一口粗气,拆开了崔文卿所写的书信。
  比起杨文广,崔文卿的书信很短也很是简单。
  起先一句“都督娘子在上”就让折昭忍不住莞尔一笑。
  原本她以为崔文卿一定会在书信中对他所取得功绩大书特书,没想到却是只字未提,反倒是有一件事情请求她的相助。
  事情对于折昭来说也很是容易,崔文卿在国子监的一个叫做高能的同窗,乃是麟州人士,因家中遭到恶霸欺凌兄嫂皆亡,故而崔文卿特地来信,请求折昭前去调查真相,并为高能一家主持公道。
  待看罢书信,折昭暗暗一叹,一股失望的感觉不知不觉涌上了心头。
  这个家伙,居然没有一句夫妻之间的话语对她言明,难道他真把家书当作公事来往了么?
  而且还是为了区区小事……
  心念及此,折昭原本有些振奋喜悦的心情,不知不觉又是低沉了下去。
  “咦,大都督,信封中还有东西。”
  正在这时候,穆婉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呼打断了折昭的思路,她抬起头来,却见穆婉已是拿起了崔文卿所写书信信封,从中取出了一物。
  这是一根金光璀璨的金簪,簪体圆长,簪头以圆球形高浮雕工艺雕刻凤鸟图案,而簪身上半截则以凤鸟尾部加以花卉纹雕饰,形象生动,精致美丽。
  穆婉细细的把玩端详着手中金簪,忍不住笑道:“没想到姑爷还这么有请趣,居然在信封中放了一根金簪送给大都督。”
  “哼,算他还有几分良心。”折昭心情又是大好,心内原本的几丝阴霾也是消失不见了。
  这时候,穆婉看清楚金簪上的字纹,不禁伢声言道:“居然还是在碧翠坊买的,那可是洛阳城最是有名的金玉店铺啊,里面首饰的价格亦是不低,光此一支只怕不下数十两。”
  折昭失笑道:“有求于人,必定非常大方了。”
  穆婉却是笑容一收,言道:“大都督,末将有一席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呵!你给我打什么迷糊眼,有话直说便是。”
  “其实大都督,想必姑爷也知道你向来不喜欢戴什么珠宝首饰,若他真是有求于大都督,必定也会送一件大都督你最是喜欢之物,如什么骏马名辔,雕弓宝剑之内的东西,然而姑爷却是送了一根金簪,这其中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折昭闻言大奇,不解询问道:“有何深意?”
  穆婉嫣然笑道:“大都督,金簪乃是女儿事物,姑爷送金簪之意,恐怕也是想大都督你能够打扮得更是女人一点,就你整日头梳男儿发髻,身穿男儿袍服,明明是婀娜佳人,却非要打扮为男儿的模样,姑爷不感到腻歪才怪。”
  折昭一听此话,顿时就有些生气了,拍案言道:“荒谬!本帅乃三军主帅,岂能头戴金簪,身穿裙裾坐于中军大帐之中?如此一来,何能号令全军?!”
  穆婉却是一笑,言道:“大都督啊,在军中你是主帅,但在家里面,你则是女子,更是姑爷的娘子,有些旧习惯,也应该改改了。”
  折昭愣怔了半响,方才是沉沉一叹,幽然言道:“此话也有几分道理,的确应该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