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甬道门口守着两个彪形大汉,另外还有一个大概三十些许的艳装女子。
  那艳装女子见到碧玉带人前来,立即挡在甬道门口冷冷言道:“碧玉,此乃内院,非东家之令,不能让任何男子进入,你这么带人前来可是坏了规矩。”
  碧玉微笑作礼道:“王妈妈,这两位公子乃是颜姐姐的贵客,是颜姐姐特意让奴将他们带到院中一见的。”
  “什么?卿之的贵客?!”艳装女子露出了不敢相信之色,“这个时候了,卿之也会有心思面见宾客?你这小丫头该不是骗我的吧?”
  碧玉嫣然笑道:“如此大事,奴婢岂敢谎言欺骗?若王妈妈不信,大可跟随我们一道面见颜姐姐,一切自然真相大白。”
  闻言,艳装女子赶紧摇手笑道:“我是什么身份,岂敢前去打扰卿之静修?料你也不敢骗我,进去吧。”说完,闪身让出了甬道。
  碧玉颇觉得意的一笑,转过身来对着崔文卿和苏轼眨了眨机灵的双目道:“两位公子,请吧。”说完,掀开布帘,将崔文卿苏轼二人带了进去。
  及至三人离开,艳装女子才颇为惊讶的自言自语道:“颜卿之从来没有在夜晚面见宾客的习惯,也不知今儿个是怎么了,居然让这两个年轻公子进入了后院,真是奇怪。”
  一言方罢,却又听见前面脚步响起,竟是两个俊俏郎君联袂而来。
  艳装女子大感奇怪,连忙拦住他们道:“两位公子,此乃后院,若没有东家允许,外来宾客是不能入内的。”
  司马薇不知崔文卿去了何处,本就急得不行,闻言登时冷笑道:“本公子今天偏要进入你能如何?还不快快闪开,否者本公子令人拆了你这群芳阁!”
  一听此话,艳装女子才惊然发觉眼前的这位俊俏郎君乃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子,登时好气又是笑的的言道:“小娘子啊,咱们青楼可是大老爷们寻欢作乐的地方,你怎么偷偷溜进来了?”
  司马薇美目一瞪,怒声言道:“怎么地?咱们大齐有那条法规规定,女子不能进青楼的?!”
  此话完全是胡搅蛮缠,艳装女子自然不便与之争论,摇手笑道:“不管如何,女子进入青楼始终于理不合,若是小娘子识相,还是快快走吧,否者闹大了可不太好看。”
  见这老鸨子如此嚣张,司马薇登时气红了脸,正要发作间,不意白真真已是暗中扯了扯她的衣袖,咬着她的耳朵无不担忧的言道:“薇薇,此人说得不错,若是此事闹大了被你爹知道,可少不了一顿板子,咱们还是早早走吧。”
  司马薇也明白以她爹司马光的秉性,若是知晓她前来青楼这样的烟花之地,必定会气得不轻,家法伺候那也是肯定的。
  她几经犹豫,见门口所站的彪形大汉全都用不坏好意的目光望着自己,心知硬闯也是无用,只得莲足一跺冷哼一声,转身气咻咻的去了。
  另一边,在碧玉的带领下,崔文卿和苏轼已经步入了颜卿之所居住的小院之内。
  适当初夜,明月高悬在树梢一角,银辉轻洒映照着积雪皑皑,整个天地一片银装束裹,光线迷离。
  碧玉对着两人作了一个有请的收拾,轻车熟路的带着他们走过了小院前院,顺着一条幽静小径行至了池畔边缘,来到了一座凉亭之前。
  崔文卿正在好奇打量间,突见凉亭内已是走出了一个体态婀娜的影子,行至亭边便是欠身一礼,柔柔女声响彻耳畔:“颜卿之见到两位公子,这厢有礼了。”
  崔文卿闻声而望,可见正是时才因为距离相隔太远,看得并不贴切的颜卿之,此刻两人近距离而对,绝世容颜已是清晰无比的出现在了眼前。
  她决然没有超过二十岁,有着一张世所罕见的倾国倾城容颜,那对眸子宛如一湖秋水,配上细长入鬓的秀眉,如玉似雪的肌肤,风资绰约的姿态,倍显动人美姿。
  然最难得是,颜卿之有种令人心弦震动的高贵冷然气质,能使任何男子因生出仰慕之心而自惭形秽。
  即便是古之褒姒西施,相信也不过如此了。
  苏轼激动之下,脸膛微微有些涨红,他收敛了平日里玩世不恭的笑容,对着颜卿之拱手言道:“在下苏轼,见过颜娘子。”
  崔文卿恍然醒悟,也连忙作礼道:“崔文卿见过颜娘子。”
  “两位公子客气了。”颜卿之柔声一句,话音听起来让人大感如沐春风,美目视线直接落在了崔文卿的身上,似乎正在打量他的容貌,一脸微笑的言道,“今日得遇两位高朋前来,奴家幸何如之,两位公子里面坐了。”说罢,侧身一让,对着两人虚手作请。
  苏轼拱手回礼,不料崔文卿却好不客气谦让,已是直接径直入内,倒是让颜卿之对他的失礼微感意外。
  这个崔文卿,看起来也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难道真能写出《鹊桥仙·纤云弄巧》这样的绝篇来?
  如此不拘礼节的行径,倒是与柳永,有着几分相似之处。
  带着这样的疑问,颜卿之压抑住了心头的好奇,将两人请到了亭内石凳上落座。
  石凳上早已经铺上了软垫,桌下备至了燎炉,倒也温暖如春,丝毫未觉寒凉之意。
  而在石桌上面,还放着一个正在煮茶的燎炉。
  铜壶内的开水已是沸腾不止,正在冒着丝丝热气,几样精致可人的美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足可令人是味蕾大开。
  特别是那一盘捏成小兔形状的糕点,更让晚上没吃多少东西的崔文卿味蕾大开。
  颜卿之观人入微,见那苏轼苏公子目不斜视的望着自己,脸上满是谦逊客气之色,行径风度翩翩,十分有礼。
  反倒是崔文卿只在最开始瞄了自己一眼,接下来却瞩目于案上的糕点美食,似乎对她的绝世容貌丝毫不感兴趣。
  见状,颜卿之不禁微感郁闷,暗忖道:这个崔文卿当真是个怪人,难道本姑娘对他的吸引还赶不上桌上的点心不成?


第六四一章 赋诗一首

  心念闪烁间,颜卿之微微一笑,开口言道:“两位公子,容奴家先煮上一壶热茶,若是你们饿了,尽可食用桌上的点心。”
  苏轼轻轻一笑,刚要说话推辞,不意崔文卿已是抢先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在下有不客气了,有劳姑娘煮茶。”说罢,伸出手来,从盘中抓起了一块小兔形状的糕点,放在嘴边大嚼起来。
  刚才之话本是颜卿之的客气之词,没想到崔文卿还当真不客气,倒是令颜卿之多多少少有些意外,不禁怔在了那里。
  旁坐的苏轼以手扶额,俊脸微红,只觉从来没有这么丢脸过,真想装作不认识崔文卿。
  颜卿之回过神来,比起刚才出于习惯的笑容,此刻的笑容愈发真切,笑问道:“崔公子,奴家这里的点心味道如何?”
  崔文卿吞下口中点心,这才意犹未尽的笑言道:“唔,味道还不错,豆沙味的!”
  苏轼暗自悲叹一声,只觉自己好不容易装出来的彬彬有礼,轻而易举就被崔文卿毁之一旦。
  倒是颜卿之闻言,笑得更加开心了,点头道:“若公子喜欢吃,那就多吃一些,说起来,你还是头一个来我这里一点也不客气之人!”说罢,云袖掩嘴而笑。
  崔文卿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今晚喝了一肚子的酒,现在的确有些饿了,见到娘子所备置的美食,自然也忍不住。”说罢转头望向苏轼,殷切言道:“哎,苏兄,要不你也吃一块?很好吃的。”
  “我不饿,我不吃!”苏轼几乎已是欲哭无泪了。
  颜卿之淡淡一笑,开始动手煮茶。
  自盛唐以降,无论是朝廷庙堂还是民间酒肆,都非常流行品茶。
  但真正有水平,有艺术境界的品茶之法,却非直接用茶叶冲泡,而是以铜壶煮茶,并在茶末中配以各种佐料,以严格的流程,准确的火候,高超的手法,所煮出来的茶水。
  而这一种方式,便称之为茶道。
  今晚颜卿之所展示的,正是非常高超的茶道手法。
  苏轼博古通今,加之又出身贵胄,自然算得上见多识广,光看颜卿之煮茶的架势,便知道此女茶艺了得,看着看着不禁露出了赞叹之色。
  倒是崔文卿,虽然昔日的崔秀才对茶道了解皮毛,但研究得并不通透,加之又没机会见识过真正的茶艺高手煮茶,自然而然没有觉得丝毫的奇怪,反倒对颜卿之的茶艺等闲视之。
  煮茶之余,颜卿之也在暗暗观察对坐两位才子的神色。
  她观人入微,美目微微一瞥,已是看到了苏轼眼中的赞叹之色。
  然而目光瞥向崔文卿的时候,却发现他依旧是一脸淡然,似乎对自己高超的茶艺置若罔闻一般。
  见状,颜卿之暗暗心惊,思忖道:莫非以我的茶道,尚不能引起此人的惊叹?这个崔文卿当真有些深不可测!
  心念及此,芳心更是对他生出了一丝不容小觑之感,完全没有想到这位崔才子居然连最简单的茶道都不会,完全是一头扮作老虎的猪。
  待到茶水煮好,颜卿之亲自动手,为崔文卿和苏轼各盛茶汤。
  苏轼略微品咂了一番,由衷赞叹道:“颜娘子所煮之茶,闻之气郁味醇,香如幽兰,观之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品之鲜爽甘醇,浓厚鲜爽,细细回味却又回味甘甜,唇齿留香,实乃妙也。”
  闻言,崔文卿暗暗好笑道:好个苏轼,果然拍得一手好马屁,人模人样的装了一手好逼,只怕颜卿之听了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吧!
  果然,颜卿之露出了矜持的微笑,朝着苏轼颔首道:“多谢苏公子夸奖。”言罢之后,却又转头望向了崔文卿,眉宇神色间多了一副认真之色,沉声问道,“不知崔公子觉得卿之所煮的茶汁如何?”
  崔文卿一怔,完全没有料到颜卿之居然向着自己发问,一时之间顿时有些吃惊。
  然心念电闪间,却又绞尽脑汁,努力搜索着脑海中可以用来形容茶叶的词汇,想了半天却是一无所获,似乎所有形容词都已经被苏轼刚才说完了。
  无奈之下,崔文卿只能腆着脸皮笑答道:“还不错,非常好喝!”
  颜卿之听完这一句,微微颔首,继续微笑等待崔文卿接着说下去,却见他话音落点再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后,这才反应了过来,惊讶道:“崔公子已经说完了?”
  崔文卿点头道:“是啊,的确非常好喝。”
  话音落点,颜卿之隐隐有些失望,苦笑言道:“看来卿之微末茶道,的确是难以入得崔公子法眼。”
  崔文卿这才知道颜卿之是误会了,连忙摇手道:“怎么会,娘子所煮之茶,乃是在下所喝的最好喝的茶汁,岂能作假?”
  颜卿之不折不挠的问道:“既然最是好喝,为何崔公子却又吝啬评价?”
  闻言,崔文卿登时犯难了。
  这便是他刚才不愿意前来面见颜卿之的原因,简单的喝个茶叶都要考校一番,与她交流多了,不被暴露才怪!
  想到这里,崔文卿心知必须认真对待,略一思忖,双目登时一亮,微笑言道:“娘子茶艺世所罕见,在下实在想不到世间能有何等词汇,能够形容娘子你的茶艺,故此也只能赋诗一首,为之赞扬了。”
  话音刚落,颜卿之和苏轼同时一惊,前者惊讶问道:“崔公子,你说你准备赋诗一首?”
  “对!”崔文卿认真点头,却见两人都用惊讶的目光望着自己,不禁有些奇怪的问道,“怎么,莫非不合适?”
  “非是不合适!”颜卿之急切的说了一句,紧接着望着崔文卿的美目散发出淡淡的异彩,言道,“即便是古之曹之建,也是七步才能为诗,没想到崔公子你居然须臾之间就能以茶作诗,光这份实力,实在令人惊叹!”说完,已是面露激动之色。
  苏轼满是感叹的言道:“文卿兄果然高才,光这份须臾作诗的功夫,足令在下望尘莫及!”说罢,也满是敬佩。


第六四二章 寒茶

  听到两人的齐声赞誉,崔文卿哭笑不得,原本他还想要低调一些,但是为求不引起对他文采的怀疑,也只能继续装逼了。
  略一思忖,他站起身来边走边吟哦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仅此四句落点,崔文卿站定脚步对着颜卿之抬手一拱,笑语言道:“在下就以这一首《寒茶》,送给卿之姑娘,还望你能够喜欢。”
  颜卿之和苏轼都是当代诗词达人,品鉴诗词的功夫自然不错。
  听完这四句,环顾四周一看,果然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再看远方,的确为明月高悬照耀大地,池畔梅花株株盛开,竟是一首即兴而作的应景之诗。
  崔文卿这首《寒茶》虽然并非是让人闻之便大觉惊艳的绝句,然却胜在即兴而为,讲究意境,光此须臾为诗的能力,便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