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此话,崔文卿顿时正容了,言道:“食乃政首,粮食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否则当初我家娘子也不会因为粮食供应问题而被折惟本要挟了,这样,待我忙完了大齐银行之事,立即到你仓部去看看,替你想几个好办法。”
  苏轼大喜过望,连忙笑语道:“哈哈,文卿兄爽快,好,多谢了,改天在下请你喝酒!”
  崔文卿笑嘻嘻的纠正道:“错,是喝花酒,娘子不在身边嘛,你懂得。”
  苏轼一副了然的模样,与崔文卿一道大笑而去。


第九一四章 进行顺利

  接下来三月,崔文卿均在为银票之事忙碌着。
  他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开始最为重要的是纲举目张,也就是制定政策,贯彻落实。
  一项改革须得推广,能不能更好的执行,得到坚决的贯彻,乃是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以往王安石变法,就为没能够取得地方衙门的支持,致使空有设想而流于形式,使得变法为之落空。
  如今大齐银行改革却不一样。
  首先是将中央朝廷和地方衙门的利益捆绑,形成共赢。
  主要是在储蓄利润方面,以朝廷和地方衙门按照比例负责各自的人财物,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总得说来中央朝廷作出了极大的诚意与让步,使得地方衙门占据了利益重头。
  其次是中央朝廷在解决国债方面作出让步。
  前段时期因为国债的滥发多发,地方州郡衙门虽然在极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但因其经营不善的原因,使得资金亏空了不少。
  不少地方甚至是债台高筑,负载累累,财政赤字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对于这些地方,崔文卿采取了量体裁衣,分而待之的办法。
  在求取政事堂支持,用中央资金进行一定补助外,他又采用实行购买地方银行所有权的方式进行收购。
  这其中涉及到了股份制改革,也是崔文卿首次将股份制合作的理念带入大齐。
  总的来说,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地方衙门也认可崔文卿的做法,虽则没有达到人人称赞的地步,然各地状告大齐银行的奏折,却是少之又少。
  四月初夏,洛阳城的空气中终于有了一丝炎热之气,就在这一天,朝廷颁下诏书,宣告银票正式在大齐境内开始发行。
  此次制作了银票交河东银行所发行的银票,有了很大的区别与不同。
  第一是面额上,除了已经使用的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外,更是发行了五百两和一千两。
  增添两种面额较大的货币,是因崔文卿审时度势,鉴于大齐富商较多,方便大宗货品交易的原因。
  第二是在防伪上,采用的是最为先进,且别家无可仿制的竹纸工艺,此法与现在惯用的麻纸大是不同,不论是光泽度还是细致度以及最为基本的纸张纹理,竹纸均是领先一筹。
  同时,大齐银票还使用了雕版活字印刷,盖上了大齐银行的阳文大印,此二项均是民间所不能伪造,确保银票不会被轻易仿造。
  这天午时初刻,崔文卿在大齐银行衙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发行仪式。
  可见北市之内,万人空巷,鼎沸热闹,大齐银行门前更是人头攒动,联袂成云,挥汗如雨。
  大齐秉笔宰相王安石出席仪式并宣读了天子诏书,崔文卿上台对银票发行进行说明,并详细讲解了具体的使用方法。
  同时,他也宣布银行储蓄制度在这一天正式施行,并可进行铜钱、白银、黄金、布匹等传统货币对银票的兑换业务。
  其实对于银票,洛阳城的百姓并不陌生,他们早就或听或看知道河东所发行的这种纸质货币,不少人更对其便捷的支付方式大加赞赏,只可惜河东银行的银票只能在河东路通行,这使得不少人诚为憾事。
  然这也没过多久,朝廷终于推行纸质银票发行,这让不少百姓,特别是那些须得进行大额支付的商贾们欣喜不已。
  故此当宣布银票发行之后,立即引来了现场一片欢呼雀跃之声。
  此际大齐银行正对面不远处的酒肆内,陈轩正与陈宁陌并肩而站,望着前面的一片热闹均是无言。
  就这么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是陈宁陌率先出打破了寂静,脸上难得焕发出了开心的笑容:“轩兄,看来银票发行与储蓄制度真的是民心所向,颇得百姓尊敬,今日能有种种,轩兄功不可没啊!”
  陈轩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嘲弄之色:“呵,宁陌说笑了,此乃陈宏王安石崔文卿仨人之功,本王何有寸功?”
  “不,皇兄你说错了。”陈宁陌正色摇头言道,“当日在朝堂之上,是轩兄你一言未发,算是默认支持了银行改革,而后来太后过问此事想要反对的时候又是轩兄你及时向太后解释,使得太后打消顾虑,此番种种,正可证明轩兄功劳,此刻轩兄何必自谦。”
  陈轩收回视线低着头沉默片刻,方才淡淡言道:“宁陌,不管如何我都是一个大齐人,也是太祖皇帝直系血脉,任何时候都希望大齐能够强盛富裕,这也是一个皇室子孙当作的事情而已。”
  陈宁陌嫣然笑道:“是啊,我们身上可都是流的太祖皇帝的血液!同样,皇兄身上也是。”
  一句“皇兄”顿时让陈轩脸色阴沉了下来,嘴角也牵出了一丝阴冷的褶皱波纹。
  陈宁陌虽则已经看出了陈轩脸色不对,然为了大齐与皇室,还是仗义执言道:“轩兄,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皇兄根基已深甚得民心,而你除了空有太后的支持,其他地方均是不能比较皇兄,当此之时应和好如初,免得再作不必要的争斗,届时如果轩兄能够与皇兄兄弟同心,共同开创大齐伟业,同时留名青史,一定能够得到完美结局”
  “宁陌啊,你真的是太天真的。”陈轩罕见没有半点指责,反倒是摇头苦笑道,“事已至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陈宁陌不解,询问道:“此话何解?”
  陈轩冷冷一笑,望着她一字一句的正容道:“倘若你是他,会放过一个曾经奢求过皇位的人么?”
  陈宁陌一愣,遂即哑然。
  “所以说啊……宁陌,”陈轩轻轻一拍陈宁陌的肩头,笑言道,“与其关心我和陈宏之事,倒不如先关心自己的婚事,你也老大不小了,将找到一个幸福的归宿才对。”说完,又是纵声一笑,竟是转身去了。
  陈宁陌愣怔怔的望着他的背影消失不见,许久才回过神来,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愁苦滋味涌上了心头。
  “或许……又该前去怀瑾坟前去祭奠一下了……似乎有许久没去了……”
  带着这样的念头,陈宁陌沉沉叹息了一声,一丝愁容掠上了眉头。


第九一五章 喜讯传来

  银票发行及储蓄推广仪式结束之后,大齐银行在衙门食堂内举行了庆功宴会。
  不仅行长富弼、副行长崔文卿亲自参加,甚至就连王安石也破例留了下来,与众人一道饮酒为乐。
  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桌席,一坛坛剑南烧春拆封开启,这个食堂内飘荡着醉人的香气。
  原本因王安石在场,大齐银行的诸多官员还有些放不开手脚,然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也管不得谁是宰相、谁是尚书,该敬酒的时候照例进酒,绝对没有半点手软。
  崔文卿身为主角,自然不可避免成为了众官员围攻的对象。
  好在他本身酒量极大,加之又年富力强,倒也是来者不拒,直喝得围攻之人狼奔鼠窜不已。
  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后崔文卿也是喝得晕头转向,脚步不稳,显然已经醉得不轻。
  回到折府,夕阳已经挂在了西方城楼,散发着血红之色,染红了片片大地。
  崔文卿来到书房稍事休息,又吩咐侍者端来了一杯橘汁,待一口饮尽酸甜之味直贯喉头,才将那股昏昏沉沉的醉意压了下去。
  正在此刻,书房门响,成事非推门走了进来,看到崔文卿此般醉态,忍不住大笑言道:“瞧姑爷今日模样,似乎喝了不少啊!”
  崔文卿站起身来亲自拉着成事非入座,笑呵呵的言道:“成大哥,今日银票发行成功,而且还推广使用了储蓄制度,如此一来等于为朝廷开辟了一条稳赚不赔的财源,吾等自然万分高兴,多喝几杯也是常理。”
  成事非可是将崔文卿这段时间的忙碌看在了眼里,颔首笑言:“是啊,也多亏有了姑爷这样的奇才,否者那大齐银行还举步维艰呢。”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微笑言道:“对了姑爷,这是大都督写来的书信,今日刚到,我给你送来了。”
  崔文卿点头接过,脸上却露出了略感奇怪的神情。
  折昭写信恰如其人,十分有计划而规律,按照常态,一般是半月准时一封书信。
  信中说的除了北地四州许许多多的事情外,家中事务也告知了不少,然只可惜对于夫妻之间的悄悄话,折昭仍有些腼腆,几乎不见于笔墨。
  倒是崔文卿每次回信都会写下一首相思词儿,会让折昭面红耳赤许久。
  然则今天突兀来信却是怪也!
  因为距离上次来信不过五天时间,难道在这短短五天内有什么大事发生,使得折昭一改常态?
  带着这样的念头,崔文卿不做多想,飞快的拆开了信封,刚看罢几眼,脸上神情登时大变,竟是泛起了微微红潮,一双眼睛也张大了。
  成事非见他神情有意,连忙关切询问:“怎么姑爷?莫非是有什么要事?”
  突地“腾”的一声。
  却是崔文卿将信纸猛然攥紧站起身来,脸膛上浮现出了万般激动之色,颤声言道:“我要当爹了……成大哥,我要当爹了!”最后一声比一声音量大,几乎是兴奋得吼了起来。
  “什么?”成事非愣了愣,很快醒悟了过来,连忙起身哈哈大笑拱手:“好事啊好事,真乃天大喜讯,姑爷,在下在此恭喜你了,实乃羡煞旁人啊!”
  崔文卿已经被这惊人的喜讯弄得是方寸全无,他兴奋的点点头,又将折昭来信仔细的读了一遍,只觉心头激动之情来回奔涌,阵阵热血直贯头顶,使得他忍不住闭上双目,任由那情绪在胸臆中无声蔓延。
  终于,他即将有了属于自己的子嗣,也是他和折昭的第一个孩子。
  今日,崔文卿首次在这个世界有了归属感。
  那是一种血脉相连,充满亲情的感觉。
  从此之后,他所奋斗的事业有了精神寄托,一切的努力也有了最终的方向。
  那就是让家人幸福,让大齐富强。
  一想到这里,崔文卿就忍不住攥紧拳头,只觉浑身上下充满了不可挑战的坚实力量。
  待过了许久兴奋稍减,崔文卿心内有涌出了一阵担心。
  如今折府中全然没有家属女眷,唯折昭一人而已,谁来照料于她?
  还有折昭时常纵马往返军营,现在可是有了身孕,若出了意外怎么办?
  一件件事情仔细思之,顿时让崔文卿大生忐忑,坐立不安。
  将这一切顾虑对成事非说了,后者却是哈哈大笑安慰道:“姑爷啊,其实当初你徐姐姐怀孕的时候,我也是你这样怕东怕西的,最后还不是一切都好,所以你这完全是杞人忧天了!倘若真的放心不下,不如请假回府州一趟吧!”
  崔文卿一听最后那句话儿,顿时精神大振,霎那间竟归心似箭。
  然仔细思之,却又觉得不太可能。
  盖因这段时间大齐银行各项事业刚走上正轨,要处理的事情还千头万绪,身为主要负责人的他岂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数月之久?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吧?
  想到这里,崔文卿大是沮丧,苦笑言道:“走可是走不成,唉,也只能暂时以书信告知娘子注意了。”
  说完再也忍不住心头思念之情,坐在书桌上认真写信起来,将满腔相思寄托于薄膜。
  窗外明月如弦,清辉遍撒,照在了崔文卿的身上,也同样照在了远在千里之外折昭的身上。
  此际振武军大都督府内,折昭正在穆婉的陪同下,在院中小心翼翼的散布为乐,绝世容颜在月光下皎洁艳丽。
  “大都督,你也真是,足足三月才知道有了身孕,想到前段时间你还骑马奔驰,末将就忍不住心惊肉跳的!”
  面对穆婉的埋怨,折昭明显有些不好意思,她轻轻的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脸上闪烁着柔美之色,口气却是心有余悸:“是啊,我也太大意马虎了,前段时间孕吐那么明显,却只当是普通的伤风感冒,还是多亏你提醒了我,若是伤到了孩儿,那可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对,”穆婉立即点头言是,伸出手来也抚在了折昭小腹之上,眼中满是希冀之色,“大都督,这不仅仅是你孩儿,更是府州折氏的继承人,还是十万振武军的继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