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沿路上游人甚多,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穆婉只挑选了八名武功高强的护卫相陪,其余人员全都驻扎在山脚,只要一有情况,就会飞速来援。
  足足半天功夫,终于来到了崛围山山巅的崛围教寺外。
  崔文卿站在山门前向下俯视,可见四周群山如涛似浪,宛转盘旋,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像倒立的喇叭,又如硕大的圆盘,想来这也是崛围山之名由此而来。
  而这座崛围寺建于初唐,相传是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数百年来香火很盛,来时河东路最富盛名的寺庙。
  崔文卿历来对礼佛没什么兴趣,但无奈的是荷叶喜欢。
  没办法之下,只得陪着荷叶一道前去买了香蜡纸钱,在道场焚烧叩拜。
  荷叶礼佛,无非就是祈求家人平安之内的话语,不过目前在她心中,崔文卿的重要性也一点不压于家人,故而也向菩萨佛主恳求保佑崔文卿身体健康,今年高中状元等云云,听得崔文卿暗自好笑不止。
  礼佛刚刚完毕,天空不作美的下起了淅沥沥小雨,崔文卿索性就与荷叶穆婉等人在客堂内食用斋饭,倒也不急着离开。
  只不过他们这行人人数太多,加之八名护卫骑士全都是身形魁梧的壮汉,登时就引来了周围香客们的侧目。
  午膳完毕,天色尚早,恰好听到邻座客人说是崛围寺内有着一座非常出名的听雨楼,站在楼上观景甚是迷人,荷叶自然央求着崔文卿一道前去看看。
  对于荷叶,崔文卿几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区区小事自然不会拒绝,出门寻得一名扫地僧侣问清楚听雨楼的具体位置,便朝着所指方向大步而去。
  不多时走完一道长长的石阶,一座四层高的红木楼顿时出现在了崔文卿的眼前。
  这座木楼飞檐斗拱,青砖白墙,与寺庙的七层舍利塔遥遥相对,在葱郁的树林中展现出了迷人之姿。
  来到木楼之前,可见门额正中所写的正是“听雨楼”三个金色的大字。而楼内已经有不少前来游览的香客们,个个都是兴致盎然。
  崔文卿收拢所持的油纸伞,望着仍旧下得不停的小雨展颜笑道:“今日恰逢春雨,看来这听雨楼也能名副其实了。”
  荷叶颔首笑道:“姑爷说得不错,也不知这听雨楼有甚了不起的地方,咱们快进去看看吧。”
  崔文卿点了点头,连忙带着荷叶入内,穆婉见到楼内游人不少,便示意卫士们在楼前等候,自己则陪同崔文卿一并进去。
  听雨楼内面积还算开阔,里面的陈设布置都透着几分古色古香的韵味,四周更是有着知名游客的墨宝留言。
  当然,这些人不会如后世之人那般写什么某某某到此一游,也不会写什么某某某爱某某某一辈子之内的话语,全都是逼格出群的题词留诗,崔文卿随意去看了一副留诗,居然是盛唐宰相杜甫亲笔所写,顿时惊得连连咂舌。


第一七九章 楹联作对

  荷叶的心思却不在这些题词留言上,拉着崔文卿前去最高的第四层观景。
  听雨楼四层三面为墙,一面为观景凭栏,取名为“观云阁”这个颇为雅致的名字。
  此时正有不少游人站在凭栏前观赏美景,而在凭栏的最东面,还有一位老者正在长案前提笔作画,已有不少人围在老者左右啧啧称奇,惊叹不已。
  崔文卿也没在意,满腔心思已经被亭外的美景吸引而去。
  可见雨幕之中,左右山峰犹如披上了一层薄薄纱裙的美丽仙子,变得朦胧飘渺起来,阵阵水雾由山间腾升而起,汇成了一片又一片并不相连的云雾,使得整个崛围山看上去犹如身在云端中的天山一般。
  果然是观云阁,实在名不虚传啊!崔文卿暗自感叹了一句,不过他以前坐惯了飞机,对于这样身在云端俯视大地的情形也就见怪不怪了,倒是从未见过如此风景的荷叶以及许多香客都是啧啧惊叹,显然都沉浸在了这片美丽的景色当中。
  见状,崔文卿暗自失笑,将视线收回四周巡睃,然目光不经意的掠过那位老者所作的画卷时,不禁露出了饶有兴趣之色,立即踱步前去察看。
  作画的乃是一个大概七十左右的老者,白发白须白眉高耸,一身土黄色的麻布衣,身形高挑瘦削,脸上沟壑道道,明亮幽深的目光正认真的落在面前的画卷上,透出一种清奇矍铄的神韵来。
  尽管围着四周看老者作画之人甚多,嗡嗡哄哄之声亦是不断,但布衣老者却丝毫未受影响,手中依旧是纵笔如飞,没有半点停顿。
  而老者绘画之景,正是窗外云雾缭绕的美景,他的画功显然非常高超,即便是水墨画,也流露出了一种不合于众的高雅别致,根根线条更是处理得非常完美,就连那些奇峰怪石,都也绘如了画中栩栩如生。
  心许是人云亦云的缘故,见到许多人正围着老者看他作画,后面上来的香客许多也围了上来,就连荷叶也是挤到了崔文卿的身边,望着作画老者露出了震惊佩服之容。
  过得柱香时间,老者终于搁下了手中毛笔,他仔细的端详了眼前的画卷,微微颔首之后,却又露出了些许不满意之色,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一般。
  此刻正有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男子离老者极近,见状,他不由微笑询问道:“敢问老丈,难道此画还有瑕疵不成?”
  老者站起回身,捋须笑言道:“此乃老夫有感而画,倒也还算不错,不过画卷只有景色却颇显单调,老朽寻思可有妙文佳句题词于上。”
  那中年文士连忙笑问道:“那不知老丈可有想到适合诗句?”
  布衣老者摇头道:“刚才偶然所感,想到一则不错的上联,然而可惜的是,尚无应对之下联。”
  大齐文人雅士几多,听到布衣老者的话,立即又有一个年轻儒生昂昂言道:“老先生,既然有上联,就不如题在画卷之上,容我等思量作对,不知你意下如何?”
  布衣老者想了想,欣然点头道:“后生之言倒是不错,那好,老朽就将上联写上。”言罢,也不犹豫,拿起毛笔就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几个小字。
  崔文卿等人凝目望去,可见布衣老者所写的上联是为: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中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乍看第一眼,崔文卿顿时有些头昏脑胀,盖因古代根本就没有后世分离言语的标点符号,布衣老者这则看似莫名其妙的上联就这么写在了一堆,自然令崔文卿非常不习惯。
  此时,老者持笔而立,含笑解释道:“此联乃是时才老朽边作画,听楼外雨声所想而得,若是有人能够对出下联,老朽便将此画相赠,决不食言。”
  话音一处,顿时引来了阵阵喝彩,显然布衣老者此话激起了香客们的兴趣。
  其时文坛仍旧以诗词为主,楹联也不太能够登得了大雅之堂。
  不过因楹联做对颇有乐趣的缘故,故此在文人雅士当中也颇为流行,更被寻常士子们所喜爱。
  如今布衣老者这样作画时偶然得一上联,便知老者一定是精于楹联,颇有文采之人。
  再加之他气度超群的以画想增,倒也可以看出老者风流不羁的名士气度。
  时才那中年文士点了点头,看把楹联半响,却是不自禁的奏起了眉头,拱手询问道:“敢问老丈,不知这‘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中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改如何断句?”
  布衣老者哈哈笑道:“此句本是偶得,断句么,还请诸位自行揣摩,并对出合适的下联。”
  见到布衣老者不愿意多说,众人顿时一筹莫展,特别是崔文卿,更有些想骂娘了。
  在他看来,断句可是非常重要之事,往往是说话中一个不经意的停顿疏漏,句子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意思。
  就比如说:下个礼拜日~你有空吗和下个礼拜日~你有空吗是两回事。
  大学生活好和大学生活好是两回事。
  一大波妹子到来和一大波妹子到来也是两回事。
  故此,断句实在太过重要了。
  那中年卫士兀自沉吟了一番,忽地开口言道:“老丈,在下觉得这上联可做如此断句。”
  布衣老者抬手示意道:“阁下但说无妨。”
  中年卫士字正腔圆的开口道:“此句可为: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话音刚落,众人立即就感觉到经这么断句后,老者所写的上联含意语调都是通顺,不禁对着中年文士一阵欢呼喝彩。
  布衣老者捋须一笑,却没有多说些什么。
  那中年卫士对着四周抱拳一拱,这才不慌不忙的继续言道:“至于下联,在下也是想到了一联,是为:看雪雪停,卧看雪亭边,卧看雪,纷纷扬扬,看看看。”
  听罢此话,周边人们暗暗品味思忖。
  以“雪”来对“雨”不可谓不妙,然这则下联却显得有些普普通通,少了几分灵动飘逸,多了一丝生硬死板。


第一八零章 佳句天成

  中年卫士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下联略有些不足,他对着老者一脸自信的笑道:“老丈,在下已经对上了下联,就请你将这幅画卷送给我如何?”
  没想到,布衣老者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淡淡言道:“阁下自以为对上了老夫的对子,实则不然,非是如此简单。”
  闻言,众人大感错愕,纷纷面面相觑,难道这位老者的上联中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崔文卿仔细的看罢上联良久,忽地心头一亮,开口解释道:“此联断句之法并非只有一种,而是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断句。”言罢语调清晰的吟哦道:“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此言一出,众人均是恍然,这才意识到了老者的这则上联居然有两种断句之法,即便是下联能够应对一种断句,但另外一种断句却不能准确对上,一样不能算作绝佳的对子。
  就如中年文士所对的楹联来说,倘若应对崔文卿这种断句之法,就变为了:看雪雪停,卧看雪,亭边卧看雪纷,纷扬扬,看看看。
  意境立即就大跌了几个档次,根本就与上联不配。
  中年卫士这才恍然了过来,霎那间脸色竟是有着涨红,略带恼怒的言道:“老丈这则楹联实则不简单啊,连我也差点着了道儿,如此一来,何人能够轻易对上对子?你这不是寻我们开心么?”
  布衣老者哈哈笑道:“楹联本就是消遣娱乐之举,如何能说寻你们开心?况且老朽这幅画也是想寻求一个能够对得上楹联的有缘人而已,若是无缘,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事。”言罢轻轻一叹,便要收拾画卷离开。
  崔文卿见状,登时就有些忍不住了,连忙出声道:“老丈且慢,容在下思量半响,看看能否对得上你的上联。”
  话音落点,布衣老者立即停止了收拾画卷的举动,转身微笑言道:“怎么,这位少年郎也想试试?”
  崔文卿肯定点头道:“当然,试一试又不收钱,倘若能够顺利对上,岂不白得了老丈这一幅优美的画卷?”
  没想到崔文卿居然如此作答,布衣老者微微一愣,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颔首道:“那好吧,老朽再等盏茶时间,不管是在场的诸位谁人能够对上上联,老朽就将此画拱手相送。”
  听老者如此说来,更是激起了在场不少人的兴致,通通议论纷纷,说谈不断,然而时间一分一秒的慢慢过去,大家依旧是一筹莫展,没能够想到合适的楹联。
  崔文卿脑海中也是思忖不止。
  说起来,他大学时读的是汉语言文学,对于诗词歌赋本就有一定研究,只是后来投身商界,才断了成为文人雅士的念头,认认真真学起经济学来,并自考成为经济博士。
  故而对于楹联,崔文卿并不陌生,甚至还能算作擅长。
  面对布衣老者这则可谓非常困难的楹联,他丝毫没有半分气馁,心头反倒还升起了不愿意服输的傲气,皱着眉头凝神思忖。
  荷叶一直紧张的望着认真思考的崔文卿,见到他眉头越皱越紧,然而却依旧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时,不禁安慰言道:“姑爷,这位老丈的楹联太过困难,大家也是通通都想不到,你又何须苦苦凝思呢?”
  崔文卿回过神笑言道:“小荷叶,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若遇到困难之事都选择放弃,那只会沦为一事不成的庸人。”
  一旁的穆婉听得美目一亮,微笑颔首道:“姑爷此话说得不错,的确,万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相信如果大都督在这里,也不会轻易放弃。”
  荷叶吐了吐雀舌,笑盈盈的言道:“既然如此,那奴婢就不打扰姑爷了,奴婢相信姑爷你一定能行的。”
  崔文卿微笑颔首,又将目光投入了远处的片片云海以及座座青山,脑海中的思路犹如流水般流淌不息,已是沉浸在了苦思当中。
  布衣老者也不着急,一直站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