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郭鹏是士族出身,尽管是二流士族颍川郭氏,但也是士族,是玩游戏的那群人的自己人。
    然后他还有父亲,还有老师。
    他的父亲是沛国相,在沛国做两千石,沛国是中原腹地,郭单未来未必不会有入中央为官的机会。
    而且父子两个都是颍川人,颍川是天下文脉所在地,顾陆朱张在江东横着走,在汝南和颍川那些中原大士族眼里,也就和小学生一样。
    如果这还不算,他的老师卢植在朝中做尚书令才是最重要的,而且郭鹏和卢植的关系还非常好。
    这就意味着郭鹏拥有让顾雍在中原乃至于雒阳做官扎根的能量。
    郭鹏本身年纪轻轻就是两千石,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就算顾雍选择一直跟随郭鹏,随着他的地位提升,顾雍自己也能水涨船高,步上高位。
    那么走出江东放眼全国的理想,就不仅仅只是理想了。
    随着郭鹏在北疆镇守几年,做出一些成绩得到他的信任,还担心他得不到郭鹏的举荐吗?
    而且还有一点,郭鹏和袁术的关系很好,顾雍听蔡邕说郭鹏和袁术是那种可以在酒席上勾肩搭背一起跳舞的关系,袁术对郭鹏是不遗余力的夸赞。
    袁术是汝南袁氏嫡次子,有很大的声望,他和郭鹏关系好,这个关系广了去了。
    顾雍要是可以得到郭鹏的赏识,又能得到多少利益呢?
    顾雍乃至于其后的顾氏家族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想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所以他们支持顾雍跟随郭鹏,做一场中长线投资,为未来顾氏家族的荣耀创造一点可能性,向中原进军。
    蔡邕为了感谢顾氏对他的照顾,也选择将顾雍引荐给郭鹏,至于顾雍能否得到郭鹏的任用,任用之后发展如何,那就不是蔡邕可以干预的了。
    给你提供一个机会,抓不抓的住全看你自己。
    蔡邕是仁至义尽了,都帮你偷跑了你还要怎样?
    他今天把这个消息放出去,明天就会有一大帮人踏破蔡家府门来求见郭鹏,搞不好吴郡太守都要来他府上稍微拉拉关系混个脸熟什么的。
    蔡邕可真的没有说假话,顾雍从蔡邕府上喝的微醺,回到家里把这个事情跟家人朋友说了,然后短短半天功夫这个消息就传开了。
    大家一听中原名士、被蔡邕吹得天花乱坠的郭鹏郭子凤千里迢迢来探望蔡邕,还顺带辟召了顾雍做主簿,要带他北返,顿时跟野兽嗅见血腥气味一样涌到蔡府求见郭鹏。
    看到外面汹涌的人潮,郭鹏也算是体会了一把蔡邕当初的苦恼。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多年谋划养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积累到了何种程度,这让他觉得十分高兴。
    当然表面上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子凤,现在知道经过你这些年的努力,你的名望已经到达何种程度了吗?”
    “若无蔡公为我宣扬,我在江东怕也只是泛泛之辈罢了。”
    郭鹏苦笑着看着蔡邕,蔡邕哈哈大笑,然后挨个为郭鹏引荐这些士族子弟。
    这些人里有顾陆朱张四姓的,还有一些小士族家的子弟,他们纷纷都想要和郭鹏见面与他交流,递上的拜帖很快就堆满了好几个盒子。
    蔡邕对此并不陌生,当年在雒阳,他的门前也是如此。
    郭鹏不得不接见这些士族子弟,和他们交谈,谈笑风生,交流经文和政务,还有北方的风土人情之类的。
    郭鹏平易近人,对任何人都和颜悦色,对他们的提问耐心回答,勉励他们读书进学,很受到吴郡子弟们的感激。
    该说不说,蔡家人都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阵仗。
    当初在雒阳一路跟随蔡家人的老仆倒是见到过,新人都没有见到过,见到家里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求见,十分惊讶。
    这才知道郭鹏的确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蔡夫人惊呼郭鹏今非昔比,已经成为了有大名望的大人物了,而蔡琰和蔡琬也从未见过府上来那么多人,不得不为此感到十分惊讶。
    之后蔡邕安排两姐妹到会客厅的屏风后面弹琴以助雅兴。
    于是正厅内坐满了士族子弟,郭鹏和蔡邕坐在上首,厅内点了熏香,蔡氏姐妹的琴声在回荡着。
    “叛乱之爆发,原因复杂,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叛军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黎庶,只是被叛军裹挟,用以增加声望,不得已而叛乱。”
    “但是上了战场,他们一样会杀伤我军,掳掠财物的时候,一样不会心慈手软,战事不利时,有可以逃跑的机会,他们也不会放过,无辜也罢,有罪也罢,他们到底加入了叛军。”
    “对待蛮夷,要一手剑,一手抚。”
    “蛮夷不识恩义,不善生产,缺乏物资就来抢夺,抢完了就走,没有了继续抢,无论上次多少给他们,都没有意义,若要对付蛮夷,就要有强大的军力,让他们付出代价,知道疼,然后开放互市,方能遏制。”
    “我治理地方日短,但是在卢公蔡公教导之下,我也明白治理地方的要义,有三勿诸君要牢记,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滥用民财。”
    “诸君未来都是可能主政一方或领兵征战之人,但愿本府的话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帮助。”
    郭鹏摆出一副名士风范,大道理讲了一堆又一堆,赢得满堂喝彩。
    但是他不知道今天他所说的话能否在这些未来注定可以做官的人心里留下些许的痕迹。
    亦或是他们只为求官而来,想和顾雍一样碰运气。
    但是无论如何,郭鹏都会把自己能说的说出来,至于其他的,只能看这些人有没有那个觉悟了。

一百五十 蔡邕弹琴送郭鹏
    这场会谈又是到晚上才结束,就这样还有很多人在外面等着没能等到被接见。
    蔡邕让郭鹏控制人数,不要全都接见,要有点架势,不要让别人以为他这个名士是那么简单就做的。
    但凡是名士,就要有自己的谱,有自己的风格,郭子凤的名士是实打实靠实力获得的,不是靠其他任何别的东西得来的,所以要有底气。
    蔡邕亲身演示,郭鹏照着学,过足了名士的瘾。
    蔡琰和蔡琬两姐妹边弹琴边看着这样的场面,等晚宴开始之后才离开,离开之后吃了饭,然后互相帮着揉搓酸痛的手指和胳膊。
    “阿姐,今天怎么会来那么多人啊,我就没见过家里来过那么多人,而且都不愿意走的样子。”
    蔡琬似是在埋怨那些不愿意离开的人,害得她们姐妹俩弹了那么久的琴。
    “好了阿琬,别埋怨父亲了,今天这些人又不是来找父亲的,都是来找郭府君的。”
    蔡琰轻轻地给妹妹揉搓纤细的手指。
    “啊?那么多人都是来找郭府君的?郭府君真的很厉害吗?”
    “你不知道,郭府君是太守,又是护乌丸中郎将,是统领很多兵马征战沙场的将军呢。”
    蔡琰笑着说道:“咱们大汉朝两千石以上就是高官了,郭府君年纪不大,但是却做到了两千石的高官,真是很了不起。”
    “难怪今天都是郭府君在说话,父亲好像没怎么说话的样子。”
    “所以他们都是来找郭府君的,郭府君现在的官阶比父亲以前的官阶还要高,名望那么大,所以那些人才会一起涌过来找郭府君,就指望着结交郭府君扬名呢。”
    蔡琰倒是被蔡邕好好的传授了一番大汉朝的官场常识,现在看着懵懂的妹妹,蔡琰便决定从头开始给妹妹传授大汉朝的官场常识,她们这种士族女子多少都要了解一些的。
    一番讲解之后,蔡琬总算是明白做两千石的太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了。
    “原来郭府君那么厉害啊。”
    “是啊,父亲不是说了吗?郭府君十三岁的时候就保护父亲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几千里路,还和刺客交战击退了刺客保护了父亲,要不是郭府君奋战,我就要死,你也就不会出生了。”
    蔡琰笑着点了一下妹妹的小脑袋。
    她们这个年纪,对于官位高低还不是那么的敏感和看重,蔡琰更在意的,反而是郭鹏所说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段言辞之中,多有为她们姐妹辩解维护的意思,这让蔡琰有些感动。
    她当然也知道父亲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儿子,也知道在大汉朝一个女子是多么的柔弱无力,多么的危险,没有父亲丈夫儿子就无法立足,也根本难以想象独立生存的样子。
    父亲虽然疼爱她们姐妹,可是终究还是感叹自己没有儿子,没人承继香火,敏感的蔡琰听到这种话,心里也很难受。
    她无法认为这是错的,她不知道这是错的,也不知道女子可以有其他的生活方式,不过即使她知道,也该感到绝望。
    因为那不是现在,而是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的未来了。
    那是她无论如何也等不到的未来。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被郭鹏所说的故事所激励。
    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若是没有作为女子的母亲为他三次迁移住处,就很可能做不得亚圣。
    那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也离不开一个女人对他的影响,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女子很重要吗?
    她想着,她未来也要做一个和孟母一样有名气的母亲,将她的孩子培养的和孟子一样厉害,然后让史书上都留下她们母子二人的名字。
    这样一来,父亲一定会以自己为骄傲的!
    少女蔡琰开始畅想那样的未来,而懵懵懂懂的蔡琬并没有在想自己会有怎样的未来。
    少女在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的同时,郭鹏也在更加努力更加忠实的为自己的未来筹谋。
    郭鹏不断的接见江东士族子弟,与他们交流,谈心,喝酒,出外纳凉,进入山中与他们交游。
    一些在吴郡周边很有名望的名士听到郭鹏来了,也纷纷赶来和郭鹏相见,希望能和郭鹏畅谈天文地理风俗人情,还有人更喜欢战争,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自然的,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他们也非常渴望可以得到郭鹏的夸赞,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名望,甚至一举成名了。
    比如顾雍现在就在吴郡一举成名了,就是因为他被郭鹏辟召为主簿,即将随着郭鹏一起去仕官,在郭鹏麾下历练,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郭鹏屡次在公开场合夸赞顾雍不仅有学识,还懂得实践的重要性,对实践有着超乎常人的见解和看法,未来必将成为国家栋梁。
    得到郭鹏这样的夸赞之后,顾雍一下子声名鹊起,顾家本来就是江左士族领袖之一,现在被郭鹏这样夸奖自己家的子弟,在江东的声望顿时更高了,顾家人也更高兴了。
    于是他们邀请郭鹏去顾家做客,款待郭鹏,赠送给郭鹏大量的礼品,还说郭鹏要有什么难处能用得上顾氏的,顾氏一定不会推辞。
    这个顾氏就非常会做人了,送给郭鹏的大部分都是可以用来赏赐给军队和自己使用的实用性物品,出手阔绰,郭鹏很喜欢。
    欢乐团聚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六天的时间一闪而过,郭鹏已经要启程前往徐州去见糜竺了,否则时间就真的不够用了。
    郭鹏回去的时候,吴郡士族子弟但凡知道此事的,几乎倾巢出动来为他送别。
    临行之前,蔡邕紧紧握住郭鹏的手,老泪纵横,不想放他离开,郭鹏也颇为不舍,但是的确要离开了。
    “今日一别,又要何时才能相见啊?子凤,老夫已经衰老,时日无多,不会再也见不到你了吧?”
    蔡邕流泪不已,感觉这一别就将是永别了。
    郭鹏也紧紧握住了蔡邕的手,开口道:“不会的,虽然朝中依然还有宦阉作祟,但是他们不可能长久把持朝政,蔡公一定会有回归中原之日,那时,我们便可以真正团聚,再也不用分隔天南海北了。”
    蔡邕流泪送别郭鹏,一路从吴县送到港口,吴郡士族子弟们也一路相随,人群浩浩荡荡而来,连吴郡的范太守都坐不住了,在港口为郭鹏送别。
    最后,蔡邕带着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起弹琴为郭鹏送别,郭鹏含泪向蔡邕和江东子弟们最后鞠了一躬,然后头也不回的上船,船只扬帆起航,渐渐看不见了身形。
    但是蔡邕还在弹琴,目光望着郭鹏远去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

一百五十一 悲壮的糜氏
    因为交通的落后和讯息的传递极为不便,郭鹏停留的五六日间,只有吴郡的士族子弟得以真正面见郭鹏,与他谈话,听他讲北方的事情。
    而很多其他郡县的士子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都是差不多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后了,郭鹏已经离开江东了。
    等他们成群结队的赶到吴县想要一睹被称作『名士风范、名将之姿』的颍川郭子凤的风采的时候,郭鹏早已离开江东很久了,他们只能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去了。
    郭鹏的到来无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