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抗这个皇朝并不是最优选择,这个皇朝现在所代表的,正是他们的利益。
    推翻这个已经成为他们的利益维护者的皇朝对他们没有好处,那么换一个皇帝就是最优选择了。
    刘宏已经开罪了全天下士人,全天下士人都很厌恶他。
    这样的氛围愈演愈烈,已经浓郁到了连郭嘉都感受到的地步,但是郭嘉很明显还察觉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郭嘉没有告诉郭鹏,估计他也不会轻易说出来。
    “你既然对兵法有兴趣,那么,我与你谈论一些兵法的问题如何?”
    以郭鹏数战全胜的的『名将之姿』的名望和他谈论军事,郭嘉顿时非常高兴的接受了郭鹏的邀请。
    于是两人便以已经发生过的并且是郭鹏亲身经历过的战争为论点,两人开始讨论起了这些战争是否还有其他的最优解。
    谈论之间,郭鹏发现郭嘉的思维非常敏锐,对军事方面好像有些天赋,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一些非常关键的地方,直接切中要害,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的办法。
    自然,十七岁的郭嘉并不是没有缺点的。
    他从未离开过家乡,从未真正的接触过军队,对军队也好,地方政务也好,行军打仗的过程也好,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
    这不是读书思考可以解决的,必须要经过真正的战争,真正的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去感受,去实践,然后才能明白。
    于是,郭鹏对郭嘉所犯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并且告诉郭嘉,因为这些实际的错误,他的计谋不具备实际操作性,或者实际操作之后就会发现根本行不通。
    这样的计策要是真的被采纳了,害死三军的,就是这样的计谋。
    战场经验丰富的郭鹏是专业人士,比郭嘉要专业的多。
    被专业人士指出了自己的错误,本来神采飞扬的郭嘉顿时脸色涨得通红,对着郭鹏鞠了一躬。
    “府君教训的是,嘉,狂妄了。”
    能接受自己的错误存在,能认错,好,那就有改正的机会。
    “你的思维极其敏锐,能发现很多连我都发现不到的东西,这是你的优点,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事后,你站在事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事情,你自然具备了全局之大观。
    但是真正的战争之中,你所看到的是一片迷雾,你无法了解全局,掌握全局,军队不会像你手指的一样,你指到哪里就到哪里,完全不考虑时间和士兵的体力问题。
    比如你所说的河北大军与河南大军互相策应的作战以及联合作战,需要多少人来回奔走的联络,中途会发生多少不可预估的事情,你不知道。
    信使会不会丢失信件,传达之后友军将领是否会毫不犹豫的完全执行,士兵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目的地,这都是问题,你也不能保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一切都成了赌博。”
    郭鹏摊开双手摇了摇头。
    郭嘉更是有些羞愧,感觉自己班门弄斧了。
    “不过,你的这种风格,我很喜欢。”
    郭鹏笑了,郭嘉愣住了。
    “难知全况的战场,战机转瞬即逝,将帅的每一次决策,本身就是一种赌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过是一种极为理想的状态。
    行军征战,说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了,如何能真正知己知彼呢?百战名将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打赢下一场仗。
    但是却不能不打,不能不出谋划策算计敌人,不能不竭尽全力获取胜利,你虽然缺乏经验,但是比起大多数人来说,要好太多了。”
    郭嘉细细思量,觉得郭鹏说的实在是太对了。
    他缺乏经验,十分的缺乏经验。
    待在家乡和好友交往,互相谈天说地,讨论古今兴衰,提出了很多构想,可是却没有一项能够落到实处。
    构想是构想,时间是时间,他理想中的社会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说出来的。
    仅仅在军事上,郭鹏就能将自己的构想击得粉碎,那么其他的方面,自己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呢?
    这样下去,自己一切的理想,不就都只是理想而已了吗?
    郭嘉忽然发现自己除了应该读书增进学识之外,好像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去做。
    而郭鹏已经在做了。
    郭嘉顿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一百六十一 同床而眠
    郭嘉知道自己这样提出请求有些不妥。
    但是年轻人,重要的,不就是一股子冲劲吗?
    刚才郭鹏还说欣赏这样的自己来着。
    “府君,嘉有一事相求,虽然嘉知道这有些不合情理,但是,但是嘉还是想说!”
    “你说。”
    郭鹏点头。
    “嘉欲得实践,嘉想要亲眼看看军队行军征战,亲自证实嘉的所思所想,还望府君成全!嘉想要跟随府君去上谷军中!”
    郭鹏摇了摇头。
    “不行。”
    “为何?”
    郭嘉感到了巨大的失落感,连忙询问。
    “你才十七岁,还未成年,发髻都没加,你还想跟我去上谷军中?”
    “…………”
    郭嘉眨了眨眼睛,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顿时大为恼火,狠狠一跺脚。
    “唉!为何嘉不能早生几年啊!”
    看着郭嘉失望的样子,郭鹏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府君缘何发笑啊?”
    “你是未成年,不能做官,但是想要去军中看看,还是可以的,不过你真的想去吗?幽州上谷郡,边郡,苦寒之地,和颍川安全不同,不止如此,还会遇到鲜卑来袭,很危险。”
    郭嘉立刻就血气上涌了。
    “不怕!大汉男儿何惧艰险!死又何妨?”
    “好!”
    郭鹏拍了拍郭嘉的肩膀:“你也别喊我府君了,你的祖父与我的祖父是亲兄弟,咱们未出五服,你也没有其他的兄弟,唤我一声兄长吧。”
    郭嘉眨了眨眼睛,张张嘴,似乎觉得有些不妥。
    “当真?”
    “当真。”
    郭鹏点了点头,郭嘉便笑了出来。
    “兄长。”
    “嗯!”
    郭鹏拍着郭嘉的肩膀,继续和郭嘉谈论起了一些军事方面的问题。
    谈论着谈论着,他发现郭嘉读的兵书很多,对兵法的理解也非常深刻,自己通过思考就能得出一些正确的结论,而错误的,需要靠实践来解决。
    于是越谈越开心,越谈越开心,郭鹏不拿两千石官员的身份和郭嘉相处,而拿兄弟的身份和郭嘉相处,与郭嘉处的很愉快。
    郭嘉发现和郭鹏很聊得来,当天晚上就邀请郭鹏和他同床而眠,两人一起谈天说地,聊到很晚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郭嘉拉着郭鹏继续聊,聊到快中午,郭单叫人来找郭鹏了,郭鹏才回去。
    然后当天晚上郭鹏又被郭嘉邀请去和他秉烛夜谈,又睡在了一张床上。
    连着三天,郭鹏都和郭嘉晚上睡在一张床上谈天说地,这个消息在郭氏宗族里引起了挺大的争论。
    他们都觉得郭鹏怎么会和郭嘉那个浪荡子相处的那么愉快?
    刚回到宗族就和郭嘉同床而眠?
    就算是堂兄弟的关系,也不至于那么快就把关系处好了吧?
    还就是那么快。
    郭鹏感觉自己好像也和郭嘉蛮有缘分的,聚在一起谈话就停不下来,郭嘉虽然年轻,可是自己也没比他大几岁,没什么隔阂。
    随后,郭鹏在宗族内选择了一个名叫郭瑞的家族子弟跟随自己北上,辟召他为自己的法曹,专门处理法律之类的事情。
    郭瑞二十六岁,年轻,有能力,学识丰富,对小杜律非常熟悉,而且为人较为刻板,喜欢讲究规章制度,还是自己家族人,所以郭鹏选择了他。
    这样一来,在族内就没什么事情需要做的了,该做的都做完了,郭鹏也该去雒阳和妻子团聚了。
    临行前,郭鹏提出要把郭嘉带走的事情,果然惊掉了一地的眼球。
    谁都想不同为什么郭鹏居然能和郭嘉这个浪荡子处的那么好,居然还愿意把他带走,带在身边培养成亲信。
    郭单也很不理解,但是对于郭鹏做的事情,郭单习惯了不干预,表示支持,这个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九月二十七日,郭鹏从阳翟县启程,往北向雒阳而去。
    郭瑞因为担任这样的职务,想要做出成绩证明自己,于是忙不迭的就先往上谷郡而去了,郭嘉没有这方面的急切想法,选择跟着郭鹏去雒阳。
    一路上郭嘉也还是和郭鹏谈天说地,搞得曹纯都非常惊异,觉得郭鹏怎么就和这个认识才几天的『兄弟』谈得那么开心。
    久未见到妻儿,临近雒阳的时候,郭鹏是很激动的,十月初一,郭鹏带着一支车队抵达了雒阳,二话不说,先往家的方向跑。
    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郭鹏没有先行通知他们自己什么时候抵达雒阳,所以当郭鹏出现在曹嵩府上的时候,曹嵩府上的人都惊呆了。
    当时曹嵩还在上班,丁夫人在府中见到郭鹏,顿时高兴的话都说不出来,上前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郭鹏,才欣喜的问道:“为何不先行送信来啊?这样我们也好准备准备。”
    “归家之心太过急切,就没有这样的想法了,只想尽快回家,丈母,阿兰呢?”
    “在后院呢!”
    郭鹏拜托丁夫人为他安顿随他来的随侍们,自己直接往后院跑了过去。
    挺着个大肚子正在侍女的搀扶之下走路散心的曹兰见到郭鹏的那一刹那还以为是幻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感觉又不像是幻觉。
    “阿兰!”
    郭鹏几步上前将曹兰小心地抱住,满脸欣喜。
    被这样一抱,曹兰才确认是郭鹏回来了,眼圈立马就红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鹏郎,你终于回来了……”
    然后就是不住地流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阿兰,我对不住你,你怀着身孕,我却不能陪着你。”
    郭鹏的眼圈也红了,抱着曹兰也说不出更多的话了。
    去年怀孕之初,郭鹏就让她回到雒阳养胎,等待生产,现在夫妻将近一年未见面,再次重逢,感慨万千。
    好一会儿,曹兰的情绪才恢复正常,郭鹏笑呵呵的看着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摸了摸曹兰的肚子,听着肚子里的胎音,感觉十分幸福。
    两人温存一阵,郭鹏才询问起了小郭瑾的事情。
    “瑾儿在卢公府上,卢公对瑾儿的事情十分上心,亲自教导瑾儿读书习字。”
    郭鹏点了点头。
    “多亏有老师,我才不会担心瑾儿学坏,明日我便去见老师,感谢老师的恩德。”
    而很快,小郭瑾就被丁夫人喊回了府中。

一百六十二 幸运的灵帝
    见到已经五岁的儿子,郭鹏很是感慨。
    上次见到他,还是一年以前,之后整整一年没有见面,作为父亲,郭鹏感觉自己真的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父亲。”
    小郭瑾用标准的礼仪向自己见礼,郭鹏点了点头,上前将略有些拘谨的小郭瑾扶了起来。
    “长高了,比一年前长高了不少。”
    郭鹏笑呵呵的:“在卢公家中可有认真读书?可有荒废学业?”
    “回父亲,儿不敢荒废学业。”
    “嗯。”
    郭鹏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到他的礼仪和谈吐都非常不错,很是满意。
    “卢公是海内大儒,是为父的恩师,你要敬重卢公,就像敬重自己的祖父一样,不得有任何失礼的地方,明白吗?”
    “明白。”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不过小郭瑾的确是有不少拘谨的地方,和自己也并不亲近。
    这是正常的,今后多多与孩子相处,自然而然就亲近了。
    大约到中午的时候,曹嵩急匆匆地赶了回来,见到郭鹏回来了,十分高兴,立刻办起了宴席招待郭鹏。
    翁婿两人喝了一场,互相谈论了一些各自的事情。
    “陛下近日经常谈论起当年生活在河间之时的故事,言辞之间,似乎很是想念幼年生活之所,怕是起了北巡河间的想法了。”
    曹嵩将一件自己觉得有些意思的事情告诉了郭鹏。
    “北巡河间?”
    郭鹏皱起了眉头。
    灵帝不是桓帝的儿子,汉桓帝没有儿子,灵帝是在桓帝死后由大臣们选择出来的担任皇帝的皇族子孙,十二岁之前,灵帝都生活在河间。
    不过关键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曹嵩说起这件事,让郭鹏想起了一个名叫王芬的人。
    在董卓废少帝之前,还有个同样大胆的前辈也想要做和董卓差不多的事情。
    就是这个王芬,胆大包天的想要趁灵帝北巡河间的时候,废掉灵帝,立合肥侯为新皇帝。
    这件事情远没有董卓废少帝那样有名气,但是这件事情一样不小。
    只是因为王芬是八厨之一,是名士,所以为士人所隐匿,这件事情历来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