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鹏夸赞了枣祗,然后下令郭烈亲自率领护卫队二十人护送枣祗前往上谷。
    “这”
    郭烈有点迟疑,他是为了保护郭鹏而来的现在郭鹏让他们去送枣祗,那郭鹏自己的安危怎么办呢?
    “我就在家乡,你担心我没有人保护?”
    郭鹏笑着让郭烈接下命令,护送枣祗去上谷就职,枣祗表示了感谢。
    “多谢明公成全,祗必不负明公期待!”
    “甚好!”
    郭鹏目送枣祗离开,然后让曹纯担任自己的护卫。
    曹纯乐呵呵的带着数十名曹氏骑士担任起了保护郭鹏的任务,然后郭鹏和郭单一起,准备前往阳翟祭祖,之后再前往雒阳。
    阳翟,郭鹏自从出生就没有去过阳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有什么风土人情。
    其实对于郭氏,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让他想要走上这一遭。
    郭嘉,郭奉孝。
    不知为何,总有人将郭嘉视作寒门子弟,那种家中一贫如洗的穷读书人,天天过苦日子吃糠咽菜的那种。
    宋朝以前,读书人没有真正的穷鬼。
    没有真正吃不上饭的,没有一贫如洗的,没有天天过苦日子的,没有范仲淹那种吃粥就咸菜的,就算有,也是养望的一种手段。
    比如郭某人家中明明有仆役,偏偏要自己彰显孝心去河里面凿冰捕鱼,自讨苦吃。
    宋朝科举制度大兴,印刷技术大兴,更兼士族门阀被黄巢朱温们前仆后继的扫灭,经历五代十国战乱之后彻底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教育再度下行。
    而后宋朝安定之后朝廷大规模兴建地方学校,吸纳、提拔真正穷苦出身的孩子入学、考试、做官一条龙,直达朝堂。
    正是因为史无前例的开辟了这样的通道,让穷苦出身的孩子有了成为帝国高官甚至宰辅的资格,所以宋朝的化经济才如此繁荣。
    读书改变命运从此开始真正垂青于平民百姓,在此之前,你想改变命运?你是平民出身想要成为宰相?
    还是造反做皇帝来的简单一些。
    宋朝之前,能读书的,不是官宦人家起码也是地主豪强,相比较而来,全是今天的中产以上,家里还有佃户仆人,否则,不得脱离生产全心全意读书。
    硬是要说寒门的话,现在的程立日后的程昱才是这个时代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真正的寒门代表。
    四十多岁做不得官,没有门路,除了能读书能识字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他不是士族,只是普通地主豪强,和所有底蕴不强的中小地主豪强一样,识字,会读会写,也有才能,但是没有门路,出身低,只有五十岁入太学这个虚无缥缈的一丁点的微微希望。
    注意,普通地主豪强。
    地主豪强。
    家有余财,还有佃户,可以脱离生产全心全意读书,有钱,但没有地位,能读书识字,没有进身之阶,这才是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子弟,或者叫做单家,和今天的所谓寒门大为不同。
    而郭嘉,出身颍川郭氏,颍川郭氏到底也是二流士族,正正规规的士族,郭嘉也是当之无愧的士族子弟。
    郭嘉二十一岁北上冀州去找袁绍,得到了袁绍的礼遇,但是他却看不上袁绍,然后选择了南下投靠曹操。
    汝南袁氏,他看不上,你换个普通百姓来试试,敢看不上袁氏?
    再看看谁推荐的郭嘉给曹操?
    荀彧。
    荀彧是谁?
    颍川荀氏出身,大汉顶级士族豪门子弟。
    你让这种人和泥腿子交朋友?
    开什么玩笑?
    郭嘉不穷,吃肉喝酒一样不少,不是寒门,更不是平民百姓利益的代言人。
    人家是正儿八经士族子弟,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
    他之所以给人寒门浪荡子弟的印象,多是个人生活作风和寻常士族子弟不太一样,因此和戏志才一起,被称为有负俗之讥,意为不谐于流俗,和一般人不一样,反着来,有点叛逆。
    郭鹏很想深入了解一下真正的郭嘉。

一百五十九 浪荡子郭嘉
    郭鹏没有对现在就招揽这些颍川顶级士族的人才们抱有幻想。
    比如荀氏陈氏等等。
    他们一心一意往中央跑,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做官渠道,才不需要通过郭鹏的方式。
    郭鹏只是想知道,郭嘉,他的同族,是不是真的少年时就预见到了汉末之乱,对兵法对军事是否真的有高人一等的看法。
    郭鹏感觉以自己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回到郭氏宗族内,是足以让郭氏宗族感到高兴有面子的,并且族内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应该出来迎接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护乌丸中郎将上谷太守郭鹏回乡探亲,郭氏族人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大老远的迎接郭鹏的车架,带着郭鹏父子两个来到族地,正式认祖归宗。
    在郭单的介绍下,郭鹏也认识了一大批姓郭的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亲戚,反正从未见过,从未熟识,这些人脸上的笑容也相当官方。
    自然郭鹏也不指望他们能给自己什么和蔼可亲的笑容就是。
    除了老的大的,还有一群小的,估计他们也是看到郭鹏前途无量,所以特意把家中子弟都带出来,指望能得到郭鹏的青睐。
    郭氏子弟做官的路途没有荀氏子弟那么畅通无阻,郭氏本家主要还是法吏的出路,起步点比较低。
    以前郭鸿一个人在京师势单力孤,提拔不了多少人,僧多粥少,现在多了一个郭鹏,多了一个郭单,郭氏子弟算是有了门路。
    然后郭鹏便见到了郭嘉,十七岁的,尚未成年的郭嘉。
    按照辈份和亲属关系来算,郭嘉的父亲和郭鹏的父亲是堂兄弟,再往上一辈,郭嘉的爷爷和郭鹏的爷爷是亲兄弟。
    所以到了郭嘉和郭鹏这一辈,关系未出五服,亲属关系居然意外的很近。
    而且郭嘉的相貌非常不错,仪表堂堂,身高也算是标准,就是身材看上去有些瘦弱,不太健康的样子。
    举止得体,咬字清晰,看起来很正常,并没有和任何其他人有不同的地方,而且好像不太受族人的待见,一个人站在最旁边,被排挤的样子。
    欺负人家父亲去世的早啊,这种事情可真是有够好笑的。
    郭鹏没有过多的在意,见过家中长辈,行礼,然后在族人的见证之下祭拜先祖,哭泣告罪,叩头三次,认祖归宗。
    大家都很默契的忽视了之前郭鹏这一支子弟是怎么流落出去的,现在又是怎么回来的。
    只要愿意回来,给全宗族的人带来福利,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郭鹏对此看得一清二楚,但是该说不说,郭氏子弟们自幼学习小杜律,对律法非常精通。
    而郭鹏麾下没有对律法精通的吏员,法曹一职无人担任,郭鹏此番回乡,想的就是从郭氏子弟当中选一人带走,作为自己的法曹。
    一番祭拜之后,便是盛大的宴会,家族宴会从下午举办到晚上,不少人都喝的微醺。
    酒过三巡兴致浓郁的时候,忽然,坐在最末尾的郭嘉站了起来,说要为大家献上一曲舞,以助酒兴。
    郭嘉喝的满脸通红,一看就是醉了。
    场面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郭鹏明显看到几个宗族长者的面色变得不太好看。
    “那浪荡子!”
    “真是不懂规矩!”
    “叫人把他拉下去!”
    几个宗族长老刚要行动,郭鹏直接站了起来。
    “一人跳舞何其无趣!不如我与你一同舞!双人共舞才有兴致!哈哈哈哈哈!”
    郭鹏说这便长身而起,来到郭嘉面前要与他共舞,见郭嘉有些没预料到的样子,便带头先舞,郭嘉被郭鹏带动,跟着一起舞。
    见此景,乐师连忙奏乐,族人们连忙欢呼起来,场面重新热闹了起来。
    一曲舞毕,郭嘉一副大醉的模样,就直接软倒在了郭鹏身上,郭鹏哭笑不得,只好叫人将郭嘉抬走了。
    族人们多数流露出了对郭嘉不满意的神色。
    “子凤啊,你别在意,那浪荡子行事就是如此,你别往心里去。”
    族中长者似乎还担心郭鹏对此不高兴,所以立刻解释,郭鹏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会不高兴。
    然后宴会结束之后就去找郭嘉了。
    郭嘉那边终于是借着难得的机会从宴席上逃跑了回来。
    他本来就对这个什么宴会一点兴趣都没有,反正就是几个权势人物回来了,要大家一起去捧场什么的,最没意思了。
    这一家两父子之前是个什么处境什么关系,郭嘉也打探过,一清二楚,所以才觉得这种事情尤为虚假,尤为可耻,郭嘉不屑于参加这样的聚会。
    结果他郭嘉万万没想到,他正打算舒服的休息的时候,郭鹏来了。
    卢植的弟子,最近几年大出风头,成为被大家广泛议论的人物的郭鹏。
    郭嘉知道他和郭鹏的亲属关系,两人的祖父是亲兄弟,论亲属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未出五服,硬是要算的话,还能算上堂兄弟的关系。
    可是郭嘉绝对不会那么天真,那么厚脸皮的凑上去喊人家兄长。
    人家年纪轻轻就是亭侯,两千石,有三公做老师,前途无量,而他呢?
    默默无名的士族子弟,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出人头地。
    虽然他自认为自己很有才华,但是在已经做出成绩的人面前,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时候该狂傲什么时候不该狂傲。
    他本想直接避开,但是避不开,那就尽早退场好了。
    结果尽早退场倒是成功,可郭鹏跟来了。
    “怎么,没想到我会来?你到底是多么不喜欢这样的宴会才会那么急着往回跑?”
    郭鹏一上来就一句话把郭嘉的意图给戳破了。
    郭嘉有点郁闷的看着郭鹏,尴尬地笑了笑。
    “府君知道了?”
    “你还能做的更明显一点,这样大家就都知道了。”
    郭鹏笑着打趣。
    “嘉失礼了”
    郭嘉十分尴尬。
    “失礼倒不至于,我也不在乎,不过你这样做,在族人面前可讨不到好。”
    郭鹏笑着说道:“他们会越来越排斥你,不和你来往。”
    “嘉并不希望和庸人来往,嘉只希望和英杰来往,庸人如何看待嘉,嘉不在意。”
    郭嘉一脸不屑的样子。

一百六十 郭嘉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听郭嘉这样说,郭鹏点了点头。
    “嗯,有志气,那么不知道在你眼中,什么人是英杰,什么人又是庸人呢?”
    郭鹏这样一问,郭嘉开口道“能洞察世事,放眼天下,而不着眼于微末小利的得失,那就是英杰,凡事斤斤计较的,都是庸人。”
    “嗯,很中肯。”
    郭鹏点了点头,笑道“听说你不喜欢读律法书,反倒喜欢读兵书?”
    郭鹏来之前听几名族中长者非议郭嘉,说郭嘉不喜欢读律法,与族人不合群,反倒喜欢读兵法,学兵务。
    这完全是不务正业,难道郭氏法学之家,还能把他送到军队里面不成?
    郭鹏觉得好奇,便来询问郭嘉。
    郭嘉则回答道“天下战乱纷起,黄巾之乱以后,大小叛乱不断,先是凉州之乱,又是幽州之乱,幽州之乱得府君平定,可凉州之乱还在继续,以嘉观之,此乃天下不稳之征兆,学点兵法,以后或许有用。”
    郭嘉肯定没有说出内心真实所想,但是郭鹏已经猜到了。
    天下人心思变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在董卓之乱以前,大汉的士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要改变一下这个天下了。
    汉灵帝十数年党锢政策耗尽了世家大族对他的容忍度。
    世家大族不想再容忍一个随时可能对他们发动打击的皇帝坐在皇位上。
    此时的儒学可没有后来的程朱理学那么讲究忠诚。
    读书人对皇帝不满时,是敢于做铁头娃直接上去劝说皇帝退位让贤的,这种事情不止一次的发生过。
    虽然这样做的人都被皇帝弄死了,但是这种精神和传统没有消失。
    公羊学之刚烈直接造成了两汉之际的动荡,不利于统治,所以刘秀做皇帝以后亲自下场拉偏架打压公羊学。
    当今时节,公羊学已经没有了西汉时期的辉煌,但是余威犹存,从思想上并没有将士人们浓烈的抗争精神磨灭。
    而在最为根本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方面,宦官集团的大行其道是皇权试图扩张的信号,是汉帝不打算继续坐视自己的权力被慢慢侵蚀的意志的体现。
    士人们都知道,这个皇帝要重振皇权,夺回属于皇权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也是他们好几代人不懈努力之下得到的,皇权想要拿回去,谈何容易?
    反抗这个皇朝并不是最优选择,这个皇朝现在所代表的,正是他们的利益。
    推翻这个已经成为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