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兴冷笑:“我不管你拜见谁,你必须给我跪下。”
杨鹤当时大吼:“贺参政,弹劾赵兴拿自己比作皇上,死罪。”
赵兴嘿嘿一笑:“赵经历,记上,弹劾杨鹤捏造事实,污蔑钦差不讲礼仪,请三法司,对,还有礼部严查。”
“贺参政,记上,弹劾赵兴狐假虎威目无尊长,败坏万岁名声。”
“赵经历,记上,蔑视皇上不尊礼仪。”
“贺参政,记上,擅权僭越,收买边军意图不轨。”
“赵经历,记上,三年为官,致使边军将士行同乞丐,昏聩无能。”
“贺参政,记上,蔑视上司,飞扬跋扈。”
“李经历,记上,无视钦差,不守规矩。”
“贺参政,记上,一路嚣张,扰民欺官。”
“李经历,记上,三年剿匪越剿越乱无能之辈,窃据高位。”
“贺参政,记上,扣押军饷,激起哗变。”
“李经历,记上,行招抚之名,行养贼自重,其心可诛。”
“你——”
“我,我怎么啦,都说镇抚司最能捏人罪名,今日一见,感情杨大人才是其中翘楚,来来来,我们继续,咱们决战到天亮啊。”
当时这句话气到杨鹤血压直线上升,就只会你你的了。
赵兴不依不饶:“你到底是跪还是不跪。”
杨鹤倔强的站着。
赵兴退后一步:“其他罪名且不说,你一个蔑视君父的罪是做实了。来啊,镇抚司缇骑何在,拿下杨鹤,打入昭狱。”
毛守义等缇骑一起轰然应诺,提刀向前。
杨鹤带来的一百亲兵立刻一拥而上,刀剑相向。
毛守义大吼一声:“缇骑奉皇命办差,阻差者死。”
这一声低气十足的大吼,当时让杨鹤的亲兵就一哆嗦,他们可是知道,这群缇骑那是说杀人真杀啊。而且他杀你,办差没罪,你杀他,造反灭门。
这仗怎么打都输。
所有的亲兵在毛守义的怒吼下,开始变得犹豫惶恐起来。思想的混乱,给一个团队带来的后果,绝对是一场灾难的。”
贺年光看到这样剑拔弩张的局面,这个小老头当时差点吓得尿了裤子。当初他鼓动杨鹤,不过是找回一个面子,拿回那一笔钱来。结果杨鹤这个老头,竟然就一根筋了。如果这个事情真的闹下去,赵兴有什么罪先不说,但最少是一个蔑视皇上的罪名,就跑不了了。于是赶紧上前,趴在杨鹤的耳边,提醒他这个重大的后果。
面子和生命哪个重要?结果当然是不一样,面子值几个钱?
杨鹤黑着脸,推开了前面的亲兵,艰难的给赵兴跪下:“臣,三边总督杨鹤,恭请圣安。”
赵兴就理直气壮地站在他的面前,走完了这个程序。程序结束却没有去搀扶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免礼平身,然后就不再理他。瞄了一眼杨鹤铁青色的脸,却又对自己没有任何办法,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这个三边总督的屈服。如果这一次自己被他的气焰压住,一切就都不再能够办理了。
“何光将军,我们立刻清点人数,发放天启元年到现在所有的欠饷给将士。”
听到这样的话,那些积贫积弱的将士,和他身后近千家属立刻爆发出来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原先麻木的表情,全部换成了欣喜若狂。
赵兴刚刚公布完,杨鹤再次上前,断然吼道:“钱粮不能发。”
这话一出,全场立刻再次变得鸦雀无声,而那些将士们脸上已经表现出了愤怒。
赵兴扭了一下脑袋,漫不经心的询问:“为什么不能发?”
杨鹤傲然道:“这笔银子是皇上拨给我的,你没有权利处置,必须给我,由我来分配。”
赵兴当然明白杨鹤为什么要急切的得到这笔钱,他理直气壮的反驳:“皇上让我解决三边经年欠饷的问题,是我不惜得罪西北的官员和士绅,用确凿的证据,掀翻了山西巡盐御史衙门,才获得了这一笔3百多万的银子,这是我找到给边军发放积欠的钱,和你无关。”
“但也是皇上旨意,这一笔钱是解决三边积欠,而我是三边总督,这笔钱必须交给我来处置。”
赵兴笑到:“我找来的钱,为什么要交给你?你做三边总督三年,依旧欠着将士们的生命钱。为将士们筹集钱粮,那才是你的责任,你平时做什么去了?”
眼看着几年的积欠就要解决,然而自己的上司却坚决阻止,这已经让原本兴奋的将士和他们身后的家属,脸上布满了绝望和不平。
“哈,你要这笔钱粮干什么,我当然知道。”赵兴大声的对着杨鹤,当然更对着身边的将士:“你是不是又要执行你那个养气的理论?去招呼那些流寇,然后让他们吃饱喝足,再次反叛?”
杨鹤的理论,本来就不得人心,因为按照一个哪怕是三岁孩子都知道,在没办法将那些招抚的流寇,给予后续的生计安置的时候,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个办法也根本就行不通的。而这位三边总督大人,最不能办到的事情,就是解决不了被招抚的那些流寇的后续生计,养贼自重是说错了,但是养贼强大,却是人所共知,抵赖不了的。
更何况眼睁睁的看着即将到手的补偿不能得到,这可是救命钱,却可能被这个杨鹤拿去白白的浪费掉,这让这些已经走投无路的将士情何以堪?
“如何调配,那是我三边总督衙门的事,与你无关。”
赵兴冷笑接口:“首先,皇上的旨意是让我解决三边积欠的问题,所以我怎么解决,你没有权利管。”然后面色一冷:“我辛辛苦苦找来的钱,要给这些即将饿死的兄弟们解决温饱,我现在就发放给他们,你却在这里推三阻四,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要饿死这些将士们吗?你是要逼迫着他们哗变吗?”
赵兴说这话,就真的是其心可诛了,因为围在身边的那些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刚刚看到了希望,却被这个总督大人断绝,早就心生绝望,而在被赵兴这么煽风点火,更是热血冲上了脑门。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赵梓上来,轻飘飘的一句:“将士们哗变了,还得我们钦差大人收拾残局,你们到底心怀什么样的想法?”
这一句话说出来,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王尽忠哗变了,钦差大人不但没有杀了他们,也不敢杀了他们,但赵兴过来,直接把他们变成一支钱粮充足的强军,那就是说,现在大家哗变吧,钦差大人保驾护航。
那还说什么?反了吧。
第208章 整编边军
赵梓别有用心的一句话,立刻就象是干柴上投进了火把,早就义愤填膺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突然间爆发了一阵呐喊:“官逼军变,反啦。”所有的将士和家属们一起捡起棍棒,还有石头,对着杨鹤怒目而视。
赵兴退后一步:“李经历,记上,杨鹤逼迫边军哗变,立刻派八百里加急上报京师。”
杨鹤二话不说,直接跪倒:“钦差大人误会啊,冤枉啊,饶命啊。”
这时候他不得不跪,也不能不跪,再不跪,人头不保,贻害家小啊。这不是赵兴捏造,这是实实在在的罪状,没办法辩驳。
面对跪倒的杨鹤,赵兴冷笑:“就为了你那个不切实际的狗屁养气理论,就不讲了恩威并施,就让将士饥馑的不能战斗,就让流寇强大到糜烂西北,你还好意思在这里阻挡我给将士们发放欠饷吗?你口口声声为国,但你却已经害了这个国,你还好意思在这里,在这里面对这些将士吗?我为你感觉到羞愤,回去吧,回去反省下,不要将事情做到绝地,走到下狱问罪的地步。”
杨鹤愣愣的跪在地上,好久之后磕头,然后无言的爬起,一身寂寞失落的走回了轿子,努力的几次想要迈过轿子栏杆都不能,还是在贺年光的搀扶下勉强进去,然后一群人灰溜溜的狼狈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赵兴苦笑摇头:“从这一点上看,他还算是一个有良心的官啊。”
赵梓鄙夷:“老朽啦,老朽了就不自觉的想要稳妥,但这个大明需要稳妥的官吗?我们需要的是锐意进取的官。”
赵兴挥挥手:“算了,还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时间太急迫了,我们实在是没有在短时间内改变什么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争取在这一段时间里,整顿一下边军吧。别在贱奴前面侵扰,身后西北,边军哗变,再被鞑子入侵,让我们首尾难以相顾啊。”
赵梓点头称是。
赵兴来到了何光的面前:“你往身后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你们盼望已久的积欠军饷。”
何光早就看到了队伍中那一眼几乎看不到头的箱子,信任的点头。
“我给大家补发所有的积欠,这是那些阵亡的和活着的人应该得到的。我不但要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我还会为你们解决以后的问题。我已经布置完毕,以后,不会再欠你们的军饷,重新拟定员额,按照一两二钱银子一个月的标准发放。”
这是京营和王尽忠军队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一出,何光感激的立刻双膝跪倒:“钦差大人,您就是我们边军的救命恩人啊,我们怎么不能为你赴死?”
赵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的就是边军将士们明白,他们吃的是谁家的饭,花的是谁家的钱——我赵兴的。
“现在我宣布,你在这个花名册上指出天启元年实实在在的员额,我立刻给他们或者是他们的家属分发积欠。同时我要求你,将你现在的队伍里,年纪在15岁以下,40岁以上的,身体残疾不能战的兄弟们挑选出来,我将额外给他们每人五两银子作为安家,让他们重回庶民,在边地屯垦,然后我命令你,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招募符合当兵条件的流民,补充你的员额。”
何光兴奋的立刻挺身:“末将尊大人的令。”
赵兴再次郑重的询问,我不需要敷衍,因为我的军费有限,你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以你这个堡寨,需要多少真正的将士,就能挡住鞑子的进攻,最起码,你能坚守到周围兄弟军队的增援?”
赵兴这么问,其中的目的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精兵简政,然后将那有限的钱粮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臃肿的无用之兵所消耗。
何光看了一下自己的堡寨,心中默算了一下之后,充满信心的报告:“八百,我就可以独立独挡住敌人,五百,我就能坚持一个月,等待周围的友邻兄弟部队增援。”
赵星就背着手思考了一阵,然后果断的道:“那就五百。但事后我会随时抽验,若有空额,就地正法。”
何光兴奋的单膝跪倒:“有足兵足饷的兄弟,小股的敌人入寇,我将会让他有来无回,大股的敌人进攻,这里就是铜墙铁壁。”
赵兴将他拉起来:“这样我就放心了,就可以为你们筹措出充足的钱粮,这一段长城的安危,你们身后无数汉家百姓的安全,就交给你了。”然后退后一步,给何光深深的一躬到底。
一锭一锭的真金白银,由赵兴亲自交给了那些将士。即便是战死的将士,或者是病死的,饿死的,只要他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在这支队伍里,赵兴都将这一笔军饷,交到了他们还幸存的亲人手中。这样的举动,立刻让这些边军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对赵兴感恩戴德。
同时淘汰那些老弱,给了他们五两银子的遣散费,也让他们欢欣鼓舞,对朝廷和国家,再也没有了怨言。拿着补齐的八年银子,何光第1个做的就是,第1次走进了那个乡镇,赎买出了自己的女儿,一家人终于可以再一次,抬起头来做人了。
留下了一个缇骑兄弟,监督着何光招募新的士兵,带着大队人马急匆匆的向下一个边军的驻地赶去。进行了下一次的整编。
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奔忙,当三边的防线再一次变得有活力,有生机,有了战斗力之后,赵兴疲惫的回到了自己的行辕。然后提起笔来,向崇祯上报了自己的行动过程。
“发放了所有积欠,三边皇恩浩荡的呼声日夜日夜不息,最终,臣淘汰了老弱,整编能战之兵二十四万,长城一线,再无危险啦。”
而在奏折的最后,还是不忘记抨击了一下杨鹤的政策,深刻的剖析了这个政策的弊端,大大的褒奖了一番洪承畴的能力,肯定了已经改变思维的洪承畴剿抚并用的手段,推荐了流民屯垦和减租减息政策的切合实际,然后一切还请皇上圣裁。这一步必须走,否则就是僭越,好心办好事,也可能掉脑袋。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同时,在给老娘的家书之中顺便儿的给英国公带了一封书信,再请求他替自己吹吹耳边风的同时,依旧恳求他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