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参与评卷的官员一个个浑身颤抖心如死灰啦。
“非朕不信你们,你到是给朕一个信任你们的理由啊,天下百官皆——”
赵兴大惊,下一个字绝对不能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大明的皇权和官吏体系,就将彻底的崩塌啦。十几年后才出现的众叛亲离,转眼就要上演了,尤其是当着这些殿试的贡生面说出来,转眼就会传遍天下,那才是最大的灾难开始啦。
于是,赵兴毫不犹豫的飞扑上去,直接捂住了崇祯的嘴巴:“皇上,不可说啊——”
赵兴敢冲上玉阶,这已经是谋逆了,当他直接捂住崇祯的嘴,那更是视同刺杀了,跪在地上的周庭儒眼中都闪出了怨毒和快意的光了。
而这时候,整个大殿上几百人,都震惊的呆若木鸡,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时间似乎过了万年,一声轻轻的声音传出,是皇上的声音,这才让大家缓过神来:“谢谢爱卿。”眼圈再次发红的崇祯对赵兴真诚的再次说到:“朕真的谢谢你,没有让朕昏头胡说。”
赵兴捂住崇祯嘴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完蛋了,不但自己完了,还会连累现在家中五十口子人,包括小狗了。
但再后悔已经晚了。
但崇祯一句真诚的谢谢,就如同天籁之音。赵兴也被崇祯对自己的信任和宽宏感动了。
退后一步:“臣莽撞。”
“朕懂得你的心,回班吧。”
赵兴倒退回到位置,刚要跪倒。
崇祯平淡的道:“不必跪了,从今以后都不要跪啦。”
结果赵兴就尴尬了,尴尬的是,滿殿都是跪着的,就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杵在这,就好像一群绵羊里杵着头驴一样,绝对的不协调。
崇祯站起来,对着被惊呆了的所有贡生道:“对不住了,是朕认人不清,造成了今日的舞弊发生。为保公正,殿试取消。诸位回去好好温书,半月后,再行科举,为国家选出真正的大才栋梁。”
然后浑身萧索的往后走,走到一半,对着赵兴道:“赵爱卿,由锦衣卫妥善处置在京举子,供应好吃喝。”然后再道:“下场再考,你是主考,朕相信你,能给朕真正的选拔出人才。”
第405章 给官员加俸
半月后再开科举,可万万不能再爆丑闻了。这次是皇上袒护,有人顶缸,但下次,皇上是主考,但还是担名,自己可是三科实际的主考了,没人替自己顶缸的,再出错,死定了。
必须将冒名顶替,将南取北籍的清理出去,纯净考场。
赵兴提审了恩科舞弊的那个考生解元朝。
解元朝,福建漳州人。而漳州是从唐开始最大的南方对外港口,多富贾豪门,解元朝家就是其中之一,不大,也就是十条大海船的身家,一次出海走私,也就能赚个三五十万,拿出个不眨眼的样子。
将解元朝提上来,他也知道事情败露之后,牵扯的人将是多少,于是态度坚决的咬牙不说。结果惊堂木一响,各种刑具一亮,这种身娇肉贵的公子立刻变成了软蛋,将实情一个不少的说了出来。
案子一点都不复杂,南人学识渊博,而北考考题浅显,当然就有人动了心思。尤其这个恩科,考题更是浅显,治国,东林士子最好的是高谈阔论国事,这个拿手。
理财,江南士子绝大多数身后家族都有经商的,那理财的经验十足,对口。
于是,解家就动了心思,大明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金钱的面前,那都是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一点的作用,至于学籍也是如此,一路从县到省,那就是畅通无阻。乡老担保也好办,买了五个人名就行了。
单单这一路来,解家就足足花了二十万两的银子。其中牵扯的官员有二十人之多。
一个解元朝就牵扯二十官员,不知道这批考生里还有多少呢,又要牵扯多少。
张达成被提审过来,不用吓唬,立刻竹筒倒豆子的将经过说了,也不过说金钱开路,考题都是买到的,直接雇请了枪手答完,再在审阅官员那里做番动作。也算阅卷的官员还多少有些顾及,没有直接给他弄成个一甲一名未来的状元,弄了个不显眼的一甲十五。
不过这次一等一甲的未来状元也不是什么好饼,竟然是周庭儒的姻亲陈于泰。这是阅卷的照顾周庭儒的关系,同时也是金钱攻势的结果。
而另外的九名也是如此,不过是花的钱多寡不一罢了。
如此又牵连进五十多个京官。
如此,前前后后,牵涉进几十家豪门,一百五十官员。
一时间缇骑四出,将全国犯案的官员捉拿进京,等年后三法司提调审问,论罪执行。
这两个办完,立刻派缇骑奔走四处,将那些豪门大家一顿抄家,所得金银财物,合计不下三百万,土地更多,为此赵兴请皇命,在山陕迁徙人口去南方屯垦,又解决了一大批北方流民,为国库内帑,增加了大批的收入。
往日赵兴给内帑纳银,崇祯都是欢喜异常,合计着又能堵多大的窟窿,但这次,面对上缴的金银和土地的登记,崇祯却落寞神伤,只是厌恶的将他们丢给王承恩了事,对赵兴都没夸奖一句。
书法对坐的崇祯和赵兴好久无语,最终崇祯看着这次科举舞弊案件中,那长长的二百多官员的名单,哀叹一声:“朕知道当时大殿上,你冒死捂住了朕的嘴,上怕朕说出伤害全天下官员的话,但天下官员皆不可信,皆该杀是不说就不是现实吗?”崇祯一下一下敲打着那份名单。“难道这个天下就单单是朕一个人的吗?就不是他们的吗?”
你说对了,这个万恶的封建时代,这个江山还真的是你老朱家的,连你妈老朱家各地无数的亲王无数的郡王以及子孙,都不拿这个江山当回事,你怎么能让给你打工的官员当回事?
“官吏贪婪腐败,贪生怕死,还真怪不得别人,还真怪这个朝堂制度啊。”赵兴鼓起勇气,说出了早就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
没有想象中的震怒,崇祯看了再看赵兴一眼,语气平淡的问道:“怎么说?”
赵兴就无奈的解释:“官员贪赃枉法,就是朝廷的制度逼的,因为,他们的俸禄太低啦,低到他们不贪,不苛待百姓不能活的地步啦。”
崇祯一皱眉,但没有反驳赵兴的这种危言耸听,因为他也知道,官员的俸禄实在是太低。
在明朝时期,官员的工资待遇确实是一般,官员们大都很穷,有多穷呢?在当时,位居正三品的大臣,如果廉洁不贪,在辞官还乡之后,基本上就是“穷光蛋”了,甚至到了有位三品京官致仕之后“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的地步,因为没钱,连老家都回不去,只能将自己4岁的女儿给卖了凑路费,可以说是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的廉臣海瑞,在死的时候,更是凄惨,连口棺材都没有,家里面,就剩下了两匹麻布,几个破铜板最后,他生前的那些门客,筹钱为他置办了棺材,这才得以妥善安葬。
而这点工资也就罢了,还要折色,也就是在当时,官员的工资是按“石”为单位的,要将这米的单位换成银钱的话,这中间就得经过一系列的计算。不过,在当时,这工资的换算也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因为,朱元璋规定了,不同品级的官员,在工资换算的时候,这比例是不一样的,品级越高,一个单位的米所还得的银钱更多,反之则更少。
“大家爱国可以,但用饿死自己的办法爱国,还是不妥吧。所以,大明贪腐成风,其实也是朝廷逼的啊。”
这种状况崇祯不是不知道,但他是真的没办法:“现在,大明在册官员三万,虽然已经不足两万,全增俸禄,还做不到,咱们没钱啊,如果再加百姓赋税——”
赵兴当时否定:“不可再加了,现在的赋税苛捐杂税已经让百姓铤而走险了,若再加,就是抱薪救火火上浇油啦。”
崇祯就一摊手:“那我们如何加俸?”
赵兴想了下,然后直接道:“三万官吏,按照增加两倍,是现银,臣管他叫养廉银,平均三十两,那么合计是九十万,全年就是一千万。”
崇祯苦笑:“你算数好,我们国库的收入是一年四百万不到,再你的努力下,朕的内帑年入六百万,刚刚好。可是,都给了官员,那么国家开支拿什么?”
第406章 计算收入
给大明三万,其实是两万官员加两倍的俸禄,那可是一笔大费用,钱从哪里出,这是个大问题。
但赵兴淡然道:“这笔开销,臣算计,从四大巡盐御史衙门出一部分,每个出一百万,这是没有问题的,经过臣变革山西盐政以来,拓展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只要我们整顿好其他四个盐场,上缴一百万,每个盐场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全国四个巡盐御史,还有三个因为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没有整顿,依旧没有一分一上缴。
而赵兴不过整顿了一个山西盐场,不但让西北盐价大降,同时养活了几十万边军,让边军钱粮丰足,而且还每年向内帑上缴百万。如果其他三个盐场也照此办理,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崇祯自嘲的一笑:“那年后我们就拿出力气和那些官员们打擂台吧,而改革之后多出的四百万,算做我们白得吧。”
原先天启年的每年四百万盐税弄没了,结果这再次恢复回来,竟然成为了外快,这事,怎么看怎么透着可笑至极。
“整顿盐务事,臣保举袁可立大人执行,一定减少许多压力,同时又能将事情办好。”赵兴举荐袁可立是正确的。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因直谏而罚岁俸。二十四年,罢官回籍。泰昌元年,起任尚宝司司丞。天启元年,升本司少卿、太仆少卿左通政、廷试读卷官、右佥都御史、登莱巡抚、兵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加兵部尚书,因为和袁崇焕就毛龙事不和,致仕,累授少保兼太子太保。也就是说,他将大明的官,做了个遍,问题还各个做的好。现在和朝廷闹着别扭回家了。
“如此能臣,干臣,忠臣,怎么能不做官呢。嗯,明日朕亲笔书信,派曹化淳去请。”
“臣锦衣卫向天下商贾收取的爱国捐,现在是每月可拿六十几万,而臣执行的办法,不但没有让商人们抵制,还让他们双手赞同。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再降低一下免税的门槛,估计一年还有个三百多万的增加吧。”
崇祯感叹:“洪武爷时候,定商税为三十一,也是修养国力,这事数目和你现在的想等,但那时候是过一地一收,而你的这个办法却是不交易就不收,其实你的税,啊,叫捐,可比洪武爷的还轻呢。等延续到嘉靖年到十一税,商贾们照样干劲十足,才有了国库丰盈无缺。结果你的税比那时候更轻,可为什么还有人坚决反对呢?”
赵兴一笑:“皇上,反对的不是商人,而是代表南方士绅豪门集团利益的东林官员。”
崇祯就无奈的哀叹一声,也就不再说话了。
“这样,差出来的三百万两,从没收的土地承包费里出一笔。就比如,这次科举舞弊案,牵连的接近二百官员,有一百五十是南方出身的,还有就是那四十家豪门,也都是南方的,抄没他们的家产,其他不论,单单土地就足足两百万亩,都是南方的水田好田,承包出去,一年两季可收承包费一两,百姓绝对会欢呼雀跃,即将养了民力,有能上来两百万两。”
崇祯点头:“而这都是原先财政里没有的。那剩下的一百万,就朕从内帑出吧。”
赵兴直接否定了:“这次给官员发放养廉银子,臣是不打算动原先的收入的,那样,会打乱原先朝廷的财政规划收支的,所以,剩下的,只要皇上答应正式承认东江镇铸币厂,并且绝对不许朝廷插手,那一百万,臣让铸币厂出。”
崇祯站起来,笑着拍拍赵兴的肩膀:“你之所以与其他官员不同,你是能发现问题,同时更能解决问题,所以,你是朕的干臣,能臣。但你又不是纯臣。”
赵兴疑惑的问:“臣怎么就不是纯臣啦?我,很单纯滴。”
崇祯哈哈一笑:“你给官员加俸禄”
“是皇上恩典,体恤臣子艰苦,是皇上给臣子,包括我加俸禄养廉。臣谢主隆恩。”
崇祯愣了下,意味深长的看了阵赵兴后道:“好吧,恩从上出,上朕体恤臣子,你也避免朕会怀疑你别有用心。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