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愣了下,意味深长的看了阵赵兴后道:“好吧,恩从上出,上朕体恤臣子,你也避免朕会怀疑你别有用心。你放心,只要你不负朕,朕绝不负你。”
赵兴立刻感恩戴德千恩万谢,心中却是腹诽:“天下最不靠谱,最不可信的,就是从历朝历代皇帝嘴里出来的这句话。自己得多加小心啦。”
崇祯将话题拉回:“朕说你不是纯臣是因为,你虽然没有动国库的一钱,但你却利用这个问题,带了你的私货,解决你想裹挟朕为你解决你的问题啊。”
当时赵兴大惊:“臣绝无此意啊。”
崇祯挥手:“别跟朕诡辩。你从盐政上出钱,上要朕支持你改革盐法,整顿其他三家巡盐御史衙门。从爱国捐出,是要借助这件事,确定下这个商业税收体系,你从承包上出,就同样借助这件事,把没收财物归功,削减土地兼并,而你从东江镇的铸币厂出,是要将你掖着藏着的铸币厂变成正大光明。”
赵兴当时挠头:“果然睿智不过皇上,臣的这点小心眼,您都看出来啦。”装傻充愣,也是自保之法啊。
崇祯看着憨态可掬的赵兴,不无感慨的长出一口气:“若天下百官,都能如你一样裹挟朕,那该多好啊,可惜,他们却都和朕离心离德啊。”
赵兴感动之余,立刻道:“若想真正为公的臣子充满天下官员队伍,我们必须推陈出新。”
崇祯站住了脚步,充满期待的看着赵兴,他太需要自己信任的一批官员了。
赵兴道:“这次三科同考,皇上是主考,就是他们的座师,人最重尊师重道,他们不管从什么角度都必须跟皇上您一条心。但是,这三科索取,最多五百人,实在是太少了,而天下依旧是以老迈昏聩的万历朝的官员居多。所以,臣请每年一两科或者三科,用源源不断录取的皇上您真正的门生弟子,充实地方,首先先把缺额补上,让大明的统治机构正常的运转起来,再用他们逐步取代昏聩老迈官员,只要如此坚持下去,不出十年,放眼天下,朝堂内外,皆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到那时候,皇上您想做什么做不成?”
崇祯整个时代,只开科三次,崇祯元年,四年,七年,结果到他死,他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没有为他出过一点力,这也是崇祯的悲哀。
但赵兴的这个提法,却将这个状况改变了,只要崇祯选拔出来的人才充满天下官场,不说这些人让政令通达,最少不至于如东林那般什么都坚决反对了。
崇祯背手踱步沉思好久,突然一拍手:“好,好,好,就按照爱卿的办法办,就从今年起,每年一次科举,要在十年,不五年,将大明的官场彻底的换把血。到时候,高额的俸禄,充足的干劲,在朕的指导下,一定能够中兴。”
第407章 再开科举
赵兴真正主持,锦衣卫检查,仔细甄别考生之后,果然又揪出上百携带小抄的,有情弊的,冒名顶替等等的,这样一来,科举舞弊案不用刻意牵连,就闹的越来越大了。
不过,事情不能再拖了,毕竟四五千举子滞留京师,拖不得的啊。
于是,审理科举舞弊的案子只能先放一放,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崇祯三年六月十五,再开龙门,皇上当场出题,赵兴亲自携带进入考场,三科再开。
这一次,龙门在开,可是头等的天大事,在刚刚废除的那场科举考试的震慑之下,从考生到考官,没有一个人再敢搞小动作了。
而原先的贡院官吏,也都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力士校尉所取代,几乎就是一个人盯着一个人,名义上是侍候着,其实就是严防死守。
所有的饭菜都由锦衣卫供应,根本不会出现任何夹带,不要说闲杂人等,就连一只飞鸟苍蝇,从贡院上面飞过,都要接受锦衣卫严格的盘查,不讨论出祖宗十八代是哪只鸟,哪只苍蝇,都绝不罢休。
为显示隆重,崇祯特意的罢朝七天,整个过程,都亲自密切关注,他紧张的程度,竟然比那些可靠的举子们,还要严重。
在这样的重视之下,这一场天下瞩目的科举考试,总算是没有瑕疵的,圆满结束了。
考试完毕,赵兴亲自监督阅卷,经过仔细的甄别对比,上一场考试被录取的人,竟然有一大半这次都没有被选中,不是因为他们被牵连,而是因为他们的柴学实在不行。
结果历史上的,因为是周庭儒的姻亲且行贿通关,这科的状元,已经下狱,而历史上真正的这科状元吴伟业实至名归,殿试一甲一等头名状元。
而恩科的头名,竟然不是李守一,而是王庆一。这让李守一在羡慕嫉妒恨下,爆打了无数次王庆一泄愤。
李守一也行,第三甲第一。
以上殿试,崇祯亲自主持,没有按照规矩,坐一个时辰就走,也没有天黑抢卷,还亲自为士子掌灯,还为殿试考生备了御宴,可见崇祯对这次科举恩科期盼之心是多么的迫切。
他收到了他的成果,当堂有十几考生感动的哭晕在大殿,所有考生为表示对皇上的忠心,那一个个都要抹脖子上吊的表示。要不是赵兴压着,还真就会闹出人命来,
当然,制科的那些工匠是不必殿试的,这事就交给徐光启和赵兴了。
而最让赵兴惊艳到掉了下巴的是制科状元,竟然是宫守一。因为他的贡献,竟然是燧发枪。
当时取代黄道周做了恩科制科副主考的徐光启,欢喜的直接进宫,见到崇祯先喊了一嗓子:“大明军队无敌天下不远啦。”
赵兴将徐光启挤到一边跟着一嗓子:“大明,将在未来无饥馑啦。”
这两嗓子,弄得崇祯一激灵一激灵的。
他没有关心徐光启的状元之作,而是直接抢过来赵兴手中榜眼的作品。榜眼的作品很简单,就是一个犁铧,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就这么个小小的东西,到底怎么就可以让大明无饥馑。
他不明白,赵兴明白啊,因为这是一个后世二十世纪才有的东西。为此赵兴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怀揣利刃,和这个叫范除化的榜眼谈论了一番毛姓诗词,这是穿越人的识别密码。当仔细观察,发现自己对牛弹琴之后,说了番农具的革新问题,让这个榜眼怀疑眼前的这个座师,是不是一个老农冒充的。
“万岁,现在耕地,是这个流程。有牛马的,需要一个人牵引,然后一个人抚犁,后面一个人点种,两个人培土,两到三人施粪,一个人拖拽滚子压实,如此,两头牛,最少九个人,却只一日最多耕作五六亩地。”
崇祯不懂耕地,但被赵兴一解释,立刻恍然,深深感叹:“真是粒粒皆辛苦啊。”
“所以百姓一家不能耕作,得多家合作,结果往往误了农时造成减产或者是颗粒无收。”然后指着榜眼的这幅图纸道:“而这个加了一个种子斗,后面挂上刮土器,再加一个石碾子的犁杖,却可以将点种的,培土的,和压实土的四人减掉,如此,一家五口一头牛,孩子牵牛,老爹抚犁,汉子媳妇施肥,婆婆田间送饭,就可以完成耕作,同时,臣问过榜眼范除化,他说,因为他还改宽犁华为窄华,让牛马更省力,工作效率是原先的三倍。也就是说,原本一日三五亩,现在可以耕作十多亩。本来可能耽误的农时墒情,现在可以抢墒情几日内就播种好,如此——”
崇祯拍手:“如此未来天下无闲田饥馑。”
然后拿着宫守一的燧发枪和范除化的犁杖,手都微微发抖了:“如此,我们一手火枪,一手铁犁,大明怎么能不中兴?”然后犹豫的看来看去:“若是太平时,范除化当为状元,但现在国有大乱,这是战时,所以宫守一为状元。”
赵兴笑着建议:“两项都重要,所以,臣请点两人都为状元,也向天下宣布,皇上,重农也重战。”
崇祯哈哈大笑开心的道:“还是爱卿懂朕心,就这么定啦,以后五年一制科为定例。朕下旨,免除制科工匠匠籍,再捐南苑皇庄一座,供这次所取制科贡生做研究实践所用。这个应该叫——”
赵兴脱口而出,天下技校哪里强出门直接奔蓝翔,就叫蓝翔技校。
当时崇祯鄙夷:“写了几首天下无人比肩的诗词,朕还以为你是一个文化人呢,感情,还是粗鄙一个。这名字亏你说的出口。”
赵兴尴尬,非常的尴尬。抄袭也有被鄙视的啊。
“唐有文思院,好,就叫这个名字吧。”然后突然疑惑的看向赵兴:“喂,你说你的那些诗词歌赋,是不是剽窃的啊。”
赵兴大惊,他差点脱口而出穿越人的暗号密码——崇祯,你是不是穿越来的啊。为了保住自己绝对的穿越优势,皇上怎么啦,上司大粗腿怎么啦,必须螚死。
第408章 不同的拜师宴
集英殿,崇祯高坐上首,一批批科举士子鱼贯而入,行拜座师之礼。看着一批批真正的人才,崇祯有唐太宗天下英才皆入我股掌中的感慨。从此,自己不再孤单,有了一群真正心腹英才辅佐啦。
琼林宴现在叫恩荣宴。就干脆在集英殿排开,五六百人的大宴席,那真的是壮观无比。
考取的进士们看到他们的恩荣宴席开始,宫女太监如流水一样,在黄钟大吕里送上了大家期盼的皇家御宴。
大家期盼的看到八菜一汤,萝卜白菜,兔子吃的美味佳肴流水般上来,当时大家傻了眼。
琼林宴啊,难道就是这样吗?
所以,大家都在心中认为这是皇上恩师故意的刁难大家,结果偷眼向上面的皇上看去,崇祯竟然依旧四菜一汤。这时候向王承恩点手:“今日朕高兴,破例,也给朕上一壶酒,与门生弟子同乐。”
难道皇上平时不喝酒吗?
酒上来了,崇祯举杯笑着道:“国用艰难,委屈了诸位门生,等你们奔赴各地,勤勉治政,让国家中兴,朕这个老师再为诸位设宴。”然后一口喝干,转眼就绯红上脸。
拿起筷子面对眼前的饭菜竟然真的大快朵颐,吃的自然香甜无比。
大家一见,感情这真不是裝的,感情自己的皇上,真的每日就是这么样的伙食,外面流传的二百道菜,每日酒池肉林,都是胡说八道。
这些进士哪里还吃的下,当时全体趴在地上呜咽有声了。
崇祯看看这饭没法吃了,就站起来道:“这样的饭菜,朕已经感觉不错啦,毕竟西北,毕竟三边将士,毕竟天下,还有易子而食的。要想朕吃的好点,还需你们努力啊。”然后笑道:“好啦好啦,赵兴每次吃了朕赏赐的御宴,都喊吃不饱,那你们刚刚吃了荣誉恩典,散啦散啦,你们去赵兴家,他已经给你们准备了真正丰盛的宴席,吃他去吧。”然后欢喜的哈哈大笑。
几百进士,一行浩浩荡荡来到了同为座师的锦衣卫赵兴的家里,拜真正的座师。
结果他们转过街角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看到在东林人嘴里所说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兴那种奢华到了极致的府邸。
一片白墙灰瓦,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门,若不是大门上悬挂的皇帝亲书忠义满门的匾额,大家都怀疑走错了地方。
中门洞开,赵兴站在台阶上笑脸相迎。被让进院子。院子倒是广大,不过依旧没有见到金玉华堂,丫鬟仆妇如云。不过是普通的房舍,十几个丫鬟仆人,五十几张桌子,摆放在院子的泥土地上,往来奔走的,都是各个酒店的小二,而各个暖棚上什么什么酒楼,什么什么一条龙的招牌醒目。根本就没有外面东林所说的赵兴的糜烂奢华。
难道东林描绘的赵兴的不堪,都是编造抹黑吗?
简单的大堂上,也没有奢侈的陈设,只有一张大桌子,能够被让到这里坐的,都是这三科前三。当然,羊群里总是要有几头驴的,就比如三等第一的李守一就赫然在列。
按照规矩,这是谢师宴,五百多进士各自送上了自己的谢师礼,当然这些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东西,真的真金白银是不能在这里出现的,那不雅。那是以后悄悄的进村该拿的。
于是,赵兴接受了五百多套笔墨纸砚,他现在就准备在街面上租赁一个大大的铺面,开个具店,连货都不用进了,保证半年内货源充足。
每接受一份,赵兴就笑眯眯的亲自将一个金花钱,交给这个弟子门生做为回礼,那绝对是物超所值。
这枚金花钱是金质的,是东江镇铸币厂特意开模铸造的,精美无比。圆形,半两,中间有孔,正面皇恩浩荡,背面克勤克俭。因为是用东江镇冲压机冲压而成,天下没有。从此后,这些进士全部悬挂腰间招摇过市,这成为真正的天子门生,其实是赵兴一系的标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