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兴扭回头,直接对毛友德道:“我征求你个意见。”

    毛友德直接道:“有事叔儿说话。不必征求我的意见,小侄儿就是指哪打哪,绝无二话。”

    赵兴一笑:“由于岫岩这个地方成了咱们和皇太极对峙的前沿,你这个人勇猛有余,然而谋略不足,我想将你和你的大哥对调一下,有你的大哥,接替岫岩的防务。”

    毛有德毫不犹豫的答应:“我没得说,但我也有个条件。”

    “什么?”

    “只要打起仗了,就必须把我调过来。”

    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这时候,毛仲明却没有笑,面色沉重地向这些提议:“叔儿,现在辽南已经重新夺回来了,你能不能将承斗放回来?毕竟他是东江镇的总兵官,是东江镇的主人。现在辽南刚刚收复,人心不稳。现在,东江镇的将士需要他,辽南的百姓需要他。”

    面对他突然提出的要求,赵兴陷入了沉思。

    东江镇是毛文龙一手创建的,自己创建出来的不过是它的延续;而辽中所有的百姓,都曾经敢念毛文龙,都将毛文龙看作是他们的救星。

    毛文龙虽然死了,但是他的余威还在,恩德还在。按照这个时代,子承父业的规矩,无论是将士,还是百姓,都盼望着东江镇真正的主人回归。

    现在毛承斗也长大成人了,在大家看来,他也应该回归了。

    看看大堂里,那些原先东江镇的文武将官满眼期待的神色,赵兴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沉重。

    子承父业,让所有的人认为,东江镇是毛承斗的了。

    那么自己重新建立起来的这个东江镇,就不再是自己的了。而这远离中原的地方有这般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就又会出一个云南的沐家。

    但是,云南的沐家和这里的毛文龙的东江镇,从根基上,就有本质上的不同。

    但但即便如此,就在自己在云南推行新政的时候,沐家依旧成为了自己的阻力,已经俨然有了国中之国的苗头。

    但好在,沐家出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宋老夫人,自己亲自杀了自己的儿子,消弥了一个藩镇的出现。

    但是东江镇呢?等毛承斗长大之后,谁能保证他没有野心?即便他没有野心,远离中原王朝,处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谁能不保证他的手下面不撺掇他成为一个藩镇。

    而东江镇有宋老夫人吗?

    没有。毛文龙的大妻,只能算是一个贤惠的妇人。

    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赵兴也开始考虑这个原先被自己嗤之以鼻的藩镇问题了。

    现在的赵兴,不知不觉间,也已经将这个大明,看着是自己的大明了。他不想看到,这个帝国被肢解,更不想看到在这个帝国中,有野心家的出现。

    时位移人,是这个心态最好的诠释吧。

    想了许多之后,赵兴慢慢的摇头,就在大家略有失望的时候,他坚定的摇头:“你们的要求我可以理解,但你们的要求是绝对不会被内阁通过的,也绝对不会被皇上通过的。如果你们想保持东江镇现在的状况,如果你们能够想要恢复辽东,你们就必须保持现在的状况。”

    看看着所有人失望的眼神赵兴不得不开解:“但大家不要失望,承斗在北京生活的很好,而且他在北京,才能生活的很好。这一点你们明白吧。”

    然后不等大家理解,赵兴大声的说:“好了,这件事不要再提了,以后也不许有人在提这件事。我今天就当他没有发生过。”

    然后立刻转移话题:“这一次,我们东江镇的4个营,合计损失了接近2万人,现在我宣布,立刻将原先的预备役,补充到各个水区的营里,做到齐装满员。”

    然后考虑了一下刚刚出现的问题,这些认为有必要主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赵兴认为,也是属于朝廷的队伍:“并且我决定,为了应付即将大的战斗,再组建一个营,由李国忠作为营头,将这一次表现出色的毛有德的监军,派到他那里去作为监军,以便快速的形成战斗力。”

    李国忠,是跟随赵兴出生入死多年的锦衣卫一个千户,对赵兴绝对忠诚。而将那个毛有德的将军调到他那里,也的确恰当。但是赵兴立刻将一个从山东调过来的文官,也是新科的一个进士,真正是崇祯和赵兴的门生,塞进了毛有德的队伍里。

    这仅仅是开始,赵兴已经按下决心,以后逐步的将这些军队里的监军,主要的大队长,慢慢的换成自己的人。

    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自己威望还在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将整个东江镇,真正纳入到自己的统辖之下。

 第595章 扩军

    忠字营,是以从山东逃避天灾的百姓为基础建立的,而他的骨干队长,也都是原先锦衣卫里有功人员提拔起来的。

    这个营几乎不受东江镇的任何影响,是实实在在的赵兴的嫡系。

    对于他的装备,当然也是格外照顾,全营两万将士,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训练上,也严苛到了变态的地步。

    但这个营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们没有对建奴刻骨的仇恨,所以,无论怎么训练,什么样的装备,也不能训练出战斗中对敌人的那种狠劲,这让这些十分的不满意。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于是,这些决定,就将这个营培养出善于守备的特色。

    这样一来,有能攻的德字营的毛有德,和毛可喜的尚字营,有善于守卫的刘光祚和这个忠字营,再加上一个机动灵活的明字营,这些认为东江镇已经完备了。

    五个营,十万大军,再加上一个炮营一万将士,这些已经可以面对建奴皇太极任何规模的进攻了。

    至于再扩大规模,然后发动对辽东的进攻,独得收复辽东大功,这些不敢想。

    他计算过,如果自己以东江镇的力量收复辽东,最少还需要十万这样的军队。

    二十万军队啊,这些即便再有钱,他认为自己也绝对养不起。

    一个巨大的开资就是弹药上。

    这东西真烧钱啊,。

    冷兵器和热兵器最大的区别,是省钱。

    你发给将士们一把大刀,它可以循环使用,即便这个战士阵亡了,或者是退役了,你依旧可以把这把大刀传给下一个人。

    然而热兵器的子弹,打出去就没了,它就是一次性的消耗。

    这就是为什么大明的军队,装备了1/3的火器,却从来不加以训练的原因所在,训练不起。

    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最终赵兴决定,将收复辽东的主要任务,依旧让关宁来完成,自己的东江镇,依旧完成自己原先的使命——牵制蚕食辽东。

    于是就在这一段时间之后,东江镇停止了对辽东的进攻,进行专心的防御,发展和稳固地方。

    而地方上,钱千城的锦衣卫,再次恢复了六千人的规模。

    但现在的锦衣卫,已经和自己在大明率领的锦衣卫的性质有些不同了。

    虽然还保持着侦查敌情的任务,但对内的监督任务却相对减轻了,转而主要的是维护地方治安,训练民兵上面了。

    还有就是剿匪。

    由于多年的战乱,以及天灾人祸,培养出了东北汉子的彪悍劲,同时,也将这些走投无路的汉人,逼的落草为寇。

    所所以东北的匪患是在全国是最炽烈的。

    东北的土匪是真正的土匪,他们和西北的流寇,西北的农民起义,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他们规模不大,但多如牛毛,他们谁都抢,无论是女真人,还是汉人,乃至现在的辽南政府,他他们都不放过。

    这样一来,匪患,成了现在的辽南巡抚衙门最大的压力。

    要想真正的治理这个地方,成为稳固的基础,就必须解决土匪的问题。

    所以,老城稳重的钱千城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赵兴和刘光之和钱千城仔细的探讨了剿匪的问题。

    其实,赵兴在剿匪上,是有一套成熟的办法的,他的办法在西南地区,得到了验证,证明那是一个切实可行的。

    “但那种办法,在咱们辽南,只能作为一种借鉴,而不能照搬。原因就在于,在西南边陲地区,大部分都是蛮夷,我们可以采取铁血政策,推行那种斩尽杀绝的办法。但在咱们辽南,那些土匪都是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汉人。”

    然后赵兴肯定自己的原则:“我这个人对异族,手段实在是狠了些,我对他们使用暴力的手段,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但我对咱们汉人母族,总是心怀敬畏仁慈,在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是不会对我的母族下手的。这就是人们常常诟病我的,叫做纯粹的民族主义者。”

    这一点大家承认,在这个集团之内,人们不认为赵兴这么做是错的,反倒认为他这么做是绝对的正确。

    因为在这个年代,被圣人几千年教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已经根深蒂固的扎在汉人的心中,融化在血脉里了。

    而几千年的文化优势,又助长了大汉民族至高无上的这种思想,虽然几千年中,大汉民族也几次受到外族的蹂躏,但却不能根除这种民族的优越感。

    现在的赵兴,只不过将这种优越感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至于文官集团一直抨击他,不能对异族推行王化,是绝对的残忍虎狼。究其原因的出发点,不过是用来攻击赵兴的借口罢了。

    那就是文官集团的说一套做一套。

    “所以,我们对东北的土匪,主要的就是用怀柔政策。但也不能像原先杨鹤那样,进行一味的招抚,在我们这里再出现有粮诏安,粮尽再叛的情况发生。”

    刘光之真有同感:“我们要剿抚两用,没有霹雳手段,怎么显得出菩萨心肠?”

    钱千城跟着赵兴走南闯北久了,就提议:“大人在西北的政策就相当好,诏安流寇,要给他们一个长久的生计,那些土匪一旦有了长久的生计,几乎也就没有人再造反了。”

    “是的,汉人就是这样,只要能让他有一碗稀粥喝,不压榨的过分,他们就是顺民。我们就在这里下手。”

    刘光之道:“咱们辽东地区,地广人稀,有的是肥沃的土地来安置他们。只不过原先的徒弟都是女真人的,他们宁可闲置着,也绝对不给害人的百姓耕作。而我们只要给那些招安过来的土匪,以足够数量的土地,我想他们是会愿意安安生生的过日子的。”

    “而对那些顽固不化的,我们就要给予坚决的剿灭。实行的办法还是像西南那样,将锦衣卫划分成小分队,对那些冥顽不灵的,咬住它,绝不放松,穷追猛打,一直到彻底的将他们歼灭为止。我想用这个办法,应该在两年之内,就能数清整个辽南的匪患了。”

    “肃清了匪患,还能给我们辽南扩大人口。现在我们手下的许多县,人口有的不足五六千人,名义的县令,其实和中原相比,也就是一个镇长。这不行啊。不管是战争还是建设,人口是第一的。我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我们的人口规模。”刘光之提出了他的要求。

 第596章 人贩子交流大会

    人做事,要时刻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损人利己。

    要想扩大人口规模,多生孩子少种树,是来不及的。那怎么办呢?那就做损人利己的事——挖后金的墙角。

    在削弱后金人口的同时,壮大自己的人口。

    于是,人贩子,这个在历朝历代都被坚决的叛死刑的一群,正式堂而皇之的登上了辽南巡抚的大堂。

    面对锦衣卫抓来的一大群人贩子,赵兴狠狠的训斥了那些锦衣卫属下:“本官是让你们请,而不是让你们抓。”

    然后亲自走下堂,一一搀扶起这群战战兢兢,认为自己必死的人贩子:“对不住了,都是手下没有能听明白本官的意思,没有贯彻和领会好本官的初衷,让诸位受惊了。为了给诸位赔罪,本官决定,在刚刚开业的聚兴楼,摆宴席,为诸位压惊。”

    聚兴楼,是岫岩刚刚开的,最大最高档的酒楼,虽然没有中原一个中型的酒楼的规模档次,但在这里,却已经是绝对的独一份了。这样的待遇,让这些人贩子一脚地狱,一脚天堂的感觉。

    整整11桌,要的全部是山珍海味,最好的席面。榆林老白干5年陈,那是可了够的喝。

    酒宴开始,赵兴举杯开宗明义:“今天把大家请来,本官首先声明,诸位原先的罪,从现在开始一笔勾销。”

    这样的决定,立刻换来了满堂的感感恩戴德。

    “而同样是从现在开始,我却要拜托诸位一件事。那就是发挥你们的真本领,给我拐卖人口。”然后想了一想:“拐卖人口是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