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犯法的,我作为一个堂堂的大明的官员,怎么能支持你们拐卖人口呢?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将你们的职业,起个新名字叫接引,接引辽中的那些受苦受难的汉人百姓,到辽南的天堂来。”
大家纷纷跪倒在地,痛心疾首的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
赵兴只能再次亲自把大家一一搀扶起来:“大家不要惊慌,你们怎么能丢弃拐卖人口这个非常有前途的事业呢?本官是诚心诚意的拜托大家,将拐卖人口的事业发展壮大,做成产业化,做成链条化,一定要做大做强。”
对于赵大人的这种对大家的期望,大家是彻底的蒙圈了。
“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的锦衣卫,拿出一笔专门的资金,来接收你们拐卖来的人口。我的价格是,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十两银子一个;一个汉子,15岁到30岁之间的,五两银子一个,一个女人,15岁到40岁之间的,十五两银子一个,一个老人,八两银子一个。”
这样的价格公布,让所有的人都迷糊的目瞪口呆。
刘之光赶紧的提醒:“大人,您把价格搞错了吧,孩子们怎么能比汉子还要贵呢?老人也不应该比真正的汉子贵,而您给女人的价格,简直高的离谱了。”
赵兴微笑摇头,解释给他,也是给在座所有人贩子听:“孩子是希望,所以比汉子贵,老人是经验,是历史,所以也比汉子贵。而女人是人口生长的基础,这比什么都贵。只要我们辽南的人口,实现了有希望,有增长,有历史,我们的未来将无限的美好。”
这么一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一个下巴长着一颗黑痣的老婆子,站起来询问:“如果我们把拐卖,不,是接引来的女人,都交给了您,您将怎么处理呢?”
这得问清楚,别他的资金有限,大家辛辛苦苦的贩卖来,他却无能力收购,无能力消化。
赵兴哈哈一笑:“一看这位就是媒婆吧。”
“老婆子最拿手的就是保媒拉纤,在我的手中,每一年也不知道成全了多少对恩爱人家。”(也不知道拆散了多少恩爱夫妻)
赵兴立刻亲自上前,给他倒上一杯:“这是无量功德,本官先祝你长命百岁。”
这个老婆子就骄傲的干了。
“我告诉您和告诉大家,您接引过来的女人,我将赏赐给那些在战斗中有功的将士,您可知道,我的手下现在有10万光棍,缺女人缺的太厉害了。”
大家一下子哄堂大笑。
“但是我郑重的告诉大家。”赵兴突然间将脸黑了下来:“你们接引的人口,绝对不许是辽南的,也绝对不许是大明中原的,必须是辽东的。当然,如果是朝鲜的,我可以减半收购。”
然后一字一句的道:“如果我知道你贩运的人口是辽南的,我就将在这城门口,将你千刀万剐。”
这话一出,在再次让这些人贩子惊若寒蝉。
但还是这个媒婆大胆的开口:“不瞒大人说,我们这一些人进出辽东,就像是走亲戚一样方便,这倒不是什么难事。而辽东的那些汉人,我们根本不必给钱,他们就巴不得的想跟着我们跑过来。所以,为了辽南的建设,为了解救那些辽东的汉人,只要大人能够派兵接应我们,穿过封锁线,什么价钱不价钱的,我们就是为了积些阴德,也愿意做啊。”
赵兴摇头:“我感谢这位大娘这的一片好心,但是圣人曾经告诉他的门徒,将敌国的本国人赎买回来,是不能够白白的交给官府的。因为那会让以后想做这个生意的人为难而不愿意做了。价格依旧如此,但我会保证,只要你们发过来消息,只要你们靠近边界线,我就一定会派人接应你们,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官府坚决的不白要大家贩卖过来的人口,这立刻给这些人贩子打了底气,对这个伟大的事业充满了无限的野望。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贩子,站出来请求:“大人,能不能将汉子的价格略微提升一些?这样我们刨去了车马吃喝,也能略微有一些赚头。”
赵兴坚定的摇头:“价格是合理的,但您要是认为带两个汉子过来并不赚多少钱,我就再教你个办法。那就是你带来两个汉子的路上,完全可以捎带脚的割几个女真人的人头。咱们的大明,早就有规定,女真人孩子女人的人头,十两银子一个,女真人汉子的人头,五两一个,若是你幸运,割来一个女真头人的人头,十五两起。你利用接引过来的那两个汉子,赚上这一笔外快,这可是纯利润啊。到时候我是见人头付款,绝不拖欠”
有了这样的保证,这些人贩子立刻活跃高兴起来,他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开始交流心得经验。
老媒婆,站到台上,分享了这些年自己能将圆的说成方的,将一个穷人说成富翁的经验。
一个猥琐的老头,分享了如何偷人家孩子,拐带人家妇女的秘诀。
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分享了如何套麻袋打闷棍的心得。
一个一脸斯文的家伙,分享了如何建设团队,管理团队,拉人头入伙的套路。
每一个分享,都获得了台下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每一次分享,都让所有的人感觉到,只要努力,美好的未来,堆积如山的金银,就将是自己囊中之物。
于是这场酒宴,就开成了一个人贩子,不,接引人培训大会,动动员大会,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继往开来的大会,一个损人利己的大会。
第597章 人口争夺战1
皇太极在皮岛战争中,抢的是盆满钵满,真正志得意满。于是,在稳定了战线之后,开始了他的集权政策,为正式建国称帝做准备。
首先,他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扩充汉八旗。
采取对汉人的怀柔政策。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大量任用汉人为官。
而将这一次,从铁山北的广大地区,抢来的四十万朝汉百姓,也不再赏赐给手下为奴,而是将他们编为农户,发给土地,收取八成地租徭役。
将手艺人,编为匠户,为国家打造器械。
但将掳掠的女子,分给强壮的女真勇士,要求他们不得虐杀,还派人定期点看。一旦发现有虐杀现象,罚五十鞭子,外加两匹马。
一切都已经完成,于崇祯八年,继皇帝位,国号大清,改女真人为满人,彻底的与野蛮割裂。
国家建立了,发展是关键。而在这个农耕为主的封建年代,人口是根本,是大问题。他和赵兴想的是一样的,人口多增长,靠多生孩子少种树是不现实的,来不及。
来不及怎么办?
好办,发扬满族人祖先的传统,抢。
辽南丢了,并不要紧,比起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一个辽南不过是弹丸之地。于是,在用汉军对辽南严防死守之外,皇太极开始对黑龙江流域进行征服。
黑龙江流域之广大,堪比十个辽南。而在那白山黑水之间,有无数的生女真,鄂伦春;越过长白山,还有广袤的西伯利亚,那里有无数的罗刹人。
不管是什么样的民族,他们都彪悍异常,若不是他们还处在原始阶段,武器装备还存在大棒石头的时期,原则上,连满清八旗都不能与他们相抗。
而皇太极就是抓住了自己的这个优势,铁骑钢刀过处,便是到处唱着征服的战歌。
但把这些野蛮人抓过来,他们只能打猎挖参,参加军队征战,对于大清来说,在增强国力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于是,他就将目光投向了辽西。
虽然现在辽西兵强马壮,但兵强马壮不等于有战斗力,往往成了敌人的运输大队长。由于大凌河的祖大寿,亲自坐镇锦州港的洪承畴,宜州的吴三桂,死死地顶在了前线,互成犄角,守望相助,让满清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了不现实。
那么立刻化整为零,从敖汉通辽方向渗透到辽西去,主要的目的就是强掠人口。
这还不够,皇太极又命令从蒙古出发,沿着漫长的长城防线,不断的进行小股突破。从西至甘肃,东到辽东,每日每夜都有小股的蒙古人,满清八旗渗透到中原,劫掠人口物资。
杨嗣昌的边军,虽然进行了整顿,真正兵精粮足战斗力强悍。但原先的那种一点固守,外围大兵团驰援参战的办法,面对着无孔不入的敌人,却凸显出了他们的笨重。更有点像伸出五个指头捉苍蝇,每个苍蝇都抓不住。
往往是边军的大兵团呼啸而来,结果敌人早跑了。即便抓住了,也不过是百十几个敌人,转眼间他们就钻进了山林,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嗣昌真的是焦头烂额,四面救火处处着火。
而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由于对付这些无孔不入的敌人,牵扯了边军巨大的有生力量,反倒减轻了对山陕流寇的压力。高迎祥李自成实力大涨,纵横豫皖川陕,都挖了凤阳的皇陵了。
而杨嗣昌手握重兵,却前后不得相顾,不知道到底是先打满清蒙古人,还是先打流寇了。
皇太极在不遗余力的收集人口,然而他却发现,自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自己辖区内的人口,尤其是能做工能种地的汉人人口,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这是什么原因?
在辽中的一个小山村,黑夜里,一间茅草房里,窗户被严严实实的堵住,难得的半截蜡烛,是客人带过来的,照亮着屋子里一个又一个充满渴望的脸。
老媒婆就被众星捧月一般的围在中间,这家的汉子,殷勤的给老媒婆添上了水:“大娘,现在的辽南真的那么好吗?东江镇不再像毛帅那时候那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吗?我们过去了,真的有地种吗?我的妹子过去了,真的能嫁给东江镇的将士吗?”
这一连串的提问,正是大家所关心的。
老媒婆就得意地喝了一口水:“现在的东江镇,兵强马壮。装备那是让人啧舌。要不然,那小野猪皮这次带了满蒙10万大军,发动了偷袭,结果却被赵大人带着的东江镇,打的是落花流水,反倒把辽南给了咱们呢?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现在的辽南,你们要是过去,不但有大片的土地承包给你们,你们要记住哦,那里的土地承包给你们,每一年只收你三钱银子。其中两钱银子是地租,一钱银子是代役钱。除了这一点点的支出,你就再也不为官府担当任何的徭役。官府用工,都必须雇人。而你在农闲的时候,想要参加官府的用工,你是赚取工钱的。”
所有的人的眼睛就更亮了:“这样的好事能够维持几年?”
老媒婆就一惊一乍:“什么叫维持几年,衙门口刻着石碑呢,百年不变。你承包的土地,也百年不变,就等于你可以传给子孙。”
这个汉子就一拍大腿:“那可太好了。这不就等于我有了土地了吗?”
“谁说不是呢。至于你的妹妹过去,嫁给东江镇的将士的事,有我老婆子和赵大人保证的。你们可不要以为现在的大明士兵,还得靠家人卖笑养活。他们现在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军饷,按月发放绝不拖欠。而战斗的时候,是三两银子。战伤有补偿二十两,战死有抚恤五十两。现在的士兵家家的小日子过得富得流油。我可告诉你们,咱们赵大人手下的光棍士兵只有10万,手快有手慢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儿了。”
这个汉子就急促的喘息着,看看自己屋子里满满当当的汉人,最终一拍大腿:“那还在这里受罪干什么?咱们走。”
老媒婆立刻下了地:“走之前,再把村子里的女真人,捎带着宰了,那人头钱归你们,我老婆子不要,算是你们到辽南之后的一个小小的家当。”
大家轰然叫好。
于是就在天亮的时候,这个村子,没有鸡鸣狗吠,变得死寂死寂的。大清的官府来人查看,却发现,整个村子的百姓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