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一杯水酒下肚,并没有缓解郑宏达对赵兴企图的戒备,试探的询问:“不知道大人,要委托草民一个什么样的大买卖?”
赵兴微微一笑道:“上次的销赃,啊不,是拍卖大会,不知道郑员外有所耳闻吗?”
郑宏达点头:“商人的鼻子比狗还灵,这样新鲜而且高效的事情,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赵兴一笑:“不瞒员外说,上次,我为皇家的内帑,增加了预定之外的四十万收入。”
郑宏达不做评价的一笑,在他看来,再多的收入,也不过是肥了皇家,和草民无关。
赵兴继续耐心的解释:“而这一百万,将直接拨付给辽西袁督师处,做为军费。”
这个倒是让不了解朝堂内幕的郑宏达惊讶,转而感动了:“皇上真的拿出内帑给辽西的将士发钱粮吗?”
赵兴苦笑:“国库空虚,头年的四百万辽西使费,内帑出了两百多万,今年袁督师又要三百万,内帑实在没钱,但即便这样,皇上还是拨付了包括我拍卖的一百万在内的两百万啊。”
崇祯也是真的无奈,各地要钱,国库几乎不出,都需要内帑小金库出了,现在,大明其实已经没有了国库,只有内帑了。
在官员们的意思里,为增加国库收入,那就是害民残民,而你内帑为增加收入,那更是皇上吸取米脂民膏,必须阻止。但国家需要钱,国库没有,那就是你皇上的事了,你内帑必须出,要不然,你就是一个只图个人享受的昏君。
反正,官员怎么说怎么有理。
面对这样的实情,不明白实情的郑宏达当时呆呆的坐在那里,脑袋有点转不过弯来。
赵兴继续解释:“这次拍卖,我是拼命争取了十万银子的。这是我给奋战在江东,后金后方的毛帅准备的。”
郑宏达闻听,当时眼睛一亮:“这是真的吗?您真的能为毛帅准备十万的银子支援吗?”
赵兴坚定的道:“是的,这是我掌控一个锦衣卫千户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郑宏达豁然站起,给赵兴深深一礼:“若是如此,某在这里,为两百万江东难民和义士们,感谢大人了。”这是见面后,郑宏达第一次发至内心的给赵兴施礼。
赵兴站起,拉着他的手:“郑员外不必如此,既然您也知道毛帅的苦,那么,这事就好办多啦。”
再次坐下,郑宏达已经眼圈发红。
毛文龙道:“这次我为毛帅挤出十万银子,为了能购买更多的粮食,我请员外在江南为我购买糙米,然后直接转运到毛帅皮岛。”
郑宏达点头:“大人算计的是,现在京城粮店糙米八钱一石,但在江南,不过是四钱一石,扣除运费损耗——”
赵兴笑着摇手:“我不管员外多少钱收购,我要求我的人在皮岛拿着钱收购,七钱一石,至于运费损耗,我一概不管。”
郑宏达愣了一下:“大人,海路的运费比运河要节省许多,只是因为大明禁海,所以南方物资不能走海,才让京城粮价高起。只要大人行一官文,准许海运皮岛,其实六钱一石就有的赚啦。”
赵兴还是摇头:“我的时间不多,我的需要还紧,所以,我不能太过吝啬,这事,必须在一个月内在皮岛交割粮食,员外以为如何?”
郑宏达思索了下,咬牙道:“请大人放心,这事草民包下了。”
赵兴再次拉着他的手:“咱们一言为定,我将在二十日后,亲自带着银子去皮岛收货,咱们钱货两清。”
“一言为定。”
第110章 平台召对
在下午的时候,赵兴接到了崇祯接见赵兴谢恩的旨意。这也不是赵兴特别恩宠,凡是被新任命的官员,都有这样的待遇,算是天子这个老师召见学生。进去了,也不过是例行公事的考问一下学识和为官的想法,然后教导一番,没有大错,天子让你出去。这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可以走马上任了。
像这样的仪式,都是在集英殿里,这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平台召对。
赵兴穿戴起皇上赏赐的蟒袍扎上玉带进宫。
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大臣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随着小太监急匆匆赶到集英殿,参见了面色苍白疲惫的崇祯。
崇祯例行公事的询问:“今擢升尔为北镇抚司镇抚,当知此位为国为民的根本,上任之后,尔当何为?”
赵兴也是例行公事的回答:“尽忠职守,诚惶诚恐。”
“既知尔任,当忧国忧民。”
“谨尊圣命,恪尽职守。”
说到这里,然后皇上将告身官碟让小太监递过来,赵兴磕头谢恩,然后告辞上任,这个程序就完了。
告身是委任状,官碟是身份证,上面写着这个官员籍贯出身,身高样貌,脸上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记。也正是有这个东西,才不会真正官员没有上任,才没有《让子弹飞》那样被别人冒名顶替的出现。
但跪在地上的赵兴没有听到皇上最后一句:“谨记今日话,不负皇命百姓。”更没有小太监过来递给自己告身官碟。
大殿上寂静了很久,然后靴声囔囔,出现在叩头在地赵兴眼前的,却是明黄色的靴子和袍子角。赵兴大惊,感情是崇祯亲自走到了自己的面前。
抬起头,看到崇祯那灰败的脸上一股深深的沉重。
“爱卿,知道朕为什么要破格提拔你到北镇抚司吗?”
赵兴尴尬,我当然知道你突然把我弄这个位置做什么,但我不能说。至于其他目的,你问我,我问谁去啊。你自己家的官,你爱给谁就给谁吗。
捏着赵兴的告身官碟,崇祯面色阴沉的道:“白莲教一直被朝廷禁绝,但禁来禁去,却禁到了大明帝都的眼皮子底下来。不但势力之大,还豢养了三百多死士。造反都造道朕这个皇宫的目标上了,可见天下凶险到了什么地步。也可见,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无能到了什么地步,锦衣卫败坏到了什么地步。”
这话说的不算狠,但却让在殿上等着继续讨论正事的大臣们汗颜无地,却又哑口无言。
是的,造反,都造到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准备攻打皇宫却没有人察觉,这的确是各司失职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若不是赵兴误打误撞的灭了白莲教在京城的势力,现在的诸位,大概率都将死的透彻了。
这样的结局,想一想都后怕啊。
“而來宗道逆贼做为阉党余孽,勾结白莲教,更是贼心不死,随时可以变生肘腋,更是让人心惊。”
这也是一个惊天大案,谁也没想到,堂堂户部尚书内阁学士,竟然有如此狼子野心。这样还真的让崇祯本就多疑的性格更加多疑了,他真的不知道这个天下,他还能信得谁,他真的还能睡踏实觉吗?
但好在,赵兴横空出世,解决了,最少是表面上解决了这种危机,更在赵兴的主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清除白莲教余孽影响的运动,在东林党人的踊跃参与下,对阉党进行了逆案大清洗,真的假的,弄出二百五十多人,总算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但总的说来,赵兴居功至伟不能反驳。
“所以朕日夜思虑,将北镇抚司交给爱卿这样忠勇之士,希望爱卿不要辜负了朕的厚望。”
感情,崇祯是真的被吓到了,是真的没有可信任的人了,他只能选择看着还行的赵兴了。其实崇祯最大的考虑是,赵兴的身后没有背景,没有派系。至于赵兴和英国公的关系,崇祯认为英国公张维贤也是皇家的死忠,没有什么大的关系的。
赵兴再次磕头:“臣蒙皇上如此信任,只有肝脑涂地而已。”
“北镇抚司之重要爱卿当知道。”
“臣,知道。”
“为了能让你专心任事,朕决定,恢复洪武祖制。”
听到这话,滿殿一时大哗。
要知道,当初太祖朱元璋设立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专理诏狱”也就是皇帝钦定的案件,且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名义上归锦衣卫管,却又直接对皇帝负责,有所谓‘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飞汤火,惨毒难言,苟得一送法司,便不啻天堂之乐矣之说。当时北镇抚司一时权势赫赫,恣肆枉法,城天下公害。’之说。
崇祯这样说,等于是从同意东林意见裁撤锦衣卫,突然转向了加强锦衣卫,最少是加强了这个北镇抚司的权利了。
这和他的性格再次相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骆养性当时大惊,这是直接将北镇抚司优先在锦衣卫之上啊,这怎么就千防万防,还是让赵兴窜到了自己的脑袋上面去啦?
而那些东林官员更加心惊胆寒,这是要人命的命令啊,当时大家齐刷刷一起上前一步,就要给予坚决的反对。
但崇祯一抬手:“诸位爱卿稍安勿躁,且听朕下面决断。”
大家只能站住脚步,等崇祯说完,再群起而攻。
崇祯缓慢的道:“爱卿,北镇抚司之害,你知道吗?你该如何避免?”
赵兴再次抬头,看着崇祯的双眼,他从崇祯的眼中,看到了不信任和担忧,从百官的跃跃欲试里,看到了浓烈的拼死一战的决心,这其中就有自己的名义上司骆养性,更包括了英国公张维贤。
赵兴明白,直接这个孤臣,当定了。锦衣卫这个国安部门不能撤,这是自己坚持和努力的,最终也用实际行动达到了这个目的。
但绝对不能将国安部门变成克格勃,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这也是他坚持的。
对于崇祯这种走极端的放出怪兽的做法,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反对。将权利关在笼子里,这是绝对有必要的。
他准备为千秋万代保住这个国安部门,又不让他变为洪水猛兽,决定从自己做起。于是磕头坚定的道:“北镇抚司之作用,臣知道。但北镇抚司之害,臣也知道。为此,臣请循太祖例‘悉焚刑具,以证据第一,三法司会审,不枉不纵。’并请皇上铸造铁牌,立于北镇抚司大堂,为永世之规。”
随着赵兴的话一出,滿殿凝固压抑的空气松动了些。滿殿大臣看向赵兴的眼光缓和了些。
骆养性犹豫不前,张维贤等勋贵互相看了一眼,直接后退。
崇祯看了赵兴好久,最终松了口气,对赵兴这种等于自捆手脚的做法非常满意,这才弯下腰,将告身和官碟交给他:“这才是朕选择爱卿做这个位置的原因,勇于任事而不贪权滥权,好好的做吧。”
赵兴双手高高举起,接过了告身官碟,当他再次走出皇城,站到午门那巨大的广场上的时候,他有了一种权利在手,天下我有的豪迈。
第111章 扎实班底
留给赵兴在京的时间不多了,做为新上任的北镇抚司的镇抚,赵兴需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安插进自己的亲信,彻底的掌握住自己的权利。
权利,现在对赵兴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要想在这乱世做点什么,没有权利,没有巨大的权利怎么能行?现在赵兴对权利已经食髓知味不可或缺了。
北镇抚司在大明门后,挨着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和五军都都督府各个衙门做邻居。从大明门到承天门一道中轴线大道,将这一片巨大的大明权利中枢区分隔成文武两个区,可谓是泾渭分明。
北镇抚司拥有缇骑六百,这是核心的力量,同时还下辖五个千户所,合计应有员额七千。
但被占空额极多。所以,赵兴第一要做的就是,搭建自己的班底,同时从刚刚裁撤的东厂番子里,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各卫,补充缺额,并且严加训练。
现在,赵兴有了这七千生力军,再加上直接兼职的一个千户所,合计八千精兵强将,他对未来皇太极进逼京畿,有了反击的底气。
在新的衙门,赵兴召见了自己的心腹班底。也就是师爷郭广生,副千户钱千城,镇抚朱晨光,百户王胜林和侯志旺。当然还有其他百户,不过赵兴没有见他们,也没那必要。
大家先恭贺了赵兴的高升,然后一脸期待兴奋的等待着赵兴的安排。
上司升官,要带自己的班底,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干部一个班吗。
赵兴首先道:“这次我幸运,也是在大家的同心协力先,圆满的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连破大案,才有了皇上恩典高升,但诸位功劳最大。”
几个人立刻再次施礼:“都是大人领导有方身先士卒,大人才是居功至伟众望所归。”
赵